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体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1
作者 景奉东 潘诗农 +2 位作者 贾成杰 范国光 马越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瘤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高度恶性胶质瘤的^1H磁共振波谱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景奉东 赵铁男 +2 位作者 范国光 吴振华 郭启勇 《辽宁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1H磁共振波谱 预后 恶性胶质瘤 恶性脑胶质瘤 诊断 治疗 判定
下载PDF
读片窗
3
作者 景奉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M002-M002,M003,共2页
关键词 颅内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诊断 颅内肿瘤 鉴别诊断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垂体Rathke氏囊肿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国光 景奉东 +1 位作者 郭启勇 吴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MRI诊断垂体Rathke氏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垂体Rathke氏囊肿的病例共18例 ,均行常规及增强MRI检查 ,其中 9例加扫反转恢复 (IR)序列。结果 :所有 18例Rathke氏囊肿MRI均显示鞍内或向鞍上发展的圆形或椭... 目的 :探讨MRI诊断垂体Rathke氏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垂体Rathke氏囊肿的病例共18例 ,均行常规及增强MRI检查 ,其中 9例加扫反转恢复 (IR)序列。结果 :所有 18例Rathke氏囊肿MRI均显示鞍内或向鞍上发展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 5例伴有液平面形成。病变直径小于 1cm者 4例 ;1~ 3cm者 12例 ;大于 3cm者 2例。MR呈短T1信号者 14例 ,其中长T2 9例 ,短T2 5例 ;MR呈长T1长T2信号者 4例。增强扫描 ,其中有 7例于囊肿边缘出现环形强化。囊壁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17例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 ,其中 2例含有杯状细胞 ;1例混有假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1例合并有嗜酸性细胞垂体腺瘤。结论 :MRI对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Rathke氏囊肿 MRI 上皮细胞 细胞垂体腺瘤
下载PDF
~1H磁共振波谱在恶性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国光 景奉东 +1 位作者 吴振华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1H磁共振波谱 ( 1HMRS)鉴别恶性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 2 2例单发脑肿瘤患者 ( 14例脑胶质瘤 ,8例脑转移瘤 )术前行常规和增强MRI扫描及1HMRS。对其中 16例患者术后 6个月后进行MRI复查... 目的 :探讨1H磁共振波谱 ( 1HMRS)鉴别恶性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 2 2例单发脑肿瘤患者 ( 14例脑胶质瘤 ,8例脑转移瘤 )术前行常规和增强MRI扫描及1HMRS。对其中 16例患者术后 6个月后进行MRI复查。结果 :14例脑胶质瘤患者胆碱复合物波高高于脑转移瘤 ;肿瘤增强区肌醇波高及肿瘤周围区谷氨酸及谷氨酰胺 (Glu n)波高高于脑转移瘤。 8例脑转移瘤患者肿瘤增强区Glu n波高高于脑胶质瘤。术后复查MRI,3例出现复发 ,1HMRS显示Glu n及脂质波高显著升高 (占 18.8% )。结论 :1HMRS鉴别恶性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有诊断价值 ,并可对预后判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恶性胶质瘤 脑单发转移瘤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48例乳腺癌的CR钼靶摄影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林黎娟 姜润庭 +1 位作者 景奉东 田鸣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阐述乳腺癌的CT钼靶摄影征象及其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48例行钼靶摄影及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临床资料,通过双盲法记录各病例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浸润性导管癌在CR上常表现为毛刺样肿块,其次为钙化;浸润性小叶癌... 目的阐述乳腺癌的CT钼靶摄影征象及其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48例行钼靶摄影及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临床资料,通过双盲法记录各病例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浸润性导管癌在CR上常表现为毛刺样肿块,其次为钙化;浸润性小叶癌则表现为腺体扭曲和不对称密度;硬癌以长毛刺状肿块多见;原位癌常以微钙化为唯一的CR异常;乳腺粘液癌常表现为边界光滑肿块。结论CR钼靶摄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乳腺癌的影像表现与其生长和浸润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摄影 CR 病理
下载PDF
MRI在垂体胶样囊肿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景奉东 赵铁男 +2 位作者 范国光 吴振华 郭启勇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垂体胶样囊肿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胶样囊肿的病例共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及增强MRI检查,其中9例加扫反转恢复(IR)序列。结果:所有18例胶样囊肿MRI均显示鞍内或向鞍上发展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垂体胶样囊肿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胶样囊肿的病例共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及增强MRI检查,其中9例加扫反转恢复(IR)序列。结果:所有18例胶样囊肿MRI均显示鞍内或向鞍上发展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5例伴有液平面形成。病变直径小于1cm者4例;1—3cm者12例;大于3cm者2例。MR呈短T1信号者14例,其中长T29例,短T25例;MR呈长T1长T2信号者4例。对所有18例胶样囊肿同时行增强扫描,其中有7例于囊肿边缘出现环形强化。囊壁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7例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其中2例含有杯状细胞;1例混有假复层鳞状上皮细胞;1例合并有嗜酸性细胞垂体腺瘤。结论:MRI对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样囊肿 诊断 MRI 垂体 鳞状上皮细胞 嗜酸性细胞 反转恢复 结论 收集 环形
原文传递
大鼠C6脑胶质瘤MR扩散加权成像及灌注成像与组织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范国光 臧培卓 +2 位作者 景奉东 吴振华 郭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3-618,共6页
目的对大鼠脑胶质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成像(PWI)的实验研究,探讨两者在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只颅内种植C6胶质瘤细胞的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于种植后1~4周行MRT1WI、T2WI、DWI、PWI及增强T1WI检查。处死后... 目的对大鼠脑胶质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成像(PWI)的实验研究,探讨两者在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只颅内种植C6胶质瘤细胞的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于种植后1~4周行MRT1WI、T2WI、DWI、PWI及增强T1WI检查。处死后行脑组织HE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种植后3~4周,肿瘤实质区及肿瘤周围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种植后1~2周及对侧脑白质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实质区的ADC值随镜下肿瘤组织细胞构成比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负相关(r=-0.682,P<0.01)。种植后2~4周,肿瘤实质部分最大局部脑血容量(rCBVmax)与种植后1周及对侧脑白质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后1~2周,肿瘤周围区出现宿主血管rCBVmax值的增高,以种植后1周最为显著(t=3.88,P<0.01)。肿瘤实质区的rCBVmax值与CD34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值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716,P<0.01)。结论DWIC6胶质瘤肿瘤实质区ADC值的减低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C6胶质瘤的PWI肿瘤实质区rCBVmax值与组织学MVD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1种活体评价肿瘤微血管的指标。肿瘤周围区rCBVmax值可对肿瘤的新生血管与正常脑组织原有血管扩张的鉴别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C6脑胶质瘤 组织学 对照研究 微血管密度(MVD) Wistar大鼠 C6胶质瘤细胞 肿瘤实质 免疫组织化学 表观扩散系数 肿瘤恶性程度 T1WI 免疫组化 CD34 ADC值 肿瘤微血管 正常脑组织 周围区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1H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范国光 陈丽英 +4 位作者 吴振华 叶滨滨 景奉东 毛健 潘诗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38-842,共5页
目的 结合MRI探讨1H 磁共振波谱(1HMR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8 例经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MRI及1H MRS检查。年龄5 ~17 天,平均8-2 天。对其中的26 ... 目的 结合MRI探讨1H 磁共振波谱(1HMR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8 例经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MRI及1H MRS检查。年龄5 ~17 天,平均8-2 天。对其中的26 例患儿于6 个月以后分别进行随访和( 或) 复查MRI。同时选择8 例无窒息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做对照研究。MRI检查采用Elscint2-0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应用SE序列进行常规扫描,1HMRS采用定点分辨波谱序列(TR2 000 毫秒,TE135 毫秒)。所测定的代谢产物包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肌醇(MI) 、乳酸(LAC) 、谷氨酸及谷氨酰胺(GluGln) 等。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的1H MRS表现:8 例正常新生儿Cho、NAA 、CR 波峰高耸;MI波峰略低;GluGln 及LAC波峰低平或测不出。波幅从高至低的顺序为Cho、NAA、CR、MI、GluGln 及LAC。(2)HIE患儿的1HMRS表现:36 例NAA波峰高耸,2 例降低;26 例LAC波峰增高呈典型的双峰状;9 例GluGln 波峰呈多个增大的锯齿状波;11 例CR波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小儿肌间血管瘤MR检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诗农 吉士俊 +5 位作者 周永德 马瑞雪 范国光 景奉东 吴振华 鞠荣晖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肌间血管瘤MR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22例小儿肌间血管瘤均行MR矢状、冠状、横断T1加权和T2加权扫描。结果22例MR影像具有二种类型:①局限型(7例):病变呈不均一高信号,局限于单一肌肉且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②... 目的探讨小儿肌间血管瘤MR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22例小儿肌间血管瘤均行MR矢状、冠状、横断T1加权和T2加权扫描。结果22例MR影像具有二种类型:①局限型(7例):病变呈不均一高信号,局限于单一肌肉且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②弥漫型(15例):病变侵及二组或二组以上肌群,相邻组织间界限不清,且MR显示病变不均一高信号伴相邻受侵组织间隙混杂信号。结论MR能够全貌显示小儿肌间血管瘤病灶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并反映组织形态学特征,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