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年份
2024
1
2021
2
学科
医药卫生
3
期刊收录
CSCD
3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
北大核心期刊
2
化学文摘(网络版)
2
医学文摘
2
Scopus数据库
2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1
哥白尼索引
1
武大RCCSE核心期刊
1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1
主题
增生
1
增生性疾病
1
真菌
1
治疗药
1
治疗药物
1
念珠菌
1
疱疹
1
疱疹病毒4型
1
淋巴
1
淋巴增生
1
淋巴增生性疾病
1
慢性
1
慢性活动性
1
耐药
1
耐药性
1
多形
1
多形红斑
1
活动性
1
性疾病
1
红斑
1
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
中华皮肤科杂志
1
作者
刘维达
2
李筱芳
2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2
北京协和医学院
1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暗色真菌是一组孢子和/或菌丝的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寄生生物,包括大约70个属和150个种[1]。暗色真菌可引起皮肤组织和内部脏器深部真菌感染,导致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此类感染致...
暗色真菌是一组孢子和/或菌丝的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寄生生物,包括大约70个属和150个种[1]。暗色真菌可引起皮肤组织和内部脏器深部真菌感染,导致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此类感染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病原菌准确和快速的鉴定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新的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可帮助临床工作者对暗色真菌的感染更加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将围绕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真菌
病原学诊断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1例
2
作者
景丹蕤
陈浩
+2 位作者
冯素英
李筱芳
王小坡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5-820,共6页
报道国内首例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患儿女,12岁,因全身反复红斑水疱伴口腔糜烂5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上眼睑、面颊散在暗红斑,下颌见暗红斑上糜烂面及水疱;背部、臀部、四肢见红斑基础上蚕豆至鸽蛋大小水疱,...
报道国内首例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患儿女,12岁,因全身反复红斑水疱伴口腔糜烂5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上眼睑、面颊散在暗红斑,下颌见暗红斑上糜烂面及水疱;背部、臀部、四肢见红斑基础上蚕豆至鸽蛋大小水疱,疱液清,部分呈不典型靶形损害;下唇黏膜、右侧颊黏膜各见一绿豆大小糜烂面;满月脸,双下肢较多萎缩纹。下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网篮状角化过度,表皮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伴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及基底膜带IgG、IgA、IgM、补体C3均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sg1/3抗体、抗BP180抗体和抗Ⅶ型胶原抗体均为阴性;免疫组化:CD3、CD4、CD5、CD8、CD56、颗粒酶B、EB病毒编码RNA均显示部分阳性,Ki67>70%阳性,CD20阴性。全血EB病毒DNA 1.97×10^(6) IU/ml,疱液EB病毒DNA 2.65×10^(7) IU/ml。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未见有意义突变位点。诊断: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治疗:甲泼尼龙40 mg/d、更昔洛韦2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人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多形红斑
儿童
持久性感染
淋巴增生性疾病
原文传递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4-487,共4页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膜形成在耳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耳念珠菌对其他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核苷类似物及丙烯胺类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耐药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题名
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8ZX10734404)。
文摘
暗色真菌是一组孢子和/或菌丝的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寄生生物,包括大约70个属和150个种[1]。暗色真菌可引起皮肤组织和内部脏器深部真菌感染,导致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此类感染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病原菌准确和快速的鉴定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新的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可帮助临床工作者对暗色真菌的感染更加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将围绕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暗色真菌
病原学诊断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519.8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1例
2
作者
景丹蕤
陈浩
冯素英
李筱芳
王小坡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5-8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3455)。
文摘
报道国内首例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患儿女,12岁,因全身反复红斑水疱伴口腔糜烂5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上眼睑、面颊散在暗红斑,下颌见暗红斑上糜烂面及水疱;背部、臀部、四肢见红斑基础上蚕豆至鸽蛋大小水疱,疱液清,部分呈不典型靶形损害;下唇黏膜、右侧颊黏膜各见一绿豆大小糜烂面;满月脸,双下肢较多萎缩纹。下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网篮状角化过度,表皮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伴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及基底膜带IgG、IgA、IgM、补体C3均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sg1/3抗体、抗BP180抗体和抗Ⅶ型胶原抗体均为阴性;免疫组化:CD3、CD4、CD5、CD8、CD56、颗粒酶B、EB病毒编码RNA均显示部分阳性,Ki67>70%阳性,CD20阴性。全血EB病毒DNA 1.97×10^(6) IU/ml,疱液EB病毒DNA 2.65×10^(7) IU/ml。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未见有意义突变位点。诊断: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治疗:甲泼尼龙40 mg/d、更昔洛韦2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后出院。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人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多形红斑
儿童
持久性感染
淋巴增生性疾病
Keywords
Herpesvirus 4,human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s
Erythema multiforme
Child
Persistent infec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分类号
R75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4-48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3455)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34404)。
文摘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膜形成在耳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耳念珠菌对其他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核苷类似物及丙烯胺类的耐药机制。
关键词
耳念珠菌
耐药性
研究进展
Keywords
Candida auris
Antifungal resistance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R379.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1例
景丹蕤
陈浩
冯素英
李筱芳
王小坡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