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62例与灭滴灵对照41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曲陆荣 刘芝芬 +7 位作者 富丽 刘勇 王桂荣 孙立梅 矫东风 文姝 袁杰利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简称B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实验,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组41例,灭滴灵对照41例。采用开放实验,乳杆... 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简称B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实验,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组41例,灭滴灵对照41例。采用开放实验,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21例。观察、记录病人在用药前、用药后第6天及停药后3天的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胺实验及涂片检查线索细胞等;用以评价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结果: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和灭滴灵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二者总有效率在症状方面,实验组为8077%,对照组为7931;在体征方面,实验组为729%,对照组为769%。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对应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亦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活菌胶囊制剂 灭滴灵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138例闭经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曲陆荣 池兴荷 +1 位作者 廖洁 范先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95-298,共4页
本文对138例闭经患者进行了遗传咨询及外周血G显带染色体研究。其中发现核型异常的为51例,占37%。51例中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49例,混合性腺发育不全2例。另外,138例中尚有11例为46,XY核型,占7.97%。
关键词 闭经 细胞遗传学 异常核型
下载PDF
免疫疗法治疗反复流产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曲陆荣 廖洁 +2 位作者 池兴荷 姜卫华 范先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采用孕妇丈夫的淋巴细胞多点接种法治疗原因不明反复流产10例,其中5人妊娠成功,所生子女均正常,2人治后又流产,1人继发性不孕,2人因地址变动失访。本法有助于推进反复流产的免疫学基础研究。
关键词 反复流产 免疫疗法 淋巴细胞毒
下载PDF
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分泌期血清催乳素、睾酮水平变化分析
4
作者 曲陆荣 王秀霞 +1 位作者 何丽霞 王化丽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有正常生育史妇女外周血催乳素(PRL)和睾酮(T)水平在月经分泌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有正常生育史(对照组)与原因不明不孕(不孕组)妇女月经分泌期外周血PRL、T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目的 探讨有正常生育史妇女外周血催乳素(PRL)和睾酮(T)水平在月经分泌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有正常生育史(对照组)与原因不明不孕(不孕组)妇女月经分泌期外周血PRL、T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PRL水平:对照组排卵第7天出现峰值,而不孕组于第5天出现谷值后迅速上升,于第7天出现峰值,但是,后组明显高于前组(P<0.01);(2)T水平:对照组于排卵第6天出现峰值,而不孕组于第4天出现谷值后迅速上升,也于第6天出现峰值,后组明显高于前组(P<0.01);(3)分泌期外周血PRL、T水平波动情况:对照组两项指标的峰值与谷值间无明显差异,而在不孕组,两项指标均为峰值明显高于谷值(P<0.01);(4)在分泌期,PRL峰值出现在T峰值后。结论 分泌期外周血PRL、T间存在微妙的制约关系;PRL、T水平异常可能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 不孕症 血清 催乳素 睾酮 分泌期
下载PDF
1785对有异常孕育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曲陆荣 廖洁 +1 位作者 池兴荷 范先阁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1991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对1785对有异常孕育史夫妇的外周血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90例(5.04%)。按病史类别统计异常核型检出率:自然流产组为7.31%,死胎死产组为1.81%,生畸型儿组为2.39%。生智低儿组为1.10%。提示在临床实践中,诊断或处... 对1785对有异常孕育史夫妇的外周血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90例(5.04%)。按病史类别统计异常核型检出率:自然流产组为7.31%,死胎死产组为1.81%,生畸型儿组为2.39%。生智低儿组为1.10%。提示在临床实践中,诊断或处理有异常孕育史夫妇时,在排除一般原因后,有必要进行染色体分析,以确诊病因及对今后生育进行优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异常核型
下载PDF
骨疏康冲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书琴 裴著果 +8 位作者 刘英敏 刚丕寰 潘丽丽 蒋淑媛 曲陆荣 潘作东 张云岐 崔少千 李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骨疏康冲剂 (简称骨疏康 )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机理。方法 :随机选择骨密度 (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 1个标准差且不伴合并症 ,未经防治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197例 ;其中女性 176例 ,自然绝经 1年以上 ;男性... 目的 :观察中药骨疏康冲剂 (简称骨疏康 )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机理。方法 :随机选择骨密度 (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 1个标准差且不伴合并症 ,未经防治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197例 ;其中女性 176例 ,自然绝经 1年以上 ;男性 2 1例 ,70岁以上。女性按本人自愿分为 3组 ,观察组 10 1例 ,口服骨疏康 ,每次 1袋 ( 12 g) ,每日 3次 ,并服用碳酸钙 ,每次 30 0mg ,每日 2次 ,连续 6个月 ;单钙组 2 3例 ,单服等量钙剂 ;空白对照组 (简称空白组 ) 52例 ,不服药物 ,用以观察骨量自然下降情况 ;男性均为观察组 ,服药同女性观察组。各组用药前、治疗 6个月后检测L2~ 4 BMD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 (女、男 )治疗 6个月后BMD下降减缓 ,且较治疗前有增加 ,女性观察组有效率为 91 1% ,平均BMD增加 3 1% ;男性观察组有效率为 95 2 % ,平均BMD增加 3 9% ;单钙组及空白组BMD均下降 ( 1 8% )。观察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TRAP)明显下降 ,雌二醇、睾酮明显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单钙组治疗后TRAP下降 ,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骨疏康有增加性 (雌、雄 )激素、抑制骨吸收 ,减缓骨量丢失 ,增加BMD的作用 ,能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本药还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性激素 中医药疗法 骨疏康冲剂
下载PDF
补肾方药骨疏康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崔少千 李书琴 +5 位作者 刚丕寰 裴著果 刘英敏 蒋淑媛 王海义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骨疏康冲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用维甲酸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分别给与骨疏康、钙 (Ca)、骨疏康 +Ca治疗 ,保留一组模型不给药为对照 ;同时取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检测各组骨矿物质密度 (B...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骨疏康冲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用维甲酸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分别给与骨疏康、钙 (Ca)、骨疏康 +Ca治疗 ,保留一组模型不给药为对照 ;同时取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检测各组骨矿物质密度 (BMD)、骨生物力学性能、骨生化代谢指标。临床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 30例 ,服骨疏康并用钙剂 6个月为观察组 ,单用钙剂组 30例为对照组 ,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骨疏康 +Ca组大鼠BMD增加 ;生物力学最大载荷、刚性系数、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达到正常水平 ,优于单钙组。单用骨疏康组大鼠骨吸收指标尿钙 /肌酐 (Ca/Cr)、尿羟脯氨酸 /肌酐 (Hop/Cr)、血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TRAP)下降 ;骨形成指标血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BGP)上升。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服用骨疏康和钙剂血TRAP下降 ;血中雌激素(E2 )、睾酮 (T)上升。结论 :骨疏康通过增加血中E2 、T水平 ,降低骨吸收 ,增加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补肾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骨生化 骨疏康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何丽霞 曲陆荣 +3 位作者 陈桂兰 董武 王化丽 张新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细胞凋亡(apoptosis)同胚泡植入及胎盘发育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机制,本文随机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25名,服药组13名,对照组12名。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经碘化丙锭(PI)染色后的蜕膜组织细... 细胞凋亡(apoptosis)同胚泡植入及胎盘发育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机制,本文随机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25名,服药组13名,对照组12名。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经碘化丙锭(PI)染色后的蜕膜组织细胞DNA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细胞DNA直方图上均出现细胞凋亡峰,其细胞所占比例(x±s)%服药组为6.82±3.09,对照组为3.43±2.13,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倍体峰细胞比例服药组为76.00±7.09,对照组为84.45±3.84,服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四倍体峰细胞比例两组分别为3.70±1.64、3.29±0.67,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人早孕蜕膜组织中存在着细胞凋亡,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孕激素作用促进蜕膜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细胞凋亡 早孕 蜕膜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子宫肌瘤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英焕春 吕靖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肌瘤核组织(实验组)及其周围的正常肌组织(对照组)进行DNA片段分析;采用碘化丙啶 (PI)对DN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率,进行细胞...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肌瘤核组织(实验组)及其周围的正常肌组织(对照组)进行DNA片段分析;采用碘化丙啶 (PI)对DN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率,进行细胞凋亡的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 9例出现DNA断裂的梯形条带 (9 /30, 30. 0% ),对照组有 20例出现DNA梯形条带(20 /30, 66. 7% ),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胎儿肾动脉与中大脑动脉血流、羊水指数及膀胱容积间关系的超声学研究
10
作者 曲陆荣 西岛正博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4期203-205,212,共4页
本文采用AlokaSSD680型超声诊断仪,检测8例正常妊娠38—39周胎儿的RA·RI、MCA·RI、BV及AFI值。按膀胱由小到大顺序顺时针调正顺次后,分为三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各项的三级间无明... 本文采用AlokaSSD680型超声诊断仪,检测8例正常妊娠38—39周胎儿的RA·RI、MCA·RI、BV及AFI值。按膀胱由小到大顺序顺时针调正顺次后,分为三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各项的三级间无明显差异;(2)每组的四项值间及各项均值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值、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倾向性变化:RA·RI值呈减少倾向时,BV值呈增加倾向,AFI值呈减少倾向。推测正常妊娠晚期胎儿,子宫-肾脏反射已建立;肾动脉与中大脑动脉血流受不同机制调控;胎儿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排尿等出现的周期性交替现象可能与胎儿中枢神经系发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肾动脉 中大脑动脉 血流动力学 羊水指数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分泌期子宫内膜Hoxa-10mRNA表达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辉 孙曙光 +2 位作者 曲陆荣 王秀霞 孟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不孕与子宫内膜Hoxa 10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以Hox a 10mRNA寡核苷酸为探针进行检测。结果 :不明原因不孕组分泌早中期子宫内膜上Hoxa 10mRNA表达的灰度阳性单位 (PU)值无显著差异 ;正常生...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不孕与子宫内膜Hoxa 10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以Hox a 10mRNA寡核苷酸为探针进行检测。结果 :不明原因不孕组分泌早中期子宫内膜上Hoxa 10mRNA表达的灰度阳性单位 (PU)值无显著差异 ;正常生育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上Hoxa 10mRNA表达的PU值显著高于分泌早期 ;不孕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上Hoxa 10mRNA表达的PU值显著低于同期正常组。结论 :子宫内膜Hoxa 10基因在分泌中期的高表达可能和子宫内膜容受力密切相关 ,其表达缺陷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a-10基因 原位杂交 子宫内膜 不孕
下载PDF
单发性双侧面横裂伴有家族遗传和染色体异常3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管宇 张力平 +2 位作者 徐彬 曲陆荣 赵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9-31,共3页
报告3例单发性双侧面横裂伴有三代家族遗传史和相同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相同的对称性恒牙(胚)先天性缺如,并对面横裂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学进行了讨论。这是一组极罕见的病例,在所涉猎的文献中,迄今尚未见相同报道,是否为一种新的综合征,目... 报告3例单发性双侧面横裂伴有三代家族遗传史和相同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相同的对称性恒牙(胚)先天性缺如,并对面横裂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学进行了讨论。这是一组极罕见的病例,在所涉猎的文献中,迄今尚未见相同报道,是否为一种新的综合征,目前尚不能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横裂 遗传 染色体
下载PDF
多次自然流产
13
作者 曲陆荣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妇科检查 妊娠晚期流产 体格检查
下载PDF
子宫内膜整合素β_3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与不孕症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化丽 曲陆荣 +1 位作者 张颐 何丽霞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对生育组31例,原因不明不孕组3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β3及细胞外基质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纤维(CL)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调控妊娠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整合素... 对生育组31例,原因不明不孕组3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β3及细胞外基质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纤维(CL)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调控妊娠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整合素β3在生育组腺上皮细胞分泌中期出现,持续至分泌晚期,而不孕组分泌期无表达;细胞外基质在生育组分泌中期呈强表达,早期次之,晚期较弱;不孕组在分泌各期表达均高于生育组。结论认为整合素β3FN、LN和Ⅳ型CL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呈周期性变化参与子宫内膜的功能变化及胚泡的着床环节,其异常表达可致着床失败而不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子宫内膜 整合素Β3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TGF-β1与超促排卵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新宇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TGF-β1水平与超促排卵胚胎发育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34例自愿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肌肉注射HCG前(A)、取卵前(B)、移植当日(C)、移植后48~72 h(D)血清和取卵当日卵泡液中... 目的:探讨TGF-β1水平与超促排卵胚胎发育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34例自愿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肌肉注射HCG前(A)、取卵前(B)、移植当日(C)、移植后48~72 h(D)血清和取卵当日卵泡液中的TGF-β1含量.结果:促排卵周期中A,B,C,D血清中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卵泡液中水平;优质胚胎发育妊娠组卵泡液及A,B,C,D血清中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质胚胎发育妊娠组及优质胚胎发育未妊娠组的水平.结论:TGF-β1的高水平可能有利于胚胎发育及胚泡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
下载PDF
子宫次全切除对IL_(1β)、IGF_Ⅱ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曼曼 田杰 +3 位作者 王秀霞 王淑兰 曲陆荣 卢丽萍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次全切除对白介素 1β(IL1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IGFⅡ)的影响及雌激素 (E2 )与IL1β、IGFⅡ 的关系。方法 :将 3 0例绝经前行子宫次全切除 (保留双侧卵巢 )的妇女 ,分成A、B两组。A组手术后一个月始每日服倍美力 0 ... 目的 :探讨子宫次全切除对白介素 1β(IL1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IGFⅡ)的影响及雌激素 (E2 )与IL1β、IGFⅡ 的关系。方法 :将 3 0例绝经前行子宫次全切除 (保留双侧卵巢 )的妇女 ,分成A、B两组。A组手术后一个月始每日服倍美力 0 62 5mg。分别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其术前、术后 1日、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的E2水平 ;同时放免法测定其IL1β、IGFⅡ 水平。结果 :IL1β、IGFⅡ 术后略有上升或下降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趋势越明显。A组较B组IL1β水平下降 ,而IGFⅡ 上升。结论 :子宫次全切除使E2 水平下降。E2 对IL1β、IGFⅡ 水平变化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次全切除 IL1β IGFⅡ 白介素1Β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雌激素 倍美力 子宫肌瘤
下载PDF
风疹患儿及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艳 吕绳敏 +4 位作者 刘兰青 阮强 陈国藩 范先阁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沈阳市1988年临床诊断为风疹的患儿,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及1986年正常产妇血清做风疹病毒抗体的测定。风疹患儿急性期血清54份,抗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7.78%,IgG抗体阳性率为24.07%,与对照组...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沈阳市1988年临床诊断为风疹的患儿,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及1986年正常产妇血清做风疹病毒抗体的测定。风疹患儿急性期血清54份,抗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7.78%,IgG抗体阳性率为24.07%,与对照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份恢复期血清IgM抗体均阳性,IgG抗体1份阳转,1份效价增高4倍。提示1988年沈阳市确有风疹流行。流行期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血清36份,抗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6.67%,非流行期正常产妇血清60份,IgM抗体阳性率为1.67%,两者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流行期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与风疹感染有关。正常产妇血清的抗风疹病毒IgG抗体阴性率为13.33%。说明我国育龄妇女中风疹易感者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儿童 风疹病毒 免疫学检验
下载PDF
羊水CK、LDH、Mb联合检测进行DMD产前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盈玉 潘晓丽 +7 位作者 李树义 曲陆荣 王富伟 周卓然 金春莲 林长坤 姜莉 孙开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5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羊水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联合测定进行12例DMD产前诊断与产后复查,部分病例经PCR检测对照研究。证实羊水CK的诊断符合率为83.3%(10/12);LDH为58.3%(7/1... 采用羊水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联合测定进行12例DMD产前诊断与产后复查,部分病例经PCR检测对照研究。证实羊水CK的诊断符合率为83.3%(10/12);LDH为58.3%(7/12);Mb为90%(10/11)。三者联合检测综合判定产前诊断符合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 产前诊断 LDH 联合检测 羊水 临床研究 DMD 乳酸 复查 肌酸激酶
下载PDF
更年丹耳穴贴压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文毅 傅景兰 +5 位作者 曲陆荣 金岩 樊丽姿 梁守义 雍效军 梁宏博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6期742-743,75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将更年期综合征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部分患者静脉血中雌二醇 (E2 )、促卵泡刺激素 (FSH)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62 .1 ... 目的 :探讨中药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将更年期综合征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部分患者静脉血中雌二醇 (E2 )、促卵泡刺激素 (FSH)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62 .1 6 % ,总有效率为 94.59% ;而对照组显效率为 1 8.75 % ,总有效率为 75 .0 0 %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 ,简便易行 ,患者易于接受 ,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中成药 更年丹 耳穴贴压
下载PDF
分泌期反复流产子宫内膜凝集素结合特性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曼曼 曲陆荣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通过生物素分别标记的双花藕豆凝集素(DBA)、大豆凝集素(SBA)、麦胚凝集素(WGA)及荆豆凝集素(UEA-1)与子宫内膜的反应,应用S-P法研究28例无明显原因反复流产的分泌期子宫内膜糖复合物的变化及与其组织... 本文通过生物素分别标记的双花藕豆凝集素(DBA)、大豆凝集素(SBA)、麦胚凝集素(WGA)及荆豆凝集素(UEA-1)与子宫内膜的反应,应用S-P法研究28例无明显原因反复流产的分泌期子宫内膜糖复合物的变化及与其组织形态学分期的相关性。结果:①宫内膜迟延发生率为39.3%(11/28);②四种凝集素中只有DBA与子宫内膜的结合表现出阶段特异性。着床期,DBA宫内膜结合率增强,且与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分期呈有意义的直线正相关(r=0.404,P<0.05)。提示与DBA特异结合的子宫内膜上的糖复合物与孕卵着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复合物 植物凝集素 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