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肌功能锻炼前移渗透法联合肌电刺激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1
作者 王建芳 晋水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前移渗透法联合肌电刺激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诊的存在盆底功能障碍风险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前移渗透法联合肌电刺激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诊的存在盆底功能障碍风险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前移渗透法联合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表达、盆底功能症状评分[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ABSS)、盆底肌功能检测表(POP-Q)]。结果:干预前,两组Ⅰ类肌纤维肌肌电压、Ⅱ类肌纤维肌肌电压、Ⅰ类肌纤维肌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Ⅰ类肌纤维肌肌电压、Ⅱ类肌纤维肌肌电压升高,Ⅰ类肌纤维肌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水平降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肌电压、Ⅱ类肌纤维肌肌电压高于对照组,Ⅰ类肌纤维肌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ISQ-12、OABSS、PO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ISQ-12、OABSS、POP-Q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前移渗透法联合电刺激方案可减少盆底肌功能损伤,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前移渗透法 肌电刺激 盆底肌功能
下载PDF
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晋水红 曾嘉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9月间90例产妇实施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45)、干预组(n=45),传统组进行传统产后康复指导,干预组进行产后康复指导联合产后盆底...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9月间90例产妇实施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45)、干预组(n=45),传统组进行传统产后康复指导,干预组进行产后康复指导联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不同方案对产妇盆底肌力、阴道紧缩度、盆底肌纤维收缩力、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恢复优良率95.6%较传统组77.8%明显升高(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后阴道紧缩度恢复优良率93.3%较传统组73.3%明显升高(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持续收缩时间(8.6±0.7)s、持续收缩压(27.1±3.8)cm H2O较传统组(7.1±0.8)s、(21.5±3.6)cm H2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阴道肌电电压(19.5±4.3)μV较传统组(10.1±2.1)μV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夜尿次数(1.2±0.5)次较传统组(2.1±0.4)次明显降低(P <0.05)。干预组产妇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2.2%、2.2%较传统组20.0%、17.8%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降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并发症 阴道肌电电压 夜尿
下载PDF
手法疏通配合电疗对乳汁淤积症的治疗过程中引入温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晋水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疏通配合电疗对乳汁淤积症的治疗过程中引入温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00例乳汁淤积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手法疏通配合YS-H... 目的:探讨手法疏通配合电疗对乳汁淤积症的治疗过程中引入温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00例乳汁淤积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手法疏通配合YS-H100型普林格尔电疗,观察组使用温针+手法疏通配合YS-H100型普林格尔电疗。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乳腺硬块消失情况、乳房胀痛感及不同时间段的乳汁淤积程度。结果:两组无痛、最剧烈疼痛患者均为0例,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对照组,中度、重度疼痛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8,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乳汁淤积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乳腺硬块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疏通配合电疗对乳汁淤积症的治疗过程中引入温针治疗的方法可以更有效治疗产后乳汁淤积,能更快消除乳房硬块,减少乳腺炎发生。对产后子宫的修复也起到了帮助作用,使产妇身体经脉得以疏通,阴阳到达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汁淤积 针刺 针灸 手法 普林格尔 低频
下载PDF
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晋水红 曾嘉璐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究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86例产褥期妇女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43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86例产褥期妇女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43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的泌乳情况、子宫底高度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实验组妇女泌乳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平均泌乳量(29.24±5.61)mL相比对照组(19.24±7.60)mL明显更多,P <0.05;实验组妇女产后24 h、48 h、72 h子宫底高度分别为(20.16±2.61)cm、(12.24±1.69)cm、(6.32±0.85)cm,相比对照组[(22.24±1.89)cm、(16.24±1.36)cm、(7.79±0.69)cm]明显更低,P <0.05;实验组妇女泌乳始动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平均泌乳始动时间[(25.16±6.35)h]相比对照组[(42.13±8.89)h]明显更少,P <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产后妇女泌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早期 产后康复治疗仪 效果
下载PDF
徒手淋巴回流手法联合超声波治疗生理性涨奶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晋水红 曾嘉璐 黄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回流手法联合超声波治疗生理性涨奶的疗效.方法此研究收集了2019年1月-2021年5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90例生理性涨奶的产妇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低频电疗... 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回流手法联合超声波治疗生理性涨奶的疗效.方法此研究收集了2019年1月-2021年5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90例生理性涨奶的产妇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低频电疗,观察组使用徒手淋巴回流手法联合超声波.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生理性涨奶恢复情况、乳房胀痛感消失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无痛、剧烈疼痛患者均为0例,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对照组,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8,P<0.05);观察组治疗后1-3d生理性涨奶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徒手淋巴回流手法联合超声波治疗产后生理性涨奶有显著疗效,可减少乳腺炎发生,对产后乳汁分泌起到了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涨奶 超声波 低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