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菌物标本室大型真菌标本保存情况初报
1
作者 徐爱国 旦真次仁 白玛央宗 《西藏科技》 2020年第4期19-24,共6页
高原菌物标本室(Alpine Fungarium,简称"AF"),是西藏种质资源库大型真菌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保存的514份大型真菌标本鉴定,它们属于2个亚门,5纲、10目、38科,其中担子菌206种,子囊菌8种,共计214种。
关键词 菌物标本 大型真菌 种质资源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食药用菌野生资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惠萍 旦真次仁 +4 位作者 杨小兵 张智 邵满超 周振辉 兰英儒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59-62,共4页
记载了2011年在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米林县、波密县,海拔高度在2 700~3 500 m范围内采集的野生食用菌,共9个目25个科35个属115个种。
关键词 西藏 林芝地区 食药用菌
下载PDF
西藏林芝市地栽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旦真次仁 《西藏科技》 2018年第3期8-10,共3页
以2018年林芝市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藏耳为材料,说明西藏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可以通过直接催芽法和集中催芽法进行耳芽的诱发,然后使用露地草帘覆盖法、露地遮阳法及林地(园地)栽培法促进出耳。其中露地草帘覆盖法是西藏木耳地... 以2018年林芝市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藏耳为材料,说明西藏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可以通过直接催芽法和集中催芽法进行耳芽的诱发,然后使用露地草帘覆盖法、露地遮阳法及林地(园地)栽培法促进出耳。其中露地草帘覆盖法是西藏木耳地栽最好的方法,在文中作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栽 黑木耳 高产栽培
下载PDF
白肉灵芝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莫伟鹏 刘远超 +4 位作者 胡惠萍 黄龙花 梁晓薇 谢意珍 旦真次仁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6期33-38,共6页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丝体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肉灵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温度是25℃,最适pH是3.0,适宜的碳源是蔗糖和淀粉,适宜的氮源是酵母粉和牛肉膏,最佳碳氮源浓度组合是淀粉3%、蔗...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丝体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肉灵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温度是25℃,最适pH是3.0,适宜的碳源是蔗糖和淀粉,适宜的氮源是酵母粉和牛肉膏,最佳碳氮源浓度组合是淀粉3%、蔗糖1.5%、酵母粉0.2%、牛肉膏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灵芝 生物学特性 温度 PH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白芨工厂化育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志红 徐静雅 +2 位作者 旦真次仁 段金华 侯典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80-83,共4页
白芨的野生资源濒临匮乏,其种子自然萌发比较困难,因此传统的白芨种植方法已不适于市场需求。以白芨种子为材料,探究白芨种子萌发、生根及组培苗移栽驯化的最佳方法。白芨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8 g/L+马铃薯10 g/L,增... 白芨的野生资源濒临匮乏,其种子自然萌发比较困难,因此传统的白芨种植方法已不适于市场需求。以白芨种子为材料,探究白芨种子萌发、生根及组培苗移栽驯化的最佳方法。白芨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8 g/L+马铃薯10 g/L,增殖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9 g/L+KT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 mg/L+IA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9 g/L+马铃薯25 g/L,马铃薯可促进白芨组培苗根的生长,组培苗驯化的最佳处理为预先将培养瓶开瓶进行适应性锻炼,2~3 d后把组培苗移至炼苗基质中,这样可提高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白芨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地扩大白芨的种植规模,缩短育苗时间,从而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白芨野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种子萌发率 组培苗 丛生芽 生根率 成活率
下载PDF
西藏大花黄牡丹花朵氨基酸组成和矿质元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杰 旦真次仁 +2 位作者 许晓嘉 徐晔春 王再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为开发西藏大花黄牡丹资源,分析其花朵的氨基酸组成与矿质元素等营养价值。【方法】以西藏米林县彩米村、扎贡沟、邦仲村和雪卡沟4个居群的花朵为材料,利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氨基酸进行检测,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 【目的】为开发西藏大花黄牡丹资源,分析其花朵的氨基酸组成与矿质元素等营养价值。【方法】以西藏米林县彩米村、扎贡沟、邦仲村和雪卡沟4个居群的花朵为材料,利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氨基酸进行检测,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测定了花中K、Ca、Mg、Mn、Zn、Fe、Cu、Se和B等9种营养元素和Cd、Pb 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4个居群均含有17种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和上述矿质元素,氨基酸总量为94.36~128.97g/kg,扎贡沟居群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居群,其K、Ca、Mg、Mn、Fe和B含量在4个居群中均处于较高含量水平。大花黄牡丹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2.47%~35.08%,接近WHO/FA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模式。药效氨基酸含量达到氨基酸总量的63.69%~65.62%,而鲜味氨基酸含量则达到氨基酸总量的27.77%~30.09%。4个居群花朵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7.21、67.15、66.85和66.61,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Cd和Pb两种重金属元素也符合相关标准。【结论】大花黄牡丹花朵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氨基酸 矿质元素 重金属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春石斛杂交种与药用金钗石斛3种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章金辉 王再花 +2 位作者 旦真次仁 李杰 朱根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24-31,共8页
比较分析了春石斛杂交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与传统药用石斛金钗石斛活性成分,结果显示,D.Second Love‘Tokimeki’9月至翌年1月的茎多糖含量均值高于金钗石斛;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 比较分析了春石斛杂交种Dendrobium Second Love‘Tokimeki’与传统药用石斛金钗石斛活性成分,结果显示,D.Second Love‘Tokimeki’9月至翌年1月的茎多糖含量均值高于金钗石斛;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Ⅰ;两种石斛茎都含有所检测的19种氨基酸,金钗石斛所测的氨基酸总量高于D.Second Love ‘Tokimeki’,但D.Second Love ‘Tokimeki’的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金钗石斛;金钗石斛的Fe和B元素含量显著高于D.Second Love ‘Tokimeki’,而D.Second Love ‘Tokimeki’的Mn、Zn、Cu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金钗石斛。通过两种石斛3种活性成分比较可知,D.Second Love ‘Tokimeki’多糖含量较高,但多糖DHPP-Ⅰ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低于金钗石斛多糖DNPP-Ⅰ;D.Second Love ‘Tokimeki’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与金钗石斛组成相同,但含量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多糖 氨基酸 矿质元素
下载PDF
特色藏药材白及规范化栽培加工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静雅 李志红 +2 位作者 旦真次仁 段金华 侯典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43-44,53,共3页
白及因其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因其栽培不易成活,产量及质量都较低,造成资源短缺。为了提高白及的产量和质量,该文从选地整地、选种、繁殖、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特色药材白及栽培技术,为白及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及 规范化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下载PDF
西藏桦褐孔菌菌种分离鉴定及多糖高产菌株初筛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爱国 白玛央宗 +1 位作者 旦真次仁 高鹏 《西藏科技》 2021年第10期20-22,25,共4页
桦褐孔菌是一种珍惜食药用,其多糖在预防、抑制或治疗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在西藏桦褐孔菌产地米林、波密和吉隆等地对西藏桦褐孔菌子实体的采集、收集、分离并纯化培养得到3株桦褐孔菌菌株(DZCR161、GP2018、XAG2403,其中XAG... 桦褐孔菌是一种珍惜食药用,其多糖在预防、抑制或治疗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在西藏桦褐孔菌产地米林、波密和吉隆等地对西藏桦褐孔菌子实体的采集、收集、分离并纯化培养得到3株桦褐孔菌菌株(DZCR161、GP2018、XAG2403,其中XAG2403保藏于西藏种质在资源库,菌种保藏号为AF0002051XAG2403),通过其D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确定3株菌种都是桦褐孔菌;通过对3株菌株液体发酵,以相同条件下每个菌株产胞内、胞外多糖的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由西藏种质资源库采集保存的菌种保藏编号为AF0002051XAG2403的菌种是西藏野生桦褐孔菌多糖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桦褐孔菌 多糖 高产菌株
下载PDF
藏产耳柄蒲儿根总酚抗肝癌细胞氧化损伤能力研究
10
作者 庞海月 吴黉坦 +5 位作者 张书迪 黄立森 旦真次仁 陈芳芳 王贵弘 陈煜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耳柄蒲儿根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萃取法、大孔树脂AB8吸附和50%乙醇溶剂洗脱方法获取耳柄蒲儿根萃取物;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检测耳柄蒲儿根萃取物多酚含量;通过总抗氧化能力(ABTS试剂盒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目的:耳柄蒲儿根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萃取法、大孔树脂AB8吸附和50%乙醇溶剂洗脱方法获取耳柄蒲儿根萃取物;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检测耳柄蒲儿根萃取物多酚含量;通过总抗氧化能力(ABTS试剂盒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一氧化氮(NO)清除能力以及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氧化损伤测定,4项指标测定耳柄蒲儿根萃取物的抗氧化损伤作用能力。结果:测得该萃取物总酚含量为53.21μg GAE/mg,耳柄蒲儿根萃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为5.359 mmol/g,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_(50)值)为0.52±0.02 mg/mL,在1 mg/mL浓度时对NO自由基的相对清除率为6.68%,在浓度为0.08 mg/mL时对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受到的APAP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证实耳柄蒲儿根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柄蒲儿根 多酚含量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