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育人智慧的内涵解析、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孟亚玲 曲柄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育人智慧凝练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具体到教师育人实践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发挥教师作为教育智力资源引领作用的客观需要。从教育理念传承视角和教育要素转变视角理解教师育人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育人智慧凝练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具体到教师育人实践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发挥教师作为教育智力资源引领作用的客观需要。从教育理念传承视角和教育要素转变视角理解教师育人智慧的内涵,进而体会教师育人智慧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指导教师客观、准确、全面地实践育人智慧。教师在育人智慧的实践过程中要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规律,利用教育数字化转型优势,立足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以强化数字素养为基础,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辨材—塑材—成材”数字育人链条。按照灵活开展数字教学、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等实践路径达成“启智”“润心”目标,发挥教师高水平育人的职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师发展 育人智慧 因材施教
下载PDF
医学技术类人才课程思政研究--以医学图像处理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雅楠 曲柄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第4期65-66,71,共3页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通过分析与研究探究型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运用,关注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课程设计,说明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课程设计 医学图像处理 医学技术人才
下载PDF
探究型教学法在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雅楠 李靖宇 +2 位作者 赵添羽 郝利国 曲柄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139-140,共2页
以探究型教学法为基础,开展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在应用中关注学生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在探究型教学活动中的形成和培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工程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围绕教学中各个环节,充分实现探究型教学法... 以探究型教学法为基础,开展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在应用中关注学生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在探究型教学活动中的形成和培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工程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围绕教学中各个环节,充分实现探究型教学法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探索高质量的医学技术类人才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等教育 探究型 医学图像处理
下载PDF
成果导向型模式在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4
作者 刘雅楠 赵添羽 +3 位作者 许东滨 李靖宇 郝利国 曲柄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8期122-125,共4页
针对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明确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出成果导向型的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增强学生工程素质、学会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成果价值取向激励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形成密切合... 针对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明确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出成果导向型的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增强学生工程素质、学会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成果价值取向激励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形成密切合作的意识,对于丰富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科研兴趣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具有医疗思维和工程能力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医学电子学 实验教学 医学影像技术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脸定位方法的线上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
5
作者 曲柄光 刘雅楠 +2 位作者 张立春 邰艳茹 张莹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20期126-127,共2页
本文围绕线上教学中受教育者表情图像的提取与处理,结合人脸表情识别的各个环节,利用Matlab平台重点提高图像预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人脸定位效果准确,表情识别准确率高,且具有易操作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人脸定位 图像预处理 表情识别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郝利国 曲柄光 +2 位作者 赵添羽 刘雅楠 李靖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第2期38-45,共8页
高等医学院校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疗卫生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探索者、实践者。多方协同育人模式与新医科建设同步推进、共同发展有其必然性,这不仅是高等医学院校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 高等医学院校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疗卫生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探索者、实践者。多方协同育人模式与新医科建设同步推进、共同发展有其必然性,这不仅是高等医学院校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理论逻辑,更是“医学+”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要充分运用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理念优势、体制优势,推动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在高等医学院校应用与推广,实现高校、企业、医院多方育人主体的融合,实现师资、科研、生产多方育人力量的整合,实现学生培养体系、教师成长体系、专业发展体系的结合,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提质增效,以实现新医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协同 新医科 产教融合 医学影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