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江泽民工运思想及其特色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学敏
曲延志
-
机构
辽宁省委党校
丹东市总工会
-
出处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57,共5页
-
文摘
江泽民工运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必然性、依靠的内容及其途径;阐述了中国工会的地位、职能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江泽民工运思想具有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的特色。
-
关键词
江泽民
工人运动思想
马克思主义工运学说
工人阶级
中国
与时俱进
工会组织
-
Keywords
Jiang Ze min
the thought of working class movement
working class
characteristics
keep with the times
-
分类号
D41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企业民主管理与基层民主建设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曲延志
杨军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5期60-63,共4页
-
文摘
企业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协商的坚实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具有推动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双重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必须充分依靠法治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
关键词
民主管理
基层民主
法治
-
Keywords
democratic management
grass-roots democracy
rule by law
-
分类号
F272.9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经验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部学校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4,共4页
-
文摘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中国工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开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成果。这条道路的开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是在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探索所取得的,并成为中国工会运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会
发展道路
-
Keyword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rade union
developing approach
-
分类号
D41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曲延志
杨军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
丹东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共4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最新成果主要内容由工会能力建设、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构成,最新成果的理论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
中国化
工会
发展道路
-
Keywords
Marxism trade union science
adopt in the Chinese context
trade union
developing way
-
分类号
D41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坚持与时俱进 推动工运创新
- 5
-
-
作者
孙学敏
曲延志
-
机构
辽宁省委党校
丹东市总工会
-
出处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
文摘
工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任务、探索新模式以及党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工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是把握工运规律的客观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工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在思维方式、工会理论、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会干部知识结构等方面坚持创新。
-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工会组织
工人运动
工会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维权制度
三方协商制度
工会干部
-
Keywords
trade union work
to keep with the times
innovation
-
分类号
D41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企业三方协调机制与党组织的地位
- 6
-
-
作者
曲延志
孙学敏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辽宁省委党校
-
出处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
文摘
在企业平等协商机制中 ,党组织应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其主导作用。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决定了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地位。企业党组织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体现为领导作用、协调作用和监督作用。
-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三方协商机制
三方协调机制
领导作用
地位
监督作用
宗旨
党组织
平等协商机制
党的性质
-
Keywords
equal consultation
tripartite consultation mechanism
labour relations
the CPC's organizations
-
分类号
D26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工人阶级内部群体利益的矛盾及其协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20,共3页
-
文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工人阶级内部的利益群体也逐渐发育并形成利益关系和矛盾的新格局。科学地分析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对于正确认识和掌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内部的状况和特点,以制定正确的阶级路线和政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
-
关键词
工人阶级内部
经济利益关系
利益群体
群体利益
利益矛盾
正确认识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新秩序
协调
知识分子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
- 8
-
-
作者
王金萍
曲延志
-
机构
辽东学院经济理论部
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64-66,共3页
-
文摘
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在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和社会公平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劳动关系的市场化特征、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为其推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必须遵循主体独立的原则、合法的原则和相互合作的原则。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还应研究和解决关于树立尊重人权观念、加强劳动法律规范、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以及罢工等几方面的问题。
-
关键词
平等协商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
经济民主
工会组织
人权
现代企业制度
劳动者权益
-
分类号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与集体谈判
- 9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9-11,20,共4页
-
文摘
集体谈判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双方为确定劳动者工资、劳动条件等而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程序。集体谈判制度的历史是工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国际工会运动中调节劳资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内部群体利益多元化新格局的逐步形成和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导致工人阶级内部群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采用传统的一般性民主方式去调节,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
关键词
集体谈判
法律程序
劳动者
劳资双方
主方式
劳动法规
行政
法律规定
集体合同法
法人资格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具体利益
- 10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26-30,共5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要按照自己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能够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具体利益,这是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职能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深该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关于工会职能问题的论争。工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阶级经济斗争的基础已经消失,但非阶级的经济斗争的基础依然存在,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
关键词
具体利益
工人阶级
工会运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条件下
工会职能
我国现阶段
开展工作
人民民主专政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劳权与工会——论工会工作总思路调整的依据
- 11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部学校
-
出处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2-14,共3页
-
文摘
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提出以突出维护职能的工会工作总思路,深刻地揭示出工会是劳权的代表者这一科学内涵,反映了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工会运动的基本规律,标志着工会运动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探讨这个新思路的基本依据,对于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运动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依据之一: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工会运动始终是与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状况紧密相联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和表现也不同.
-
关键词
工会运动
合法权益
工会工作
经济利益关系
维护职能
劳动关系
工会组织
总思路
劳动者
新模式
-
分类号
D41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关于非公企业领导工会的体制问题研究
- 12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25,共3页
-
文摘
非公企业产权与劳权的性质决定了劳资利益的对抗性,以老板为书记的党组织领导工会,不符合国际劳工立法要求和国际贯例。应从思想理论、立法、体制等方面创新非公企业处理党与工会关系的制度和机制,探索并建立与我国制度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党领导工会的新模式。
-
关键词
非公企业
党组织
领导
工会
体制研究
-
Keywords
Non-public Enterprise, Party Organization
Leader
Trade Union
System Research
-
分类号
D412.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工会群众生产运动的历史发展及经验
- 13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工会群众生产运动的历史发展及经验曲延志群众生产运动是中国工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群众性生产工作,是中国工会运动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国工会运动的基本特色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回顾中国工会群众生产运动的历史,认真...
-
关键词
生产运动
工会工作
历史发展
劳动竞赛
中国工会
苏区工会
增产节约运动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工会运动
生产计划
-
分类号
K261.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
- 14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干校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3-15,12,共4页
-
文摘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曲延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工会运动的历史性转变,要求重新确立工会理论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运动和工会理论教育的需要。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理论体系确立的基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
-
关键词
工会理论
经济条件下
劳动关系
工会运动
工会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
运行机制
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理论
集体谈判
-
分类号
D41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东北地区工会院校第五届理论教学研讨会情况概述
- 15
-
-
作者
车萍
杨荣祥
曲延志
-
机构
研讨会领导小组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91年第6期68-,55,共2页
-
文摘
东北地区工会院校第五届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于1991年7月23日—27日在丹东召开。东北地区工会院校的领导和理论教育工作者7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经验介绍材料52篇,与会同志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针,就工会院校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工会院校科研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教学的关系问题和工会院校建设等专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现概述如下: 一、关于工会院校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工会院校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对工会理论教学更好地指导并服务于工会运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专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会理论学科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发挥,提出重新建构学科理论体系。也有的同志认为,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只从教材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还应该重视教学行为主体素质的提高,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工会院校教育的、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理论素质的师资队伍。
-
关键词
工会院校
东北地区
理论联系实际
工会理论教学
院校教学
科研工作
三个方面
理论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重新建构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工会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16
-
-
作者
牛莉
曲延志
周子园
-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原政策研究室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办公室
-
出处
《山东工会论坛》
2020年第4期74-79,共6页
-
基金
丹东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立项课题“工会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DDSK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多样化的基层协商民主体系中,工会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在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会以其广泛代表性、鲜明政治性奠定了它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中的坚实地位,发挥着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保障职工当家做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独特作用。工会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建设,重点应凝聚基层协商民主共识,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提升基层协商民主能力,构建基层协商民主新格局。
-
关键词
工会
基层协商民主
劳动关系
-
Keywords
Trade Unions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labor relations
-
分类号
D41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延安精神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 17
-
-
作者
曲延志
杨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魂》
2021年第2期48-51,共4页
-
文摘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来源,延安精神的实践价值在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并对后来的劳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一、劳模运动的价值取向:为了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正确政治方向萌芽于苏区、发展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是革命根据地劳动竞赛的产物,是"发动群众、推动生产、坚持抗战、建设边区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正确政治方向
劳模运动
延安精神
劳动竞赛
陕甘宁边区
价值取向
建立新中国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延安精神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生动实践
- 18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魂》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
文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一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这场新时期的伟大革命,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历史进程
延安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
民主革命
中华民族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关于开展行业劳动定额与工资标准集体协商共决的思考
- 19
-
-
作者
曲延志
-
出处
《工运研究》
2011年第5期29-31,F0004,共4页
-
文摘
行业劳动定额与岗位工资标准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依据。丹东市总工积极探索行业协会、行业工会、行业职代会共同建立完善劳动定额与岗位工资标准的协商共决机制,为体现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科学性、彰显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民主性、增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奠定了制度基础。
-
关键词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标准
劳动定额
行业协会
行业工会
丹东市
职代会
科学性
-
分类号
F24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行业劳资协商的组织与制度创新
- 20
-
-
作者
曲延志
-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总工会
-
出处
《工运研究》
2010年第11期24-25,29,共3页
-
文摘
行业性劳资协商,是解决县(市)区所属行业内劳方集体协商组织薄弱、能力不强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更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劳动关系自治制度的重要载体。其中,创新行业劳资协商的组织与制度,是构建劳资协商机制、推动劳资共决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集体协商
制度创新
行业性
劳资
组织
有效形式
自治制度
劳动关系
-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