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伐木制品碳储量议题的谈判进展 |
白彦锋
姜春前
鲁德
曲昇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
2010 |
7
|
|
2
|
南太平洋区域海洋机制的缘起、发展及意义 |
曲升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3
|
为海洋自由而战:美国对巴巴里海盗国家的战争政策及其历史启示 |
曲升
刘博庆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4
|
略论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 |
惠敏
曲升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5
|
美亚协会争取修改排华法案的努力 |
曲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6
|
约翰·L.加迪斯与冷战“修正派”的论战 |
曲升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7
|
传统美国外交史学与文化转向 |
曲升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8
|
美国海军“策士”对“航行自由计划”正当性的论证及其影响--以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为例 |
曲升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9
|
美国史教学全球化实现模式初探 |
曲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统派”外交史学述评 |
曲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美国海洋自由政策的利益逻辑、历史传统和发展趋势 |
曲升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2
|
重温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史学界的一场学术批评风波 |
曲升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6 |
1
|
|
13
|
“哈佛国际史学派”与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 |
曲升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14
|
苏联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
曲升
张松伟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5
|
毛泽东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及现实意义 |
史家亮
曲升
|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6
|
麦考密克与美国外交史研究方法创新 |
曲升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论威尔逊政府的海洋自由构想 |
曲升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战后美国举国冷战体制的建立与50年代思想学术界“共识”的形成 |
曲升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9
|
论1947-1948年美国援蒋反共政策的形成 |
曲升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0
|
学术共同体与美国外交史学的创新转型 |
曲升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