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地区近四十年来温度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曲建和 孙安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23-428,共6页
本文用1951—1988年黄淮海地区50个台站的温度资料,采用定量分级方法,探讨了这一地区近40年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温随时间变暖和夏温随时间变冷的趋势比较明显,年温的变化趋势是60年代冷、80年代暖;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振动... 本文用1951—1988年黄淮海地区50个台站的温度资料,采用定量分级方法,探讨了这一地区近40年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温随时间变暖和夏温随时间变冷的趋势比较明显,年温的变化趋势是60年代冷、80年代暖;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振动,年温和冬温的周期均为6—8年与2.2年,夏温为3年、8—9年和2.2年;建立的冬(夏)温回归模型,揭示出冬(夏)季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是影响该区冬(夏)季温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温度资料 黄淮海地区 西太平洋副高 纬向环流 冬温 周期性振动 温度变率 冷暖变化 气温资料
下载PDF
论旱涝灾害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曲建和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2期89-91,共3页
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的出现,影响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特别是70年代以来非州萨赫勒地区出现的百年少见的严重旱灾,引起了许多国家和有关科学家们的关注。气候影响研究作为世界气候计划的四个子计划之一,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 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的出现,影响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特别是70年代以来非州萨赫勒地区出现的百年少见的严重旱灾,引起了许多国家和有关科学家们的关注。气候影响研究作为世界气候计划的四个子计划之一,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开展。我国气候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价工作于1985年在全国开展。但由于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涉及的学科较多,它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目前还基本处在定性描述阶段。由于旱涝灾害对经济影响评价在气候评价中占主要地位,在此仅论述旱涝灾害及其影响评价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世界气候计划 气候影响评价 我国气候 气候异常 萨赫勒 影响评价研究 气候变化 气候评价 世界经济
下载PDF
华北平原旱涝气候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曲建和 《山东气象》 1989年第S1期21-24,共4页
旱涝是华北平原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由于该区是我国的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并且在农业生长季内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少雨干旱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为此,我们使用华北地区近35年54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Z指数,探讨... 旱涝是华北平原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由于该区是我国的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并且在农业生长季内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少雨干旱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为此,我们使用华北地区近35年54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Z指数,探讨了近三十多年来旱涝的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降水量资料 主要自然灾害 自相关系数 农业生产 华北地区 涝年 鲁中 累积频率 气象干旱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华北水资源影响模式的探讨
4
作者 曲建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文从区域水量平衡公式(P=R+E+U_g±△V)和Palmer干旱模式出发,经过简化和修正,得到了华北地区宏观水资源评价模式及水资源动态评价模式,并使用实际资料进行验证,为对该区的水资源量进行宏观评价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气候 变化 资源 评价模式
下载PDF
毛乌素沙区近期春季气候变化趋势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安健 刘德松 曲建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3-82,共10页
本文根据毛乌素沙区鄂托克,东胜、盐池、榆林和乌审旗近40年的春季气象资料,讨论了与沙漠化过程有关因子的气候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春季,气候较湿;70年代春季变干;80年代春季变湿。假如这种准10年的气候振荡是客观... 本文根据毛乌素沙区鄂托克,东胜、盐池、榆林和乌审旗近40年的春季气象资料,讨论了与沙漠化过程有关因子的气候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春季,气候较湿;70年代春季变干;80年代春季变湿。假如这种准10年的气候振荡是客观存在的,那么90年代春季的气候将可能变干。 通过对这些台站的春季降水量与春季干燥系数的时间序列的功率谱分析,发现存在准3年和8—9年的周期,它可能与北半球冷空气活动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的气候振荡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降水量和干燥系数的预报模型。利用建国以来的实例讨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不同干预将会产生不同的气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气候变化 周期振荡 人类活动 春季 毛乌素沙区 功率谱分析
下载PDF
华北地区干旱及水资源紧缺现状的初步分析
6
作者 曲建和 《山东气象》 1989年第S1期29-32,共4页
华北地区既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冀、鲁、晋、京、津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之一。干旱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一方面由于七十年代末以来华北地区进入少雨期。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小麦播种面积 地区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雨期 旅游地区 相对变率 夏旱 年际变化 距平
下载PDF
气候影响资料处理系统进展
7
作者 曲建和 石亚玲 《山东气象》 1989年第S1期10-13,共4页
CIDPS(Climate lmpact Data Processing System)是在北京气象中心M—360R计算机上实现的可应用于气候影响分析研究的资料处理系统,它在资料预处理的基础上含有多种资料接口以及气候资料库、大型统计分析软件包、评价指标程序库、评价模... CIDPS(Climate lmpact Data Processing System)是在北京气象中心M—360R计算机上实现的可应用于气候影响分析研究的资料处理系统,它在资料预处理的基础上含有多种资料接口以及气候资料库、大型统计分析软件包、评价指标程序库、评价模式程序库等几个部分,可以方便地进行全国气象资料的检索、加工和处理,并可将统计结果作图表输出,它不仅在气候影响评价方面,而且在气候资料咨询服务方面收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影响 资料处理 气候资料 程序库 气象中心 咨询服务 评价指标 接口程序 气象资料 统计分析软件
下载PDF
华北平原水资源评价模式的探讨
8
作者 曲建和 《山东气象》 1989年第S1期33-35,共3页
水是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之一,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制约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总量 半干旱地区 战略布局 地区经济 区域水资源 区水 开发利用 河川径流量 蒸散量
下载PDF
气候干旱评价模式的研究及其应用
9
作者 曲建和 《山东气象》 1989年第S1期25-28,共4页
本文以修正的帕尔默(Palmer)气象干旱度模式为基础,建立了气候干旱评价模式,并通过对实际资料的验算,证实了该模式的可靠性。为进行干旱的形成和演变的动态研究进行及干旱及其影响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帕尔默 Palmer 蒸散系数 动态演变 蒸散量 持水量 水量平衡 气象灾害 生态因子 作物生长季
下载PDF
近500年京津冀地区最严重的干旱和社会对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玉琼 安顺清 曲建和 《灾害学》 CSCD 1991年第4期53-57,84,共6页
本文确定了京津冀地区近500年米最严重的干旱时段。讨论了社会对干旱的响应。说明了干旱已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干旱 北京 天津 河北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夏季旱涝变化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安健 曲建和 《陕西气象》 1990年第2期36-39,8,共5页
一、引言黄河中游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丰沛,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又大,旱灾甚频,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许多学者曾先后对这一地区的旱涝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将采用新的旱涝指... 一、引言黄河中游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丰沛,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又大,旱灾甚频,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许多学者曾先后对这一地区的旱涝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将采用新的旱涝指数进一步探讨该地区旱涝的演变规律。二、资料和方法在黄河中游地区,我们选用了28个台站1951-1985年6-8月降水量资料。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将这一地区划分为4个小区(图1),并将每一小区视为一个站R<sub>1</sub>、R<sub>2</sub>、R<sub>3</sub>和R<sub>4</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地区 旱涝 降水量资料 年际波动 地区划分 农业生产影响 季节分配 年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毛乌素沙区近期气候振动的研究
12
作者 孙安健 曲建和 刘德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5-183,共9页
本文利用毛乌素沙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论述了促使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气候条件。分析该沙区边缘地带与沙化有关的降水量、蒸发等因子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振动所具有的准周期性,建立它们与各环流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年降水量... 本文利用毛乌素沙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论述了促使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气候条件。分析该沙区边缘地带与沙化有关的降水量、蒸发等因子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振动所具有的准周期性,建立它们与各环流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年降水量和年干燥度的3年和8—9年周期在该沙区普遍存在,且准3年周期与北半球冷空气活动、西太平洋副高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周期振动有关。利用鄂托克1955—1989年的年干燥度序列可以建立 AR(2)模型,并依此预测该地1990和1991年的气候可能较常年干燥,1992年气候可能转变为较常年偏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振动 气候变化趋势 环流因子 毛乌素 降水量减少 西太平洋副高 赤道东太平洋 半干旱气候 鄂托克 干燥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