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息技术支撑的在线教育透视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来兵
曲曼鑫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114,共7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育成为疫情期间各级学校实施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在线教育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知识建构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特征,在交互式的学习活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育成为疫情期间各级学校实施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在线教育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知识建构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特征,在交互式的学习活动中、在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学习者学习乐趣的切身体验。尽管在线教育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但应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为在线教育的良性运行提供媒介、手段、方式和工具,需要以主动式学习激活教学情境感,通过深度学习保证在线教育质量。后疫情时代应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在线教育,细化课程计划和学习任务、制定个性手册与共同目标、确立学习进度和时间观念、搭建多维交互的网络平台、引导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采用交互讨论和留言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在线教育
主动式学习
深度学习
教育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理论应答与政策机制研究
2
作者
曲曼鑫
刘来兵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必须重新审视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层面对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做出回应。优质的教师教育应融合综合性与师范性,回归教师教育的育人初心,以培养出更优质的教师人才。而要实现这...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必须重新审视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层面对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做出回应。优质的教师教育应融合综合性与师范性,回归教师教育的育人初心,以培养出更优质的教师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政策机制加以落实,包括准入机制、管理平台、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拓展教师教育的空间和功能,健全教师教育体系,增强教师教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理论应答
政策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接纳与改造
3
作者
曲曼鑫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陶行知生活在新旧时代交替阶段,既接受了旧时代的儒学育化,也受到了新时代的知识涵养。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接纳和改造主要体现在思想、实验和精神方面,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提...
陶行知生活在新旧时代交替阶段,既接受了旧时代的儒学育化,也受到了新时代的知识涵养。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接纳和改造主要体现在思想、实验和精神方面,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提炼出“生活教育”学说,彰显出实践性、创造性和平民性三个特点,推进了教育平民化的进程,丰富了教育改革的实践经历。同时,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智慧启迪与变革经验,继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知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陶行知
王阳明
知行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时期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第七卷)谈起
4
作者
曲曼鑫
《生活教育》
2019年第3期21-21,50,共2页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在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
关键词
小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
职业体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邰爽秋民生本位教育的课程、教材与教法观探析
5
作者
刘来兵
曲曼鑫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5,共6页
邰爽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民生本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以发展社会生产、解决人民生计为中心,寓一切教育于民生建设之中,成为当时特色鲜明的教育主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从课程、教材、教学法等方面构建特色鲜明的民生本位教育...
邰爽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民生本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以发展社会生产、解决人民生计为中心,寓一切教育于民生建设之中,成为当时特色鲜明的教育主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从课程、教材、教学法等方面构建特色鲜明的民生本位教育体系,并在上海和重庆等地推行了"三位一体"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邰爽秋
民生本位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题名
信息技术支撑的在线教育透视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来兵
曲曼鑫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攻关课题“建设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VGA180002)。
文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育成为疫情期间各级学校实施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在线教育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知识建构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特征,在交互式的学习活动中、在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学习者学习乐趣的切身体验。尽管在线教育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但应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为在线教育的良性运行提供媒介、手段、方式和工具,需要以主动式学习激活教学情境感,通过深度学习保证在线教育质量。后疫情时代应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在线教育,细化课程计划和学习任务、制定个性手册与共同目标、确立学习进度和时间观念、搭建多维交互的网络平台、引导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采用交互讨论和留言反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在线教育
主动式学习
深度学习
教育治理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education
activ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educational governance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理论应答与政策机制研究
2
作者
曲曼鑫
刘来兵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攻关课题“建设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VGA180002)研究成果.
文摘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必须重新审视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层面对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做出回应。优质的教师教育应融合综合性与师范性,回归教师教育的育人初心,以培养出更优质的教师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政策机制加以落实,包括准入机制、管理平台、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拓展教师教育的空间和功能,健全教师教育体系,增强教师教育能力。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理论应答
政策机制
Keyword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Response
Policy Mechanism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接纳与改造
3
作者
曲曼鑫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教育学者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COA1601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陶行知生活在新旧时代交替阶段,既接受了旧时代的儒学育化,也受到了新时代的知识涵养。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接纳和改造主要体现在思想、实验和精神方面,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提炼出“生活教育”学说,彰显出实践性、创造性和平民性三个特点,推进了教育平民化的进程,丰富了教育改革的实践经历。同时,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智慧启迪与变革经验,继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知行观。
关键词
“知行合一”
陶行知
王阳明
知行观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时期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第七卷)谈起
4
作者
曲曼鑫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生活教育》
2019年第3期21-21,50,共2页
文摘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在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
关键词
小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
职业体验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邰爽秋民生本位教育的课程、教材与教法观探析
5
作者
刘来兵
曲曼鑫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5,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教育学者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COA1601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邰爽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民生本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以发展社会生产、解决人民生计为中心,寓一切教育于民生建设之中,成为当时特色鲜明的教育主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从课程、教材、教学法等方面构建特色鲜明的民生本位教育体系,并在上海和重庆等地推行了"三位一体"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邰爽秋
民生本位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息技术支撑的在线教育透视
刘来兵
曲曼鑫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理论应答与政策机制研究
曲曼鑫
刘来兵
《教师教育论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陶行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接纳与改造
曲曼鑫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国时期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第七卷)谈起
曲曼鑫
《生活教育》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邰爽秋民生本位教育的课程、教材与教法观探析
刘来兵
曲曼鑫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