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患者IL-2和IFN-r水平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易宙进 吴雄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896-1897,共2页
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尖锐湿疣患者的IL-2和IFN-r水平进行观察,探讨HPV感染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调查了30例经临床诊断的尖锐湿疣患者,并经HPV6.11型PCR检测为阳性,其中随机抽取了10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 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尖锐湿疣患者的IL-2和IFN-r水平进行观察,探讨HPV感染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调查了30例经临床诊断的尖锐湿疣患者,并经HPV6.11型PCR检测为阳性,其中随机抽取了10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结果均为尖锐湿疣。30例患者为CA患者组,选择3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对30例CA患者和3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中白介素-2(IL-2),r干扰素(IPN-r)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较血清中IL-2(17.75±7.52pg/ml,P<0.01)和IFN-r(27.89±9.1pg/ml,P<0.05)的含量显著性下降。结论HPV感染导致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IL-2,IFN-r含量显著性下降,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考虑用白介素-2和r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白介素-2 r干扰素
下载PDF
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雄伟 易宙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6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以52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315例,阳性率为60.6%。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以52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315例,阳性率为60.6%。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与<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组作比较(χ2检验)P<0.05及P<0.01,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粪便 病毒抗原检测
下载PDF
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影响乙肝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易宙进 欧志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对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各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BV标志物,选取其中已确诊为重叠感染者49例为实验组,并从已确诊...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对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各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BV标志物,选取其中已确诊为重叠感染者49例为实验组,并从已确诊为单一HBV感染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叠感染组血清HBsAg,抗-HBcIgm等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抗-HBs阳性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丙型或戊型肝炎与HBV重叠感染时,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其它型肝炎病毒与HBV重叠感染后,病毒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丙型及戊型肝炎病毒与HBV重叠感染时在一定程序上可抑制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病毒标志物 重叠感染
原文传递
固体培养基分离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探讨
4
作者 易宙进 吴雄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固体培养基用于临床检测解脲(Uu)和人型支原体(Mh)及其培养的方法。方法在原有A7固体培养基配方基础上增加营养物质和抑菌剂,制备新的固体培养基。对46例泌尿生殖道棉拭子直接用固体培养分离Uu和Mh,同时接种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固体培养基用于临床检测解脲(Uu)和人型支原体(Mh)及其培养的方法。方法在原有A7固体培养基配方基础上增加营养物质和抑菌剂,制备新的固体培养基。对46例泌尿生殖道棉拭子直接用固体培养分离Uu和Mh,同时接种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16、24、40、48h以后固体培养基长出支原体菌落的阳性例数和液体培养阳性例数,以及两种方法的杂菌污染例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培养结果与液体培养在不同时间段所得到的结果,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4.4%的菌落于24~40 h之间可辨认。直接划板法、Mh液体培养基和Uu液体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率分别为10.87%、28.2%和10.87%。前两者统计学有差异。结论改进的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Uu和Mh具有鉴别准确,选择性强和菌落出现早且特征明显的优点,与液体培养相比更适用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培养基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