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桃仁”药对调控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细胞动力学特征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娅 毛萍 +2 位作者 易永丽 付先芸 屈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6,I0034,I0035,I0036,I0037,I0038,共11页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药对“大黄-桃仁”(Rhubarb-Peach kernel,RP)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动力学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M-15A细胞,MTT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RP处理后细胞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变化。采...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药对“大黄-桃仁”(Rhubarb-Peach kernel,RP)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动力学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M-15A细胞,MTT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RP处理后细胞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变化。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建立A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治疗组,采用热板痛及机械痛觉过敏实验检测治疗疗效、HE染色观察病理浸润程度。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动力学特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丝蛋白骨架调节酶Rho GTP酶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member A,RhoA)、Rho激酶(rhokinase 1,Rock1)、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结果RP显著抑制hEM-15A细胞的异常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经1 mg/mL RP处理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经RP治疗后小鼠热板痛及机械痛反应时间显著缩短,病理浸润程度减轻。电镜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体积缩小,细胞形态由柱状变为梭形或不规则形;细胞间紧密连接、桥粒连接及细胞周边指状突起减少,细胞膜局部形成皱褶,经RP治疗后上述动力学特征变化改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hoA、Rock1、Rac1、Cdc42可定位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Rho GTP酶的表达显著上调,经RP治疗后回调。结论AM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有助于其从静止态向迁移状态转化。RP对AM的治疗机制与Rho GTP酶调控AM动力学特征,从而抑制细胞异常运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细胞动力学 Rho GTP酶
下载PDF
浅谈语文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接
2
作者 易永丽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第3期16-16,共1页
微课是现今最热门的教学方式,几乎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推广和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了这种教学,并努力寻找其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大学 小学
下载PDF
大黄-桃仁药对调控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线粒体稳态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易永丽 雷娅 +2 位作者 王坤 付先芸 蔡三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709-4718,共10页
目的 探索大黄-桃仁药对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i,AM)在位内膜线粒体稳态的调控机制。方法 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构建AM小鼠模型,光镜及透射电镜(TEM)观察大黄-桃仁药对治疗前后子宫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自噬通路P... 目的 探索大黄-桃仁药对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i,AM)在位内膜线粒体稳态的调控机制。方法 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构建AM小鼠模型,光镜及透射电镜(TEM)观察大黄-桃仁药对治疗前后子宫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自噬通路PTEN诱导的推定激酶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帕金森蛋白(Parkinson protein,Parkin)蛋白表达。培养人永生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hEM15A,观察大黄-桃仁药对处理前后细胞增殖能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抗氧化酶系、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自噬小体、线粒体自噬蛋白的变化。结果 病理切片显示,经大黄-桃仁药对治疗后,中、重度的浸润比例较模型组减少。TEM观察发现模型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消失,部分形成线粒体自噬体;经大黄-桃仁药对治疗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加,无明显肿胀、线粒体脊清晰可见。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子宫内膜层PINK1、Parkin表达显著上调(P<0.001);经大黄-桃仁药对治疗后,PINK1、Parkin表达显著下降(P<0.05、0.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EM15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呈较高水平;经大黄-桃仁药对处理后,hEM15A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下降(P<0.05、0.001),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水平下降(P<0.001),抗氧化酶系统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上调(P<0.01、0.001),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下调(P<0.01)。hEM15A细胞线粒体与溶酶体之间存在较强的共定位关系,经大黄-桃仁药对处理后,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PINK1、Parkin及其下游视神经蛋白(Optineurin,OPTIN)、核点蛋白52(nuclear dot protein 52,NDP52)经大黄-桃仁药对处理后显著下调(P<0.01、0.001)。结论 大黄-桃仁药对可通过改善线粒体抗氧化酶系、调控线粒体自噬水平、恢复线粒体膜电位等多途径维护AM在位内膜细胞乏氧线粒体稳态,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桃仁药对 子宫腺肌病 在位内膜线粒体稳态 线粒体自噬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大黄-桃仁调控子宫腺肌病小鼠粪便代谢谱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先芸 毛萍 +2 位作者 易永丽 陈佩佩 屈赵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94-2502,共9页
采用粪便代谢组方法探究活血化瘀药对大黄-桃仁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小鼠粪便代谢特征的调控机制。子宫腺肌病造模采用垂体移植法,造模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粪便样本。使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比较各组... 采用粪便代谢组方法探究活血化瘀药对大黄-桃仁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小鼠粪便代谢特征的调控机制。子宫腺肌病造模采用垂体移植法,造模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粪便样本。使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比较各组小鼠粪便的代谢特征,寻找肠道差异代谢物及潜在的差异代谢通路。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5-羟基-L-色氨酸、组氨酸、L-乙酰肉碱、16-羟基十六烷酸、血栓素B2等显著上调,L-尿胆素和前列腺素D3在模型组粪便中发生下调,经大黄-桃仁治疗后均发生回调。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色氨酸代谢及组氨酸代谢是大黄-桃仁对AM肠道代谢主要干预通路。本研究发现,大黄-桃仁治疗AM的潜在机制与干预AM肠道色氨酸、组氨酸、胆汁酸、胆碱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调控促炎微环境及脂肪酸代谢稳态有关。本研究已获得三峡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0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粪便代谢组 氨基酸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