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罗素到斯特劳森——简论指称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景秀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0-82,88,共4页
指称理论历来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对帮助我们理解许多语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斯特劳森批判、继承和发展了罗素的指称理论,尤其是关于限定摹状词指称的观点。斯氏区别了意义与指称以及语词本身与语词的使用,认为无论摹状词还是... 指称理论历来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对帮助我们理解许多语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斯特劳森批判、继承和发展了罗素的指称理论,尤其是关于限定摹状词指称的观点。斯氏区别了意义与指称以及语词本身与语词的使用,认为无论摹状词还是逻辑专名都应该在语境中赋予指称的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理论 罗素 斯特劳森 发展
下载PDF
汉语主题句的标记性及其翻译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景秀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73-76,共4页
标记性是一项重要的翻译指标,它能促使目的语与源语的语义等值、效果对应。汉语主题句按照标记性可划分为无标记的常位句和有标记的殊位句,分别有对应的句型模式可供识别。在汉译英过程中前者应采用同位不同序转换,而后者采用同位亦同... 标记性是一项重要的翻译指标,它能促使目的语与源语的语义等值、效果对应。汉语主题句按照标记性可划分为无标记的常位句和有标记的殊位句,分别有对应的句型模式可供识别。在汉译英过程中前者应采用同位不同序转换,而后者采用同位亦同序的转换。通过小句层面对此的运用和例证,表明这一规律考虑到汉语主题句的标记性,对汉译英具有指导意义,在实践中也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主题句 标记性 句型模式 同位/同序转换
下载PDF
论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景秀辉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09-111,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导入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语言教学在本质上是文化教学。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因此英语教学应坚持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导入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语言教学在本质上是文化教学。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因此英语教学应坚持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结合起来。本文将先从文化错误谈起,旨在揭示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而探讨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错误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下载PDF
近代中国英语教学对当今双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景秀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8-120,共3页
近代中国英语双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客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当今双语教学应视学生水平、师资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应避免在中小学盲目推广双语教学模式,高校可根据自身师资条件和社会需求,进行双语教学。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历史状况 现实思考
下载PDF
对互动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的统计分析
5
作者 景秀辉 庄晓敏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8,共5页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我们从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出发,以男女两组英语互动式性别广告为语料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男性广告在"祈使语气"、"消费者充当的主语—限定成分&...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我们从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出发,以男女两组英语互动式性别广告为语料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男性广告在"祈使语气"、"消费者充当的主语—限定成分"、"消费者充当的动作者—物质过程"的构形分布上均明显高于女性广告;而女性广告在"消费者充当的感觉者—心理过程"的构形分布上明显高于男性广告。这些构形分布的显著性差异说明,这类语篇建构的不同性别的身份是不同的,即建构不同的性别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身份建构 互动广告 构形 系统功能语法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风洞试验中的氢泄漏扩散分析
6
作者 马天才 景秀辉 +3 位作者 李田田 黄倍铭 谢娇娇 庞加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1-274,共1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生氢泄漏情况下,氢气在风洞内部的流动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当风洞模拟汽车以80 km/h行驶工况时,车底部泄漏的氢气紧贴着汽车表面向后移动进入汽车的尾流区,氢气浓度随着离汽车尾部距离的增加...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生氢泄漏情况下,氢气在风洞内部的流动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当风洞模拟汽车以80 km/h行驶工况时,车底部泄漏的氢气紧贴着汽车表面向后移动进入汽车的尾流区,氢气浓度随着离汽车尾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从收集口进入流道内的氢气集中在中、底部,具有明显的浓度梯度,经过风扇区后变得均匀;10 s后车底泄漏的氢气又重新回到试验段,与车底正在泄漏的氢气汇合,造成整个区域氢气浓度的持续升高。由于风洞流道拐角导流片的存在,流道内测的氢气浓度升高的更快。当风洞模拟汽车怠速工况时,泄漏的氢气大多在试验段内流动扩散,流道内几乎检测不到氢气。受试验段内气流扰动的影响,汽车两侧的氢气呈现出不对称分布,顶部的氢气集中在车左侧。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氢浓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洞 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s) 氢泄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船用一体式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催化反应机理和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阚安康 束晨 +2 位作者 杨超 景秀辉 李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为研究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fuel cell,RSOFC)的催化反应机理和传递过程,基于多物理场传递和多步基元反应模型,采用合成气燃料,建立二维数学模型描述双向可逆工作过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极吸... 为研究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fuel cell,RSOFC)的催化反应机理和传递过程,基于多物理场传递和多步基元反应模型,采用合成气燃料,建立二维数学模型描述双向可逆工作过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极吸附和解附反应分别集中于靠近气体通道和靠近电解质的区域;电极厚度和多孔微结构特征对气体扩散和表面成分分布影响显著。电化学反应集中在靠近电解质层的100μm内。Ni s和CO s是发电和电解的主要表面成分。与宏观气体反应模型相比,表面基元反应模型的结果与实验值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RSOFC) 船用电池 可逆工作 基元反应 电极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