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曲士强 艾小菲 +5 位作者 李承文 李庆华 徐泽锋 秦铁军 张悦 肖志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6-1220,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7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患者的PDGFRA/B和FGFR1基因重排进行检... 本研究旨在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7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患者的PDGFRA/B和FGFR1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并对44例患者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9例患者中检出FIP1L1/PDGFRA(F/P)融合基因阳性19例,检出CHIC2缺失19例,检出PDGFRB基因重排4例,未检测到FGFR1基因重排患者。按照2008年WHO分类修订诊断后,有42%(20/48)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和83%(5/6)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患者更正诊断为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17%(1/6)的CEL更正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4例,1例为CEL-NOS,3例为伴PDGFRB重排的髓系肿瘤,所有21例伴PDGFRA重排的患者均未检测出4q12异常。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HES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组患者的克隆性TCR基因重排检出率分别为33%(5/15)、40%(6/15)和36%(5/14),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既往诊断HES和CEL的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DGFRA/B基因重排,通过间期FISH和PCR方法可以提高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 PDGFRB基因 FGFR1基因
下载PDF
ABCG2与恶性血液病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曲士强 傅铮铮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13-518,共6页
ABCG2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参与了内源及外源有害物质的外排,对机体正常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直接影响到临床预后。本文将对ABCG2基因的单... ABCG2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参与了内源及外源有害物质的外排,对机体正常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直接影响到临床预后。本文将对ABC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ABCG2与干细胞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同时还对ABCG2与恶性血液病耐药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做回顾性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多药耐药 恶性血液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肿瘤干细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及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方力维 秦铁军 +7 位作者 徐泽锋 张悦 张宏丽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李冰 肖志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生存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MDS诊疗中心收治的176例AP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总生存(OS)、无复...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生存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MDS诊疗中心收治的176例AP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总生存(OS)、无复发生存(RFS)的因素。结果:176例APL患者中早期死亡患者10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6.4,95%CI 1.4-28.2,P=0.015)和纤维蛋白原<1.5 g/L(HR=12.2,95%CI 1.5-102.8,P=0.021)是APL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完整长期随访资料的154例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1(2-262)个月,5年预计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8±1)%和(77±4)%。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HR=13.9,95%CI 1.6-119.5)(P=0.016)及初诊时WBC≥30×10~9/L(HR=6.0,95%CI 1.1-33.3)(P=0.039)是APL患者OS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合并银屑病是APL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4.8,95%CI 1.8-12.5)(P=0.002),而危险度分组为低危组是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HR=0.4,95%CI 0.2-0.99)(P=0.048)。结论:对老年和低纤维蛋白原患者需重视其早期死亡风险,对合并银屑病及非低危组患者加强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对复发和WBC≥30×10~9/L的患者选择更优化的治疗策略,有可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早期死亡 总生存 无复发生存 银屑病
下载PDF
真实世界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高清妍 李冰 +6 位作者 曲士强 潘丽娟 焦蒙 赵金影 徐泽锋 肖志坚 秦铁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较高危[修订后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评分>3.5分]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连续收治的共计45例应用VE...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较高危[修订后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评分>3.5分]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连续收治的共计45例应用VEN联合HMA方案治疗的较高危MDS患者,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MDS亚型、IPSS-R评分、治疗方案及疗效等,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①共计45例MDS患者,其中91%患者为IPSS-R评分高危或极高危患者。按照国际工作组(IWG)2023版修订评价标准:总缓解率(ORR)为62.2%(28/45),完全缓解(CR)率为33.3%(15/45)。25例初治患者ORR为68%(17/25),CR率为32%(8/25)。20例非初治MDS患者ORR为55%(11/20),CR率为35%(7/20)。患者达最佳疗效中位周期数为1(1~4)个。②中位随访时间189 d,中位总生存(OS)期为499(95%CI 287~711)d,患者死亡多因本病进展。VEN应答者中位OS期明显长于无应答者(499 d对228 d,P<0.001)。③多因素分析显示IPSS-R评分、对治疗反应为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存在SETBP1基因突变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时间(51.5 d对27 d,P=0.017)。结论VEN联合HMA治疗较高危MDS患者存在临床获益,但需警惕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血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去甲基化药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真实世界
原文传递
FIP1L1-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伊马替尼耐药的PDGFRA基因T674I突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曲士强 王一 +2 位作者 孙秀娟 张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伊马替尼是FIPlLl-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lLl一PDGFRA阳性的CE... 伊马替尼是FIPlLl-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lLl一PDGFRA阳性的CEL经伊马替尼治疗后PDGFRA—T674I突变致获得性耐药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PDGFRA 获得性耐药 文献复习 伊马替尼 突变类型 FRA基因 阳性
原文传递
ABCG2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甲基化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曲士强 傅铮铮 +4 位作者 姚利 陈广华 岑建农 祁小飞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9-272,共4页
ABCG2是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简称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G亚家族第2个成员,又被称作乳腺癌耐药蛋白,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Bailey—Dell等发现该基因转录起始点上... ABCG2是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简称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G亚家族第2个成员,又被称作乳腺癌耐药蛋白,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Bailey—Dell等发现该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312bp区域,具有启动子活性,该区域存在大量的CpG岛,ABCG2表达很可能受启动子甲基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甲基化 ABCG2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乳腺癌耐药蛋白 调控 转运蛋白 三磷酸腺苷 启动子活性
原文传递
单中心60例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长期疗效 被引量:12
7
作者 曲士强 秦铁军 +8 位作者 徐泽锋 张悦 艾小菲 李冰 张宏丽 方力维 潘丽娟 胡耐博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1-885,共5页
目的分析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特征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的60例初诊HE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全部60例HES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中位年龄38(11-80)岁... 目的分析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特征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的60例初诊HE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全部60例HES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中位年龄38(11-80)岁。常见受累器官依次为皮肤(55.0%)、胃肠道(40.0%)、肺(35.0%)、心脏(13.3%)、血管(10.0%)和神经肌肉(10.0%)。单器官受累27例(45.0%),2个器官受累22例(36.7%),2个以上器官受累11例(18.3%)。糖皮质激素中位诱导治疗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15-60)mg/d,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88.3%(53/60)。联合或更换其他药物后总有效率提升至93.3%(56/60)。38例治疗有效患者至随访截止时仍接受糖皮质激素单药(33例)或联合(5例)维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的中位治疗时间为51(5-92)个月,中位维持剂量相当于泼尼松5(1.25-40)mg/d。20例患者因疾病缓解后依从性差或治疗无效停用糖皮质激素。HES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90.0±4.3)%,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脏功能异常。结论HES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多数疗效欠佳的患者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改善疗效。心脏功能异常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FISH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曲士强 徐泽锋 +4 位作者 李承文 刘旭平 秦铁军 张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及外周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遗传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对比了112例初诊MDS患者的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骨髓FISH检测结果,同时对56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FISH结果进行了比较... 目的研究骨髓及外周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遗传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对比了112例初诊MDS患者的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骨髓FISH检测结果,同时对56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FISH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在41例检出克隆胜异常核型的病例中,有22例骨髓FISH检测与核型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16例是探针组合不能覆盖异常染色体区段所致,涉及到探针检测位点不同仅有6例,FISH检测结果并未改变这6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在71例未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15例(21%)通过骨髓FISH检出异常,在〈20个分裂相和≥20个分裂相的病例中FISH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14/51)和5%(1/20)。72%(21/29)的骨髓FISH异常病例同时检出外周血异常,4%(1/27)的骨髓FISH结果正常病例外周血检出异常。结论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少于20个正常中期分裂相的MDS患者,应使用组合探针进行骨髓标本的间期FISH检测。外周血标本FISH检测有相对高的假阴性率,但对于骨髓标本取材失败的病例也是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单中心109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分子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曲士强 潘丽娟 +10 位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李冰 王慧君 孙琦 贾玉娇 李承文 蔡文宇 高清妍 焦蒙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3-379,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按照WHO 2022分类,对2016年3月至2021年10月113例CMML和8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CMML重新诊断,并分析符合WHO 2022标准CMML患者的临床和分子学特征。结果113例WHO... 目的探索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按照WHO 2022分类,对2016年3月至2021年10月113例CMML和8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CMML重新诊断,并分析符合WHO 2022标准CMML患者的临床和分子学特征。结果113例WHO 2016标准诊断的CMML患者有23例(20.4%)重新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包括18例AML伴NPM1突变,3例AML伴KMT2A重排和2例AML伴MECOM重排。另90例患者符合WHO 2022 CMML诊断标准。840例MDS患者中有19例(2.3%)符合WHO 2022 CMML诊断标准。99%的CMML患者检出至少1种基因突变,中位突变个数为4(2,5)个。突变检出率≥10%的基因依次为:ASXL1(48%)、NRAS(34%)、RUNX1(33%)、TET2(28%)、U2AF1(23%)、SRSF2(21.1%)、SETBP1(20%)、KRAS(17%)、CBL(16%)和DNMT3A(11%)。配对分析显示SRSF2同ASXL1(OR=4.129,95%CI 1.481~11.510,Q=0.007)和TET2(OR=5.276,95%CI 1.979~14.065,Q=0.001)常为共存突变。SRSF2和TET2常出现于老年(≥60岁)增殖型CMML(MP-CMML)患者。U2AF1同TET2(OR=0.174,95%CI 0.038~0.791,Q=0.024)常成互斥关系,易见于年轻(<60岁)发育异常型CMML(MDCMML)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AMoC)≥1×10^(9)/L和<1×10^(9)/L两组患者比较比较,前者有更高的中位发病年龄(60岁对47岁,P<0.001)、WBC(15.9×10^(9)/L对4.4×10^(9)/L,P<0.001)、单核细胞比例(21.5%对15%,P=0.001)和HGB水平(86 g/L对74 g/L,P=0.014)。TET2突变(P=0.021)和SRSF2突变(P=0.011)更常见于AMoC≥1×10^(9)/L组,而U2AF1突变(P<0.001)更常见于AMoC<1×10^(9)/L组。两组间的其他基因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WHO 2022分类,约20%的CMML病例诊断时的AMoC<1×10^(9)/L,MD-CMML和MP-CMML有不同的分子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靶向测序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达那唑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贫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俊卿 徐泽锋 +8 位作者 秦铁军 李冰 方力维 张宏丽 胡耐博 潘丽娟 曲士强 张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8-702,共5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达那唑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58例HGB<100 g/L的PMF患者为研究对象.28例患者接受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治疗(沙利度胺+泼尼松组),30例接受小剂量沙利...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达那唑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58例HGB<100 g/L的PMF患者为研究对象.28例患者接受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治疗(沙利度胺+泼尼松组),30例接受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达那唑治疗(沙利度胺+泼尼松+达那唑组).按照2006年骨髓纤维化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疗效判断标准评价疗效.治疗后3、12个月检测患者骨髓纤维化程度.结果 58例患者总有效率56.9%(33/58),其中部分缓解(PR) 1.7%(1/58),临床改善(CI) 55.2%(32/58).沙利度胺+泼尼松组、沙利度胺+泼尼松+达那唑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对63.3%,P=0.306),但后者中位有效持续时间和红系临床改善(CI-E)中位有效持续时间优于前者[75(8~206)周对30(8~86)周,P=0.007;61.5(8~194)周对22(8~86)周,P=0.01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12个月时骨髓骨髓纤维化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值分别为0.000和0.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1~2级.结论 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为PMF患者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案,联合应用达那唑可显著延长疗效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 贫血 治疗 沙利度胺 泼尼松 达那唑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俊卿 王婕妤 +8 位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方力维 潘丽娟 胡耐博 张宏丽 曲士强 张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308G〉A和-238G〉A基因型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的易感性。方法人组341例原发性MDS患者,对照组为365名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志愿者。采用TaqMan探针...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308G〉A和-238G〉A基因型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的易感性。方法人组341例原发性MDS患者,对照组为365名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志愿者。采用TaqMan探针法对研究人群TNF.cc编码基因SNP位点TNF廿308G〉A、TNF-α-238G〉A进行基因分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308AA+AG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在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患者中增加(18%对10%,P=0.015;9%对5%,P=0.021)。MDS患者TNF-α-308及TNF-α-238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DS患者TNF-α-308G〉A、TNF-α-238G〉A基因型对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TNF-α-308G〉AGG基因型与AA+AG基因型MD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58(1~611)×10^9/L对90(7~352)×10^9/L]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0.019)。结论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MDS.RCMD患者发生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疾病易感性
原文传递
特殊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诊治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婷玉 李增军 +4 位作者 吕瑞 曲士强 邓书会 刘薇 邱录贵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道1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根据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典型的...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道1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根据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典型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经全面分析和检查正确诊断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并经低剂量伊马替尼治疗获得快速深度缓解.结论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髓淋系肿瘤(FIP1L1-PDGFRα重排型)为罕见的血液肿瘤,虽然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但有时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临床情况,正确看待病理结果,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髓淋系肿瘤 伊马替尼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原文传递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士强(综述) 肖志坚(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获得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包括继发性、原发性和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随着近年来一些分子异常被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诊断及治疗都有了新的进展。修订的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获得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包括继发性、原发性和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随着近年来一些分子异常被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诊断及治疗都有了新的进展。修订的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不另作分类”归属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这一大类髓系肿瘤,新增了“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β或FGFR1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这一组疾病类型。以伊玛替尼和mepolizumab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改善这组疾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治疗 伊玛替尼 MEPOLIZUMAB
原文传递
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加速/急变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14
作者 严欣 秦铁军 +6 位作者 李冰 曲士强 潘丽娟 李富慧 柳宁宁 肖志坚 徐泽锋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6-283,共8页
目的分析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加速期/急变期(MPN-AP/B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67例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 目的分析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加速期/急变期(MPN-AP/B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67例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结果①全部67例MPN-AP/BP患者中男31例(46.3%),女36例(53.7%),中位年龄为60(33~75)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进展的患者48例(PMF-AP/BP组),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MPN-U)进展的患者19例(其他MPN-AP/BP组)。PMF-AP/BP组与其他MPN-AP/BP组比较,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高(925.9 U/L对576.2 U/L,P=0.011),脾肿大患者占比较高(81.4%对57.9%,P=0.05),骨髓网状纤维≥2级者占比较高(93.6%对63.2%,P=0.004),进展为AP/BP时间较短(28.7个月对81.0个月,P=0.001)。②67例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中,41例(61.2%)检出JAK2V617F突变,13例(19.4%)检出CALR外显子9突变(1型CALR突变11例,2型CALR突变2例),3例(4.5%)检出MPLW515突变,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均未检出10例(14.9%);非驱动基因突变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ASXL1(42.2%,27例)、SRSF2(25.0%,16例)、SETBP1(22.6%,15例)、TET2(20.3%,13例)、RUNX1(20.3%,13例)和TP53基因(17.2%,11例)。PMF-AP/BP组ASXL1基因突变检出率(51.1%对21.1%,P=0.03)及SRSF2基因突变频率(VAF)高于其他MPN-AP/BP组(48.8%对39.6%,P=0.008)。③多因素分析示复杂染色体核型是影响MPN-AP/BP患者总生存(OS)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53,95%CI 1.06~6.05,P=0.036)。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白血病样化疗的患者与接受支持治疗的患者比较,OS期较长[(21.3(95%CI 10.2~32.3)个月对3.0(95%CI 2.3~3.7)个月,P=0.05;13.0(95%CI 8.3~17.7)个月对3.0(95%CI 2.3~3.7)个月,P=0.011]。结论与其他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比较,PMF-AP/BP患者具有较高的脾肿大和骨髓网状纤维≥2级发生率、较高的LDH水平,进展为AP/BP时间也较短。复杂染色体核型是影响MPN-AP/BP患者OS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白血病样化疗可延长MPN-AP/BP患者O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加速期 急变期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伴胚系DDX41突变髓系肿瘤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曾燕平 曲士强 肖志坚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0-205,共6页
胚系DEAD盒RNA解旋酶(DDX)41突变在髓系肿瘤成年患者中检出率高达1.6%~6.0%,系统筛查DDX41突变有助于诊断伴胚系DDX41突变髓系肿瘤。DDX41参与前体mRNA剪接、固有免疫、核糖体生物合成和基因组稳定性调节,胚系DDX41突变可能促进髓系肿... 胚系DEAD盒RNA解旋酶(DDX)41突变在髓系肿瘤成年患者中检出率高达1.6%~6.0%,系统筛查DDX41突变有助于诊断伴胚系DDX41突变髓系肿瘤。DDX41参与前体mRNA剪接、固有免疫、核糖体生物合成和基因组稳定性调节,胚系DDX41突变可能促进髓系肿瘤的发生,并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笔者拟就伴胚系DDX41突变髓系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治策略等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遗传易感性髓系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生殖细胞系突变 疾病遗传易感性 DDX41突变 DEAD盒RNA解旋酶类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单药与CAG/HAG方案治疗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泽锋 秦铁军 +7 位作者 张宏丽 方力维 张悦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李冰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2-577,共6页
【摘要】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单药与以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为基础的CAG/HAG(阿克拉霉素/高二三尖杉酯碱+Ara-C+G—CSF)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 【摘要】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单药与以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为基础的CAG/HAG(阿克拉霉素/高二三尖杉酯碱+Ara-C+G—CSF)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6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MDS诊疗中心121例MDS—RAEB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9例接受DAC20mg·m^-2·d^-1×5d方案治疗,62例接受CAG/H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反应率(0RR)、总生存(O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AC组、CAG/HAG组患者的ORR分别为66.2%和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5,P=0.276)。CAG/HAG组1个疗程起效率明显高于DAC组(94.3%对69.2%),两组患者起效疗程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2,P=0.009)。DAC组中位OS时间为19.5(95%CI10.5~28.4)个月,CAG/HAG组中位0s时间为20.3(95%CI10.7~29.9)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Jp=0.94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是3~4级血细胞减少和相关感染,CAG/HAG组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DAC组(100.0%对64.4%,P〈0.001),CAG/HAG组第3个疗程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DAC组(52.9%对15.2%,P=0.008)。结论DAC单药和CAG/HAG治疗MDS.RAEB的疗效相当,CAG/HAG方案起效更快,DAC单药治疗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药物毒性
原文传递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HAD/HAI)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10 位作者 张悦 蔺亚妮 汝昆 方力维 张宏丽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王静雅 邢瑞娴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 评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HAD/HAI)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HAD/HAI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初治143例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总生存(OS)... 目的 评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HAD/HAI)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HAD/HAI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初治143例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总生存(OS)及无复发生存(RFS)率,分析WHO2008标准诊断分型、遗传学预后分组及初始WBC等因素对患者OS、RFS率的影响,评估中剂量阿糖胞苷(MD-Ara-C)巩固治疗在提高AML患者长期生存中的作用.结果 143例患者中112例(78.3%)1个疗程获CR.仅1例患者在诱导化疗期早期死亡.高白细胞与非高白细胞组、FLT3-ITD突变型与野生型组患者C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66和0.528).遗传学预后良好、中等、不良组患者CR率分别为93.7%、71.4%和6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随访24(1~10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95%CI12~48)个月.所有患者的5年OS率为40.0%,5年RFS率为37.0%.1个疗程CR后接受巩固治疗的患者为96例,5年OS率为47.0%,5年RFS率为38.0%;其中序贯含MD-Ara-C方案(71例)和序贯标准剂量Ara-C(25例)巩固治疗组患者的5年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对19.0%,P=0.004).在序贯含MD-Ara-C方案巩固治疗的患者中,高白细胞与非高白细胞组、FLT3-ITD突变型和野生型组患者的5年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19和0.482),遗传学预后良好、中等、不良组患者5年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2).结论 HAD/HAI方案诱导化疗缓解后序贯含MD-Ara-C方案巩固治疗的策略对初治AML患者,特别是高白细胞患者,可望获得满意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三尖杉酯碱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10天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7 位作者 张悦 方力维 张宏丽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李冰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3-995,共3页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白血病发病前常有前驱血液病史,此外,老年AML患者因骨髓生理性衰竭正常干细胞数量较少,化疗致骨髓抑制后再生恢复能力减弱,抑制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合并疾病的概...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白血病发病前常有前驱血液病史,此外,老年AML患者因骨髓生理性衰竭正常干细胞数量较少,化疗致骨髓抑制后再生恢复能力减弱,抑制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合并疾病的概率也随之增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 地西他滨 治疗 安全性 疗效 初治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细胞遗传学指标在439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冰 徐俊卿 +11 位作者 徐泽锋 李承文 秦铁军 方力维 张宏丽 胡耐博 潘丽娟 曲士强 王静雅 张悦 张培红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0-994,共5页
目的 评价细胞遗传学指标对于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9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Log-rank、似然比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DIPSS-plus和DIPSS-Chin... 目的 评价细胞遗传学指标对于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9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Log-rank、似然比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DIPSS-plus和DIPSS-Chinese进行评估.结果 439例PMF患者中男298例,女141例,中位年龄56(8~83)岁.DIPSS-plus可对中国PMF患者进行准确的危险度分组和预后评估(P<0.01);DIPSS-plus较DIPSS有更准确的预测能力[-2 log似然比分别为989.5(DIPSS-plus)和1001.9(DIPSS),P=0.006].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正常核型、复杂非单体核型、单纯+8和单纯平衡易位核型的患者预后较好,将染色体核型分为预后良好组(正常核型、复杂非单体核型、单纯+8和单纯平衡易位)和预后不良组(其他核型异常).经多因素分析提出了修订的DIPSS-Chinese预后积分系统,各参数赋值如下:DIPSS-Chinese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5分,不良染色体核型组0.5分,良好组0分.439例患者中低危组(0分)163例,中危-1组(0.5~1分)187例,中危-2组(1.5~2.5分)82例,高危组(3分)7例,各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4(95% CI 42~106)、39(95%CI26~52)、12(95%CI1~25)个月,总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中国PMF患者中,DIPSS-plus较DIPSS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结合中国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修订的DIPSS-Chinese可望更好地指导PMF患者分组治疗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预后 细胞遗传学分析 预后积分系统
原文传递
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在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泽锋 李冰 +13 位作者 刘晋琴 李艳 艾晓非 张培红 秦铁军 张悦 王静雅 徐俊卿 张宏丽 方力维 潘丽娟 胡耐博 曲士强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580,共5页
目的评价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在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应用Kaplan—Meier、Log.rank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402例PMF... 目的评价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在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应用Kaplan—Meier、Log.rank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402例PMF患者中男209例,女193例,中位年龄55(15~89)岁。JAKV617F基因突变189例(47.0%),MPLW515基因突变13例(3.2%),CALR基因突变81例(20.1%)[1型突变30例(37.0%),2型突变48例(59.3%),少见型突变3例(3.7%)],119例(29.6%)未检测到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单因素分析显示,2型CALR突变或未检测到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74个月)短于检测到JAK2、MPL或1型及少见型CALR基因突变的患者(168个月)[HR=2.990(95%C11.935-4.619),P〈0.001]。因此,将基因突变类型分为预后不良组(2型CALR突变和未检测到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和预后良好组(JAKV617F、MPLW515、1型及少见型CALR基因突变)。经多因素分析提出了中国PMF患者的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Chinese)分子预后积分系统,各参数赋值如下:DIPSS.Chinese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分,2型CALR突变或未检测到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积1分。402例患者中,低危组(0分)132例(32.8%),中危-1组(1分)143例(35.6%),中危.2组(2分)106例(26.4%),高危组(3分)21例(5.2%)。低危组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中危-1组为156(95%C1117~194)个月,中危.2组为60(95%CI28~91)个月,高危组为22(95%CI10~33)个月,总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IPSS.Chinese分子预后积分系统较DIPSS—Chinese有更准确的预测能力(-2log似然比分别为855.6和869.7,P=0.005)。结论在中国PMF患者中,2型CALR突变和未检测到JAK2、MPL和CALR突变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DIPSS—Chinese分子预后积分系统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预后 基因突变 预后积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