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老年慢性病,从关注睡眠开始
1
作者 施莹娟 《科学生活》 2024年第2期32-33,共2页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患病率约为41.2%。为什么年纪大了,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会下降呢?原来,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年...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患病率约为41.2%。为什么年纪大了,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会下降呢?原来,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睡眠调节功能无可避免地会随之逐步下降。于是,当步入老年,很多人就出现了睡眠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入睡困难、睡眠持续障碍、早醒。老年人的睡眠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持续障碍和早醒。难道老年人就该睡不好、睡得少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 睡眠问题 入睡困难 中枢神经系统 老年人群 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 退行性改变
下载PDF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Web前端系列课程中的探索
2
作者 金慧 江晓林 +2 位作者 韩天 张竹 施莹娟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9期295-297,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发展,满足企业与社会对高校学生前端开发技术水平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以Web前端系列课程为基础,针... 随着社会经济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发展,满足企业与社会对高校学生前端开发技术水平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以Web前端系列课程为基础,针对其课程知识点繁多、语言类型多样、前端框架多样、实践要求高等特点,从梳理课程体系、教学案例设计出发,通过项目驱动帮助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 Web前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父母婚姻冲突、严厉管教与患儿自我意识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峰 陆峥 +8 位作者 杜亚松 周国权 李萍 李泽兵 施莹娟 周丹 肖维琴 钱萍 谢红涛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父母婚姻冲突、严厉管教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ADHD患儿(ADHD组)及103名一般情况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IPC)及自制的严厉管...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父母婚姻冲突、严厉管教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ADHD患儿(ADHD组)及103名一般情况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IPC)及自制的严厉管教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ADHD组患儿PHC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PIC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解决、自我归因、冲突内容因子分和父母严厉管教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DHD组CPIC冲突强度、冲突解决、冲突内容与PHCSS总分呈负相关(P<0.05);严厉管教方式中父亲体罚与PHCSS总分呈负相关(P<0.05)。ADHD组CPIC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解决因子分与母亲责骂评分呈正相关(P<0.05);CPIC冲突频率因子分与母亲体罚评分呈正相关(P<0.05);CPIC冲突频率、冲突解决、自我归因因子分与父亲体罚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PIC冲突解决和父亲体罚是ADHD患儿自我意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ADHD患儿自我意识低下受到父母婚姻冲突及严厉管教方式的影响;父母婚姻冲突与父母严厉管教方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自我意识 父母婚姻冲突 父母严厉管教
下载PDF
小剂量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施莹娟 王峰 何敏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86-286,共1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奋乃静(2~6mg)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奋乃静治疗。分别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定疗... 目的探讨小剂量奋乃静(2~6mg)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奋乃静治疗。分别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显著进步2例,进步22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小剂量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乃静 老年 痴呆 精神病性症状
下载PDF
聚焦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施莹娟 金晓康 +3 位作者 任明远 于莉 沈才有 金慧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11期180-185,共6页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困难现状,分析计算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聚焦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并以操作系统课程的“进程同步”为例,介绍创设情境、转换问题、构建模型、优化方案、提...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困难现状,分析计算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聚焦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并以操作系统课程的“进程同步”为例,介绍创设情境、转换问题、构建模型、优化方案、提炼思维和应用拓展6个步骤的教学过程,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说明教学模式对计算思维培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问题驱动教学 操作系统 进程同步
下载PDF
电视机前“专注”的宝贝,为何到了课堂就“专注”不了?
6
作者 施莹娟 《科学生活》 2023年第12期32-33,共2页
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许多学龄前儿童首次上幼儿园,初次接受统一的课堂教育。随之,问题来了。许多家长因为老师一句“你家小朋友多动,坐不住,注意力很不集中”,可能会这样回答:“我家宝贝看电视能一个小时一动不动,上幼儿园怎么就变成... 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许多学龄前儿童首次上幼儿园,初次接受统一的课堂教育。随之,问题来了。许多家长因为老师一句“你家小朋友多动,坐不住,注意力很不集中”,可能会这样回答:“我家宝贝看电视能一个小时一动不动,上幼儿园怎么就变成‘坐不住’和‘注意力不集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育 幼儿园 学龄前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 宝贝 开学季 电视机 看电视
下载PDF
基于YOLO框架的实时交通标志识别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晓康 吴瑶 +1 位作者 施莹娟 沈才有 《软件》 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
道路交通标志识别受限于所处复杂的自然场景以及种类繁多等因素,目前少有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等各方面均衡的识别系统。利用在工业中应用广泛的YOLO算法对交通标志进行识别,以满足实时性和稳定性;利用大规模的自标数据集对深度网络... 道路交通标志识别受限于所处复杂的自然场景以及种类繁多等因素,目前少有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等各方面均衡的识别系统。利用在工业中应用广泛的YOLO算法对交通标志进行识别,以满足实时性和稳定性;利用大规模的自标数据集对深度网络重新训练,提升其泛化能力,保证识别准确性;将训练完成的深度网络部署在嵌入式设备JetsonTX2上,利用跨平台框架Qt实现交互式界面,使系统具备可应用性。该系统是一个通用平台,可支持不同高精度且高实时的网络模型的替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标志识别 深度网络 大规模数据集 嵌入式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Web前端课程建设探究
8
作者 金慧 温俊 +2 位作者 陈成 施莹娟 金晓康 《教师》 2023年第14期114-116,共3页
Web前端技术作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流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具有地域特点的高等院校。Web前端课程是一门高实践性、应用... Web前端技术作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流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具有地域特点的高等院校。Web前端课程是一门高实践性、应用型的课程,Web前端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加强企业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针对当前Web前端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提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以便为后续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Web前端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峻弓 周国权 +1 位作者 施莹娟 冯威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075-1077,1086,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健康教育,实验组45例增加基... 目的分析应用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健康教育,实验组45例增加基于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对比两组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平板电脑APP的认知训练能够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电脑APP 认知训练 精神分裂症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峻弓 周国权 +1 位作者 施莹娟 冯威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9,17,共4页
阐述认知行为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近进展,包括认知行为训练的定义、认知行为训练的生物学机制、认知行为训练的主要模式及新探索,以期为后续开展认知行为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认知行为训练 精神分裂症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在儿童早期父母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守梅 汪玲 +3 位作者 谭晖 王晓 施莹娟 李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6-919,共4页
【目的】检验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Parent Behavior Inventory,PBI)在我国儿童早期的父母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经过翻译的中文版PBI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上海市148名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评估,对测定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 【目的】检验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Parent Behavior Inventory,PBI)在我国儿童早期的父母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经过翻译的中文版PBI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上海市148名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评估,对测定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量表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分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父母行为问卷的支持/参与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敌意/强制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效度方面,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2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5.698%。父母行为问卷及其支持/参与、敌意/强制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72、0.807和0.652,支持/参与和敌意/强制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64(P<0.01)和0.986(P<0.01)。【结论】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的初步应用具有比较适当的效度和信度,个别条目需要根据社会文化特点进行修订,以便用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行为问卷 效度 信度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守梅 汪玲 +3 位作者 谭晖 王晓 施莹娟 李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攻击分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攻击分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2.9%,男孩攻击性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孩(P<0.05)。目前健康状况好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健康状况一般或较差者,1岁内不适症状较多者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儿童,曾患疾病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曾患疾病者,儿童存在入睡困难也显著增加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健康状况较差、1岁内不适症状较多或曾患疾病等与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行为 健康状况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气质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施莹娟 贾守梅 +1 位作者 李萍 范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4-755,共2页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有目的、有意图的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在学龄前儿童中,攻击性行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对儿童的身心...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有目的、有意图的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在学龄前儿童中,攻击性行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主要表现在攻击性行为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导致心理伤害,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会导致青少年期行为障碍和成年期不良或犯罪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 学龄前儿童 气质特征 身体状况 伤害他人 心理伤害 健康与安全 社会规范
原文传递
孕期焦虑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施莹娟 陆峥 +1 位作者 曹蕾蕾 李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8期4265-4268,共4页
目的探讨孕期焦虑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12月上海市五家综合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97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940份,剔除无效问卷33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07份,调查问卷包括孕妇一般情... 目的探讨孕期焦虑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12月上海市五家综合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97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940份,剔除无效问卷33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07份,调查问卷包括孕妇一般情况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孕妇孕期焦虑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孕妇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常模(P<0.05),且孕妇EPQ各项评分及SSRS总分均较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孕妇焦虑抑郁症状与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量表分值呈正相关(P<0.05),与掩饰性量表分值呈负相关(P<0.05);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期妇女多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且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焦虑抑郁 人格特征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守梅 汪玲 +1 位作者 施莹娟 李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I)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根据C... 目的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I)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12.9%(95%C1:11.0~15.0)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其中男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3.7%(93/680),女童为11.9%(66/55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OR=2.396,95%C1:1.636~3.510),以及父母与祖父母对儿童不一致的管教态度(OR=1.867,95%CI:1.287。2.710)更能引起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相对于无睡眠困难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OR=3.415,95%CI:1.901~6.135)或有时存在入睡困难(OR=2.147,95%C1:1.256-3.671)的儿童也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儿童看电视时间少于1h/d(OR=0.252,95%CI:0.136~0.467)、父亲年龄大(OR=0.703,95%CI:0.503~0.983),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OR=0.617,95%CI:0.399~0.955)是其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家庭中应注重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对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减少或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 学龄前儿童 家庭因素
原文传递
家庭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试验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守梅 范娟 +2 位作者 汪玲 施莹娟 李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索家庭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2所公立幼儿园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识别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17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及其家庭作为干预组,进行5个月的家庭干预,18个具... 目的探索家庭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2所公立幼儿园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识别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17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及其家庭作为干预组,进行5个月的家庭干预,18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及其家庭作为对照组,未进行家庭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儿童的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TCL)分数的改变。结果干预组儿童实施家庭干预后CBCL量表攻击分数(18.06±5.54)、TCL量表反应性攻击分数(2.00±0.60)和主动性攻击分数(1.61±0.82)均明显低于干预前(22.47±4.42;2.86±0.73;1.82±1.15,P<0.05)。对照组儿童在5个月后的CBCL量表攻击分数(21.17±4.12)、TCL反应性攻击(3.04±0.69)和主动性攻击行为分数(1.78±0.65)与干预前(21.72±4.34;3.13±0.74;1.85±0.87)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攻击分数均无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干预组儿童的CBCL攻击分数和TCL反应性攻击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家庭干预是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有效可行的重要干预方式。家庭干预对于儿童早期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防治作用,可继续完善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方案和探索干预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攻击性行为 家庭干预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守梅 汪玲 +1 位作者 施莹娟 李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Teacher's Checklist)、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 【目的】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Teacher's Checklist)、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均分为2.12±0.92,主动性攻击均分为1.39±0.6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成功性高是儿童反应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看电视时间长是儿童主动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反应性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男童两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均显著多于女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应根据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和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反应性攻击 主动攻击性 家庭环境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莹娟 冯永林 +2 位作者 谢红涛 贾守梅 汪玲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1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不同类型的发生情况,并探索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对上海市14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结果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 目的初步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不同类型的发生情况,并探索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对上海市14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结果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约8.8%(13/148)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反应性攻击分数为(1.46±0.85),主动性攻击分数为(0.86±0.87);主要管教者为父母,以及每天看电视时间高于1h以上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显著相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且这些儿童的反应性攻击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许多心理社会问题。父母管教方式以及看电视等习惯可能会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龄前(2—5) 攻击性行为 反应性攻击 主动性攻击
原文传递
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守梅 汪玲 +1 位作者 施莹娟 李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检验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中应用的效度、信度及可行性。方法翻译并修订攻击行为一教师核查表,并采用修订的中文版教师核查表量表、儿童行为量表(CBCI)攻击分量表对上海市14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并进行... 目的检验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中应用的效度、信度及可行性。方法翻译并修订攻击行为一教师核查表,并采用修订的中文版教师核查表量表、儿童行为量表(CBCI)攻击分量表对上海市14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并进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的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分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分量表效标关联效度范围为0.491~0.733;结构效度方面,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2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489%。教师核查表及其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d系数分别为0.891,0.814和0.880;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分量表的2周重测信度系数和评定者信度系数均超过0.7。结论中文版攻击行为一教师核查表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样本中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在幼儿园和学校等机构对儿童进行攻击性行为的评估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 效度 信度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行为关系的调查
20
作者 施莹娟 李萍 +1 位作者 贾守梅 范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9-264,共6页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l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l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将所有资料进行编码后输入Epidata3.1数据库,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和标准差描述儿童一般情况、攻击行为状况、家庭环境特征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家庭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均分[(2.12±0.93)分]高于主动性攻击均分[(1.39±0.68)分],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3(P <0.01);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与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呈正相关(r =0.163、0.123,均P<0.01),父母支持/参与的教养行为与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呈负相关(r=-0.066、-0.076,P<0.05或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男孩、母亲年龄小、母亲文化程度低是儿童反应性攻击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1),而父母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男孩、母亲年龄小、父亲文化程度低是儿童主动性攻击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反应性攻击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男孩两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均显著多于女孩.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与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及发生类型密切相关,应根据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家庭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反应性攻击 主动攻击性 父母教养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