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构建科学的脑卒中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路径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德尔菲法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的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0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肠内...目的 构建科学的脑卒中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路径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德尔菲法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的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0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肠内营养实施路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脑卒中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路径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时营养状态、神经功能、生活满意度水平及并发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第一轮函询专家判断系数、熟悉程度系数与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45、0.893与0.789;第二轮函询分别为0.866、0.925与0.793;各指标协调程度的变异系数为0.100~0.213;两轮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783,0.795,质量评价体系共包含5项评价指标和注意事项清单。结果 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在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评分在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时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及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构建科学的脑卒中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路径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德尔菲法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的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0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肠内营养实施路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脑卒中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路径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时营养状态、神经功能、生活满意度水平及并发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第一轮函询专家判断系数、熟悉程度系数与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45、0.893与0.789;第二轮函询分别为0.866、0.925与0.793;各指标协调程度的变异系数为0.100~0.213;两轮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783,0.795,质量评价体系共包含5项评价指标和注意事项清单。结果 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在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评分在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时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及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