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当代审美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易宁艳 《当代音乐》 2020年第10期22-24,共3页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具有民族性的审美艺术,是集音乐、舞台表演、演唱技巧和语言表达等众多要素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其价值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体现,运用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作品,利用审美心理对音乐本质进行最大挖掘。随着声乐表演...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具有民族性的审美艺术,是集音乐、舞台表演、演唱技巧和语言表达等众多要素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其价值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体现,运用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作品,利用审美心理对音乐本质进行最大挖掘。随着声乐表演艺术的普及,教育方法科学性的重视,促使了声乐表演艺术在理论、实践、教学与审美活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由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在传承与传播上的特点,长久以来更多强调演唱技巧、声音质量、歌词清晰、舞台表演等问题,而如何运用音乐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内涵,从而利用人们独特的欣赏角度来挖掘其艺术中的审美特征。本文将从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段、审美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研究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当代审美特征,从而使其艺术性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与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表演 审美特征 音乐风格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特征的艺术通识教育系统规划
2
作者 易宁艳 安静 《微型电脑应用》 2014年第10期61-64,共4页
分析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艺术通识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与特征,进行了基于系统工程理念的信息化艺术通识教育体系规划,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创新型人才,实现艺术通识教育的长远发展与现代化管... 分析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艺术通识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与特征,进行了基于系统工程理念的信息化艺术通识教育体系规划,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创新型人才,实现艺术通识教育的长远发展与现代化管理,提出了面向信息化艺术通识培养的系统模型框架,及相关的特征分析与教育管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系统 信息化 智能化 艺术 特征 规划 普通高等院校 通识教育
下载PDF
艺术博雅教育在中美高校的现状对比及对策分析
3
作者 易宁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6年第8期70-71,共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把改革通识教育作为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艺术博雅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 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把改革通识教育作为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艺术博雅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美国大学的艺术博雅教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备的体系,本文对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院校和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国内高校,从当今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为我国高校艺术博雅教育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一些建议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雅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音乐美学视域下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易宁艳 《艺术教育》 2019年第9期209-210,共2页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音乐表演学科,是集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技巧和语言表达等多环节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简单强调演唱技巧、声音质量、歌词清晰等问题,会忽视运用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作品,及有效利用人们的审美心理...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音乐表演学科,是集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技巧和语言表达等多环节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简单强调演唱技巧、声音质量、歌词清晰等问题,会忽视运用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作品,及有效利用人们的审美心理来达到对音乐本质的最大挖掘。因受不同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角度与审美能力因人而异。文章主要探讨音乐美学思想在民族声乐中的表现与作用,以期使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性得到更大、更全面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美学思想 审美心理 风格特征
原文传递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国际视野
5
作者 易宁艳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6-57,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总结这些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美国实行通才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总结这些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美国实行通才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才教育。通过设置跨学科培养机构、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来拓展专业涵盖面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设置跨生物、医学、农学等学科群的跨学科专业.设置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与技术科学等综合课程.以加深学生对交叉文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写作、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 国际视野 创新人格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高等教育 跨学科专业 科学技术与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