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润育秧不同移栽秧龄对滇杂35秧苗素质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慧菊 蔡双元 +3 位作者 陈勇 晏丽慧 张忠林 海梅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307-13308,13369,共3页
[目的]研究湿润育秧过程中不同移栽秧龄对滇杂35(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索滇杂35移栽的最佳秧龄,为其合理栽培及其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湿润育秧不同移栽秧龄(30、35、40、45、50、5... [目的]研究湿润育秧过程中不同移栽秧龄对滇杂35(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索滇杂35移栽的最佳秧龄,为其合理栽培及其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湿润育秧不同移栽秧龄(30、35、40、45、50、55、60 d)对滇杂35的秧苗素质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秧龄的增加,滇杂35苗期白根减少,大田期分蘖增长渐缓,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适当的秧龄移栽有利于滇杂35的生长发育,以40~45 d的移栽秧龄为最佳,其分蘖能力最强,生育期适中,结实率较高,且无早穗现象,能够获得高产。秧龄过小(30~35 d)或过大(50~60 d)都不利于生长发育,不利于产量提高。[结论]在昆明,湿润育秧移栽时,滇杂35的最佳秧龄为40~4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杂35 湿润育秧 秧龄 秧苗素质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豇豆航天诱变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晏丽慧 杨顺发 +1 位作者 李松强 张忠林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对搭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回归的豇豆品种"中豇1号"进行地面种植,观察其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SP1代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受到一定抑制,但出苗后植株生长势增强,开花期提前,生育期缩短;SP1代的株高... 对搭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回归的豇豆品种"中豇1号"进行地面种植,观察其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SP1代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受到一定抑制,但出苗后植株生长势增强,开花期提前,生育期缩短;SP1代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等性状出现变异;SP2代性状变异仍得到充分表现;SP3代各农艺性状变异存在正负效应,且正向变异较多,株高降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增加,SP3变异范围、变异系数都较SP2减小,较对照降低,各性状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航天诱变 遗传变异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