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组分分析及抑菌作用测定 被引量:9
1
作者 智亚楠 陈月华 +2 位作者 马宇明 尹健 陈利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为了明确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黄花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熏蒸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黄花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 为了明确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黄花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熏蒸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黄花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324%,其主要组分为蒿酮(46.654%)、桉油精(13.422%)、樟脑(9.648%)等;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8μL/皿、0.89μL/皿、1.32μL/皿和1.52μL/皿。说明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可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使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蒙古蒿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智亚楠 陈月华 +3 位作者 温亚娟 马宇明 陈利军 尹健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224-227,共4页
为明确河南省信阳市野生蒙古蒿挥发油的组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蒙古蒿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蒙古蒿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并测定挥发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从蒙古蒿挥发油中... 为明确河南省信阳市野生蒙古蒿挥发油的组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蒙古蒿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蒙古蒿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并测定挥发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从蒙古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33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9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 602%,其主要组分为兰香油薁(16. 59%)、大根香叶烯D(14. 916%)、石竹烯(9. 615%)、桉树脑(8. 782%)等。挥发油对供试的水稻纹枯病病菌、小麦赤霉病病菌、辣椒炭疽病病菌和水稻胡麻斑病病菌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 05、5. 20、6. 98、9. 01μL/皿。可见蒙古蒿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望作为熏蒸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蒿 熏蒸抑菌活性 挥发油 化学组分
下载PDF
蓝冰柏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智亚楠 陈月华 +2 位作者 陈平 陈利军 史洪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5-1560,共6页
【目的】明确蓝冰柏挥发油的组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活性,为蓝冰柏在农林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蓝冰柏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分,并测定分析蓝冰柏挥发油对草... 【目的】明确蓝冰柏挥发油的组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活性,为蓝冰柏在农林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蓝冰柏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分,并测定分析蓝冰柏挥发油对草莓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熏蒸抑制作用。【结果】从蓝冰柏挥发油中共分离到44种组分,鉴定出其中30种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241%,其主要组分为伞形酮(16.416%)、顺式—依兰油-4,5-二烯(14.765%)、4-萜烯醇(12.111%)和右旋柠檬烯(7.044%)等。蓝冰柏挥发油对供试草莓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均有一定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0.91、2.27、0.84和4.12μL/皿。【结论】蓝冰柏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熏蒸抑制作用,其活性成分可作为先导化合物用于开发新型农药或直接作为杀菌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冰柏 熏蒸抑菌活性 挥发油 化学组分
下载PDF
微胶囊农药的制备技术及发展概述 被引量:6
4
作者 智亚楠 王国君 陈利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年第5期97-100,110,共5页
介绍了微胶囊农药的特点、囊壁材料、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能表征,讨论了微胶囊农药的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胶囊 农药 制备方法 发展现状
下载PDF
茶树茶饼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智亚楠 陈利军 +2 位作者 史洪中 王国君 郭世保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茶饼病是我国茶树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茶饼病的发生规律,并从选育抗病品种、改善农业管理措施、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对近年来茶树茶饼病防治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茶饼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智亚楠 陈利军 王国君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89-890,共2页
结果表明,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3次调查显示防效均在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防效。在辣椒炭疽病发生初期使用... 结果表明,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3次调查显示防效均在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防效。在辣椒炭疽病发生初期使用,间隔7 d施药1次,共喷药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智亚楠 王国君 刘红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以培养出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兼备的高素质植保人才。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农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智亚楠 王国君 刘红敏 《农技服务》 2019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针对农药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入手,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和学生就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农药学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智亚楠 张方梅 +1 位作者 陈利军 尹健 《农技服务》 2016年第5期14-16,共3页
研究了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不同用量对信阳地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3~990 g 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马唐、异型莎草、醴肠等一年... 研究了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不同用量对信阳地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3~990 g 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马唐、异型莎草、醴肠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高剂量下会产生一定的药害,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直播稻田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戊灵 直播稻 杂草 防效
下载PDF
农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智亚楠 王国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134-135,共2页
针对农药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实验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进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完善实验室建设、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农药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力、综合素质... 针对农药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实验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进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完善实验室建设、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农药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信阳地区水稻主要病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智亚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140-141,共2页
调查信阳地区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提出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 河南信阳
下载PDF
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在旱直播稻田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智亚楠 张方梅 陈利军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4期4-4,6,共2页
研究了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能有效防除稗草、马唐、异型莎草、醴肠等杂草。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直播稻田除草剂。
关键词 二甲戊灵 直播稻 杂草 防效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早期妊娠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智亚楠 甄诚 +4 位作者 刘娇 侯涛涛 李林青 张萍萍 李亚丽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93-96,共4页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小分子家族,其与膜结合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广泛参与细胞免疫、生长发育、炎症等多种生理功能。趋化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胚胎滋养层、蜕膜基质细胞及蜕膜免疫细胞中普遍表达,并通过其受体发挥作用,一...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小分子家族,其与膜结合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广泛参与细胞免疫、生长发育、炎症等多种生理功能。趋化因子在母胎界面的胚胎滋养层、蜕膜基质细胞及蜕膜免疫细胞中普遍表达,并通过其受体发挥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子宫内膜蜕膜化、提高子宫容受性,另一方面可以调控滋养层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胚胎着床和发育;此外,趋化因子可以募集外周免疫细胞到达蜕膜,进一步分化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并且介导胎盘血管形成,多方面参与正常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早期妊娠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早期妊娠生理,并为治疗病理妊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提供治疗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母胎界面 滋养层细胞 蜕膜细胞 免疫细胞 早期妊娠
下载PDF
土荆芥花序和叶挥发油的抑菌作用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利军 智亚楠 +1 位作者 王国君 史洪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3,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土荆芥花序和叶的挥发油,采用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土荆芥花序和叶的挥发油的含油率分别为4.02%和1.64%;GC-MS从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到10个和9个组分,均鉴定出7个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土荆芥花序和叶的挥发油,采用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土荆芥花序和叶的挥发油的含油率分别为4.02%和1.64%;GC-MS从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到10个和9个组分,均鉴定出7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431%和99.103%;挥发油的主要组分均为驱蛔素、2-蒈烯和α-松油烯,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叶和花序的挥发油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46μL/皿和1.80μL/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挥发油 GC-MS 分析 抑菌作用 不同部位
下载PDF
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其组分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利军 智亚楠 +3 位作者 王国君 尹健 熊建伟 史洪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比较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和触杀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熏蒸与触杀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均随着挥发油... 为了比较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和触杀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熏蒸与触杀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均随着挥发油剂量增加而增强,随处理时间延长多呈减弱趋势。其对白菜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7.4~22.1μL/L、103.9~241.7μL/L,对水稻胡麻斑病菌孢子萌发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8μL/L、789.3μL/L。土荆芥果实挥发油通过熏蒸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使其细胞内含物渗漏;通过触杀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随挥发油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增加。GC-MS分析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2-蒈烯和驱蛔素。综合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熏蒸作用的效果优于触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果实 挥发油 熏蒸抑菌作用 触杀抑菌作用 抑菌机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菊方翅网蝽雌雄成虫图像识别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鹏亮 张方梅 +3 位作者 尹健 刘红敏 周顺玉 智亚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5,共6页
菊方翅网蝽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特种经济作物菊芋的潜在性害虫,对此害虫的形态识别和种群动态预测非常重要。昆虫几何形态特征的提取和分析是进行其自动识别、远程鉴定、种群监测和预测预报的基础。本文利用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BugS... 菊方翅网蝽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特种经济作物菊芋的潜在性害虫,对此害虫的形态识别和种群动态预测非常重要。昆虫几何形态特征的提取和分析是进行其自动识别、远程鉴定、种群监测和预测预报的基础。本文利用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BugShape软件对其外部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自动和手动获取与分析。结果表明,菊方翅网蝽周长和紧凑度两个参数在不同分辨率下差异显著,雌虫球状性在不同分辨率下也差异显著。雌雄之间周长、长轴长度和短轴长度差异不显著,而偏心率、紧凑度、球状性、叶状性和圆形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雌雄个体的原始判别正确率为92%~93%,交叉判别正确率为91%~93%。使用所有10个参数进行判别分析时,判别的正确率与分辨率呈正相关关系。手动测量结果表明,菊方翅网蝽雌雄成虫体长分别为(1.86±0.07)mm和(1.80±0.07)mm,中胸宽度分别为(0.73±0.02)mm和(0.69±0.03)mm,腹部宽度分别为(1.04±0.05)mm和(0.84±0.07)mm。利用手动测量数据进行雌雄个体判别分析的正确率达到9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方翅网蝽 形态特征 图像处理 雌雄鉴定 自动识别
下载PDF
基于组效关系的土荆芥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组分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月华 陈利军 +2 位作者 金银利 马宇明 智亚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通过分析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挥发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熏蒸抑制作用与其化学组分之间的组效关系,鉴定挥发油中与抑菌作用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 通过分析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挥发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熏蒸抑制作用与其化学组分之间的组效关系,鉴定挥发油中与抑菌作用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29个土荆芥挥发油样品的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同时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各样品对灰葡萄孢的熏蒸抑制效能。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油91.39%~99.50%的13种共有化合物为特征化合物,采用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法分析组效关系,同时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验证组效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甲基-4-异丙基苯酚、麝香草酚、α-萜品烯、p-伞花烃和驱蛔萜等化合物是土荆芥挥发油对灰葡萄孢菌发挥熏蒸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挥发油 组效关系 熏蒸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利军 王国君 +3 位作者 智亚楠 扶胜兰 史洪中 宁万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了评价温度、水量、放置方式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对扣法分别测定了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在不同温度、水量、培养皿放置方式等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莴苣菌核病菌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 为了评价温度、水量、放置方式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对扣法分别测定了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在不同温度、水量、培养皿放置方式等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莴苣菌核病菌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3种病原菌的熏蒸抑菌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与菌落直径呈现的规律相反,最低抑菌率分别出现在20℃、20℃和30℃,此温度位于3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随着水量的增加,熏蒸抑菌率逐渐降低,最低水量的5μL/皿处理与更高水量的处理间存在差异性;倒置培养条件下对3种菌的熏蒸抑菌率均大于正置培养,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莴苣菌核病菌的抑菌率2种方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研究证实,在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活性最低;随着水量的增加,熏蒸活性逐渐降低;倒置培养方式优于正置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挥发油 熏蒸抑菌活性 温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对茶树炭疽病病菌具拮抗作用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君 陈利军 +1 位作者 熊建伟 智亚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78,共3页
为了筛选出对茶树炭疽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根际促生细菌,从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采集85份土样,分离得到23株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7株细菌菌株,且其代谢产物对茶树炭疽病病菌的平均抑制... 为了筛选出对茶树炭疽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根际促生细菌,从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采集85份土样,分离得到23株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7株细菌菌株,且其代谢产物对茶树炭疽病病菌的平均抑制率达到53.20%。依据生理生化特征经初步鉴定,7株拮抗菌株均隶属于芽孢杆菌属。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构建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广适菌群提供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病病菌 拮抗作用 根际促生细菌 筛选
下载PDF
紫穗槐果实挥发油化学组分GC-MS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月华 智亚楠 +2 位作者 陈利军 马宇明 王海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2-1405,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穗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对其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4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4.576%。紫穗槐果实挥发油主要组分是γ-古云烯(18.574%)、γ-杜松烯(9.354%)、(1α,4aα,8aα)-1,2,3,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穗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对其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4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4.576%。紫穗槐果实挥发油主要组分是γ-古云烯(18.574%)、γ-杜松烯(9.354%)、(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7.872%)、芳樟醇(6.667%)、γ-芹子烯(5.91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挥发油 GC-MS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