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资医师运用BI-RADS判断乳腺病灶特征的一致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智文祥 陈亚青 +3 位作者 李文英 蒋珺 张惠箴 何萍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和X线医师运用BI-RADS判断乳腺病灶影像学特征的一致性。方法超声图像和钼靶图像各由1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采集、存图。参照BI-RADS描述的各影像特征,由不同年资超声和X线医师分别对441个乳腺病灶的影像图...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和X线医师运用BI-RADS判断乳腺病灶影像学特征的一致性。方法超声图像和钼靶图像各由1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采集、存图。参照BI-RADS描述的各影像特征,由不同年资超声和X线医师分别对441个乳腺病灶的影像图独立阅片,记录每个病灶的影像学特征。用CohensKappa(K)统计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判断病灶特征的一致性。结果①两名不同年资X线医师判断乳腺有无病灶的整体一致性好(K=0.71),判断病灶形状、边缘的整体一致性呈中度(K=0.45、0.47),而判断病灶密度的整体一致性弱(K=0.26);判断乳腺有无钙化和钙化形态整体一致性好(K=0.73、0.78);②两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判断乳腺病灶形状的整体一致性好(K=0.66),判断病灶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整体一致性呈中度(K=0.57、0.41);而判断病灶边缘、后方回声的整体一致性弱(K=0.35、0.40)。结论BI-RADS术语描述病灶特征较为详细,受诊断者经验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钼靶X线 乳腺病变 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体系
下载PDF
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顾新刚 吴旸 +1 位作者 夏寅娟 智文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68-3570,共3页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对胃良恶性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LOAK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0MHz),观察患者服用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胃病灶的声像图特征,观察参数包括病灶大小、形状、位置,病灶处胃壁厚度、黏膜...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对胃良恶性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LOAK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0MHz),观察患者服用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胃病灶的声像图特征,观察参数包括病灶大小、形状、位置,病灶处胃壁厚度、黏膜的连续性、胃壁的层次、胃蠕动度、病灶的回声类型等。结果:(1)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胃窗超声造影对74个病灶的检出率98.6%,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86.2%,特异性91.1%,对胃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率86.2%。(2)良恶性病灶处胃壁厚度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恶性病灶间的大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可作为胃癌诊断和普查的一种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超声造影 病灶
下载PDF
Tei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钱建芬 吴旸 +4 位作者 林银康 汤裕华 周霖珺 智文祥 王明瑜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临床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动脉高压(COPD+PH)患者68例,另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临床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动脉高压(COPD+PH)患者68例,另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根据三尖瓣反流压差,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并按其分别判定为重度PH组、中度PH组和轻度PH组。超声常规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横径、肺动脉主干内径,并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68例COPD+PH患者中,重度PH组22例,中度PH组30例,轻度PH组16例;与对照组相比,重度PH组和中度PH组右心大小、Tei指数均有统计学差异,轻度PH组无明显右心形态改变,Te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心室Tei指数可作为COPD伴中重度PH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TEI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新刚 夏寅娟 +2 位作者 吴旸 王宇 智文祥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浅表肿块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方法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成功率100%,取材满意率达100%,其中良性病例30例,恶性病例16例。结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浅表肿块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方法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成功率100%,取材满意率达100%,其中良性病例30例,恶性病例16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操作简便、损伤小、成功率高,是浅表肿块明确诊断病理性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肿块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心肌做功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苗爱雨 智文祥 +3 位作者 周瑾 刘雅静 王宇 常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6-81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结合心肌做功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35例... 背景与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结合心肌做功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35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4个周期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获取动态二维图像,同时使用肱动脉袖带血压计测量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值,测量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dia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depth,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late diastolic tissue velocity,A峰)、二尖瓣环间隔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tissue velocity,e’),并计算E/A、E/e’;应用EchoPac软件脱机分析,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左心室分层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以及左心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myocardial work index,GWI)、整体有用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无用功(global wasted work,GW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myocardial work efficiency,GWE);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化疗前比较,化疗2个周期乳腺癌患者GLSeondo、GLS有所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WW增加,GWE降低(P<0.05);化疗4个周期后GLS、GLSendo、GWI、GCW、GWE均降低,GWW增加。与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乳腺癌患者GLS、GLSendo、GWI、GCW、GWE降低,GWW增加(P<0.05)。与化疗前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乳腺癌患者E/e’升高(P<0.05)。各周期结束后的其余各项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能早期检测乳腺癌患者在蒽环类药物化疗中左心室功能的早期改变,GWW及GWE较其他参数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做功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下载PDF
卵巢改变的超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娜 李佳伟 +3 位作者 王芬 陈雅玲 智文祥 常才 《肿瘤影像学》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解剖结构变化的病理学和超声诊断,以提高对卵巢变化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卵巢手术病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判断卵巢变化可出现各种误诊和漏诊,尤其在卵巢生理性改... 目的:探讨卵巢解剖结构变化的病理学和超声诊断,以提高对卵巢变化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卵巢手术病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判断卵巢变化可出现各种误诊和漏诊,尤其在卵巢生理性改变方面。卵巢生理性改变的超声符合率为23.1%。结论:超声对卵巢病变的发现有一定帮助,但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病变 超声诊断 病理
下载PDF
乳腺单纯黏液腺癌大小对超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智文祥 常才 +6 位作者 陈敏 周世崇 高毅 王芬 陈雅玲 苗爱雨 杨晓群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黏液腺癌大小对超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单纯性黏液癌患者101个癌灶的声像图特征。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大小将病灶分为3组:Ⅰ组,病灶〈20mm;Ⅱ组,病灶≥20mm,〈40mm;Ⅲ组,≥40mm。...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黏液腺癌大小对超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单纯性黏液癌患者101个癌灶的声像图特征。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大小将病灶分为3组:Ⅰ组,病灶〈20mm;Ⅱ组,病灶≥20mm,〈40mm;Ⅲ组,≥40mm。分析癌灶大小与超声参数的关系。结果Ⅰ组38个病灶,Ⅱ组52个病灶,Ⅲ组11个病灶。Ⅲ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Ⅰ组患者(F=3.442,P=0.036),病灶形态(χ2=9.813,P=0.005)和血流信号(χ2=27.952,P=0.000)在三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边界、回声类型等参数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为85.1%,病灶越小误诊率越高。结论分叶状和内部血流信号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病灶越小误诊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腺癌 黏液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膀胱实质占位性病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智文祥 顾新刚 +4 位作者 王宇 夏寅娟 吴旸 沈惠芳 杨华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6期I0036-I0037,共2页
膀胱肿瘤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行超声检查图像资料完整且具有病理结果的124个病灶.旨在评价常规超声在膀胱占位性病灶诊断中... 膀胱肿瘤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行超声检查图像资料完整且具有病理结果的124个病灶.旨在评价常规超声在膀胱占位性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声诊断 占位性 临床价值 病灶 影像学检查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临床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超声光散射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智文祥 常才 +6 位作者 高毅 陈敏 陈雅玲 时兆婷 苗爱雨 王芬 朱晓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93个病灶。于化疗前及末次化疗结束后分别行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检查获得病灶超声大小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根据影像学实体瘤评估标准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93个病灶。于化疗前及末次化疗结束后分别行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检查获得病灶超声大小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根据影像学实体瘤评估标准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R)组、部分缓解(PR)组、稳定(sD)组、进展(PD)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81.7%。化疗前病灶超声大小、总血红蛋白浓度(TH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P=0.001)及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百分比(△Size%)(P=0.002)和THC变化百分比(△THC%)(P〈0.001)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PD组THC之外(P=0.590),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病灶大小及THC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0.001和P〈0.001,PRP〈0.001和P〈0.001,SDP=0.023和P=0.002,PDP=0.001)。光散射预测新辅助化疗有效率ATHC%为23.9%,曲线下面积(Az)0.75,此阈值的诊断效能敏感性73.7%,特异性76.5%,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39.4%,准确性74.2%。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ATHC%与超声&Size%各组之间变化一致,CR组变化最大,PR、SD组依次降低,△THC%可以术前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光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E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旸 智文祥 +3 位作者 顾新刚 季筱雯 夏寅娟 杜燕然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诊断甲状腺低回声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2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采用双盲法独立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ECT的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影像学特征,并作出诊断。对照病理,绘制RO...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诊断甲状腺低回声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2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采用双盲法独立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ECT的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影像学特征,并作出诊断。对照病理,绘制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41个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恶性结节27个,良性结节14个;超声诊断恶性结节24个,良性结节17个,ECT诊断恶性结节39个,良性结节2个,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9%、100.0%、100.0%、82.4%、92.7%和92.6%、14.3%、67.5%、50.0%、65.9%。超声和ECT诊断甲状腺结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和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优于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 彩色 多普勒 结节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时兆婷 乐坚 +3 位作者 陈雅玲 李佳伟 智文祥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的灰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各参数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资料,分为腋下淋巴结转移组和腋下淋巴结无转移组,分析原发灶的二维超声参数...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的灰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各参数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资料,分为腋下淋巴结转移组和腋下淋巴结无转移组,分析原发灶的二维超声参数(包括方位、形状、边缘、后方回声、内部回声、钙化等因素)以及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大小、年龄、组织学分级及分子分型),用单因素(Chi—Square)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原发灶声像图各参数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45岁)、肿块大小(≥2era)、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子分型(Luminal B)及边缘成角数(〉10个)对腋下淋巴结转移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573,P=0.019)、大小(OR=2.359,P=0.001)、组织学分级(OR=0.529,P=0.008)及边缘成角数(OR=1.889,P=0.031)为影响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声像图特征与腋下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判断腋下淋巴结转移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浸润性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影像学测量乳腺癌大小的价值比较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智文祥(综述) 卫春芳(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9-442,共4页
术前肿瘤大小是决定乳腺癌临床分期的重要因素。以肿瘤病理大小作为对照,超声成像、钼靶x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方法在测量乳腺癌大小方面显示不同程度的准确率。乳腺组织密度、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等因素影响影像学测量乳腺癌大小... 术前肿瘤大小是决定乳腺癌临床分期的重要因素。以肿瘤病理大小作为对照,超声成像、钼靶x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方法在测量乳腺癌大小方面显示不同程度的准确率。乳腺组织密度、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等因素影响影像学测量乳腺癌大小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成像 磁共振成像 钼靶x线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病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智文祥 顾新刚 +4 位作者 杨华丽 沈惠芳 王宇 何萍青 应学翔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5-636,共2页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成像技术,可测量并分析计算病变内部血红蛋白总量和血氧饱和度等光学参数,根据良恶性病灶的血供及血氧含量差异可对病灶行定性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及其与常规...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成像技术,可测量并分析计算病变内部血红蛋白总量和血氧饱和度等光学参数,根据良恶性病灶的血供及血氧含量差异可对病灶行定性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及其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鉴别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成像技术 乳腺病灶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光散射 鉴别诊断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差
原文传递
常规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技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疗效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智文祥 范亦武 +8 位作者 高毅 王宇 王芬 陈雅玲 苗爱雨 周世崇 时兆婷 周瑾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光散射技术及二者联合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共93个病灶,于化疗前及末次化疗结束后术前分别行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检查获得病灶超声大小和总血红蛋白浓度(THC),计算病灶大小...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光散射技术及二者联合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共93个病灶,于化疗前及末次化疗结束后术前分别行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检查获得病灶超声大小和总血红蛋白浓度(THC),计算病灶大小的变化(△Size)和THC的变化率(△THC)。根据影像学实体瘤评估标准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稳定组、进展组。根据Miller—Payne系统分为病理完全缓解和病理部分缓解组。结果93个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81.7%,完全缓解率24.7%,ROC曲线分析超声和超声光散射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和无效的△Size和△THC阈值分别为42.6%和23.9%,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和0.751,二者并联及串联后AUC分别为0.680和0.737;ROC分析超声和超声光散射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Size和△THC阈值分别为64.5%和27.2%,AUC分别为0.690和0.728,二者并联及串联后AUC分别为0.693和0.726。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常规超声可术前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二者联合后并未改善各自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光散射成像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总血红蛋白浓度
原文传递
T1-T3期乳腺癌超声光散射参数差异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智文祥 陈敏 +7 位作者 王宇 周世崇 胡娜 曾伟 张迅 周瑾 乐坚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T1-T3期乳腺癌超声光散射参数分布差异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47例乳腺癌患者(共455个癌灶),术前1~2 d超声光散射获得病灶超声最大径、最大血红蛋白浓度(tota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THC),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T1-T3期乳腺癌超声光散射参数分布差异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47例乳腺癌患者(共455个癌灶),术前1~2 d超声光散射获得病灶超声最大径、最大血红蛋白浓度(total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THC),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灶距皮肤和乳头的距离、淋巴结有否转移。参考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癌症分期对病灶按照大小分为T1期(病灶≤2 cm)、T2期(2 cm〈病灶≤5 cm)、T3期(病灶〉5 cm)3组。结果455个乳腺癌灶中,T1期148个,T2期251个,T3期56个,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病灶THC及病灶距乳头的距离在乳腺癌T1-T3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T3期THC[(233.1±54.0)μmol/L]和T2期THC[(221.0±56.0)μmol/L]均显著大于T1期[(181.6±70.4)μmol/L](P=0.000)。随着T分期增加即病灶增大,发病年龄逐渐减小,病灶距乳头的距离逐渐减小,病灶THC增加。患者的体重指数及病灶距皮肤的距离在乳腺癌不同T分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乳腺癌T1-T3期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T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的比率依次增加,即T1期26.4%,T2期49.8%,T3期55.4%。结论随着乳腺癌T分期增加,病灶THC增加,患者年轻化及淋巴结转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光散射断层成像 最大血红蛋白浓度
原文传递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不同大小人源性裸鼠三阴性乳腺癌弹性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智文祥 周瑾 +2 位作者 刘晁旭 周世崇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不同大小人源性裸鼠三阴性乳腺癌弹性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对30只雌性BALB/c裸鼠建立人源性三阴性乳腺癌模型,其中27只裸鼠成瘤。选择其中...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不同大小人源性裸鼠三阴性乳腺癌弹性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对30只雌性BALB/c裸鼠建立人源性三阴性乳腺癌模型,其中27只裸鼠成瘤。选择其中行超声和SWE检查的21只裸鼠21个瘤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瘤大小分为三组,即A组(≤5 mm)、B组(>5,≤10 mm)、C组(>10,≤15 mm)。超声测量移植瘤最大径并选择其最大切面行SWE,获得移植瘤的弹性参数,即最大弹性值(Emax)、平均弹性值(Emean)、弹性值标准差(Esd)。对照病理结果,分析移植瘤的Ki67与弹性参数的关系。结果随着移植瘤增大,Emax、Esd、Ki67增加(均P<0.05)。病灶最大径、Emax、Esd、Ki67在B组(P<0.001,P=0.006,P=0.002,P=0.026)和C组(P<0.001,P<0.001,P<0.001,P=0.028)显著大于A组,余参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瘤大小与Emax(r_(s)=0.673,P=0.001)、Esd(r_(s)=0.661,P=0.001)、Ki67(r_(s)=0.509,P=0.01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WE的Emax和Esd可反映三阴性乳腺癌病灶生长过程中的硬度变化和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裸鼠 三阴性乳腺癌
原文传递
乳腺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各向异性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雅玲 高毅 +4 位作者 王芬 李娜 苗爱雨 智文祥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病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ography,SWE)弹性模量各向异性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对281例乳腺病灶(179例恶性,102例良性)进行传统超声和SWE检查,分析横切面、纵切面弹性模量值的各向异性差值(anisotrop... 目的研究乳腺病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ography,SWE)弹性模量各向异性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对281例乳腺病灶(179例恶性,102例良性)进行传统超声和SWE检查,分析横切面、纵切面弹性模量值的各向异性差值(anisotropicdifference,AD)和各向异性因子(anisotropyfactors,AF)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病灶横切面的弹性模量值显著高于纵切面。各参数的AF分别与对应的弹性模量值呈显著正相关(P=0.000),恶性病灶AF显著高于良性病灶(P=0.000)。AF诊断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D(P〈0.001)。浸润性导管癌的AF显著高于导管内原位癌。156例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中,横切面、纵切面的弹性模量值均与组织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组织学分级Ⅰ级的病灶AF显著低于Ⅱ级和Ⅲ级的病灶(P=0.000);ER/PR(+)的病灶AF显著高于ER/PR(-)的病灶。结论乳腺病灶SWE的各向异性对恶性病灶及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 剪切波弹性成像 各向异性 组织病理学
原文传递
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瑾 周世崇 +6 位作者 李佳伟 王宇 陈雅玲 王芬 智文祥 陈敏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分析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血清学及超声影像特征,寻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9月于本院行甲状腺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单灶PTC的患者1 174例,按有无中央... 目的分析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血清学及超声影像特征,寻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9月于本院行甲状腺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单灶PTC的患者1 174例,按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分为CLNM阳性组及CLNM阴性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及病灶超声特征,确定影响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1 174例患者中,469例(39.9%)表现为CLNM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肿瘤最大径、位置、紧贴甲状腺被膜、回声、纵横比、声晕、微钙化与CLNM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男性、Tg≥20 μg/L、TPOAb<1 kU/L、肿瘤最大径>10 mm、微钙化为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逻辑回归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AUC为0.714,特异性为73.1%,敏感性为59.7%。结论单灶PTC患者年龄较小、男性、术前TPOAb水平低、Tg水平较高、超声图像中肿瘤较大、微钙化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乳腺病灶三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雅玲 高毅 +4 位作者 王芬 李娜 苗爱雨 智文祥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病灶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3D-SWE)的定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98例乳腺病灶(125例恶性,73例良性)进行传统超声和3D-SWE检查,分别测量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弹性模量值,包括病灶最大弹性值(Emax-w)、平均弹... 目的探讨乳腺病灶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3D-SWE)的定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98例乳腺病灶(125例恶性,73例良性)进行传统超声和3D-SWE检查,分别测量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弹性模量值,包括病灶最大弹性值(Emax-w)、平均弹性值(Emean—w)、弹性值标准差(Esd)、病灶最硬处平均弹性值(Emean-s)及其与脂肪组织弹性值的比值(Eratio)。计算各平面定量参数联合传统超声诊断乳腺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传统超声诊断乳腺病灶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9、88.0%和78.1%。冠状面SWE的Emax-w、Emeaww、Esd、Eratio和Emean-s均显著低于横断面和矢状面(均P〈0.001)。除横断面Emean—w外,其余各切面各定量参数联合传统超声的AUC均显著高于传统超声(均P〈0.05),三个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ean—S和Eratio(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Emean—w(冠状面和矢状面)及Esd(冠状面和横断面)联合传统超声诊断的敏感度均显著高于传统超声(均P〈0.05);其中冠状面Emeanw联合传统超声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矢状面和横断面(P=0.025,0.021)。结论3D-SWE定量参数联合传统超声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其中冠状面Emeanw对于提高敏感度可能最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乳腺疾病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瑾 周世崇 +6 位作者 李佳伟 王宇 陈雅玲 王芬 智文祥 陈敏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1-975,共5页
目的研究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及超声特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9月术后病理为单发PT... 目的研究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及超声特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9月术后病理为单发PTC的患者,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及原发PTC病灶超声特征,包括病灶最大径、位置、纵横比、是否紧贴甲状腺包膜、回声、边缘、声晕、微钙化等,将其分为LLNM阳性组及阴性组,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最后用ROC曲线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1174例患者中,125例(10.6%)LLNM阳性,其中10例为跳跃性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Tg、TGAb、CLNM、病灶最大径、位置、紧贴甲状腺被膜、回声、纵横比、声晕、微钙化为LLNM的相关因素(P<0.05);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LNM、病灶最大径(>10 mm)、微钙化、位置(上部、多部位)为LLNM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AUC 0.865,敏感性88.0%,特异性75.2%,准确性76.6%。结论单发PTC患者存在CLNM、病灶较大、位于甲状腺上部且存在微钙化为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可尝试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