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3 位作者 张兴安 韩新生 王华东 谭小尧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2052-205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角及升支区域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的下颌角和(或)下颌升支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42例,采用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穿...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角及升支区域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的下颌角和(或)下颌升支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42例,采用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穿刺、联合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2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经口外颌下或颌后入路治疗20例(对照组)。术后观察随访3~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及骨折复位固定均获得良好效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9.4±35.2)min,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29.5±2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皮肤瘢痕,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涎瘘、面瘫、耳廓麻木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发生3例涎瘘、7例面瘫、8例耳廓麻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方法经口外颌下或颌后入路,采用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直接穿刺、联合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下颌角及升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颊器 口内入路 下颌骨骨折 面瘫 涎瘘 耳廓麻木 瘢痕
下载PDF
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颌骨陈旧性骨折复位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5 位作者 周翊飞 袁宗毅 张兴安 王华东 韩新生 谭小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陈旧性骨折复位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笔者科室诊治的下颌骨陈旧性骨折并发咬合关系紊乱、面部畸形患者24例,将颌面部CT扫描获得的影像学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计算机软...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陈旧性骨折复位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笔者科室诊治的下颌骨陈旧性骨折并发咬合关系紊乱、面部畸形患者24例,将颌面部CT扫描获得的影像学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设计手术方案,再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截骨导板、咬合关系导板及颌骨模型来指导手术操作。对骨折固定可靠效果、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骨折断端固定可靠,咬合关系恢复理想,面容基本对称。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面部畸形显著改善,咬合关系完全矫正,咀嚼效率明显提高,效果满意。结论: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颌骨陈旧性骨折复位重建手术实现了可视化、精准化的操作流程,是一种精确、高效、可预测的辅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导板 下颌骨骨折 咬合紊乱 面部畸形 3D打印
下载PDF
CTA辅助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3 位作者 张兴安 韩新生 王华东 谭小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CTA(CT血管造影)对指导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制备的辅助价值及该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明确诊断为舌鳞形细胞癌的患者,术前采用CTA辅助定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血管,选取以该穿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 目的:探讨CTA(CT血管造影)对指导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制备的辅助价值及该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明确诊断为舌鳞形细胞癌的患者,术前采用CTA辅助定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血管,选取以该穿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结果:所有患者术前CTA辅助定位穿支血管的皮瓣制备在术中按计划均获成功,游离移植肌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舌体形态、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吞咽及言语功能障碍,局部未见肿瘤复发,供瓣肢无功能障碍。其中1例(T_4N_2M_0)于术后12个月合并肝、肺转移后死亡。结论:CTA辅助定位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血管的方法可靠、实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CTA) 股前外侧肌皮瓣 舌癌 游离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精确矫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5 位作者 周翊飞 袁宗毅 张兴安 王华东 韩新生 谭小尧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矫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发面部畸形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获得影像学数据,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设计手术方案,再结合3D打印快速成型技...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矫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发面部畸形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获得影像学数据,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设计手术方案,再结合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手术导板及头颅模型来指导手术操作。结果:12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经导板辅助手术后,术中所见与快速成型颌骨模型基本一致,术后面容对称。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颌面部畸形显著改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效果满意。结论: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进行的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矫正手术实现了可视化、精准化、安全化的现代外科操作技术,是一种精确、高效、可预测的辅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外科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D打印
下载PDF
带针负压引流管联合口内入路在下颌角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4 位作者 谭小尧 张兴安 韩新生 王华东 邓礼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在下颌角区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下颌角区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16例,将带针负压引流管改良预弯,经面部皮肤穿刺后联合口内入路行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随...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在下颌角区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下颌角区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16例,将带针负压引流管改良预弯,经面部皮肤穿刺后联合口内入路行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9个月,对骨折固定可靠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咬合关系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及骨折复位固定均获得良好效果,面部皮肤瘢痕不明显,无涎瘘、面瘫、耳廓麻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直接穿刺、口内入路固定下颌角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面部瘢痕不明显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骨折 带针负压引流管 口内入路 创伤 并发症
下载PDF
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4
6
作者 明华伟 夏德林 吴双江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分析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部手术的216例患者中发生眼部并发症的51例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后48 h内,42例患... 目的:分析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部手术的216例患者中发生眼部并发症的51例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后48 h内,42例患者出现眼睛不适(刺痛、畏光、流泪、异物感),9例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无1例患者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及眼睛失明等表现。结论: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前眼睛保护至关重要,术中尽可能避免眼部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外科 眼部并发症 全麻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兴安 谭小尧 +3 位作者 张兰芳 韩新生 王华东 明华伟 《西部医学》 2017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开窗减压术,观察组则行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面型改...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开窗减压术,观察组则行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面型改善情况、疗程、疗效、治疗前后囊腔体积、治疗后囊腔体积减少率、囊腔面积减少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其下唇麻木均恢复正常。观察组平均治疗(5.2±0.5)月,短于对照组(8.6±0.8)月(P<0.001)。囊肿体积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囊肿体积减少率及囊肿面积减少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85.7±2.7)%、(85.1±6.8)%,高于对照组(63.9±5.6)%、(63.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相比单纯开窗减压术能明显缩短疗程,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减压术 负压吸引 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 预后
下载PDF
颏下蒂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口内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德林 吴双江 +4 位作者 贾娟 马征 明华伟 付光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蒂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口内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2014年6月应用颏下蒂岛状皮瓣修复24例口腔癌术后口内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及近、远期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颏下蒂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口内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2014年6月应用颏下蒂岛状皮瓣修复24例口腔癌术后口内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及近、远期临床效果。结果:1例下牙龈癌患者术后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坏死,予以清除,创面拉拢缝合。23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36个月,该组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组织瓣血运丰富,皮瓣形态良好,无臃肿,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制备简单、可旋转幅度大,厚度适中、易于成活及供区隐蔽等优点,是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蒂皮瓣 口腔肿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新生 贾佳欣 +5 位作者 陈方园 吴利玲 张慧 张兴安 明华伟 谭小尧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9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治疗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模,不给药)、空白模型对照组(采用机械法制备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不给药)、西瓜霜阳性对照组(造模,按0.... 目的:探讨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治疗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模,不给药)、空白模型对照组(采用机械法制备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不给药)、西瓜霜阳性对照组(造模,按0.5 g/kg剂量给予桂林西瓜霜灌胃),以及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造模,分别按5、10、15 g/kg剂量给予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灌胃),每日3次,连续7 d。观察大鼠的体质量、活动量、饮水量、体温状况,记录溃疡愈合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模型大鼠口腔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结果: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中剂量组(按10 g/kg剂量给药)能显著改善大鼠口腔溃疡组织损伤,与空白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能抑制口腔溃疡炎性反应,调节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具有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味口腔溃疡清合剂 复发性口腔溃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速涡轮机法与增隙经舌侧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0
10
作者 韩新生 明华伟 +5 位作者 李龙江 谭小尧 萧雅一 张兴安 王华东 罗智宇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1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高速涡轮机法与增隙经舌侧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354例下颌近中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高速涡轮机组(176例)与增隙经舌侧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 目的对比研究高速涡轮机法与增隙经舌侧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354例下颌近中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高速涡轮机组(176例)与增隙经舌侧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拔牙患者对两种术式手术操作后的感受情况,是否对拔牙产生恐惧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局中部肿胀在近中中、高位阻生智齿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8、0.27、0.67、0.46,P>0.05);在近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患者中拔牙时间、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局中部肿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2.88、4.53、5.26、4.55,P<0.05)。增隙经舌侧组有90人产生了恐惧感,高速涡轮机法组有68人产生了恐惧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P<0.05)。结论在近中中、高位阻生智齿拔出术中,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取得较好效果。在近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高速涡轮机组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传统术式。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患者的心理感受来讲,高速涡轮机法更能让患者接受,能够降低患者对拔牙的恐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涡轮机 拔牙
下载PDF
保存受累牙的大型颌骨囊肿摘除术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谭小尧 张兴安 +2 位作者 罗智宇 李果 明华伟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目的研究对于大型颌骨囊肿行囊肿摘除术并保存受累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的256颗相关受累牙术前行根管治疗术,手术彻底摘除或刮除颌骨病变组织后,将暴露于骨腔中的根尖磨除2~3mm,保存受累牙,囊腔以碘仿纱... 目的研究对于大型颌骨囊肿行囊肿摘除术并保存受累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的256颗相关受累牙术前行根管治疗术,手术彻底摘除或刮除颌骨病变组织后,将暴露于骨腔中的根尖磨除2~3mm,保存受累牙,囊腔以碘仿纱条填塞。术后定期更换碘仿纱条至遗留骨腔平复或成碟形。随访2~8年,检查经治牙的松动、咬合、牙根吸收以及骨质修复、囊肿有无复发等情况。结果65例患者复发3例。受累牙297颗,256颗行保存治疗,218颗成功,均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结论保存治疗受累牙、囊肿摘除、碘仿纱条填塞治疗大型颌骨囊肿,在根治囊肿的同时绝大多数受累牙均可以得到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大型囊肿 保存治疗 摘除术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在颌骨中央型骨髓炎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新生 谭小尧 +4 位作者 明华伟 张兴安 王华东 袁宗毅 李婷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1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PRF)在颌骨中央型骨髓炎致骨缺损骨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中央型颌骨骨髓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颌骨骨髓...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PRF)在颌骨中央型骨髓炎致骨缺损骨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中央型颌骨骨髓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颌骨骨髓炎死骨病灶清除术同期行PRF凝胶+止血海绵填塞骨腔;对照组患者行颌骨骨髓炎死骨清除术后仅填塞止血海绵。术后1、3、6个月行CBCT检查并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EasyDen及Ez3d plus进行骨腔骨密度(HU)值测量。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骨缺损区的HU值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骨缺损区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缺损区的骨密度已经趋于正常的颌骨骨密度。结论 PRF凝胶可明显诱导和促进颌骨中央型骨髓炎致骨缺损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为颌骨中央型骨髓炎患者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可选择的临床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 颌骨中央型骨髓炎 骨缺损 骨密度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术中快速病理对腮腺肿瘤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新生 谭小尧 +3 位作者 张兴安 明华伟 王华东 袁宗毅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临床分析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增强扫描检查、术中快速病理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腮腺肿瘤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口腔科的腮腺区肿瘤患者189例。纳入分析研究的住院患者均需在该院同时行术前M... 目的临床分析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增强扫描检查、术中快速病理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腮腺肿瘤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口腔科的腮腺区肿瘤患者189例。纳入分析研究的住院患者均需在该院同时行术前MDCT增强扫描、术中快速病理,比较两种检查辅助诊断与最终常规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度,根据结果评价MDCT增强扫描、术中快速病理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腮腺肿瘤疾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MDCT增强扫描检查辅助诊断符合率75.7%(143/189),术中快速病理辅助诊断符合率86.8%(164/189),两者联合应用辅助诊断符合率符合率94.7%(179/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T增强扫描联合术中快速病理在腮腺肿瘤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应作为腮腺肿瘤术前、术中常规的辅助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MDCT增强扫描 快速病理 常规石蜡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同种异体骨在颌骨囊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韩新生 薛博元 +4 位作者 张兴安 明华伟 贾佳欣 陈方园 谭小尧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 研究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在颌骨囊肿手术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i... 目的 研究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在颌骨囊肿手术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iPRF+同种异体骨粒植入+GDR)59例、B组(颌骨囊肿摘除术仅同期异体骨粒植入+GBR)57例、C组(单纯颌骨囊肿摘除术)46例。观察结局指标:术后1、3、6、9个月复查CBCT测量并记录囊腔体积、囊腔骨密度值,并计算骨生成率,评价成骨效果。结果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囊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生成率、平均骨密度值统计分析结果示,A、B组骨生成率和骨密度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骨生成率、骨密度值组间横向统计比较分析结果示,术后6个月A组无论是骨生成率还是骨密度值都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三组骨生成率和骨密度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植入可有效减少同种异体骨的吸收并且有效快速诱导骨组织的形成和重建;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GBR术在术后6个月对颌骨的修复重建较其他术式具有优势,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GBR术为颌骨囊肿疾病骨修复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颌骨囊肿 同种异体骨 骨缺损 骨密度
下载PDF
单侧颈外动脉暂时阻断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
15
作者 韩新生 陈国翠 +5 位作者 谭小尧 明华伟 张兴安 王华东 袁宗毅 李婷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7期36-37,共2页
目的介绍单侧颈外动脉术中暂时阻断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160例需要同期行口腔恶性肿瘤原发灶扩大根治切除+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80例患者术中不暂时阻断... 目的介绍单侧颈外动脉术中暂时阻断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160例需要同期行口腔恶性肿瘤原发灶扩大根治切除+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80例患者术中不暂时阻断颈外动脉,80例患者术中采取暂时阻断颈外动脉。结果暂时阻断患侧颈外动脉后行口腔癌原发灶根治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减少术中输血的比率。结论在口腔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中应用暂时阻断患侧颈外动脉术,对彻底切除肿瘤及在手术中控制出血都十分有效的措施,是一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联合根治 颈外动脉 颈淋巴清扫术 出血
下载PDF
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在眶下缘和眶底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3 位作者 夏德林 吴双江 甘升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在眶下缘和眶底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眶下缘和眶底骨折采用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将眶下缘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用小钛板行眶下缘坚固内固定。合并眶底骨折者回纳疝出的眶内容物后钛网重建眶底,必... 目的:探讨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在眶下缘和眶底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眶下缘和眶底骨折采用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将眶下缘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用小钛板行眶下缘坚固内固定。合并眶底骨折者回纳疝出的眶内容物后钛网重建眶底,必要时植入充填材料矫正内陷的眼球。结果: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眼球内陷改善不明显外,所有患者无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眶下区麻木。该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睑外翻、下睑退缩,下睑外形良好,皮肤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与常用的睑缘下皮肤入路比较,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具有能充分暴露眶下缘、眶底骨折断端,防止下睑外翻、下睑退缩,术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是治疗眶下缘和眶底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切口 外眦 眶下缘骨折 眶底骨折
下载PDF
VEGF 165基因转染HUVEC促进大鼠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3 位作者 夏德林 付光新 李彪 甘升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VEGF 165基因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移植在体内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方法:常规复苏HUVEC后体外培养,经缺陷性腺病毒介导VEGF 165基因转染HUVEC。大鼠背部建立缺血皮瓣模型,实验组(10只),将VEGF 165基因转染的HUVEC移植于... 目的:探讨VEGF 165基因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移植在体内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方法:常规复苏HUVEC后体外培养,经缺陷性腺病毒介导VEGF 165基因转染HUVEC。大鼠背部建立缺血皮瓣模型,实验组(10只),将VEGF 165基因转染的HUVEC移植于皮瓣局部;对照组(10只),移植未转染基因的HUVEC;空白组(10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皮瓣存活率、外周血血清中VEGF浓度,行HE染色及CD31的免疫组化,并计算各组皮瓣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不同时期,实验组外周血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各个时期血清中VEGF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皮瓣术后11 d,各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实验组(72.5±4.7)%、对照组(45.8±3.6)%、空白组(32.4±1.7)%,3组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毛细血管密度远大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VEGF 165基因转染的HUVEC,移植在体内,具有显著地促进血管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血管生成
下载PDF
BMSCs与VEGF 165-HUVEC局部皮下组织层共移植大鼠缺血皮瓣存活率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明华伟 何芸 +4 位作者 付光新 李彪 甘升远 邵学垒 夏德林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5期37-41,共5页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修饰的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165-HUVEC)局部皮下组织层共移植大鼠缺血皮瓣存活率。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均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组移植BMSCs与VEGF165-HUVEC(1...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修饰的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165-HUVEC)局部皮下组织层共移植大鼠缺血皮瓣存活率。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均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组移植BMSCs与VEGF165-HUVEC(1∶1),B组移植VEGF165-HUVEC,C组移植BMSCs与HUVEC(1∶1),D组移植HUVEC,E组注射等体积0.9%NaCl溶液,比较各组术后第11天皮瓣存活率、皮瓣微血管密度(MVD)及术后第2、4、7、14d血清VEGF蛋白水平。结果 A、B、C、D、E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4.3%±4.7%、61.2%±4.5%、50.1%±3.8%、43.8%±2.9%、30.7%±1.9%,两两比较,P均<0.05。A组术后2、4、7、14d血清VEGF蛋白水平分别为(486.3±7.5)、(583.7±13.4)、(682.5±12.6)、(274.2±7.1)pg/mL,B组分别为(352.3±4.8)、(435.2±6.9)、(550.2±9.7)、(215.5±5.8)pg/mL,C组分别为(34.8±2.9)、(35.6±3.2)、(29.1±2.8)、(26.9±1.9)pg/mL,D组分别为(33.1±2.0)、(31.2±3.7)、(27.9±2.8)、(24.7±2.1)pg/mL,E组分别为(33.2±3.6)、(30.7±2.8)、(33.2±2.7)、(25.7±1.8)pg/mL,A组与其余组比较,P均<0.05。A、B、C、D、E组MVD计数分别为62.1±5.2、53.7±4.8、40.5±3.1、25.9±3.0、17.8±1.1,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BMSCs与VEGF165-HUVEC共移植可能提高皮瓣存活率、上调血清VEGF蛋白表达、提高局部MVD,进而提升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脐静脉内皮细胞 皮瓣存活能力
下载PDF
早期营养支持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兴安 谭小尧 +3 位作者 张兰芳 王华东 韩新生 明华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手术治疗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80例进行观察,术后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术后行常规处置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基础营养...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手术治疗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80例进行观察,术后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术后行常规处置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基础营养需要量依据Harris-Nenedict公式计算,并为该组患者选择适宜的制剂及营养途径;对照组术后常规膳食处置。对比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变化,并对患者体质量、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体质量及血清TRF较术前略有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ALB、PAB及TLC明显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体质量、血清ALB、PAB、TRF、TLC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外周血IgM、IgG、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一周外周血IgM、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创口I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营养支持 口腔恶性肿瘤 营养状况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移植促进缺血皮瓣血管的生成 被引量:6
20
作者 先德彬 明华伟 +1 位作者 徐荣胜 夏德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背景:如何促进大块组织工程骨早期血管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细胞共培养以及添加生物活性因子来促进血管生成均是很好地促进早期血管化的方法。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背景:如何促进大块组织工程骨早期血管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细胞共培养以及添加生物活性因子来促进血管生成均是很好地促进早期血管化的方法。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65)基因转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移植在体内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为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5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入5组,每组10只,于SD大鼠背部中线上建立一个4 cm×1.5 cm大小的缺血皮瓣模型,分别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VEGF165基因转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组)、单独转染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转染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组)、未转染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D组)、DMEM培养基(E组)。ELISA检测外周血VEGF水平,组织学观察其皮瓣存活状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1)术后A组皮瓣存活质量较其他4组高;(2)A组、B组术后第2,4,7,14天外周血中的VEGF持续高表达且逐渐升高,第7天时达到峰值,第14天时较术后第2天明显下降。不同时期A组外周血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术后第11天,A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术后第11天,A组微血管密度远远大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意意义(P<0.05);(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VEGF165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移植可促进缺血皮瓣血管化,提高缺血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脐静脉 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转染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