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启动
1
作者 晓光(摘)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为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近日决定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为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近日决定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化学 项目 教改 示范 建设 社会 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质量 资源整合
下载PDF
美国科研拨款“三原则”的启示
2
作者 晓光(摘)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在近日召开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说.美国科研创新成功的关键是政府一直坚持科研经费拨款的三条原则:一是联邦政府承担资助基础研究最重要的责任;二是大学而非政府的研究院所或者私人行业的研究院... 在近日召开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说.美国科研创新成功的关键是政府一直坚持科研经费拨款的三条原则:一是联邦政府承担资助基础研究最重要的责任;二是大学而非政府的研究院所或者私人行业的研究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大学承担基础研究的最大好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美国 拨款 基础研究 联邦政府 科研创新 研究院 大学
下载PDF
何为“大学精神”?
3
作者 晓光(摘)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论及大学.人们常常谈到“大学精神”一词.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论坛开幕式上也讲了这一点:“无论大学如何创新,如何进一步服务于社会.但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永恒的。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使大学在创新和服务中以它的先进思... 论及大学.人们常常谈到“大学精神”一词.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论坛开幕式上也讲了这一点:“无论大学如何创新,如何进一步服务于社会.但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永恒的。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使大学在创新和服务中以它的先进思想和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使‘大学’的荣誉得以发扬光大,永远光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精神 开幕式 社会 创新 服务 品格
下载PDF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地素无考究者
4
作者 晓光(摘)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刊发李金坤文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地蠡测》。文章认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地素无考究者。其实,从此诗中“江”、“海”对举之描写、“海门”之词屡屡出现之特殊现象,以及有焦山登览诗审美意... 《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刊发李金坤文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地蠡测》。文章认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地素无考究者。其实,从此诗中“江”、“海”对举之描写、“海门”之词屡屡出现之特殊现象,以及有焦山登览诗审美意境与((春江花月夜》颇为相似等诸种因素,进行一番切情切景的逻辑推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文学 审美
下载PDF
教育中的身体隐喻
5
作者 齐学红 晓光(摘)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总是把身体与精神置于分离的状态,而离开了“被遮蔽”、“被规训”、“被惩罚”的身体,人的精神便无处栖身。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完人,脱离社会的圣人,而是培养具有生命意义和生存智慧的人,学校... 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总是把身体与精神置于分离的状态,而离开了“被遮蔽”、“被规训”、“被惩罚”的身体,人的精神便无处栖身。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完人,脱离社会的圣人,而是培养具有生命意义和生存智慧的人,学校道德教育应建立在对人的自然生命以及个体差异性的尊重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身体 隐喻 自然生命 传统观念 差异性 精神 学校 尊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