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碱浸预脱硅-氰化工艺从氰化尾渣中回收金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维大 冯雅丽 +3 位作者 李浩然 杨志超 张旭 易爱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240,共8页
采用高浓度碱浸对氰化尾渣进行预脱硅处理,考察搅拌速度、固液比、Na OH浓度及温度对硅浸出速率的影响,研究脱硅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得到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400 r/min、固液比为1:5、Na OH浓度为80%、反应温度为280... 采用高浓度碱浸对氰化尾渣进行预脱硅处理,考察搅拌速度、固液比、Na OH浓度及温度对硅浸出速率的影响,研究脱硅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得到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400 r/min、固液比为1:5、Na OH浓度为80%、反应温度为280℃时,二氧化硅的浸出率为91.8%;碱浸过程受产物层内扩散控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37.375 k J/mol。通过正交实验对氰化浸金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Si O2浸出率为91.8%,Na CN浓度为1.5 g/L,固液比为1:3,浸出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为8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脱硅 碱浸出 氰化浸出
下载PDF
P507萃取纯化V(Ⅳ)制备草酸氧钒及其物化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健 朱兆武 +5 位作者 雷泽 王丽娜 陈德胜 易爱飞 苏慧 齐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0-746,共7页
从钒渣钠化焙烧后的含钒浸液中,采用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酯(P507)萃取-草酸反萃取-蒸发结晶新工艺制备了草酸氧钒,优化了草酸反萃取工艺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 0 mol/L草酸溶液,在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V(A)∶V(O)为1∶5时,于5... 从钒渣钠化焙烧后的含钒浸液中,采用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酯(P507)萃取-草酸反萃取-蒸发结晶新工艺制备了草酸氧钒,优化了草酸反萃取工艺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 0 mol/L草酸溶液,在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V(A)∶V(O)为1∶5时,于50℃下经过三级(理论)反萃取,钒的反萃取率可达到99. 98%,反萃取液中VOC_2O_4浓度可达290. 0 g/L以上.负载的反萃取液经膜过滤除去残留有机物后,再经蒸发结晶得到草酸氧钒.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同步热分析等手段表征了草酸氧钒的物化性能,结果表明,草酸氧钒的结构为VOC_2O_4·2H_2O,粒度分布均匀,结晶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浸出液 反萃取 结晶 草酸氧钒 物化性能
下载PDF
从低锰镁质量比溶液中结晶分离锰、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飞 冯雅丽 +4 位作者 李浩然 易爱飞 李洪珊 吴梦妮 郭成林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针对两矿法浸出软锰矿获得的富镁硫酸锰浸出液(锰镁质量比为2.55∶1),研究了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锰、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对锰结晶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对硫酸锰晶体纯... 针对两矿法浸出软锰矿获得的富镁硫酸锰浸出液(锰镁质量比为2.55∶1),研究了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锰、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对锰结晶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对硫酸锰晶体纯度影响较大,而搅拌速度对晶体纯度影响较小;低锰镁质量比溶液比高锰镁质量比溶液的结晶分离更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结晶 分离 低锰镁质量比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原浸出高铁低品位锰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雅丽 易爱飞 +1 位作者 李浩然 王维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4-1187,1198,共5页
采用"玉米秸秆硫酸预处理—浸出"工艺处理含Mn 9.63%(质量分数)的朝阳锰矿.通过试验考察用硫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时间、秸秆用量、温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秸秆用量2.5 g、时间10 min、硫... 采用"玉米秸秆硫酸预处理—浸出"工艺处理含Mn 9.63%(质量分数)的朝阳锰矿.通过试验考察用硫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时间、秸秆用量、温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秸秆用量2.5 g、时间10 min、硫酸浓度1.2 mol/L、温度80℃时预处理秸秆,浸出温度为90℃的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92%,杂质铁溶出率仅为20%.玉米秸秆处理前后FTIR分析结果表明,对秸秆进行硫酸预处理能够破坏难降解的木质素结构,有利于提高锰的浸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高铁低品位锰矿 硫酸预处理 还原性有机物 黄钾铁钒
下载PDF
废旧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硫酸浸出液萃取纯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易爱飞 张健 +1 位作者 朱兆武 齐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0-1436,共7页
研究了酸性膦类萃取剂P204,P507与协萃剂Lix54,Lix84配方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硫酸浸出液萃取除Al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P507+Lix84复合体系萃取分离Al/Mn的效果最佳.以最优配方5%P507+5%Lix84/煤油,在p H为4.0,水油体积相比Va/Vo为1∶... 研究了酸性膦类萃取剂P204,P507与协萃剂Lix54,Lix84配方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硫酸浸出液萃取除Al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P507+Lix84复合体系萃取分离Al/Mn的效果最佳.以最优配方5%P507+5%Lix84/煤油,在p H为4.0,水油体积相比Va/Vo为1∶1时,Al,Cu,Co,Ni,Mn和Li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89.1%,80.8%,3.4%,2.6%,3.2%和0.3%.在Va/Vo为1∶4时,经两级(理论级)萃取,母液中Al的质量浓度为0.88 g·L^-1,萃取率大于97.7%;负载油相用2.0 mol/L硫酸溶液反萃,在Va/Vo为10∶1时,经两级(理论级)反萃,有机相中Al的质量浓度为0.79 g·L^-1,反萃率大于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电池 P204 P507 Lix54 Lix84 溶剂萃取 除铝
下载PDF
不锈钢硫酸洗涤废酸中金属离子的草酸络合沉淀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健 朱兆武 +2 位作者 王丽娜 易爱飞 齐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6,共8页
不锈钢表面处理常采用稀硫酸溶液预洗涤,洗涤过程产生大量含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废酸。实际生产中废酸多采用中和方法进行处理,试剂耗量大,产生大量废渣,污染环境。针对典型不锈钢硫酸预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研究废酸体系中草酸络合沉淀... 不锈钢表面处理常采用稀硫酸溶液预洗涤,洗涤过程产生大量含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废酸。实际生产中废酸多采用中和方法进行处理,试剂耗量大,产生大量废渣,污染环境。针对典型不锈钢硫酸预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研究废酸体系中草酸络合沉淀Fe(Ⅱ)、常见微量金属Cr(Ⅲ)、Ni(Ⅱ)以及Mn(Ⅱ)的行为,并探讨沉淀去除金属离子后废酸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随着废酸溶液中酸度的增高,金属沉淀率降低,但在起始H_2SO_4浓度<200 g/L、x(H_2C_2O_4):x(Fe(Ⅱ))摩尔比为1:1下,Fe(Ⅱ)的沉淀率仍达80%以上;金属离子的沉淀顺序为:Ni(Ⅱ)>Fe(Ⅱ)>Mn(Ⅱ)>>Cr(Ⅲ);金属离子沉淀后废酸溶液中酸度得到有效恢复,经x(H_2C_2O_4):x(Fe(Ⅱ))>0.75:1处理后的废酸对不锈钢表面氧化层具有较好的洗涤效果,实现了不锈钢洗涤废酸的再生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洗涤 硫酸废酸 草酸 沉淀法 循环利用
下载PDF
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盐酸浸出液中钴锰共萃取分离镍锂 被引量:9
7
作者 易爱飞 朱兆武 +2 位作者 张健 苏慧 齐涛 《有色设备》 2018年第4期4-9,25,共7页
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盐酸浸出得到含金属钴、锰、镍、锂的浸液,比较选择了新型萃取体系Aliquat336+TBP/煤油共萃取钴锰并分离镍锂,提出了浸液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新方法。研究了萃取剂种类、修饰剂、萃取剂浓度和相比等因素对钴锰共... 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盐酸浸出得到含金属钴、锰、镍、锂的浸液,比较选择了新型萃取体系Aliquat336+TBP/煤油共萃取钴锰并分离镍锂,提出了浸液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新方法。研究了萃取剂种类、修饰剂、萃取剂浓度和相比等因素对钴锰共萃取分离镍和锂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浸出液中氯离子浓度高于6.5M时,Aliquat336+TBP在煤油稀释剂中能够有效萃取钴锰分离镍锂,其它胺类萃取剂如Alamine 304、Alamine 308和Alamine336萃取效果明显低于Aliquat 336。优化条件下Aliquat 336+TBP体系对Co/Mn、Co/Ni和Co/Li分离系数分别为7、1 061、3 183;Mn/Ni和Mn/Li分离系数分别为156和468,表明钴锰能实现高效共萃,并与镍锂高效分离。TBP在体系中主要作为相修饰剂,但对钴锰的萃取起到了协同萃取的效果。采用Aliquat 336+TBP萃取体系共萃取钴锰,设计了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盐酸浸出液中回收钴镍锰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锂电池 盐酸浸出 Aliquat336 TBP Co—Mn共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