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式辊磨磨腔内部三维两相湍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昃向博 孙椰望 +1 位作者 王潍 周以齐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采用SolidWorks建立HRM4800立式辊磨三维磨腔模型,依据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流场的已知工况数据,分析流场湍流状态、计算模拟边界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磨腔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流固耦合分析,分析过程采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 采用SolidWorks建立HRM4800立式辊磨三维磨腔模型,依据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流场的已知工况数据,分析流场湍流状态、计算模拟边界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磨腔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流固耦合分析,分析过程采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ε双方程涡粘模型。通过分析热风进给量对磨腔内部流场迹线和速度等的影响情况,掌握了流场的基本运动规律,得出在工况参数范围内,适量增加进风量有利于减小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涡流现象,提高磨腔粉体输运能力,促进气固分离效率;热风气流在磨盘与磨腔壁面间形成的低速高压区有利于气固耦合,在高压区出口端产生的高速流有利于粉体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辊磨 湍流 两相流 混合模型
下载PDF
溢流染色机圆喷嘴流场建模与涡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昃向博 张朝阳 +2 位作者 杨学锋 任泉远 聂景亮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针对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对织物染色产生的影响,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对喷嘴内部液相的流动特性及液相流动对气相产生的影响进行三维模拟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喷嘴盖内气体动静态压力的变化及喷嘴内染液的速度场和压... 针对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对织物染色产生的影响,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对喷嘴内部液相的流动特性及液相流动对气相产生的影响进行三维模拟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喷嘴盖内气体动静态压力的变化及喷嘴内染液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液相的快速运动引起喷嘴盖内气相的动态脉动,喷嘴盖内压力为负值,喷孔处液相的速度较高,压力变化较大,喷嘴弯管内涡流现象明显,且有扰流现象发生。根据热力学相关原理和喷嘴的仿真结果分析,找出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喷嘴处出现"气鼓"现象的气体来源和动力来源及织物扭结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喷嘴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染色机 喷嘴 “气鼓”现象 织物扭结 两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化与网络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昃向博 刘魁 +2 位作者 王钦 曲一兵 王立新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有效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制造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及其与各种...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有效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制造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及其与各种先进技术的整合日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标准化作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生产以及标准化服务,帮助企业成为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现代化企业。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标准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相结合来建立制造信息平台的方法,重点从信息体系标准化、开发过程标准化、应用服务网络化的角度,阐述了在该平台下实现以市场和服务需求为驱动,规范管理,质量保障,经济实用的企业网络化制造平台的通用实施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标准化 网络化 制造 架构
下载PDF
标准化技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4
作者 昃向博 刘魁 +1 位作者 杨波 曲一兵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91,共5页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低效率等问题,阐明了制造企业信息化...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低效率等问题,阐明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过程管理,软件实现,工程数据库规划等方面应进行标准化建设的意义。给出了基于标准体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实例,阐述了基于标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分析了标准化技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软件工程 制造企业 信息化
下载PDF
基于产品基因分解重构的生长型设计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波 昃向博 +1 位作者 黄克正 王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0-774,共5页
将基因工程思想用于产品的进化设计过程,通过对产品基因的多级分解提出了产品组成单元的进化策略。在给出基于功能约束的产品基因分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装配复杂度及制造复杂度作为有效的控制约束引入其中,得出了产品基因的最优划分策... 将基因工程思想用于产品的进化设计过程,通过对产品基因的多级分解提出了产品组成单元的进化策略。在给出基于功能约束的产品基因分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装配复杂度及制造复杂度作为有效的控制约束引入其中,得出了产品基因的最优划分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因重构方法。用滚子夹具设计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基因 生长型设计 分解重构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丽颖 赵秀霞 +1 位作者 昃向博 王守仁 《工业工程》 2004年第5期61-64,共4页
在对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对IE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并从培养IE专业复合型人才出发,结合实际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实践... 在对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对IE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并从培养IE专业复合型人才出发,结合实际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等方面探讨了IE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定位 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RSM的立式辊磨局部流场两相流耦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椰望 昃向博 +1 位作者 包玮 王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59-2564,共6页
为了研究HRM4800立式辊磨磨腔内部粉体输运过程,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方程涡黏模型对磨腔模型的典型气固输运耦合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到磨辊和磨盘旋转的影响,磨腔粉体输运流场具有较强的三维旋转两相流特... 为了研究HRM4800立式辊磨磨腔内部粉体输运过程,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方程涡黏模型对磨腔模型的典型气固输运耦合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到磨辊和磨盘旋转的影响,磨腔粉体输运流场具有较强的三维旋转两相流特性,粉体与气体两相流流场呈现局部不对称性和十分活跃的湍流脉动;磨盘与磨辊交互影响区流场存在剧烈的湍涡现象,进一步揭示了流场边界对湍流运动的影响情况;受到磨盘与磨腔壁面交互区域空间减小的影响,磨盘与磨腔交互区的纵向高位区形成了高速流场,有利于粉体输运;整个流场呈现近壁面湍流平均速度线性变化的壁面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辊磨 两相流 气固耦合 湍流
下载PDF
基于切削声LPCC的刀具磨损监测 被引量:6
8
作者 艾长胜 何光伟 +1 位作者 董全成 昃向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045-2048,共4页
提出了基于切削声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采用LPCC对可听阈内的切削声信号进行表征,分析了LPCC的分量与刀具磨损的关系。利用LPCC相关分量加权和反映刀具的磨损状态,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切削声信号的L... 提出了基于切削声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采用LPCC对可听阈内的切削声信号进行表征,分析了LPCC的分量与刀具磨损的关系。利用LPCC相关分量加权和反映刀具的磨损状态,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切削声信号的LPCC相关分量加权和可以有效地反映刀具的磨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在线监测 切削声 线性预测倒谱系数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铝塑型材锯铣组合加工中心 被引量:6
9
作者 艾长胜 昃向博 +2 位作者 赵方 李国平 王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75,78,共3页
分析了铝塑型材锯铣加工的特点及功能要求 ,提出了应用通用数控装置开发专用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实现了铝塑型材锯铣组合数控加工 ,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关键词 锯铣加工 加工中心 数控装置 控制系统 数控加工 铝塑型材
下载PDF
新型功能集成式电缆牵引机开发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慧 李刚炎 +2 位作者 昃向博 崔卫华 杨可森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
牵引机是电网建设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针对传统牵引机无行驶功能的问题,采用功能分析法对牵引机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牵引-行驶功能集成的新型自驱动式牵引机的设计方案,可以解决施工定位及转场问题;介绍了设备的主要机构及其功能,并对... 牵引机是电网建设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针对传统牵引机无行驶功能的问题,采用功能分析法对牵引机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牵引-行驶功能集成的新型自驱动式牵引机的设计方案,可以解决施工定位及转场问题;介绍了设备的主要机构及其功能,并对牵引机后续开发研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牵引机 功能集成
下载PDF
大理石大板锯切主要操作工艺
11
作者 昃向博 荣先苗 梁跃 《石材》 2019年第10期24-33,共10页
大理石大板锯切过程主要涉及,设备、工具、参数、操作工艺、卸板等。本文从知识与应用的角度归纳了这些技术。供行业参考。1大理石大板锯切作业1.1大板锯切作业工序的主要技术要求1.1.1切板平整度高:最终切割的大理石毛板板面平整度要... 大理石大板锯切过程主要涉及,设备、工具、参数、操作工艺、卸板等。本文从知识与应用的角度归纳了这些技术。供行业参考。1大理石大板锯切作业1.1大板锯切作业工序的主要技术要求1.1.1切板平整度高:最终切割的大理石毛板板面平整度要控制在0.5mm/m以内。1.1.2出材率高:大理石的荒料有按t和按立方米计价两种方式。因此,出材率也可以相应量化为每t或者每立方米出产的平方米数。材质不同、切割的厚度不同、出材率不一样,但是要尽可能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度 操作工艺 大理石 作业工序 锯切 出材率 主要技术要求 大板
下载PDF
基于串口服务器的数控机床组网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辉 赵方 +1 位作者 艾长胜 昃向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7期79-81,共3页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数控系统组网方式,提出了基于串口服务器的数控机床新型的组网模式,该方式实现了传统的普通串口机床与没有距离限制的高速工业以太网连接,使得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的信息网与数控系统通信网络得以统一,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数控系统组网方式,提出了基于串口服务器的数控机床新型的组网模式,该方式实现了传统的普通串口机床与没有距离限制的高速工业以太网连接,使得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的信息网与数控系统通信网络得以统一,从而达到资源共享,适应了网络制造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口服务器 组网数控系统 DNC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模式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晓琴 昃向博 朱彬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5-28,34,共5页
阐述了动态联盟产生的背景及动态联盟的基本组织模式,并对联邦式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由技术网络、信息网络、物流网络、资金流网络及契约网络共同构建的动态联盟运行基础环境;最后描述了基于契约网络的动态联盟的... 阐述了动态联盟产生的背景及动态联盟的基本组织模式,并对联邦式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由技术网络、信息网络、物流网络、资金流网络及契约网络共同构建的动态联盟运行基础环境;最后描述了基于契约网络的动态联盟的运行模式,及其在运行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联盟 组织模式 组织形式 运行模式 虚拟企业 网络化企业 网络经济
下载PDF
铣削声谱LPCC与刀具切削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长胜 何光伟 +2 位作者 董全成 昃向博 孙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提出了采用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inear predictive cepstrum coefficient,简称LPCC)监测刀具磨损的方法。使用LPCC作为可听阈内铣削声信号的声谱特征参数,对LPCC进行统计处理,计算LPCC分量的F比,分析LPCC分量与切削时间的关系,寻找LPCC与... 提出了采用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inear predictive cepstrum coefficient,简称LPCC)监测刀具磨损的方法。使用LPCC作为可听阈内铣削声信号的声谱特征参数,对LPCC进行统计处理,计算LPCC分量的F比,分析LPCC分量与切削时间的关系,寻找LPCC与刀具磨损之间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铣削声信号的LPCC相关分量加权和可以有效地反映铣刀的磨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磨损 声音 监测 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
下载PDF
气动控制技术在塑窗自动铣削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慧 侯志坚 +2 位作者 昃向博 王娜 时圣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67,共3页
塑窗自动铣削机作为锯铣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气动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与制造技术相结合 ,实现了对型材铣削加工全过程的自动识别、自动工艺编制、自动高速铣削 ,可加工多种不同型材 ,并将多种复杂的铣削工序集中在 1台设备上... 塑窗自动铣削机作为锯铣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气动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与制造技术相结合 ,实现了对型材铣削加工全过程的自动识别、自动工艺编制、自动高速铣削 ,可加工多种不同型材 ,并将多种复杂的铣削工序集中在 1台设备上自动实现。初步实现了铣削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和柔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自动 铣削加工 气动控制 锯铣加工 型材 工艺编制 塑窗 相结合 全过程
下载PDF
基于柔性化的塑窗自动铣削机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慧 侯志坚 +2 位作者 王洪增 昃向博 赵方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69,共3页
塑窗自动铣削机作为锯铣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气动控制技术等与制造技术相结合,由工业计算机控制实现对型材铣削加工全过程的自动识别、自动编制工艺,可自动高速加工36种不同型材,并将多种复杂的铣削工序... 塑窗自动铣削机作为锯铣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气动控制技术等与制造技术相结合,由工业计算机控制实现对型材铣削加工全过程的自动识别、自动编制工艺,可自动高速加工36种不同型材,并将多种复杂的铣削工序集中在一台设备上自动实现,具有良好的柔性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自动 高速加工 锯铣加工 柔性加工 型材 柔性化 塑窗 相结合 全过程
下载PDF
PVC塑窗型材锯铣中心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方 昃向博 +1 位作者 艾长胜 王慧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12,共3页
介绍了已开发成功的PVC塑窗型材锯铣加工中心 ,从模块化设计、刀具布局设计、绿色设计和适应性设计几个方面对这一新技术产品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 PVC 锯铣中心 塑料门窗 模块化设计 刀具布局设计 绿色设计 适应性设计
下载PDF
基于切削力的刀具磨损监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光伟 艾长胜 +2 位作者 王娜 樊宁 昃向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3,57,共4页
为研究刀具磨损监测,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铣削实验,运用kistler三向测力仪测量铣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力矩。对切削力和力矩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切削力、力矩与铣刀径向磨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X向切削力与刀具径向磨损最为相关... 为研究刀具磨损监测,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铣削实验,运用kistler三向测力仪测量铣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力矩。对切削力和力矩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切削力、力矩与铣刀径向磨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X向切削力与刀具径向磨损最为相关,其次是Y方向的切削力及绕Z轴力矩M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切削力 相关分析
下载PDF
Al_2O_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内孔表面磨损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学锋 王慧 +1 位作者 昃向博 张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64-167,共4页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研制出Al2O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在MRH-3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载荷与滑动速度下Al2O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材料与45#钢对摩时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率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Al2O3/TiC...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研制出Al2O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在MRH-3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载荷与滑动速度下Al2O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材料与45#钢对摩时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率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Al2O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分布,研究了其内孔在实际拉拔加工中的磨损行为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l2O3/TiC/Mo/Ni陶瓷拉拔模具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在高速下的耐磨性较好,磨损率较低,保持在3.1×10-9cm3/(N.m);其内孔磨损在工作区及定径区最为严重,主要以磨料磨损为主,出口区有轻微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性 磨损行为 应力分布:陶瓷拉拔模具
下载PDF
基于SolidEdge及ADAMS的牵引卷筒机构运动仿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连明 昃向博 +1 位作者 王玉增 王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04-107,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液压牵引机卷筒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方法。利用具有基于特征的建模和装配功能的CAD工具——So lidEdge建立了卷筒机构的几何模型,然后通过一种通用数据格式导入到M SC.ADAM S环境中。利用ADAM S软件进一步简化模型并建立虚... 介绍一种新型液压牵引机卷筒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方法。利用具有基于特征的建模和装配功能的CAD工具——So lidEdge建立了卷筒机构的几何模型,然后通过一种通用数据格式导入到M SC.ADAM S环境中。利用ADAM S软件进一步简化模型并建立虚拟样机。通过该联合建模方法,对牵引机卷筒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对两卷筒输出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与传统利用物理样机实验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更经济高效,便于产品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机 虚拟样机 运动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