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致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5
1
作者 戴东明 胡乃浩 +4 位作者 吴淦 李梅 是阳 沈进 盛和标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低体温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体温的手术患者70例作为对照病例,比较相关因素在两组手术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低体温组手术患者年龄为(58.04±14.45)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低体温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体温的手术患者70例作为对照病例,比较相关因素在两组手术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低体温组手术患者年龄为(58.04±14.45)岁、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2.86%、麻醉方式为全麻60.00%、手术时间(3.68±1.09)h、术中输液输血量(1980.56±287.56)m L高于正常体温组的(54.23±12.98)岁、25.71%、32.86%、(1567.23±198.45)m L、(2.55±0.98)h;低体温组手术室温度平均(21.36±0.67)℃低于正常体温组的(22.86±0.58)℃(P<0.05),为引起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结论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影响相关,在麻醉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加强手术前的心理疏导;实施相应保温措施,尽量避免实施全身麻醉,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低体温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中的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是阳 吴淦 +2 位作者 李梅 王珏 薛海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9期3376-3378,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无痛胃镜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泵注麻醉,实验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丙泊...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无痛胃镜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泵注麻醉,实验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案。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脉搏变化,并对比两组麻醉复苏用时和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用时、麻醉复苏用时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阶段实验组患者MAP明显更高,T4时点时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阶段时实验组患者HR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方案效果确切,具有较高安全性,适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麻醉方式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效果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乃浩 盛和标 +4 位作者 戴东明 是阳 顾明将 王珏 薛海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七氟醚+维库溴铵;B组:异丙酚+芬太尼+七氟醚+维库溴铵;C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比较3组患...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七氟醚+维库溴铵;B组:异丙酚+芬太尼+七氟醚+维库溴铵;C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比较3组患者在术后3、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观察48 h内PCI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地佐辛和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以及芬太尼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术后PCIA镇痛效果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 术后镇痛 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戴东明 胡乃浩 +4 位作者 吴淦 盛和标 沈进 李梅 是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4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的寒颤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覆盖毛毯,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加热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的寒颤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覆盖毛毯,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加热器,术中输液均未加热,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给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的寒颤程度镇静状态,比较2组麻醉前(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以及手术结束时(T_3)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呼吸(SpO_2)的变化。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寒颤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30.00%,而且寒颤程度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5)。2组均无患者深度镇静,观察组患者镇静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P、SpO_2各时段(T_1、T_2、T_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临床作用显著,可作为临床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硬联合麻醉 预防 寒颤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布比卡因合适的麻醉剂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乃浩 王珏 +4 位作者 戴东明 顾明将 是阳 盛和标 薛海涛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198-2199,共2页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布比卡因合适的麻醉剂量。方法:选取38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给予0.5%布比卡因2 ml,对照组给予0.75%布比卡因2 ml,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布比卡因合适的麻醉剂量。方法:选取38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给予0.5%布比卡因2 ml,对照组给予0.75%布比卡因2 ml,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流动力改变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4.55±0.63)min,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04±0.53)min,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收缩压、最低收缩压为(133.23±13.57)mm Hg(1 mm Hg=0.133 3 k Pa)、(110.45±20.48)mm Hg,对照组的基础收缩压、最低收缩压为(125.63±14.59)mm Hg、(102.33±21.33)mm 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感觉和运动阻滞参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不同剂量相同的布比卡因,其麻醉效果相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给予0.5%布比卡因麻醉效果明显,起效快,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低,为最佳浓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妇科手术 布比卡因 麻醉剂量
下载PDF
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戴东明 胡乃浩 +3 位作者 是阳 沈进 吴淦 盛和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9期2616-2617,共2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的临床效果,探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两组产妇入室后均常规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照组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后实施CSEA,...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的临床效果,探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两组产妇入室后均常规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照组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后实施CSEA,观察组肌注麻黄碱20mg,然后实施CSEA。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前MAP、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MAP高于对照组;HR、SHS发生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麻黄碱可以明显减少CSEA过程中SHS的发生,使剖宫产手术麻醉过程血压、HR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剖宫产 SHS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是阳 王珏 +2 位作者 吴淦 戴东明 盛和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射阳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上肢骨折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上肢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射阳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上肢骨折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上肢手术治疗。为A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B组患者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感觉阻滞持续的时间和镇痛持续的时间均更长,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地佐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 上肢骨折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影响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戴东明 胡乃浩 +4 位作者 吴淦 李梅 是阳 沈进 盛和标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寻求老年手术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老年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周围静脉,常规监测,术前苯巴比妥、阿托品准备,对照...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寻求老年手术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老年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周围静脉,常规监测,术前苯巴比妥、阿托品准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麻,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结果两组老年患者手术前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2 h、1 d、3 d的MMSE评分分别为(23.04±2.12)、(24.67±2.78)、(25.45±2.42),均低于观察组的(24.23±2.34)、(25.78±2.38)、(27.56±2.12);对照组术后12 h、1 d、3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2.50%、22.50%、13.75%,高于观察组的17.50%、10.00%、1.25%(P<0.05)。结论老年患者经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会不同程度受损,但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术后MMSE评分高,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故临床选择麻醉方式时应该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胡乃浩 戴东明 +5 位作者 张蕾 是阳 沈进 顾明将 王珏 薛海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6期116-116,共1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力月西地佐辛,各30例;术中观察HR、BP、RR、VT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牵拉反射、低血...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力月西地佐辛,各30例;术中观察HR、BP、RR、VT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牵拉反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辅助力月西地辛佐能较好地阻断应激反应,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腹腔镜 妇科手术
下载PDF
0.7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7
10
作者 是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63-164,共2页
腰-硬联合麻醉可发挥腰麻用药量少,潜伏期短,效果确切的优点,又可发挥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灵活性和持久性[1-2]。现广泛用于剖宫产等下腹部手术的麻醉。但过去因腰麻使产妇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对胎儿娩出影响较大,被认为安全性差,一度被弃用。
关键词 等比重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下载PDF
吗啡与地佐辛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是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观察吗啡与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44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根据硬膜外术后镇痛用药不同分为2组:A组,吗啡5 mg+0.224%罗哌卡因200 ml;B组,地佐辛5 mg+0.224%罗哌卡因200 ml.结果 2组术后镇痛效果相当,... 目的 观察吗啡与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44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根据硬膜外术后镇痛用药不同分为2组:A组,吗啡5 mg+0.224%罗哌卡因200 ml;B组,地佐辛5 mg+0.224%罗哌卡因200 ml.结果 2组术后镇痛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5 mg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少,与罗哌卡因是较佳配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吗啡 地佐辛 硬膜外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和标 是阳 +1 位作者 戴东明 李申一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对于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将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6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吸入末浓度达到并维持2.6~3.5%七氟烷麻醉诱导;B组:血浆浓度2.8μg/ml丙泊酚静脉麻醉诱... 目的: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对于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将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6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吸入末浓度达到并维持2.6~3.5%七氟烷麻醉诱导;B组:血浆浓度2.8μg/ml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期间血液动力学与BIS值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深度,但A组血液动力学变化非常明显。结论:在麻醉诱导期间,两种方式都有合适的麻醉深度,但循环抑制均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呼气末浓度 麻醉诱导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下载PDF
臂从神经阻滞改良法的方法及效果
13
作者 是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9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讨新法即锁骨上垂直进针法行臂从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病人平仰卧手术台上,患上肢伸直并贴身放在手术台上,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外缘锁骨上定点作皮丘局麻,以22号长5~6cm针头连接装有20ml局麻药的针筒,操作者用右手持针筒将针以90&... 目的探讨新法即锁骨上垂直进针法行臂从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病人平仰卧手术台上,患上肢伸直并贴身放在手术台上,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外缘锁骨上定点作皮丘局麻,以22号长5~6cm针头连接装有20ml局麻药的针筒,操作者用右手持针筒将针以90°水平面刺入约3cm深度并提插寻觅臂丛神经异感,当异感出现立即固定针头并抽吸无回血即注入局麻药。结果所有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新法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垂直进针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阻滞
下载PDF
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14
作者 是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接受LC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 目的 :探讨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接受LC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前,对B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A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在进行麻醉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相比,P>0.05。在进行气管插管后、建立气腹10 min后及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前,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地稳定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保障其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高血压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与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观察
15
作者 是阳 《交通医学》 2007年第4期425-426,共2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情况。方法:将128例腹部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组(E组)各64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情况。方法:将128例腹部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组(E组)各64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利多卡因0.5~1mg/kg和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6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E组用安氟烷1MAC吸入。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安氟烷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和评分。结果:E组发生恢复期躁动28例(43.75%),躁动评分1.28±0.46分。Ramsay镇静评分1.78±0.39分,躁动程度评级:I级9例,II级11例,III级8例;P组发生恢复期躁动8例(12.5%),躁动评分0.85±0.41分,Ramsay镇静评分2.63±0.48分,躁动程度评级:I级6例,II级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维持期复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可缩短清醒时间,可有效地防止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丙泊酚 安氟醚
下载PDF
静脉输注小剂量氯胺酮对单肺通气致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乃浩 戴东明 +5 位作者 顾明将 是阳 王钰 沈进 蔡继珩 陈静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小剂量氯胺酮对单肺通气(OLV)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K组在机械通气前给静脉推注氯胺酮0.4mg/kg,继以5μg·kg^(-1)·min^(-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N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小剂量氯胺酮对单肺通气(OLV)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K组在机械通气前给静脉推注氯胺酮0.4mg/kg,继以5μg·kg^(-1)·min^(-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N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在麻醉前(T1)、OLV开始前(T2)、OLV结束后30min(T3)、术后24h(T4)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合指数,并在T2、T3时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8水平。结果与T1时相比,两组T2时PaO_2及氧合指数升高(P<0.05),而N组T3、T4时氧合指数降低(P<0.05);与N组相比,T3时K组PaO_2和氧合指数升高(P<0.05),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8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明显减轻因OLV导致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肺内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单肺通气 肺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