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若非 李卫平 +3 位作者 潘萌 罗邦国 李霞 郑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3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8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氯雷他定,疗程为15 d。检测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5、IL-13、IL-2、IL-12、γ干扰素(INF-γ)、血清总IgE、...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3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8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氯雷他定,疗程为15 d。检测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5、IL-13、IL-2、IL-12、γ干扰素(INF-γ)、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细胞绝对计数(EOS)并进行临床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细胞内和血清IL-5、IL-4、IL-1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5),而细胞内IL-12、IFN-γ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总IgE、EOS、临床症状评分也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细胞内IL-4、IL-5、IL-13、IL-2、IL-12、IFN-γ及血清IL-4、IL-5、IL-13、E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总IgE、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伊曲康唑治疗AD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辅助性T细胞(Th)2型细胞因子、提高Th1型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伊曲康唑
下载PDF
Castleman病皮损特点与治疗方法——附3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施若非 赵肖庆 郑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皮肤损害及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3例Castleman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多发性淋巴结肿大、肝或脾肿大、贫血、血沉加快、γ球蛋白水平升...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皮肤损害及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3例Castleman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多发性淋巴结肿大、肝或脾肿大、贫血、血沉加快、γ球蛋白水平升高等。淋巴结病理示淋巴滤泡间成熟浆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力度胺治疗,3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Castleman病的皮肤损害呈多样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力度胺治疗有效。临床医生应加强对Castleman病皮肤损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皮肤表现 沙力度胺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与相关转导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斌 徐蓉 +4 位作者 李欣 李峰 施若非 迮侃 李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9-772,775,共5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与相关转导因子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L-17,IL-23和IL-6水平;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和ROR_γt的表达;通过蛋白印... 目的探讨Th17细胞与相关转导因子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L-17,IL-23和IL-6水平;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和ROR_γt的表达;通过蛋白印迹法测定STAT3和RORγ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TAT3 mRNA和ROR_γtmRNA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3和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银屑病患者皮损STAT3和ROR_γt阳性率及蛋白含量和STAT3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OR_γt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在患者血清与相关转导因子在皮损中表达上调,STAT3和ROR_γt可能参与诱导Th17细胞的产生,这可能是Th17细胞与相关转导因子参与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H17细胞 STAT3 ROR_γt
下载PDF
CD8^+的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沈小雁 李可嘉 +1 位作者 施若非 郑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3-555,共3页
患者女,38岁。全身反复红斑、斑片8年,丘疹、结节1年。全身多处泛发色素沉着斑及红色小丘疹,左腰部有一直径1cm大小的斑块。斑块处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弥漫大细胞,有异形性;免疫组化:异形细胞LCA(+)、CD3(+)、CD4(+)、CD8(+)、CD30(+)... 患者女,38岁。全身反复红斑、斑片8年,丘疹、结节1年。全身多处泛发色素沉着斑及红色小丘疹,左腰部有一直径1cm大小的斑块。斑块处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弥漫大细胞,有异形性;免疫组化:异形细胞LCA(+)、CD3(+)、CD4(+)、CD8(+)、CD30(+)、GranzymeB(+),诊断为淋巴瘤样丘疹病,A型。该患者以红斑起病之后出现丘疹,但从未出现溃疡坏死,丘疹的大小和可自行消退的特点符合淋巴瘤样丘疹病,CD8+是LyP较为少见的免疫表型。该病应与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鉴别,需监测其预后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淋巴瘤样丘疹病 CD8^+
下载PDF
NB-UVB治疗早期和晚期蕈样肉芽肿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小雁 李霞 +3 位作者 潘蒨 施若非 李可嘉 郑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MF并接受了NB-UVB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MF中,早期(ⅠA-ⅠB)17例,晚期(ⅡB-...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MF并接受了NB-UVB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MF中,早期(ⅠA-ⅠB)17例,晚期(ⅡB-Ⅳ)14例。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17例(54.84%),部分缓解(PR)6例(19.35%),无缓解8例(25.81%),有效率为74.19%(CR+PR)。ⅠA-ⅠB期中,CR15例(88.24%),PR2例(11.76%),有效率100%。ⅡB-Ⅳ期中,CR2例(14.29%),PR4例(28.57%),有效率42.86%。ⅠA无复发,ⅠB复发1例,ⅡB-Ⅳ复发5例。MF达到缓解平均治疗(26.92±11.47)次,平均无复发缓解时间(14.83±7.99)月。ⅠA-ⅠB达到CR的治疗次数(23.29±7.27)明显少于ⅡB-Ⅳ(35.71±15.37);ⅠA-ⅠB无复发缓解时间(18.41±7.27)月明显长于ⅡB-Ⅳ(7.86±6.01)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NB-UVB的早期治愈率和缓解时间均优于晚期,且安全有效;维持治疗有助于延长缓解时间;复发患者可再次选择。NB-UVB可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CR或PR,可作为缓解症状的联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窄谱中波紫外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损与外周血中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薛峰 沈小雁 +3 位作者 施若非 李霞 陈小英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6-768,共3页
目的:了解已确诊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的皮损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TCRγGR)情况。方法:利用PCR测定21例CTCL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G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结果:CTCL患者皮损中TCRγGR阳性率显... 目的:了解已确诊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的皮损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TCRγGR)情况。方法:利用PCR测定21例CTCL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G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结果:CTCL患者皮损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病程≥12个月的患者外周血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程<12个月的患者(P<0.05);年龄≥60岁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在CTCL患者中存在TCRγGR,早期出现在皮损中的TCRγGR可作为CTCL辅助诊断,并有益于CTCL的早期诊断,外周血中检测出TCRγGR可作为皮损阳性结果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受体 T细胞 γ链基因重排
下载PDF
链球菌CpG DN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怡华 施若非 郑捷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研究链球菌核酸成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利用层析法去除A型β溶血型链球菌超声粉碎产物中的核酸成分,分别用链球菌全菌抗原(streptococcal antigen,SA)和去除核酸的链球菌抗原(nucleic acid depleted-streptococ-cal an... 研究链球菌核酸成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利用层析法去除A型β溶血型链球菌超声粉碎产物中的核酸成分,分别用链球菌全菌抗原(streptococcal antigen,SA)和去除核酸的链球菌抗原(nucleic acid depleted-streptococ-cal antigen,non-NASA)刺激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正常人(12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non-NASA联合人工合成的CpG ODN(CpG-A和CpG-B)以及单用CpG ODN刺激患者PBMC(12例),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总T细胞及皮肤淋巴细胞抗原阳性(CLA+)T细胞活化表达CD69+及患者B细胞活化表达CD86+的百分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在银屑病患者中,SA刺激后总T细胞和CLA+T细胞活化表达CD69+的百分率均高于non-NASA(P=0.012和0.042),而在正常人中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不激活T细胞表达CD69+(P>0.05);同时non-NASA联合CpG-A刺激患者PBMCs后总T细胞及CLA+T细胞表达CD69+的百分率亦高于non-NASA单独刺激(P=0.031和0.022),但联合CpG-B未发现差异(P>0.05),且CpG-A和B单独刺激对T细胞活化表达CD69+的百分率无影响(P>0.05)。另一方面,SA、non-NASA以及后者联合CpG-A刺激患者B细胞活化表达CD86+的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non-NASA联合CpG-B刺激可显著增加B细胞CD86+的表达率(P<0.01),同时CpG-B可激活B细胞表达CD86+,CpG-A无此作用。研究表明,去除核酸的链球菌抗原降低银屑病患者总T细胞以及CLA+T细胞的活化,但对B细胞活化无影响,提示链球菌CpG DNA可协同菌体蛋白诱导病理性T细胞的活化,参与银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β溶血型链球菌 CPG DNA
下载PDF
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120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慧珍 施若非 +2 位作者 林麟 杨雪源 黄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用药方法 西替利嗪
下载PDF
以寒冷性荨麻疹为表现的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岚琦 王孝盼 +3 位作者 赵忻 施若非 赵肖庆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4-577,共4页
报告1例以寒冷性荨麻疹为表现的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女,59岁。遇冷后面部及四肢出现瘙痒性风团5年。风团24 h内可消退,退后不留痕迹。病程中全身多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冷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血M蛋白阳性,为IgM-κ链型。皮损组织... 报告1例以寒冷性荨麻疹为表现的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女,59岁。遇冷后面部及四肢出现瘙痒性风团5年。风团24 h内可消退,退后不留痕迹。病程中全身多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冷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血M蛋白阳性,为IgM-κ链型。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层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结构破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核尘,符合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诊断: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予沙利度胺和白芍总苷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胜荨麻疹 冷球蛋白血症 沙利度胺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孕酮皮炎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颖炜 邬玉美 +1 位作者 施若非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报告1例自身免疫性孕酮皮炎。患者女,22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2年余,伴有明显灼热感。皮损一般在经期前3~5 d 加重,月经过后逐渐减轻。黄体酮皮试阳性,而雌二醇皮试和生理盐水对照试验为阴性。
关键词 皮炎 孕酮 自身免疫性 皮肤试验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外周血免疫表型CD7缺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可嘉 沈小雁 +2 位作者 施若非 李霞 郑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7的缺失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7月本科收治的41例CTCL患者及9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流式细...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7的缺失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7月本科收治的41例CTCL患者及9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分析外周血CD7表达。结果41例CTCL患者中,早期(ⅠA~ⅡA)23例和进展期(ⅡB-ⅣB)18例,CD3+CD7-T细胞比例进展期组与炎症性皮肤病组及早期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进展期18例患者中6例CD7缺失(33.33%),早期23例患者中仅1例CD7缺失(4.35%),提示CD7缺失在进展期显著高于早期(P〈0.05)。无外周血累及的25例蕈样内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患者中有2例CD7缺失,均为进展期,提示进展期MF较早期MF更易出现CD7缺失(P〈0.05);在进展期MF的CD3+CD7-T细胞比例均高于早期MF和炎症性皮肤病组(P〈0.05)。结论进展期CTCL和无外周血累及的进展期MF外周血CD3+CD7-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早期及炎症性皮肤病组,CTCL进展期较早期更容易发生外周血CD7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蕈样肉芽肿 CD7缺失
下载PDF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利红 栾兴华 +3 位作者 赵肖庆 徐思嘉 施若非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0-423,共4页
报告1例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女,40岁。双下肢斑疹、紫癜、结痂伴麻木疼痛5年,加重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小腿、足背散在褐黄色胡椒粉样色素沉着,部分呈环状分布。双踝内、外侧有可触及的紫癜、点状坏死、结痂、象... 报告1例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女,40岁。双下肢斑疹、紫癜、结痂伴麻木疼痛5年,加重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小腿、足背散在褐黄色胡椒粉样色素沉着,部分呈环状分布。双踝内、外侧有可触及的紫癜、点状坏死、结痂、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小血管栓塞,真皮深层中等大小动脉周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伴管腔纤维蛋白样坏死。左侧腓肠神经组织病理:重度轴索性周围神经改变。该患者诊断为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给予泼尼松和羟氯喹抗炎,西洛他唑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甲钴胺和呋喃硫胺营养神经治疗后,皮损基本痊愈,神经症状部分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白色萎缩 青斑样血管炎 青斑样血管病 周围神经炎
下载PDF
SLE患者GATA-3、MBD2对IL-4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海红 褚国弟 +3 位作者 黄峥烨 徐金华 施若非 施伟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1-483,共3页
目的分析SLE患者GATA-3、MBD2与IL-4表达的相关性,探讨GATA-3和MBD2对IL-v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5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GATA-3、MBD2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分析SLE患者GATA-3、MBD2与IL-4表达的相关性,探讨GATA-3和MBD2对IL-v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5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GATA-3、MBD2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4、GATA-3和MBD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37,3.55,9.68,P均<0.05);IL-4与GATA-3、IL-4与MBD2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39,0.97,P均<0.05)。结论SLE患者中IL-4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MBD2对IL-4基因阻遏作用降低,及大量GATA-3对IL-4基因的过度激活共同作用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IL-4 GATA-3 MBD2
下载PDF
SLE中GATA3和MBD2对I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伟民 秦海红 +3 位作者 施若非 伍洲炜 徐金华 郑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LE中MBD2、GATA3和IL-4表达的量化关系,探索LE中GATA3和MBD2表达水平对Th2异常分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对LE自身免疫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获取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LE中MBD2、GATA3和IL-4表达的量化关系,探索LE中GATA3和MBD2表达水平对Th2异常分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对LE自身免疫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获取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以RT-PCR半定量法检测GATA3、MBD2和IL-4的转录水平。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分析SLE患者与正常人之间GATA3、MBD2和IL-4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PBMC中GATA3表达水平为(0.342±0.117),SLE患者组PBMC中GATA3表达水平为(0.552±0.234),SLE中GATA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761,P=0.009);正常对照组MBD2表达水平为(0.587±0.193);SLE患者组MBD2表达水平为(0.760±0.203),SLE中MBD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721,P=0.024);正常对照组IL-4表达水平为0.299±0.198;SLE患者组IL-4表达水平为(0.442±0.183),SLE中IL-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725,P=0.042)。结论LE中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Th2细胞活化不仅受到低甲基化造成的IL-4表达增加的影响,而且受到低甲基化造成的沉默因子结合下降的影响,使GATA3失去了MBD2的竞争性抑制,更加有利于诱导IL-4表达,活化Th2,促进LE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激活因子 沉默因子
下载PDF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慢性腹泻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卫平 任之洁 +1 位作者 许人杰 施若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75-375,377,共2页
目的检测慢性腹泻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FIgG)与总IgE(TIgE)水平,探讨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慢性腹泻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同时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 目的检测慢性腹泻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FIgG)与总IgE(TIgE)水平,探讨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慢性腹泻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同时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结果60例患者中52例有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不同程度升高,总阳性率为86.7%。FIgG升高以虾(50.0%)和蟹(48.3%)最多见,其次为鸡蛋(40.0%)、大豆(30.0%)、小麦(28.3%)。牛肉和鸡肉为零。有两种以上FIgG升高者占84.6%。血清总IgE大于参考值者16例(26.7%)。FIgG和TIgE无相关性(r=0.138,P=0.294)。结论测定血清中食物特异性FIgG同时配合检测TIgE水平在慢性腹泻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E 抗体特异性 腹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苔藓样药疹2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燕艳 施若非 郑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7期434-435,共2页
甲磺酸伊马替尼能有效抑制人类肿瘤发病机制中的酪氨酸激酶 c-abl、c-Kit 及血小板生长因子 a (PDGFRa),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多种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1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相比,甲磺... 甲磺酸伊马替尼能有效抑制人类肿瘤发病机制中的酪氨酸激酶 c-abl、c-Kit 及血小板生长因子 a (PDGFRa),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多种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1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相比,甲磺酸伊马替尼相对安全,副作用以皮肤不良反应多见,形态多样,2大多数表现为周身浮肿、瘙痒、红皮症、皮肤干燥及脱发,苔藓样皮疹较少见,现报道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苔藓样药疹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生长因子 非肿瘤性疾病 胃肠道间质瘤 皮肤不良反应 人类肿瘤
下载PDF
多脏器累及的亲表皮CD8+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小雁 施若非 +3 位作者 金晓龙 费晓春 曹华 郑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0-971,975,共3页
患者男,46岁,全身渗出性红斑、头皮脓肿9月。入院检查发现累及肺、肝脏,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水肿,真皮弥漫淋巴细胞,异型细胞具亲表皮性,免疫组化示:LCA(+),CD8(+),TIA(+),TCR基因重排阳性,诊断:亲表皮CD8+皮肤T细胞淋巴瘤。予以2次... 患者男,46岁,全身渗出性红斑、头皮脓肿9月。入院检查发现累及肺、肝脏,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水肿,真皮弥漫淋巴细胞,异型细胞具亲表皮性,免疫组化示:LCA(+),CD8(+),TIA(+),TCR基因重排阳性,诊断:亲表皮CD8+皮肤T细胞淋巴瘤。予以2次CHOP化疗,无效死亡。本病在国内首次报道,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早期累及皮外,侵袭性高,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表皮 皮肤T细胞淋巴瘤 CD8+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感染与药疹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卫如 李卫平 +2 位作者 薛峰 施若非 郑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住院的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DNA载量,并用ELISA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IgM和HHV-6Ig... 目的: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住院的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DNA载量,并用ELISA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IgM和HHV-6IgG。结果:127例药疹患者中15例(11.8%)患者有HHV-6活动性感染,其中以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最多见,占46.7%,还可见于发疹型(EE)、多形红斑型(EM)、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剥脱性皮炎型(ED)。HHV-6感染组男性的药疹发生率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5);HHV-6感染组DIH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1);HHV-6感染组较无HHV-6感染组更易发生发热(P<0.05)、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嗜酸粒细胞增多(P均<0.01);HHV-6感染患者药疹发病潜伏期和病情控制时间均显著长于无HHV-6感染组(P<0.01);药疹患者入院时和恢复期的HHV-6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HHV-6活动性感染最常见于DIHS,也可见于EE、EM、SJS和ED;HHV-6感染与DIHS的发生密切相关;有HHV-6活动性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系统损害多、潜伏期长、治疗所需时间长;药疹患者有较高的HHV-6潜伏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人类疱疹病毒-6 药物超敏综合征
下载PDF
复发前后皮损表现不同的性病型Reiter综合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彤 施若非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0-662,共3页
报告1例复发前后皮损表现不同的性病型Reiter综合征。患者男,50岁。在多次非婚性生活后,出现尿道炎、不对称性关节痛、结膜炎及全身皮损,诊断为性病型完全型Reiter综合征。在病情稳定1年余后,在多次非婚性生活后再次出现全身皮损,复发... 报告1例复发前后皮损表现不同的性病型Reiter综合征。患者男,50岁。在多次非婚性生活后,出现尿道炎、不对称性关节痛、结膜炎及全身皮损,诊断为性病型完全型Reiter综合征。在病情稳定1年余后,在多次非婚性生活后再次出现全身皮损,复发皮损与初发不同,因此该例诊断为性病型Reiter综合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TER综合征 感染 支原体 复发
下载PDF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小雁 施若非 +4 位作者 赵肖庆 金晓龙 费晓春 李可嘉 郑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6-337,340,共3页
患者男,75岁,反复皮肤肿块11年。1个月前第3次复发伴语言、记忆和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头颅MRI示:左额叶,右顶叶多发占位,颅内淋巴瘤浸润。左大腿肿块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大量异型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核扭曲,核分裂相可见;免疫组化:CD... 患者男,75岁,反复皮肤肿块11年。1个月前第3次复发伴语言、记忆和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头颅MRI示:左额叶,右顶叶多发占位,颅内淋巴瘤浸润。左大腿肿块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大量异型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核扭曲,核分裂相可见;免疫组化:CD3(+),UCHL-1(+),CD30(+),ALK(-),MIB-1>90%。诊断: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累及可以是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发生皮外累及的唯一部位,患者的意识改变是进行CNS筛查的重要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