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胰腺癌中HIF1α、VEGF和bF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姚平 时开网 张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2例胰腺癌细胞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 目的:研究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2例胰腺癌细胞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统计结果显示HIF-1α、VEGF和bF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HIF-lα表达与VEGF、bFGF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性(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bFGF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和bFGF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HIF-1α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VEGF和bF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VEGF和bFGF对评估胰腺癌病人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也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HIF1Α VEGF BFGF 聚合酶链反应 SYBR Green
下载PDF
蛙皮素对梗阻性黄疸时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 席鹏程 +2 位作者 刘子君 成小林 时开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蛙皮素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阻塞性黄疸组(n=10)、蛙皮素治疗组(n=10,30μg/kg.d),、、用生理盐水作对照。...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蛙皮素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阻塞性黄疸组(n=10)、蛙皮素治疗组(n=10,30μg/kg.d),、、用生理盐水作对照。检测第10天各组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取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定性培养,并取腹水作细菌定量培养,同时测定末端回肠粘膜厚度和绒毛高度。结果:组静脉血内毒素(129.58±13.79)pg/ml较组(239.03±32.0)pg/ml明显降低(P<0.05),组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较组明显降低(P<0.05),组腹水作菌落集数(113.67±8.0)CFU/ml较组(363.19±15.1)CFU/ml明显降低(P<0.05),组回肠末端粘膜厚度和绒毛高度较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蛙皮素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蛙肽 胆汁淤积 细菌移位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胰腺癌中HIF1α、VEGF和bF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姚平 时开网 张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2例胰腺癌细胞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2例胰腺癌细胞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bFGFmRNA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统计结果显示HIF-1α、VEGF和bF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HIF-lα表达与VEGF、bF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bFGF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和bFGF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HIF-1α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VEGF和bF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VEGF和bFGF对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也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HIF1Α VEGF BFGF 聚合酶链反应 SYBR Green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时开网 杨坤兴 +2 位作者 倪绍忠 卞建民 曹红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证、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并发症及合理性选择术式。方法 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 (PD) 4 6例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 (HLPD) 5例 ,扩大胰十二指肠并PV/SMV切除 7例 ,胰十二指肠并横结肠切除 1例。消...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证、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并发症及合理性选择术式。方法 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 (PD) 4 6例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 (HLPD) 5例 ,扩大胰十二指肠并PV/SMV切除 7例 ,胰十二指肠并横结肠切除 1例。消化道重建Child法 (PE) 3 2例 ,胰胃吻合(PG) 2 7例。结果 临床治愈 5 5例 ,死亡 4例。并发胰瘘 3例 ,出血 3例 ,腹腔内感染 2例 ,肝肾衰竭1例 ,切口裂开 6例。随访 5 5例 ,中位生存期 <1年 18 1% ,1年 40 % ,2年 16 3 % ,3年 14 5 % ,5年10 9%。结论 扩大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证 ,结合本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 ,是可以开展的一种术式 ,消化道重建方法PG优于PE。合理的术式选择 ,规范的手术操作 ,严格的专业训练是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 手术切除 治疗
下载PDF
门静脉阻断对肝脏及肠道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时开网 王晓颖 +2 位作者 井清源 樊克武 夏永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 观察常温下门静脉阻断再通后对肝脏、肠道的影响 ,明确有无细菌移位及与阻断时间的关系。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阻断门静脉 0min(A组 )、15min(B组 )、30min(C组 )、45min(D组 )。 6h后取肠系膜淋巴结、下腔静脉血作... 目的 观察常温下门静脉阻断再通后对肝脏、肠道的影响 ,明确有无细菌移位及与阻断时间的关系。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阻断门静脉 0min(A组 )、15min(B组 )、30min(C组 )、45min(D组 )。 6h后取肠系膜淋巴结、下腔静脉血作细菌培养 ,同时测定肝肾功能 ,并观察肝脏、空肠、回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B、C、D组肝脏、肠粘膜结构及肝功能与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阻断 30min以上组 (C、D组 )除上述指标变化明显外 ,细菌移位率亦较A组显著增高。肾功能各组间无差异。结论 常温下门静脉阻断再通可致肝脏、肠道粘膜损伤 ,并促发细菌移位 ,其程度随阻断时间延长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阻断 细菌移位 肠粘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附6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时开网 席鹏程 +1 位作者 倪绍忠 杨坤兴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手术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对高位胆管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1例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高位胆管癌按Bismuth-corlitte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a型10例,Ⅲb型8...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手术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对高位胆管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1例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高位胆管癌按Bismuth-corlitte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a型10例,Ⅲb型8例,Ⅳ型26例。根治切除31例,姑息手术13例,内引流13例,PTCD4例。根治切除组平均中位生存期29.3个月,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9.3%,3.6%。姑息手术组平均中位生存期18.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9.1%,0%。内引流组平均中位生存期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0%。根治手术组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组(χ2=14.20,P=0.0002)。姑息手术组术后生存率高于内引流组(χ2=4.68,P=0.03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外科根治手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唯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时开网 杨坤兴 井清源 《腹部外科》 1998年第6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 胰胃吻合 PD PG
下载PDF
胰头癌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术(附五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时开网 井清源 《腹部外科》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术对进展期胰头癌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 手术操作步骤同Whipple。在处理血管时首先确认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肿瘤累及范围 ,阻断门静脉血流。阻断时间...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术对进展期胰头癌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 手术操作步骤同Whipple。在处理血管时首先确认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肿瘤累及范围 ,阻断门静脉血流。阻断时间 30~ 5 0min ,平均 40min。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节段切除 3例 :切除长度 >5cm2例 ,采用Gore Txe人造血管移植 ;血管断端吻合1例。楔形切除 2例 ,予以局部修补。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胃吻合 ,胆肠、胃肠吻合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 5~ 7h ,平均 6h。术中出血 80 0~ 12 0 0ml,平均 10 0 0ml。平均输血 12 0 0ml。术后并发切口裂开 1例 ,顽固性腹水 1例 ,肝功能损害加重 1例。临床治愈 4例 ,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 1例。结论 胰十二指肠并血管切除和重建是超范围手术 ,应在有条件的医院选择适宜的病例施行。同时 ,必须达到肉眼根治性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胰十二指肠切除 肿瘤侵犯 重建术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时开网 席鹏程 吴文澜 《胰腺病学》 2006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和77.5%,显著高于癌...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和7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率(P<0.01),胰腺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有关(P=0.020,P=0.045),并且与MVD有相关性(r=0.294,P=0.043)。PCNA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EGF、PCNA和MVD都不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血管生成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预后
下载PDF
膈下脓肿30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时开网 井清源 邸荣庆 《中国医刊》 CAS 1990年第1期30-,35,共2页
隔下脓肿属腹腔内较为严重的一种感染。由于膈下多间隙,部位隐匿,一旦发生脓肿,早期诊断与处理均较困难。本科自1978~1987年间收治膈下脓肿30例,现就诊治中几个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14~53岁,平均42岁。... 隔下脓肿属腹腔内较为严重的一种感染。由于膈下多间隙,部位隐匿,一旦发生脓肿,早期诊断与处理均较困难。本科自1978~1987年间收治膈下脓肿30例,现就诊治中几个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14~53岁,平均42岁。原因与发生部位,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脓肿 腹膜外 发生部位 多间隙 诊断与处理 经路 弥漫性腹膜炎 穿刺置管引流 问题探讨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43例应用体会
11
作者 时开网 倪绍忠 杨坤兴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痿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痿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合数针,浆肌层下属与残胰背侧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从胃前壁戳孔引出腹腔外。结果:胰胃吻合(PG)43例,并发胆痿1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裂开3例,无手术死亡。1-3月内行胃镜检查24例,发现胰胃吻合口21例,胰管造影显影良好。胃液分析,总酸度偏度,pH值2.83.5之间,淀粉酶测定正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操作方便,胰胃吻合血运好,无张力,胰痿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 应用 胰痿 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肠套叠166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开网 井清源 《中国农村医学》 1990年第9期14-15,共2页
成人肠套叠属一种继发性疾患。临床表现以腹块,肠梗阻症状为特点。术前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多数于剖腹探查时确诊。我科26年来共收治166例,现作一分析。
关键词 肠套叠 手术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81例临床综合性处理
13
作者 时开网 井清源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763-763,共1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治疗 综合疗法 晚期
下载PDF
同种异体猪胰腺移植后的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
14
作者 时开网 倪绍忠 +2 位作者 杨坤兴 张蕴春 樊克武 《胰腺病学》 2006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后胰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6对动物猪作为实验对象,配对行胰肾联合移植(SPK),观察术后移植物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电镜检查标本可见胰腺细胞出现凋亡,观察到凋亡小体和核固缩现象,TUNEL法标记可观察到大量的...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后胰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6对动物猪作为实验对象,配对行胰肾联合移植(SPK),观察术后移植物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电镜检查标本可见胰腺细胞出现凋亡,观察到凋亡小体和核固缩现象,TUNEL法标记可观察到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胰腺移植早期可观察到胰腺细胞凋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移植 同种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门静脉回流技术在胰肾联合移植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15
作者 时开网 吴文澜 +1 位作者 杨坤兴 倪绍忠 《胰腺病学》 2005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门静脉回流技术在胰肾联合移植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24只杂交长白猪随机分为体循环回流组(SVD)和门静脉回流组(PVD),每组内随机分为供、受体,经供体猪腹主动脉原位灌注,大块联合切取供体胰、节段十二指肠、左肾、脾脏。修剪... 目的研究门静脉回流技术在胰肾联合移植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24只杂交长白猪随机分为体循环回流组(SVD)和门静脉回流组(PVD),每组内随机分为供、受体,经供体猪腹主动脉原位灌注,大块联合切取供体胰、节段十二指肠、左肾、脾脏。修剪移植肾脏、胰腺和十二指肠,左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吻合后.PVD组采用移植物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吻合,SVD组采用移植物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各组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十二指肠内置人T型管、输尿管内置人脑室引流管自腹壁引出待Ⅱ期手术吻合。结果 SVD组和PVD组手术均很成功,供肾、胰植入受体后立即恢复良好的血液循环,并且迅速恢复功能,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2d和14d。结论门静脉回流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肾移植 门静脉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Blumgart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超 席鹏程 +6 位作者 侍作亮 卞建民 杨坤兴 刘子君 倪绍忠 杨士勇 时开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33-336,共4页
目的评价Blumgart吻合方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吻合方式为3组:Blumgart吻合组(A组)5... 目的评价Blumgart吻合方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吻合方式为3组:Blumgart吻合组(A组)55例,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组(B组)65例,套入式吻合组(C组)70例。比较不同吻合方法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各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行×列χ2检验。结果全部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4%(92/190),其中A组为25.5%(14/55),B组为52.3%(34/65),C组为62.9%(44/7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0,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20.5%(39/190),其中A组为5.5%(3/55),B组为20%(13/65),C组为32.9%(23/70)。在胰管内径<3 mm的患者中,不同吻合方式的患者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9,P<0.05),在≥3mm的患者时,不同吻合方式患者胰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36,P>0.05)。结论 Blumgart胰肠吻合方法安全、简单、省时,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瘘 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肝癌中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陆健 卞建民 +2 位作者 樊克武 蔡永东 时开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8-420,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OPN、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和VEGF在肝...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OPN、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和VEGF在肝癌组织的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及正常组织(P<0·05),OPN、VEGF的高表达与肝癌的早期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1),且OPN和VEGF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OPN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和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大于5 cm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侍作亮 张蕴春 +1 位作者 卞建民 时开网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RFA)对大于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小剂量IL-2联合R... 目的 探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RFA)对大于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小剂量IL-2联合RFA +TACE组(A组)或单纯RFA+ TACE组(B组),各25例.患者至少有1个肿瘤最大直径≥5 cm.第1天行TACE.第(5±2)天行RFA.A组患者白第10天连续皮下注射重组人IL-2 250万单位,隔日皮下注射,共8周.主要观察终点为随机化开始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中位随访期为518 d(91 ~1 227 d).IL-2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注射部位硬结[64.0% (16/25)]、低热[48.0% (12/25)]和乏力[36.0% (9/25)].TACE联合RFA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发热[88.0%(44/50)]、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均为80.0% (40/50)]、疼痛[76.0%(38/50)]和胆红素升高[66.0% (33/50)].其中Ⅲ度疼痛10例,Ⅲ度ALT和AST升高各5例.2组之间在微创治疗的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总ORR均为74.0% (37/50),其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6例.A组TTP较B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34例)和52.9%(26例).结论 小剂量IL-2可能会进一步提高RFA+ TACE治疗大于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白细胞介素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1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倪绍忠 佴永军 +1 位作者 刘子君 时开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的16例患者。结果:本组合并创伤性胰腺炎16例,脾破裂2例,胃穿孔1例,横结肠周围血肿及系膜断裂1例,均经... 目的:探讨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的16例患者。结果:本组合并创伤性胰腺炎16例,脾破裂2例,胃穿孔1例,横结肠周围血肿及系膜断裂1例,均经治疗后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破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倪绍忠 时开网 杨坤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清胰汤 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影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