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氧化应激损伤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3
1
作者 景瑞花 乔鑫利 薛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拟在白内障细胞模型中验证氧化应激损伤是否可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铁死亡。方法 分别采用H_(2)O_(2)和紫外线B(UVB)模拟白内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H_(2)O_(2)组(0 h、12 h、24 h)和空... 目的 本研究拟在白内障细胞模型中验证氧化应激损伤是否可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铁死亡。方法 分别采用H_(2)O_(2)和紫外线B(UVB)模拟白内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H_(2)O_(2)组(0 h、12 h、24 h)和空白对照组、UVB组(UVB照射)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的检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荧光探针染色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和300μmol·L^(-1))H_(2)O_(2)组和空白对照组、UVB组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C11/BODIPY染色阳性细胞率,表征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 200μmol·L^(-1)H_(2)O_(2)处理晶状体上皮细胞后,与0 h时相比,12 h时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11/BODIPY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μmol·L^(-1)H_(2)O_(2)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11/BODIPY氧化态绿色荧光增强。H_(2)O_(2)可浓度梯度升高晶状体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与0μmol·L^(-1)H_(2)O_(2)组相比,100μmol·L^(-1)H_(2)O_(2)组、200μmol·L^(-1)H_(2)O_(2)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11/BODIPY荧光探针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00μmol·L^(-1)H_(2)O_(2)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11/BODIPY荧光探针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组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细胞凋亡方式为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11/BODIPY荧光探针染色阳性细胞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_(2)O_(2)和UVB均可直接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铁死亡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可能是白内障潜在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铁死亡 紫外线
下载PDF
TGF-β2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景瑞花 齐甜甜 +4 位作者 张明 岳嘉琦 王光妍 裴澄 马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731,741,共5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GF-β2(0、0.1、1... 目的探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GF-β2(0、0.1、1、10μg/L)处理HLEC后,Western blot检测TGF-β2诱导的线粒体途径依赖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5μg/L TGF-β2诱导细胞凋亡的具体形式,以及5μg/L TGF-β2处理细胞36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GF-β2可明显增加Caspase3的表达(P<0.001),促凋亡蛋白Bax与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比例失调(P<0.001)并呈浓度依赖性,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的Bax/Bcl-2-caspase3通路的凋亡。5μg/L的TGF-β2可以诱导HLEC发生凋亡(P<0.05),处理细胞36h后可导致G1/S周期阻滞。结论 PCO过程中伴随TGF-β2诱导的线粒体途经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PCO的形成过程,将为PCO发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转化生长因子-Β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IL-2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景瑞花 齐甜甜 +2 位作者 岳嘉琦 裴澄 马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8,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10 μg/L IL-2诱导RPE细胞,在相应时间点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特异性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10 μg/L IL-2诱导RPE细胞,在相应时间点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特异性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CM主要成分Ⅰ型胶原纤维(COL-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JAK/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用WP1066特异性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观察α-SMA、COL-1、Fn和TGF-β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RPE细胞经10 μg/L IL-2诱导后,Fn、COL-1、TGF-β2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p-STAT3/STAT3明显增高( P < 0.05 ),且这种作用随IL-2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JAK/STAT3抑制剂WP1066能有效抑制IL-2诱导的RPE细胞中Fn、COL-1和TGF-β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IL-2能通过 JAK/STAT3 信号通路促进RPE细胞ECM合成以及TGF-β2的表达,可能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JAK/STAT3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G-CSF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
4
作者 景瑞花 王韵卿 +2 位作者 乔鑫利 薛菲 马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粒细胞集落刺激生长因子(G-CSF)近年来被证明在后发性白内障(PCO)晶状体后囊膜组织中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G-CSF是否在PCO中发挥作用。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重组G-CSF蛋白处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B3),筛选有效、合适的作用浓度。West... 目的粒细胞集落刺激生长因子(G-CSF)近年来被证明在后发性白内障(PCO)晶状体后囊膜组织中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G-CSF是否在PCO中发挥作用。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重组G-CSF蛋白处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B3),筛选有效、合适的作用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G-CSF处理HLEC-B3细胞后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基因的作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G-CSF处理对HLEC-B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果80μg/L G-CSF可以促进HLEC-B3细胞增殖。G-CSF处理HLEC-B3细胞48 h后EMT和ECM合成标志基因的表达随时间明显上调。G-CSF处理HLEC-B3细胞48 h可以明显促进其侵袭,同样,G-CSF也可以明显诱导细胞迁移。结论G-CSF可以促进HLEC-B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和ECM合成,可能参与了PCO的发生,抑制G-CSF表达可能是控制PCO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上皮间质转分化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正常幼儿及不同年龄段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常见miRNA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 景瑞花 +2 位作者 秦莉 裴澄 吴昌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44-2048,共5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miRNA在正常幼儿及不同年龄段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其在维持晶状体正常功能和不同年龄段白内障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使用stem-loop RT-PCR法检测正常幼儿和幼儿(先天性白内障)、中青年及老年(年龄... 目的:检测并分析miRNA在正常幼儿及不同年龄段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其在维持晶状体正常功能和不同年龄段白内障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使用stem-loop RT-PCR法检测正常幼儿和幼儿(先天性白内障)、中青年及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miRNA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miRNA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幼儿晶状体中miR-184表达量最高。与正常幼儿相比,白内障幼儿晶状体中miR-184、miR-182表达升高,miR-124、miR-204表达降低。与幼儿患者相比,中青年患者晶状体中miR-204、miR-124和let-7d表达升高,miR-184、miR-183和let-7a表达降低,而老年患者晶状体中所有被检测miRNA表达均有改变,其中miR-182、miR-204、miR-124表达均升高,miR-184、miR-181b、miR-183、miR-125b、let-7a/b/d表达均降低。结论:正常幼儿及不同年龄段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miRNA表达差异显著,部分miRNA与晶状体的正常形态、功能及某些病理状态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miRNA在维持幼儿晶状体正常功能及不同年龄段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正常幼儿 先天性白内障 中青年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下载PDF
肉牛屠宰过程中胴体在冲淋前后极端微生物组成的变化
6
作者 王青婷 景瑞花 +4 位作者 焦圣寅 田思娟 刘彦乐 曹晖 韩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对通过高压热水冲淋前后肉牛胴体表面的极端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细菌菌落计数,并从分离的极端微生物中随机挑出8株厌氧菌和7株嗜冷菌,利用16S r DNA扩增、测序及生化试剂盒鉴定这些微生物的种属特征。结果冲... 目的对通过高压热水冲淋前后肉牛胴体表面的极端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细菌菌落计数,并从分离的极端微生物中随机挑出8株厌氧菌和7株嗜冷菌,利用16S r DNA扩增、测序及生化试剂盒鉴定这些微生物的种属特征。结果冲淋前后的肉牛胴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从106CFU/cm2降低至500 CFU/cm2,同时冲淋前后的肉牛胴体厌氧细菌总数从2×102CFU/g下降至400 CFU/g,嗜冷细菌总数从3×104CFU/g下降至3×102CFU/g。极端微生物主要属于厌氧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埃希菌属、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库特菌属Kurthia sp.、沙雷菌属Serrati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等6个属。结论高压热水冲淋可以很好的控制肉牛胴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但对于厌氧、嗜冷等极端微生物的减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胴体 屠宰加工 冲淋 减菌 嗜冷菌 厌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