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RP、PCT、IL-1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杨国林 易何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年内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进行分组,未频发组为急性发作次数≤1次,频发组为急性发作次数>1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血清CRP、PCT、IL-17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未频发组34例(51.52%),频发组32例(48.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OR=1.218,95%CI:1.087~1.364,P=0.001)、PCT(OR=82.796,95%CI:13.918~492.543,P<0.001)、IL-17(OR=1.350,95%CI:1.208~1.508,P<0.001)为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公式:Logit(P)=-24.506+0.197×CRP+4.416×PCT-0.300×IL-17。其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97~0.967),灵敏度为0.849,特异度为0.911,约登指数为0.760。结论血清CRP、PCT、IL-17是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3项联合对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这可能与这些指标对患者气道感染、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和反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 预测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国华 周于凡 +1 位作者 易何娟 程志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期47-49,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取单独开颅夹闭术)与观察组(n=30,采取开颅夹闭术...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取单独开颅夹闭术)与观察组(n=30,采取开颅夹闭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辅助治疗),观察住院情况及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脑积水后遗症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并辅以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能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腰大池引流 急性破裂期 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术与血管夹闭术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华 周于凡 +1 位作者 易何娟 程志刚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7期95-97,101,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术、血管夹闭术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1组(81例,行血管夹闭术)和...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术、血管夹闭术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1组(81例,行血管夹闭术)和观察2组(76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住院用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1组,医疗费用高于观察1组,住院用时短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低于观察1组,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脑缺血、动脉瘤破裂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术、血管夹闭术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均良好,前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后者医疗费用低、血管痉挛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夹闭术 破裂 血管内栓塞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国林 易何娟 《蛇志》 2022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效果将患者分为HbA1c≤7.0%组40例,HbA1c>7.0%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b...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效果将患者分为HbA1c≤7.0%组40例,HbA1c>7.0%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bA1c、TG、TC、HDL-C、LDL-C、FPG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bA1c>7.0%组的HbA1c、TG、TC、LDL-C、FPG水平均高于HbA1c≤7.0%组,但HDL-C低于HbA1c≤7.0%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TG、TC、LDL-C、FPG呈正相关(r=0.576、0.412、0.386、0.483,均P<0.05);HbA1c与HDL-C呈负相关(r=-0.317,P<0.05)。结论T2DM患者HbA1c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具有相关性,可通过测定HbA1c水平进行血脂、血糖水平判断,为T2DM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水平 血糖水平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