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糖体蛋白RPL2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一春 黄智奇 +4 位作者 施靖天 顾长江 倪侃 薛旦旦 张春辉 《交通医学》 2021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检测并比较核糖体蛋白L22(ribosomal protein L22,RPL22)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2例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RP... 目的:检测并比较核糖体蛋白L22(ribosomal protein L22,RPL22)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2例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RPL22的表达,运用qRT-PCR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RPL22 mRNA的表达,分析RPL2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检索TCGA数据库,探究RPL22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PL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q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RPL2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RPL22表达与肿瘤大小(r=-0.403)、HER-2阳性(r=-0.390、Ki67表达(r=-0.370)、淋巴结转移(r=-0.422)以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发生(r=-0.311)呈负相关。检索TCGA数据库,发现RPL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PL22低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乳腺癌组织中RPL22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并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提示RPL22可作为乳腺癌诊断以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糖体蛋白L22 抑癌作用 预后
下载PDF
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在修复中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新江 汤明明 +3 位作者 陈庆文 施靖天 韩靓 蒋斌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18例面部皮肤癌患者,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5~83岁。原发灶切除后形成中大型或复合... 目的探讨应用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18例面部皮肤癌患者,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5~83岁。原发灶切除后形成中大型或复合型中面部皮肤缺损,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及面动静脉定位信息,设计适当形状的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术中将面动、静脉主干及其穿支保留于皮瓣蒂部,解剖保护好面神经分支,根据实际所需推进量决定是否进一步裸化血管蒂,皮瓣推进后无张力修复中面部缺损区。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为3.0 cm×3.5 cm~6.5 cm×7.5 cm,缺损累及一个或多个亚区;皮瓣大小为3.5 cm×9.0 cm~7.0 cm×18.0 cm。术后除1例患者皮瓣出现暂时性局部瘀青外,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4~40个月,在12例病变侵及下眼睑、内眦的患者中,5例出现下睑外翻,均未出现暴露性角膜炎。随访期内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出现颌下区淋巴结转移,再次行颈淋巴清扫术,其余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中面部各种中大型及复合型皮肤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手术方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穿支皮瓣 中面部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