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坝挑流冲刷深度计算 被引量:5
1
作者 明宗富 刘建军 詹义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56,共6页
本文在整理分析大量挑流冲刷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岩性条件下计算冲坑平衡深度的经验关系式(5)。为了估算冲坑发展过程及平衡年限,作者建立了冲坑发展过程物理模式,并据此导出了描述冲坑发展过程的无因次数学方程式(11... 本文在整理分析大量挑流冲刷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岩性条件下计算冲坑平衡深度的经验关系式(5)。为了估算冲坑发展过程及平衡年限,作者建立了冲坑发展过程物理模式,并据此导出了描述冲坑发展过程的无因次数学方程式(11)。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挑流鼻坎 冲刷 水垫 深度
下载PDF
水库运用水位的选择与翘尾巴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明宗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3-67,共5页
本文在整理分析已建水库实际运用资料的基础上,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库淤积翘尾巴与汛期运用水位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描述水库翘尾巴临界条件的经验关系式,可供水库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水库 水位 水库淤积
下载PDF
回流附近的水流结构及回流淤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谢葆玲 明宗富 +1 位作者 黄金堂 程天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20,共11页
由河身突然变化引起的回流淤积是山区河流的主要淤积形式,也是长江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泥沙问题之一.探讨这一类型回流的形成条件、回流区及其附近的水流结构、泥沙运动及淤积规律,无论对三峡工程本身还是对其他类似的山区河流,都是很... 由河身突然变化引起的回流淤积是山区河流的主要淤积形式,也是长江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泥沙问题之一.探讨这一类型回流的形成条件、回流区及其附近的水流结构、泥沙运动及淤积规律,无论对三峡工程本身还是对其他类似的山区河流,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以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青岩子河段泥沙模型试验及水槽清水试验为基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 淤积 河流 泥沙
下载PDF
破除船闸引航道异重流淤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义天 明宗富 詹义正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80-85,共6页
异重流泥沙淤积是船闸引航道泥沙淤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研究采用局部概化实体模型,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试验,探讨了破除三峡枢纽上引航道异重流淤积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从引航道外引清水破异重流的效果最佳.对汛期平均情况而言... 异重流泥沙淤积是船闸引航道泥沙淤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研究采用局部概化实体模型,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试验,探讨了破除三峡枢纽上引航道异重流淤积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从引航道外引清水破异重流的效果最佳.对汛期平均情况而言,只需引入200m3/s左右的清水,即可成功地破除上引航道的异重流泥沙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引航道 异重流 泥沙 淤积 试验 临界条件
下载PDF
峡江水利枢纽电站取水防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志文 邬年华 +1 位作者 苏立群 明宗富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89,共3页
为解决峡江水利枢纽泥沙淤塞库区,避免泥沙进入电站,对取水防沙原设计方案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了拦沙坎的布置方案,提出拦沙坎头部上延与上游自然河湾平顺衔接,以使形成的人工弯道环流导流排沙方案为最优取水防沙方案。探... 为解决峡江水利枢纽泥沙淤塞库区,避免泥沙进入电站,对取水防沙原设计方案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了拦沙坎的布置方案,提出拦沙坎头部上延与上游自然河湾平顺衔接,以使形成的人工弯道环流导流排沙方案为最优取水防沙方案。探讨了优化方案的取水防沙效果,提出了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取水防沙 导沙坎 峡江水电站
下载PDF
西藏尼洋河八一镇河段防洪工程与防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民 明宗富 王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7,30,共3页
八一镇位于尼洋河中下游交界处,是藏东南旅游和经济重镇,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八一镇河段防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八一镇河段概况及防洪工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一镇河段整治规划和工程防护措施。
关键词 尼洋河 防洪工程 河道整治 堤防防护
下载PDF
盲肠河段的水位波动
7
作者 李义天 赵明登 +1 位作者 詹义正 明宗富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2-409,共8页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及摄动分析,对平面形状为矩形(简称小包方案)及平面形状为曲边梯形(简称大包方案)的两种盲肠河段的水位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包方案还是大包方案,当口门处波源的波动周期与盲肠河段的固有周期相近...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及摄动分析,对平面形状为矩形(简称小包方案)及平面形状为曲边梯形(简称大包方案)的两种盲肠河段的水位波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包方案还是大包方案,当口门处波源的波动周期与盲肠河段的固有周期相近时,都会发生共振现象。某大型水利枢纽上引航道的两种不同布置方案数值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在不同口门水位波动幅度及周期条件下,小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幅度均较大包方案大,特别是盲肠河段内的水位波动发生共振时,大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幅度远较小包方案的小,说明大包方案对削减盲肠河段内的水位波动及改善船舶的航行及停泊条件是非常有效的。摄动分析结果表明,在盲肠河段的长度与水深相同的条件下,发生共振时,大包方案的共振周期较小包方案长。大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具有随离开口门的距离而减小的特性,而小包方案的水位波动则不随离口门的距离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波动 共振波 盲肠河段 河流力学
下载PDF
三峡枢纽上引航道概化模型测控系统
8
作者 李旺兴 明宗富 徐承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71,共6页
三峡枢纽上引航道局部概化模型,要求在入流条件和边界条件稳定的前提下,模拟上引航道入口异重流运动和由船闸充水引起的往复流水位波动过程.本文提出的模型试验测控系统,实现了全自动测量及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能很好地满足模型试验... 三峡枢纽上引航道局部概化模型,要求在入流条件和边界条件稳定的前提下,模拟上引航道入口异重流运动和由船闸充水引起的往复流水位波动过程.本文提出的模型试验测控系统,实现了全自动测量及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能很好地满足模型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枢纽上引航道概化模型 模型试验 异重流运动 水位仪 入流条件 边界条件
下载PDF
航道疏浚优化挖槽设计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明宗富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6-52,共7页
在原苏联学者勒扎尼岑HA等提出的挖槽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导出了计算挖槽方向及挖槽最佳断面形态的综合方程式(12).按该式设计的挖槽.既能满足航道尺度基本要求.又能使挖槽内的流速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确保挖槽的稳定性.作者... 在原苏联学者勒扎尼岑HA等提出的挖槽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导出了计算挖槽方向及挖槽最佳断面形态的综合方程式(12).按该式设计的挖槽.既能满足航道尺度基本要求.又能使挖槽内的流速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确保挖槽的稳定性.作者还根据国内外成功挖槽的实际资料.给出了优选挖槽设计参数a,b,o和k_(max)的方法.可供挖槽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疏浚 设计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沉沙池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明宗富 雒征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67-70,共4页
以沉沙池物理模型试验资料为依据,探讨了沉沙池内悬移质含沙量及淤积物粒配的沿程变化规律,给出了淤积百分数与入口含沙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并利用超饱和输沙数学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
关键词 沉沙池 泥沙运动 含沙量 泥沙粒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