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3 位作者 李毅毅 郑定柯 刘克君 谢乙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微小动脉瘤(共35个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栓塞加支架辅助治疗3例。结果动脉瘤完全填塞28个,瘤颈残留7个。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术后...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微小动脉瘤(共35个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栓塞加支架辅助治疗3例。结果动脉瘤完全填塞28个,瘤颈残留7个。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术后脑梗死8例。30例病人术后3个月复查DSA,残颈无增大表现而继续临床观察。随访34例,时间12个月,完全康复30例,遗留轻微神经功能障碍4例。结论对于已破裂的微小动脉瘤,在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相应技巧,预防出血及缺血性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微小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4
2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3 位作者 荆国杰 祝刚 刘克君 谢乙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4,共2页
目的总结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技术、术后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微弹簧圈在48h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21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其中宽颈动脉瘤5例,行球囊辅助成形微弹簧圈栓塞术,术毕均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结... 目的总结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技术、术后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微弹簧圈在48h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21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其中宽颈动脉瘤5例,行球囊辅助成形微弹簧圈栓塞术,术毕均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结果栓塞21例前交通动脉瘤,其中填塞>90%16例,填塞80%~90%5例。19例完全康复,2例留有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辅以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是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2 位作者 荆国杰 祝刚 刘克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5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随访1~3 a,面瘫恢复30例,部分恢复8例,无肿瘤复发。...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5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随访1~3 a,面瘫恢复30例,部分恢复8例,无肿瘤复发。结论娴熟的显微镜下手术技巧及熟熟练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解剖结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区肿瘤 显微手术 面神经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中p15与p27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景英朝 陆永建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p15与p27基因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50例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15和p27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基因在低级别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8.16±10.79)... 目的探讨p15与p27基因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50例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15和p27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基因在低级别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8.16±10.79)%、(11.00±3.24)%。p15基因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2.53±12.46)%、(10.50±2.01)%。结论p15与p27基因蛋白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可能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基因 P15 基因 P2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分析(附42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谢乙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 总结单用onyx胶栓塞或结合显微手术治疗以颅内出血为表现的动静脉畸形(AVM)的经验.方法 选择2010-2013年临床表现为自发性颅内出血的42例患者,造影明确为脑动静脉畸形,单使用onyx胶栓塞或结合显微手术治疗,进行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总结单用onyx胶栓塞或结合显微手术治疗以颅内出血为表现的动静脉畸形(AVM)的经验.方法 选择2010-2013年临床表现为自发性颅内出血的42例患者,造影明确为脑动静脉畸形,单使用onyx胶栓塞或结合显微手术治疗,进行疗效及并发症分析.结果 自发性颅内血肿量较少的Ⅰ-Ⅱ级AVM患者中17例仅使用onyx胶栓塞,获碍痊愈机会.5例部分栓塞及复查显影的行Y刀治疗.10例颅内血肿量较大,在1~5d内开颅手术的Ⅱ-Ⅲ级AVM患者,术前部分栓塞,降低开颅手术风险.5例Ⅳ级AVM,急性期栓塞瘤巢内动脉瘤,降低短期再出血几率,为后期续贯栓塞提供机会.结论 对表现为颅内出血的AVM患者,识别血管构筑学特点,并行完全或靶向性栓塞,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ONYX胶 血管内栓塞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顶枕叶脑动静脉畸形致颅内出血治疗体会
6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3 位作者 荆国杰 祝刚 林才 谢乙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顶枕交界部脑动静脉畸形(AVM)伴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栓塞或栓塞联合手术治疗顶枕叶AVM伴颅内出血患者31例,其中29例行单纯介入栓塞(93.5%),2例因栓塞后头颅CT证实再出血行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切除畸形血管(6.5%)。结果... 目的探讨顶枕交界部脑动静脉畸形(AVM)伴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栓塞或栓塞联合手术治疗顶枕叶AVM伴颅内出血患者31例,其中29例行单纯介入栓塞(93.5%),2例因栓塞后头颅CT证实再出血行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切除畸形血管(6.5%)。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遗留命名性失语2例,6例术前伴肢体偏瘫患者术后肌力均恢复满意。结论血管内栓塞或栓塞联合手术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枕顶叶AVM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介入栓塞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体会
7
作者 景英朝 荆国杰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外科治疗9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造影示动脉瘤的部位,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的处理技术。结果造影75例中阳性66例。55例手术患者恢复良好39例,一般14例,死亡2例;3例...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外科治疗9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造影示动脉瘤的部位,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的处理技术。结果造影75例中阳性66例。55例手术患者恢复良好39例,一般14例,死亡2例;3例栓塞者恢复良好;8例未行手术者恢复良好3例,死亡5例;造影阴性9例中恢复良好9例;17例未行造影者,死亡5例。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行脑血管造影,早期发现动脉瘤并行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支架治疗颈部颈动脉,椎动脉狭窄并发症分析
8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对支架治疗颈部颈,椎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1例发生支架移位,2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1例发生短暂性脑... 目的对支架治疗颈部颈,椎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1例发生支架移位,2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1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术中出现支架近端移位的患者,远端导入第二个支架;对低血压患者,持续数日泵入多巴胺,且长期随访上述患者均无后遗症。结论围手术期并发症需早期识别及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颈部颈动脉 椎动脉狭窄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毅毅 荆国杰 +2 位作者 姚晓腾 景英朝 谢乙团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3300-33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过确诊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存在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变化的88例患者进行格拉斯哥GCS评分,分型后确定三类患者,分别按每类患者情...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过确诊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存在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变化的88例患者进行格拉斯哥GCS评分,分型后确定三类患者,分别按每类患者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方式进行相应治疗。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于伤后不同时间的T3和FT3水平以及患者死亡率、致残率以及GOS评分情况。结果以整体水平而言,治疗组和对照组T3和FT3呈现上升恢复趋势。治疗组恢复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3和FT3于7 d和14 d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GOS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因急性颅脑损伤而致甲状腺素水平发生下降的患者,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实施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县级医院均可进行。因此,该疗法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甲状腺激素 变化 临床干预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王安 荆国杰 +5 位作者 姚晓腾 李毅毅 景英朝 刘克君 吕一帆 赵冬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早期亚低温治疗在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SDAI)病人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SDAI病人随机分为2组,常温组(20例)入院后床边行锥颅脑室外置管颅内压监测,予气管切开、脱水、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早期亚...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早期亚低温治疗在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SDAI)病人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SDAI病人随机分为2组,常温组(20例)入院后床边行锥颅脑室外置管颅内压监测,予气管切开、脱水、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早期亚低温组(23例)入院后6h内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7d,其余治疗同常温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并作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得到较好的颅内压监测,常温组平均颅内压〉20mmHg17例,大多数病人需较长时间使用脱水药物治疗;早期亚低温组平均颅内压〉20mmHg4例,经短时间使用脱水药后即降低。与常温组比较,早期亚低温组的病死率明显降低(x2=4.083,P=0.0433),恢复良好率明显提高(旷=4.098,P=0.0429)。结论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早期实施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提高SDAI病人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是一种较理想的SDAI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压监测 低温 人工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与预后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晓腾 荆国杰 +5 位作者 谢乙团 李毅毅 陈佳 景英朝 曾春生 林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PC、D-dimer、FIB的变化及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关系,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准入指标。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2组患者除低温相关干预措施不同外,其余治...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PC、D-dimer、FIB的变化及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关系,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准入指标。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2组患者除低温相关干预措施不同外,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治疗时观察分析各患者BPC、D-dimer、FIB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FIB在伤后6 h内,D-dimer在伤后12 h内均出现异常增高,两者在亚低温治疗患者上升程度均较常温组低,随后出现下降趋势。亚低温组无需血小板治疗者的疗效较需输注血小板治疗者好(P=0.000)。结论在颅脑损伤后6 h内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曾发BPC<50×109/L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准入指标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祝刚 姚晓腾 +3 位作者 晏广 李志平 景英朝 荆国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原因及紧急处理。方法分析总结65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情况及处理。结果65例患者术中破裂10例,其中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除1例为剪开硬膜时动脉瘤破裂外,其余...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原因及紧急处理。方法分析总结65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情况及处理。结果65例患者术中破裂10例,其中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除1例为剪开硬膜时动脉瘤破裂外,其余9例均于解剖侧裂及动脉瘤瘤颈时破裂。死亡2例,严重残废2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细致的操作,良好的显露,及时主动控制载流动脉近心端能减少术中破裂机会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术中破裂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治疗胆石症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云藩 邓予 +2 位作者 景英朝 黄华容 曹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EST)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对54例胆囊结石同时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LC之前或之后行EST治疗。结果45例LC前行EST取石,其中39例LC联合EST治疗成功;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EST)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对54例胆囊结石同时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LC之前或之后行EST治疗。结果45例LC前行EST取石,其中39例LC联合EST治疗成功;9例LC后行EST取石,7例EST取石成功,2例EST取石失败而中转施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全组病人LC联合EST治疗成功共46例,总成功率为85.19%,无重大并发症。结论LC联合EST能成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使这些患者能得到内镜外科和腔镜外科相结合的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检查 胆结石
下载PDF
自发性脑内血肿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祝刚 李志平 +2 位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荆国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4期46-47,共2页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内血肿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技巧、预后、随访结果等。方法对25例发生脑疝的疑似AN(动脉瘤)或AVM(动静脉畸形)的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行显微外科探查,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或切除AVM,去骨瓣减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内血肿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技巧、预后、随访结果等。方法对25例发生脑疝的疑似AN(动脉瘤)或AVM(动静脉畸形)的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行显微外科探查,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或切除AVM,去骨瓣减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并随访手术结果。结果除2例moyamoya病外,其他23例术前预测诊断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相符,符合率92%。除1例巨大MCA分叉部动脉瘤术中死亡外,其他患者均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结论对已发生脑疝的疑似AN或AVM的自发脑内血肿患者,如条件许可,可行显微外科探查,在清除血肿同时夹闭动脉瘤或切除畸形血管团,去骨瓣减压,以期达到尽早去除病因,救护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内血肿 显微手术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机械取栓术联合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师春梅 张健 +1 位作者 景英朝 谭小颖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42-645,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机械取栓术联合抗凝治疗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15例CVST合并出血的患者在联合静脉窦取栓术和抗凝治疗前后头痛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 目的初步观察机械取栓术联合抗凝治疗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15例CVST合并出血的患者在联合静脉窦取栓术和抗凝治疗前后头痛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存在的手术并发症。结果 1例患者病情危重,术中因脑疝死亡。其余14例患者在联合静脉窦取栓术和抗凝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头痛的程度、GC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后,14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0~2。结论对CVST合并有出血的患者,可考虑及早行机械取栓术联合抗凝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术 抗凝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下载PDF
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6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晓腾 荊国杰 +2 位作者 祝刚 景英朝 李百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3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病人16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前额纵裂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致残及死亡者。10例术后行全脑DSA检查,并证实动... 目的探讨经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病人16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前额纵裂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致残及死亡者。10例术后行全脑DSA检查,并证实动脉瘤颈夹闭完全。结论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手术野暴露好,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且在术中可控制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前额纵裂入路 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全脑血管造影假阴性观察与防范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晓腾 荊国杰 +2 位作者 祝刚 景英朝 李百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的假阴性率,探讨减少假阴性率、提高真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7-2008年的136例SSA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及比较DSA初检及复查的假阴性率。结...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的假阴性率,探讨减少假阴性率、提高真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7-2008年的136例SSA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及比较DSA初检及复查的假阴性率。结果136例中DSA检查阳性122例,阴性14例,其中首次DSA检查阳性113例,阴性23例;2周后DSA检查阳性9例(高颈段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阴性14例;第3次DSA检查中未发现阳性病例。首次DSA检查真阳性率为83.1%,假阴性率为16.9%;2周后DSA复查真阳性率为89.7%。结论SSAH首次DSA检查具有较高假阴性率,2周后复查DSA是降低假阴性率提高真阳性率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假阴性
下载PDF
三维DSA及虚拟内镜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乙团 姚晓腾 +4 位作者 荆国杰 曾春生 郑定柯 景英朝 吕一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4期2099-2100,共2页
目的探讨DSA血管虚拟内镜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于我科住院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数字减影... 目的探讨DSA血管虚拟内镜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于我科住院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虚拟内镜成像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动脉瘤完全栓塞率、是否发生术后梗塞灶、患者恢复时间、术后预后评分(GO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上在血管介入诊治颅内动脉瘤时,可以采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虚拟内镜成像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虚拟内镜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乙团 荆国杰 +6 位作者 姚晓腾 李毅毅 景英朝 李王安 林才 马宝新 吕一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2期67-68,共2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亚低温治疗弥散性轴索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10—2012-12因颅脑受伤,诊断为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69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并于入院当天(治疗前)、2个月后分别复查头颅DTI影像,并统计2个月后...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亚低温治疗弥散性轴索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10—2012-12因颅脑受伤,诊断为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69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并于入院当天(治疗前)、2个月后分别复查头颅DTI影像,并统计2个月后患者的GOS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2个月后复测FA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GOS评分,亚低温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清晰显示损伤的神经轴索,并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为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亚低温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月英 林玉兰 +2 位作者 汪海燕 景英朝 姚晓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介入溶栓治疗,良好23例(72%)。9例患者遗留较重神经功...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介入溶栓治疗,良好23例(72%)。9例患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障碍,肢体肌力<Ⅲ级。结论积极有效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