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1
作者 时利玲 张俊霞 +1 位作者 梁娟 张敬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3-3517,共5页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MPP患儿临床资料,依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是否形成气道黏液栓分为无黏液栓组(78例)和黏...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MPP患儿临床资料,依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是否形成气道黏液栓分为无黏液栓组(78例)和黏液栓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并构建MPP患儿形成气道黏液栓的风险预测模型,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对其区分度和准确度做内部验证。结果与无黏液栓组比较,黏液栓组热程、中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胸腔积液比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为热程、中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胸腔积液(OR>1,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C-index为0.993);绘制标准曲线显示,模型准确度良好(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结论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胸腔积液、热程,且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 气道黏液栓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付志华 张俊霞 时利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95-339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临床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患儿均于入...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临床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患儿均于入院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计算CD4^(+)/CD8^(+)。采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D4^(+)/CD8^(+)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23例预后不良,占比19.17%,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97例患儿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儿CD4^(+)、CD4^(+)/CD8^(+)均低于预后良好组,CD8^(+)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CD4^(+)、CD4^(+)/CD8^(+)均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呈负相关关系(r<0,P<0.05),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CD4^(+)、CD8^(+)、CD4^(+)/CD8^(+)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0),且以CD4^(+)/CD8^(+)预测效能最佳。结论入院时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CD4^(+)/CD8^(+)越低,患儿预后不良风险越高,CD4^(+)/CD8^(+)可作为支气管肺炎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临床预后 CD4^(+)/CD8^(+)
下载PDF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时利玲 张俊霞 +3 位作者 冯敏 柴焕然 陈颖 崔慧敏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儿科的RMPP患者13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 目的 :探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儿科的RMPP患者13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抗炎治疗,辅以吸氧、祛痰、退热等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甲泼尼龙,1~2 mg/kg,连续3~5 d。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住院天数、发热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胸部影像学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胸部影像学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4%,试验组有效率为90%,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量、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缩短儿童RMPP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糖皮质激素 儿童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时利玲 冯敏 +1 位作者 安贵秋 张俊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3期60-61,共2页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出现最频繁的是咳嗽,且儿童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特别是慢性咳嗽,对儿童的慢性咳嗽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一般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出现最频繁的是咳嗽,且儿童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特别是慢性咳嗽,对儿童的慢性咳嗽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一般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 drome,UACS)、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IC)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儿童咳嗽 病因诊断 呼出气一氧化氮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COUGH 咳嗽变异性哮喘 价值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俊霞 吴治媛 +2 位作者 时利玲 柴焕然 张敬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437-44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水平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早期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6月—2022年05月濮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MPP 168例,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普通组和难治组,比较两组之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水平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早期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6月—2022年05月濮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MPP 168例,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普通组和难治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D-D的差异,多因素分析寻求RMPP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计算各项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1.难治组院外发热时间、热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普通组,CRP、LDH、NLR、D-D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CRP、LDH、D-D可作为预测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3.D-D对RMPP合并胸腔积液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结论1.RMPP患儿D-D水平明显升高;2.血清D-D升高可作为RMPP和并发症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D-二聚体 胸腔积液 儿童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俊霞 时利玲 +1 位作者 柴焕然 张敬芳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共计82例SL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共计82例SL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80.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补体3(C3)、补体4(C4)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3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IgM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1.9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用于治疗儿童SLE,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肝肾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 白芍总苷胶囊 泼尼松片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用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冯敏 张文选 +2 位作者 陈颖 时利玲 柴焕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11期61-62,共2页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儿可达门诊量的50%以上[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导致患儿...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儿可达门诊量的50%以上[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导致患儿慢性咳嗽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气道炎症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病理基础, CVA以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而UACS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确定气道炎症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管理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2]。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气道炎症检测技术。FENO监测气道炎症具有无创、安全、简单、快捷、重复性好、患儿容易接受的优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差异,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早期诊断 临床研究 嗜酸粒细胞炎症 COUGH 慢性咳嗽 气道炎症
下载PDF
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时利玲 《临床研究》 2017年第8期169-170,共2页
目的 分析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毒感染所致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 例,其中有30 为急性期,30 例为恢复期,分别作为A 组和B 组,选取30 例健康儿... 目的 分析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毒感染所致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 例,其中有30 为急性期,30 例为恢复期,分别作为A 组和B 组,选取30 例健康儿童,作为C 组,分析三组的血清Eotaxin 水平.结果 A 组的血清Eotaxin 明显高于B 组和C 组,组间差异明显,P 〈 0.05;B 组的血清Eotaxin 水平与C 组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0.05,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有家属遗传史、过敏史及体重肥胖患儿的血清Eotaxin 水平高于无上条件患儿,P 〉 0.05.结论 血清Eotaxin 参与了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通过对患儿的血清Eotaxin 水平进行监测可判断患儿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喘息性支气管炎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并发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9
作者 时利玲 李树军 +1 位作者 张敬芳 王志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前临床多以口服阿司匹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KD,可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还可降低CAL风险。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儿童KD临床特征继发冠脉损伤高危因素。文章主要探究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s, KD)临床特征与继发冠脉损伤高危因素... 目前临床多以口服阿司匹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KD,可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还可降低CAL风险。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儿童KD临床特征继发冠脉损伤高危因素。文章主要探究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s, KD)临床特征与继发冠脉损伤高危因素,从KD相关微生物及KD伴冠脉损伤诊断、细胞因子变化、冠脉损伤转归与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儿童KD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KD 临床特征 冠脉损害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儿宝颗粒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时利玲 崔慧敏 +2 位作者 张俊霞 张敬芳 赵丽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儿宝颗粒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儿餐前30 min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 目的探讨儿宝颗粒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儿餐前30 min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儿宝颗粒,1~3岁5 g/次,4~6岁7.5 g/次,6岁以上10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体质量、进食时间,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及脑肠肽指标胃动素(MTL)、β-内啡肽(β-EP)、血管活性肠肽(VIP)、瘦素(L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67%和9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进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治疗组患儿进食时间缩短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硒、锌、钙、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TL、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VIP、LP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儿MTL、β-EP、VIP、LP等指标水平改善的更显著(P<0.05)。结论儿宝颗粒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厌食症状,增加患儿体质量,缩短进食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宝颗粒 复方消化酶胶囊 厌食症 体质量 脑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 瘦素
原文传递
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志华 张俊霞 时利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2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对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对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癫痫月发作次数和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率以及不良反应、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血清S-100β蛋白(S-100β)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4.29%,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癫痫月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71%和17.14%,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FAP、S-100β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良好,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卡马西平 儿童癫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