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飞经走气”四法原理
1
作者 易铭佳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6期112-112,共1页
简述"飞经走气"四法原理,在应用此法之时,应准确地诊断出患者经气的盛衰状况,再相应地选用手法。
关键词 飞经走气 原理 手法
下载PDF
大鼠脑挫裂伤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建仁 黎启明 +2 位作者 陈燕芬 易铭佳 黄良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48-2153,共6页
目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模,对大鼠脑损伤后病理改变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建立可靠的大鼠脑挫裂伤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实验平台。方法选用SD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20 g打击组、30 g打击组、50 g打击组。假手术组不造模,2... 目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模,对大鼠脑损伤后病理改变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建立可靠的大鼠脑挫裂伤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实验平台。方法选用SD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20 g打击组、30 g打击组、50 g打击组。假手术组不造模,20 g打击组、30 g打击组、50 g打击组分别用20、30、50 g的砝码,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脑挫裂伤模型。记录打击后大鼠死残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大鼠血浆氢谱核磁共振波谱,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 g打击组大鼠死亡率最高,病理切片观察见神经细胞广泛坏死,细胞结构破坏;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血浆中抑制性氨基酸γ-羟基丁酸成倍增加,胆碱含量增加。30 g打击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分,神经细胞大量坏死,N-乙酰天门冬氨酸明显下降,乳酸含量显著升高,动物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20 g打击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起初评分在7-8分之间,脑组织局部见少量血肿灶,神经细胞水肿较明显,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γ-氨基丁酸等含量下降,谷氨酸、乳酸、胆碱含量升高;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术后第6、7天恢复至13-14分。结论自由落体打击后致神经元功能受损,抑制性氨基酸增多,神经抑制明显,继发细胞坏死。打击重量越大,原发脑损伤越严重,继发性损伤也越严重。20 g打击可令动物出现部分神经功能受损,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抑制性氨基酸含量下降引起继发脑损伤,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较明显,但神经功能缺损在术后恢复较快,死亡率低。因此,该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病理变化显著,修复也快,过程显著并且完整,死亡率低,适合于进一步研究需要,是理想的脑挫裂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模型 代谢组学 病理切片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下载PDF
控制减压与常规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明亮 易铭佳 +5 位作者 何永通 陈日朝 杨上帝 何若安 赵千山 罗民新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1523-1525,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传统治疗方式是急诊开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该方法往往存在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等问题[1-3]。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神经外科的研究重点。...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传统治疗方式是急诊开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该方法往往存在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等问题[1-3]。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神经外科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各级医院开始采取控制减压术,本文就控制减压与常规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减压 迟发性颅内血肿 急性脑膨出 神经外科 急诊开颅 危重疾病 硬膜下血肿 脑挫裂伤 硬脑膜
下载PDF
DTI技术在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明亮 陈荣浩 +5 位作者 陈银燕 易铭佳 张俊成 何永通 陈日朝 赵千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82-68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中小量(15~4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其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符合标准中小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6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中小量(15~4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其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符合标准中小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6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穿刺引流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保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行DTI检查;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首次DTI检查均显示血肿侧皮质脊髓束较健侧有不同程度变窄、变形、中断,治疗后14 d,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皮质脊髓束恢复程度较高。治疗后14 d,两组血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DTI结果中各向异性值和相对各向异性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中小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早期穿刺引流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DTI技术显示早期手术有助于皮质脊髓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穿刺引流术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日朝 陈蕾 +2 位作者 赵千山 何永通 易铭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552-553,共2页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5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9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宽颈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结果34例栓塞成功;1例支架...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5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9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宽颈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结果34例栓塞成功;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死亡。术后发生严重血管痉挛2例,经积极抗血管痉挛、保持脑灌注、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治疗,对侧下肢乏力好转。34例术后随访0.5~1年,均无复发或再出血。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利用DTI评价内镜经两种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明亮 麦兰桂 +5 位作者 冯苑珍 易铭佳 何永通 陈日朝 张俊成 赵千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利用DTI技术评价经额中回和经颞侧使用内镜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内镜分别行额中回和颞侧两种不同入路方法处理血肿。对照两组病员... 目的:利用DTI技术评价经额中回和经颞侧使用内镜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内镜分别行额中回和颞侧两种不同入路方法处理血肿。对照两组病员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皮质脊髓束损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过程中住院平均用时都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囊及大脑脚区域治疗后FA和rF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由额中回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对患者神经纤维束损毁程度相对低于经颞侧入路,拥有相对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对较少的术后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内镜
下载PDF
穴位敷贴对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改善程度的影响
7
作者 麦兰桂 赵千山 +2 位作者 易铭佳 钟艳嫦 吴丽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第一次排尿时间、尿潴留程度及膀胱功能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潴留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潴留程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改善程度,促进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尿潴留 穴位敷贴
下载PDF
浅谈电针治疗面瘫的原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易铭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5期233-233,共1页
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早期可以电针,但要注意刺激量要小,适量。
关键词 电针 治疗 面瘫
原文传递
指压“三点”治疗头痛
9
作者 易铭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8期79-79,共1页
平常一般的头痛多数是由于经筋膜炎所引起的。在西医看来,头痛多由于斜方肌(脖子后面最粗那两条筋)与后枕部相连接的肌腱发生炎症所造成的,也就是颈筋膜炎。对于颈筋膜炎造成的头痛,一般在后枕部会有三个压痛点。本文对指压“三点... 平常一般的头痛多数是由于经筋膜炎所引起的。在西医看来,头痛多由于斜方肌(脖子后面最粗那两条筋)与后枕部相连接的肌腱发生炎症所造成的,也就是颈筋膜炎。对于颈筋膜炎造成的头痛,一般在后枕部会有三个压痛点。本文对指压“三点”治疗头痛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压“三点”治疗 头痛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促进大鼠脑损伤修复机理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建仁 黎启明 +1 位作者 易铭佳 黄良文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5期206-209,共4页
目的:采用氢谱核磁共振(1H-NMR)技术测定大鼠脑挫裂伤后血浆代谢物变化及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相关代谢物变化,从代谢组学探讨论血府逐瘀汤促进脑损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以1H-NMR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大鼠脑挫... 目的:采用氢谱核磁共振(1H-NMR)技术测定大鼠脑挫裂伤后血浆代谢物变化及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相关代谢物变化,从代谢组学探讨论血府逐瘀汤促进脑损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以1H-NMR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组、中药组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3、5、7天血浆的核磁共振氢谱以及相应代谢物谱群的变化。结果:1H-NMR测得中药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3组大鼠血浆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能清晰地将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中药组区分开来。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发现,模型组血浆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γ-羟基丁酸(GABA)、肌酸(Cre)、牛磺酸(Tau)等含量下降,乳酸(Lac)、谷氨酸(Glu)、胆碱(Cho)等代谢物的浓度上升;中药组治疗后血浆中Lac、Glu、Cho等代谢物的浓度较模型组降低,而NAA、GABA、Cre等含量升高。结论:大鼠脑挫伤裂损伤机制可能包括脑组织缺血缺氧能量代谢紊乱(Cre下降、Lac升高)、神经细胞损伤导致的神经元功能受损(NAA下降)和细胞膜损伤(Cho升高)、神经兴奋毒性损伤(Glu升高、GABA下降);血府逐瘀汤在脑损伤早期干预治疗,能改善脑挫裂伤后缺血缺氧状态,减轻继发性脑损害,促进脑损伤修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血浆代谢组学 氢谱核磁共振 血府逐瘀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