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冯雪峰
- 1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198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
文摘
冯雪峰(1903—1976),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文艺理论家。曾用画室、洛扬、丹仁、吕克玉等笔名,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他出生在浙江义乌一个偏僻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里。自小放牛,学干农活。祖父艰苦的劳动习惯,父亲的严厉管教,母亲的慈爱和她悲辛的生活,对幼小的冯雪峰的成长影响甚大,培养了他的坚韧气质,形成了他的反抗性格。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金华中学,后又考入金华浙江第七师范,取得官费津贴。五四运动兴起,学生们起而反对学校当局专横压制,冯雪峰成为罢课风潮的带头人,被开除学籍。1921年,冯雪峰考进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
-
关键词
冯雪峰
鲁迅研究
朱自清
湖畔诗社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
浙江义乌
开除学籍
师范
学生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柳河东集》校读记
- 2
-
-
作者
易新鼎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59-62,共4页
-
文摘
柳宗元(773—819)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留下的众多著作,历来大受人们称道,但评价却是很不一样的。现在通行的他的文集,大体上是在刘禹锡最初编成的45卷集的基础之上整理加注而成的。后人最初发现其价值的,大概是北宋真宗时期的穆修。那时正是所谓“西昆”...
-
关键词
柳宗元
柳河东
《国语》
校读
刘禹锡
书法艺术
儒佛调和
《论语》
文化性格
《文心雕龙》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创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新学科
- 3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78-86,共9页
-
文摘
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并获得巨大进步的世纪,也是中国文学大发展大进步的世纪。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下一个世纪里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
新学科
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
大发展
大变革
本世纪
民族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雷雨》四题
- 4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83-92,106,共11页
-
文摘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剧作,也是中国话剧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自一九三四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也引起了热烈的争论。研究者们在不断地探讨它,曹禹本人也对作品作过多次的说明和解释。可是,直到现在,作品反映的许多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比如:如何看待作品中的宿命论问题,如何看待剧中人物的矛盾关系问题,如何看待剧中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归宿问题。
-
关键词
《雷雨》
作品
命运悲剧
作家
曹禺
民主主义思想
戏剧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话剧
现实主义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梁启超和中国诗歌史论
- 5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2-18,39,共8页
-
文摘
梁启超在后期的极为广泛的学术研究中,对中国诗歌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他在一九二四年所写的《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可说是相当庞杂的~部中国诗歌史论稿。此外,他还探讨过中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对诗经、乐府以及屈原、陶潜、杜甫等人的创作发表过许多议论。他的论述,对于后来的诗歌史研究是产生了影响的。比如,陆侃如。
-
关键词
中国诗歌史
梁启超
学术研究
抒情方法
陆侃如
《诗经》
杜甫
屈原
发展中
乐府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圣迹的歌颂者和创造者——论冯雪峰的诗
- 6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21-28,共8页
-
文摘
二十年代初期,冯雪峰同志以一位天真纯朴的少年歌手的姿态登上文坛;五十多年后,他写了寓言《锦鸡与麻雀》绝笔之作,离开了人世。在这五十多年的岁月里,他只在“湖畔”和“灵山”两个时期写了七十多首诗。除此而外,他用了较多的精力从事翻译、文艺批评、创作小说、电影,散文、寓言等,还做过长期的功德无量的出版工作。他在文学上或文字上留下的业迹,已经令人吃惊了。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似乎仍然是居第二位的事情。
-
关键词
冯雪峰
创造者
文艺批评
圣迹
创作小说
出版工作
二十年代
寓言
散文
少年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龚自珍的散文
- 7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79-85,共7页
-
文摘
龚自珍的散文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启蒙思想,对近代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来,论者对其诗作研究较多,对其散文则较少涉及。梁启超、刘师培、齐思和只取龚氏散文之一端,持论并不恰当。本文论及了龚氏散文主张,再以“寓言体散文”、“近于‘实录’的记叙文”“‘尊史重道的’议论文”三大类,概括了龚氏散文的成就。
-
关键词
启蒙
褒贬
朴学
今文
循环论
寓言体
实录文
出史入道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魏润身小说之我见
- 8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80-85,共6页
-
文摘
魏润身是近几年来北京地区涌现的一位新作家,反映现实的平凡男女的苦乐悲欢和联系北京的文化传统结构历史故事,是其创作的两个系列。本文从作品内容、故事框架、人物的艺术概括力、创作风格与倾向等方面,对这两类作品进行了简明的论述,有比较,有鉴赏,有赞扬,有评点,也有推论和设想。
-
关键词
立己立人
芸芸众生
搓揉塑抹
字画古玩
君权神授
布局
调侃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借鉴、创新及其他
- 9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6期11-16,共6页
-
文摘
文学创作要创新就需要借鉴外民族文学,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问题,也是文学研究中经常论及的一个问题。本文就1924年4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专刊上揭载的几篇作品,被中国现代作家借鉴创新,从而写出更成功作品的现象,概括出现代作家借鉴外民族文学的几种形式。
-
关键词
借鉴创新
比较研究
悬空构想
异曲同工
拿来主义
框架
扬弃
-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乡土与文学──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
- 10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75-79,共5页
-
文摘
乡土之情是人生伊始时所处的那一方世界凝聚而成的,也可说是一种“原始胎记”,每个人都不会忘记它。它也是乡土文学产生的根源。鲁迅的小说,是扎根于乡土的文化历史小说,其独特风格与其文化性格关系密切。鲁迅的业绩是伟大的,我们要继承这份遗产。
-
关键词
外包装
蛊惑
华夏一家
投机革命
昭苏
-
Keywords
Outside package, bewitching, Hua Xia (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in one family, speculating in revolution, waking up.
-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形象的历史篇章——读毛主席词《贺新郎·读史》
- 11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6期15-17,共3页
-
文摘
毛主席于一九六四年春写的《贺新郎·读史》词作,是一首独具特色的写史抒怀的作品。短短百余字,用粗大豪放的笔触,形象地勾画了几十万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图画,并对它作了科学的评价。
-
关键词
形象的历史
新郎
毛主席诗词
人民群众
奴隶起义
修正主义集团
铁器
统治阶级
人类社会发展
奴隶制社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新诗的奠基石——《女神》
- 12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29-38,共10页
-
文摘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有谁听说过伟大的即兴作者也是伟大的诗人呢?在政治上就和在诗歌中一样。”这说明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和伟大的革命运动一样,都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都是社会内部早已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必然反映。“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革命运动,是当时中国在国内外革命潮流激荡下必然发生的革命运动。而“
-
关键词
中国新诗
《女神》
奠基石
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
伟大的诗人
艺术作品
革命潮流
历史条件
马克思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陈毅同志在二十年代的一段讲演词
- 13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Z1期45-46,共2页
-
文摘
近来,由于工作关系,我翻了一点旧书。在徐志摩的散文集《落叶》里,发现了陈毅同志在一九二六年初的一段宣传列宁主义的讲演词。徐氏看到的原文是一篇油印稿。
-
关键词
讲演词
二十年代
徐志摩
列宁主义
《落叶》
陈毅
工作关系
散文集
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民革命运动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谈“革命文学”论争
- 14
-
-
作者
易新鼎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Z2期72-80,共9页
-
文摘
打倒“四人帮”,教育事业大解放。为了响应华主席的号召,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学院三院校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联合发起关于三十年代文学史问题的专题讨论会,力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评价三十年代文艺运动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肃清“四人帮”散布的流毒,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一次讨论会已于十一月廿三日在师院举行,讨论的题目是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问题。与会同志,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热烈地发表了意见。鲁迅研究室的李何林,王瑶两同志也到会,并作了热情的讲话。下面选登这次讨论会的部分发言,借以推动进一步讨论。
-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四人帮”
中国现代文学史
毛泽东思想
学术研究活动
鲁迅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
地位和作用
马列主义
专题讨论会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毛主席诗《七律·答友人》浅解
- 15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77-80,共4页
-
文摘
毛主席的这首诗写在一九六一年,是答赠湖南友人的。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是我国人民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与天斗,与地斗,与国内外一切阶级敌人斗,取得了伟大胜利的年代。自一九五九年以来,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暂时的困难。苏修赫鲁晓夫叛徒集团极端仇视我党我国人民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原则开展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趁我们在经济上遇到暂时困难之机,背信弃义,突然片面决定撤走全部专家。
-
关键词
毛主席
修正主义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叛徒
领导
大跃进
革命浪漫主义
湖南省
人民群众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太阳社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易新鼎
-
出处
《文学评论》
1984年第6期40-54,共15页
-
文摘
一文学社团总是一种文学主张或一种艺术风格的倡导者和代表者。在中外文学史上,这种情况大致是相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社团的兴起和衰落,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个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些优点:现代文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社会潮流的变化紧密相关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多变性,显然引起了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由于人们对于当时斗争形势的立场和态度不同,在文学界就发生了许多的分歧、争论,甚至激烈的斗争。
-
关键词
革命文学论争
蒋光慈
太阳
创造社
无产阶级文学
十月革命
文学创作
文学社团
瞿秋白
作品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第二届中国古代散文研讨会召开
- 17
-
-
作者
易新鼎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147-,1,共2页
-
文摘
中国古代散文遗产极为丰富,可说是一个“广大渊深的文化史海”(梁启超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当前宏扬民族传统的巨大工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份遗产,确实是个大问题。据统计,近两年来关于古代散文研究的论著就有近四十种,属于散文史和通论的有七种,属...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史传散文
研讨会
中国文化
古代文论
批评话语
散文研究
学术研究
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