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沉水植物对受重金属镉、锌污染的水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29
1
作者
乔云蕾
李铭红
+2 位作者
谢佩君
晏丽蓉
朱剑飞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9,共9页
为了探究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效果,选取浙江水域较为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天然水体环...
为了探究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效果,选取浙江水域较为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天然水体环境中,将3种沉水植物培养在含有重金属Cd、Zn的底泥中生长一个生活周期.依据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和生物-沉积物生物富集因子(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BSAF)等指标,筛选出对2种重金属元素富集效果较好的沉水植物,为受重金属污染底泥生态修复的植物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耐受性均较强,同时对重金属Cd、Zn都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生物富集因子大于1,对底泥中的Cd、Zn均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由相关分析可知,3种沉水植物体中的Cd、Zn的质量分数与其根部底泥中Cd、Zn的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因此这3种植物均可作为重金属Cd、Zn污染的修复物种.苦草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及BSAF均大于黑藻和金鱼藻,对重金属Cd的富集量分别达到了黑藻和金鱼藻的1.90和3.02倍.因此可考虑苦草作为水体底泥Cd、Zn复合污染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黑藻
金鱼藻
底泥
镉
锌
富集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21
2
作者
谢佩君
李铭红
+1 位作者
晏丽蓉
乔云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利用生态缸模拟静态水体,进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富集试验,从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BSAF)和去除率等指标探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三种常见沉水植物对Cu、P...
利用生态缸模拟静态水体,进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富集试验,从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BSAF)和去除率等指标探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三种常见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苦草、黑藻富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为培养生长的84~105 d,金鱼藻则为63~84 d。黑藻对Cu的BSAF达到15.2,是苦草的2.9倍、金鱼藻的2.7倍,黑藻中Cu含量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达到显著负相关(r=-0.995,P〈0.05),表现出对Cu较高的富集能力。从去除率与BSAF显示,三种植物对Cu的富集能力为黑藻〉金鱼藻〉苦草;对Pb的富集能力为苦草〉黑藻〉金鱼藻;其中黑藻对Cu-Pb复合污染的综合修复效果最好。三种植物的一个生长周期结束时,底泥中Cu、Pb含量与试验开始的污染底泥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Cu-Pb复合污染程度有明显下降,经修复后的Cu-Pb复合污染底泥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Ⅱ级标准;而黑藻富集作用可以使污染底泥中Cu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Ⅰ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重金属
污染
富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菹草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11
3
作者
胡天印
谢佩君
+2 位作者
晏丽蓉
李铭红
乔云蕾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2-1188,共7页
以沉水植物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缸模拟试验,研究菹草的种植密度对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影响,探索沉水植物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250株·m–2密度组的菹草体内Cd、Cu、Pb元素的平均增量最大,分别达...
以沉水植物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缸模拟试验,研究菹草的种植密度对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影响,探索沉水植物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250株·m–2密度组的菹草体内Cd、Cu、Pb元素的平均增量最大,分别达到30.02 mg·kg–1、271.2 mg·kg–1、226.48 mg·kg–1,富集效果较好;167株·m–2密度组菹草体内Zn元素的平均增量最大,达到423.08 mg·kg–1,可见该密度下对Zn的富集效果最好。(2)菹草对四种重金属富集能力而言,在实验的三个密度组中对Zn的富集效果都是最好的,生物富集因子BSAF分别为7.77、9.57、8.16;Cd、Cu、Pb在250株·m–2(每缸30株)密度组下BSAF分别达到最高7.63、6.33、3.93。(3)回归分析的曲线估计,可知菹草植株中的重金属含量(y)与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x)是一种线性回归的关系。回归方程通式为y=–ax+b,决定系数R2都接近1,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均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沉水植物
重金属
富集
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护理探讨
被引量:
4
4
作者
晏丽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期261-262,共2页
脑组织小动脉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栓塞,致脑血管血流突然中断称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保全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院前急救护理包括体检、急救护理措施、转运和途中监护。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血流
破裂出血
血管发生
护理措施
途中监护
小动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湿性心瓣膜病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家庭护理
5
作者
晏丽蓉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8期88-89,共2页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性心瓣膜反复发炎,致使瓣膜粘连、增厚、变硬、缩短而引起心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致血液动力学改变。风心二狭是心房纤颤最常见的病因。临床上,心房纤颤常诱发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性心瓣膜反复发炎,致使瓣膜粘连、增厚、变硬、缩短而引起心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致血液动力学改变。风心二狭是心房纤颤最常见的病因。临床上,心房纤颤常诱发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甚高。本文报告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走出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瓣膜病
持续性心房颤动
家庭护理
并发症
医学模式
护理内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诊手术中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
6
作者
晏丽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3期413-414,共2页
危重患者能否被成功抢救不仅与伤情及被抢救的时间有关,还与手术中护士能否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关。现就急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护理问题
危重患者
手术中
急诊
抢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雪灾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养分含量及归还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晏丽蓉
刘会
+2 位作者
李铭红
张磊
于明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7-873,共7页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hm2长期监测样地设置凋落物收集框,对常绿阔叶林的养分归还量进行动态监测。2008年初南方发生特大雪灾,为研究雪灾对建群种甜槠和木荷凋落叶中主要养分含量、归还量的影响提供了契机。结果表明:(1)虽然建群...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hm2长期监测样地设置凋落物收集框,对常绿阔叶林的养分归还量进行动态监测。2008年初南方发生特大雪灾,为研究雪灾对建群种甜槠和木荷凋落叶中主要养分含量、归还量的影响提供了契机。结果表明:(1)虽然建群种凋落叶中碳含量受雪灾影响不显著,但雪灾导致其凋落量明显下降,因此碳的归还量在灾后明显减少。(2)建群种凋落叶氮含量在雪灾前后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灾前<灾后;但因受凋落量的影响,其归还量仍表现为灾前>灾后。(3)建群种凋落叶磷含量在雪灾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灾前<灾后,导致其归还量也表现为灾前<灾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养分含量
养分归还量
冰雪灾害
原文传递
题名
沉水植物对受重金属镉、锌污染的水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29
1
作者
乔云蕾
李铭红
谢佩君
晏丽蓉
朱剑飞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9,共9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23093)
文摘
为了探究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效果,选取浙江水域较为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天然水体环境中,将3种沉水植物培养在含有重金属Cd、Zn的底泥中生长一个生活周期.依据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和生物-沉积物生物富集因子(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BSAF)等指标,筛选出对2种重金属元素富集效果较好的沉水植物,为受重金属污染底泥生态修复的植物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耐受性均较强,同时对重金属Cd、Zn都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生物富集因子大于1,对底泥中的Cd、Zn均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由相关分析可知,3种沉水植物体中的Cd、Zn的质量分数与其根部底泥中Cd、Zn的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因此这3种植物均可作为重金属Cd、Zn污染的修复物种.苦草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及BSAF均大于黑藻和金鱼藻,对重金属Cd的富集量分别达到了黑藻和金鱼藻的1.90和3.02倍.因此可考虑苦草作为水体底泥Cd、Zn复合污染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
关键词
苦草
黑藻
金鱼藻
底泥
镉
锌
富集作用
Keywords
Vallisneria natans (Lour .) Hara
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 .f .) Royle
sediment
cadmium
zinc
accumulati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21
2
作者
谢佩君
李铭红
晏丽蓉
乔云蕾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2008C23093)
文摘
利用生态缸模拟静态水体,进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富集试验,从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BSAF)和去除率等指标探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三种常见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苦草、黑藻富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为培养生长的84~105 d,金鱼藻则为63~84 d。黑藻对Cu的BSAF达到15.2,是苦草的2.9倍、金鱼藻的2.7倍,黑藻中Cu含量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达到显著负相关(r=-0.995,P〈0.05),表现出对Cu较高的富集能力。从去除率与BSAF显示,三种植物对Cu的富集能力为黑藻〉金鱼藻〉苦草;对Pb的富集能力为苦草〉黑藻〉金鱼藻;其中黑藻对Cu-Pb复合污染的综合修复效果最好。三种植物的一个生长周期结束时,底泥中Cu、Pb含量与试验开始的污染底泥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Cu-Pb复合污染程度有明显下降,经修复后的Cu-Pb复合污染底泥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Ⅱ级标准;而黑藻富集作用可以使污染底泥中Cu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Ⅰ级标准。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重金属
污染
富集
Keywords
submerged plants
heavy metal
pollution
enrichmen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菹草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11
3
作者
胡天印
谢佩君
晏丽蓉
李铭红
乔云蕾
机构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2-1188,共7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2008C23093)
文摘
以沉水植物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缸模拟试验,研究菹草的种植密度对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影响,探索沉水植物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250株·m–2密度组的菹草体内Cd、Cu、Pb元素的平均增量最大,分别达到30.02 mg·kg–1、271.2 mg·kg–1、226.48 mg·kg–1,富集效果较好;167株·m–2密度组菹草体内Zn元素的平均增量最大,达到423.08 mg·kg–1,可见该密度下对Zn的富集效果最好。(2)菹草对四种重金属富集能力而言,在实验的三个密度组中对Zn的富集效果都是最好的,生物富集因子BSAF分别为7.77、9.57、8.16;Cd、Cu、Pb在250株·m–2(每缸30株)密度组下BSAF分别达到最高7.63、6.33、3.93。(3)回归分析的曲线估计,可知菹草植株中的重金属含量(y)与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x)是一种线性回归的关系。回归方程通式为y=–ax+b,决定系数R2都接近1,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均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菹草
沉水植物
重金属
富集
修复
Keywords
Potamogeton crispus
submerged plants
heavy metal
enrichment
repair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护理探讨
被引量:
4
4
作者
晏丽蓉
机构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期261-262,共2页
文摘
脑组织小动脉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栓塞,致脑血管血流突然中断称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保全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院前急救护理包括体检、急救护理措施、转运和途中监护。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血流
破裂出血
血管发生
护理措施
途中监护
小动脉
分类号
R6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湿性心瓣膜病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家庭护理
5
作者
晏丽蓉
机构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出处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8期88-89,共2页
文摘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性心瓣膜反复发炎,致使瓣膜粘连、增厚、变硬、缩短而引起心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致血液动力学改变。风心二狭是心房纤颤最常见的病因。临床上,心房纤颤常诱发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甚高。本文报告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走出医院。
关键词
风湿性心瓣膜病
持续性心房颤动
家庭护理
并发症
医学模式
护理内容
分类号
R542.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73.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诊手术中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
6
作者
晏丽蓉
机构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3期413-414,共2页
文摘
危重患者能否被成功抢救不仅与伤情及被抢救的时间有关,还与手术中护士能否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关。现就急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护理问题
危重患者
手术中
急诊
抢救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雪灾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养分含量及归还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晏丽蓉
刘会
李铭红
张磊
于明坚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7-87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2008BAC39B02)资助
文摘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hm2长期监测样地设置凋落物收集框,对常绿阔叶林的养分归还量进行动态监测。2008年初南方发生特大雪灾,为研究雪灾对建群种甜槠和木荷凋落叶中主要养分含量、归还量的影响提供了契机。结果表明:(1)虽然建群种凋落叶中碳含量受雪灾影响不显著,但雪灾导致其凋落量明显下降,因此碳的归还量在灾后明显减少。(2)建群种凋落叶氮含量在雪灾前后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灾前<灾后;但因受凋落量的影响,其归还量仍表现为灾前>灾后。(3)建群种凋落叶磷含量在雪灾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灾前<灾后,导致其归还量也表现为灾前<灾后。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养分含量
养分归还量
冰雪灾害
Keywords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nutrient content
nutrient return
snow damage.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沉水植物对受重金属镉、锌污染的水体底泥的修复效果
乔云蕾
李铭红
谢佩君
晏丽蓉
朱剑飞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种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
谢佩君
李铭红
晏丽蓉
乔云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菹草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
胡天印
谢佩君
晏丽蓉
李铭红
乔云蕾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护理探讨
晏丽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风湿性心瓣膜病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家庭护理
晏丽蓉
《中国新医药》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急诊手术中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
晏丽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雪灾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养分含量及归还量的影响
晏丽蓉
刘会
李铭红
张磊
于明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