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晏红锦 罗小琴 邹辉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释放左炔诺酮的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后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_(125)的变化。结果放置3个月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变薄(P&... 目的探讨释放左炔诺酮的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后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_(125)的变化。结果放置3个月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变薄(P<0.05),血清CA_(125)下降。结论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瘤的治疗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性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月乐 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晏红锦 李莉 陈明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6例ICP孕妇腺苷蛋氨酸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汁酸(TBA)、胆红素(TBL)等生化指标,以及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6例ICP孕妇腺苷蛋氨酸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汁酸(TBA)、胆红素(TBL)等生化指标,以及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轻型患者治疗2周后TBA、TBL、ALT、AS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轻型观察组治疗后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重型患者治疗2周后TBA、TBL、ALT、AS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重型观察组治疗后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观察组治疗2周后瘙痒评分为(0.45±0.04),对照组为(1.20±0.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地塞米松、苯巴比妥治疗ICP能明显改善瘙痒症状及降低ICP患者生化指标,改善ICP患者妊娠结局,是治疗ICP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腺苷蛋氨酸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垂体后叶素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晏红锦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具备保留输卵管条件的患者380例,其中200例使用垂体后叶素作为观察组,18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组先将垂体后叶素6U注射于妊...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具备保留输卵管条件的患者380例,其中200例使用垂体后叶素作为观察组,18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组先将垂体后叶素6U注射于妊娠部位输卵管系膜,再行输卵管开窗妊娠物清除术,对照组未作处理。比较两组输卵管保留成功率、手术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血β—HCG下降程度。结果输卵管保留成功率及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β—HCG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并能提高输卵管保留成功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开取胚术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血管相关因子表达变化观测 被引量:23
4
作者 钟伟芬 晏红锦 +3 位作者 杨丽君 李萍 邝焰红 杨洁萍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1(sFLT-1)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RSA患者36例,以LMWH治疗作为观察组;31例同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1(sFLT-1)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RSA患者36例,以LMWH治疗作为观察组;31例同期正常产检孕妇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入组对象TSP-1、VEGF及sFLT-1血清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变化情况;同时观察LMWH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RSA孕6周妇女血清中sFLT-1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TSP-1、VEGF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孕8周血清sFLT-1水平较孕6周无变化;高于同期对照组妇女水平;治疗后,孕8周TSP-1、VEGF水平较孕6周增高(P<0.05);低于同期对照组妇女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LMWH的36例患者中,3例(8.33%)出现注射部位小面积瘀青,仅1例(2.77%)注射部位疼痛不适。结论 RSA的发生可能与TSP-1、VEGF及sFLT-1的异常表达相关;小剂量LMWH可改善VEGF及sFLT-1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复发性流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EP方案与FK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晏红锦 李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4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EP方案与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采用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7例与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5例。结果 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完全缓解率为85.2%,5-Fu+KSM方案总完全缓... 目的研究EP方案与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采用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7例与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5例。结果 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完全缓解率为85.2%,5-Fu+KSM方案总完全缓解率为84.4%;EP方案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稍有下降。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明显,消化道反应重,有时会发生严重的口腔溃疡及腹泻。结论采用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满意,化疗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化疗 副反应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及血液流变学状态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钟伟芬 晏红锦 +3 位作者 杨丽君 李萍 朱小红 杨洁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状况及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RSA患者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及广州市妇女儿童...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状况及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RSA患者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RSA患者30例,以LMWH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同期正常产检孕妇为对照组。比较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组LMWH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前、孕6周及孕8周时,治疗组D-D数值较同期对照组高;组内比较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孕前PT,APTT均较正常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6周及孕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PT,APTT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6周及8周时,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异常指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LMWH的30例患者中5例出现脐周注射部位皮下小面积瘀青,发生率为16.67%(5/30)。仅1例患者出现皮下注射部位轻度疼痛不适感,发生率为3.33%(1/30)。结论小剂量LMWH能安全有效地改善RSA患者凝血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复发性流产 凝血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