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鱼新鲜度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婉玲 杨莹 +3 位作者 张欣欣 庄晓萌 曲高阳 张岚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以鲤鱼为研究对象,建立新鲜度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进行鱼肉图谱的扫描并采用化学计量方法测定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验证... 目的以鲤鱼为研究对象,建立新鲜度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进行鱼肉图谱的扫描并采用化学计量方法测定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验证。结果 pH、TVB-N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所建立的模型最优,且分别运用标准化、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化两种预处理方法最好,最优波段分别是1 000~1 799 nm、1 000~1 350 nm和1 450~1 799 nm。同时,pH、TVB-N的定标相关系数分别是0.972 83、0.981 64,验证相关系数分别是0.642 1、0.280 53。结论得到了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鲤鱼新鲜度定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近红外光谱技术 挥发性盐基氮 偏最小二乘法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游离SiO_(2)粉尘对小鼠BMDCs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体外实验
2
作者 曲高阳 陈雨 +4 位作者 刘姿 张国冰 郝小惠 沈福海 李金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2期128-136,共9页
目的观察游离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_(2))粉尘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在适应性免疫应答初始环节探讨游离SiO_(2)粉尘致肺部炎症和矽肺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 目的观察游离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_(2))粉尘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在适应性免疫应答初始环节探讨游离SiO_(2)粉尘致肺部炎症和矽肺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分别设为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25ng/mL)阳性活化组、SiO_(2)(10μg/cm^(2))+LPS处理组、SiO_(2)(25μg/cm^(2))+LPS处理组、SiO_(2)(50μg/cm^(2))+LPS处理组、SiO_(2)(75μg/cm^(2))+LPS处理组、SiO_(2)(150μg/cm^(2))+LPS处理组。具体处理方式为不同浓度SiO_(2)预处理BMDCs 2h后,加入25 ng/mL LPS继续孵育6h或24h,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测定BMDCs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BMDCs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qPCR)法检测BMDC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阳性活化组增强BMDCs的细胞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阳性活化组相比,75和150μg/cm^(2)抑制BMDCs的细胞活力,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浓度SiO_(2)未对BMDCs细胞活力产生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LPS阳性活化组BMDCs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β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阳性活化组相比,10、25和50μg/cm^(2) SiO_(2)处理组BMDsC中TNF-α蛋白表达和IL-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5和50μg/cm^(2) SiO_(2)促进LPS活化的BMDCs分泌炎症因子IL-6,而10μg/cm^(2) SiO_(2)则抑制其分泌IL-6,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阳性活化组BMDCs中IL-12、IL-10和IL-23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阳性活化组相比,10和50μg/cm^(2) SiO_(2)抑制LPS活化的BMDCs分泌IL-12,10μg/cm^(2) SiO_(2)抑制其分泌IL-10,而25μg/cm^(2) SiO_(2)促进其分泌IL-1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阳性活化组相比,10和25μg/cm^(2) SiO_(2)抑制LPS活化的BMDCs中炎症因子IL-12b和IL-23a基因表达,25和50μg/cm^(2) SiO_(2)抑制其IL-10基因表达,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阳性活化组相比,10和25μg/cm^(2) SiO_(2)促进LPS活化的BMDCs分泌IL-23,25μg/cm^(2) SiO_(2)促进其分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SiO_(2)粉尘可促进小鼠BMDCs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23和TGF-β,同时抑制BMDCs分泌子I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环境毒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
3
作者 曲高阳 张国冰 +1 位作者 佟俊旺 李金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1年第8期14-16,共3页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深入人心,为高等院校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了重要的创新空间与优化空间。实验教学成为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 同时也是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核心桥梁,通过精准地开展环境毒理学实...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深入人心,为高等院校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了重要的创新空间与优化空间。实验教学成为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 同时也是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核心桥梁,通过精准地开展环境毒理学实验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学模式之一。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通过环境毒理学自主教学实验设计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供广大相关教育界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创新能力 环境毒理学 实验教学设计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镜鲤新鲜度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欣欣 曲高阳 +2 位作者 杨莹 庄晓萌 张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121-128,共8页
以镜鲤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法采集、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经比较优化模型。经过鱼肉样品光谱的扫描及pH值、TVB-N(挥发性盐基氮)值、TBA(硫代巴比妥酸)值... 以镜鲤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法采集、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经比较优化模型。经过鱼肉样品光谱的扫描及pH值、TVB-N(挥发性盐基氮)值、TBA(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在21种预处理下,确定最佳建模方式、预处理方式和最优波段。经模型优化得知,pH、TVB-N、TBA均在偏最小二乘法中建立的模型最好,最优预处理方法分别为基线校正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净分析信号、Savitzky-Golay导数和基线校正,最优波段分别为1 000~1 300 nm和1 700~1 799 nm、1 000~1 200 nm和1 300~1 650 nm、1 000~1 799 nm,并且pH、TVB-N和TBA的Rc分别为0.9906、0.99865、0.99971,Rp分别为0.6436、0.021357、0.7723,达到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镜鲤新鲜度高效、快捷、无损伤的定量检测预测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镜鲤 挥发性盐基氮 硫代巴比妥酸 偏最小二乘法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肉品新鲜度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莹 庄晓萌 +3 位作者 张欣欣 曲高阳 霍思宇 张岚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59-461,共3页
探讨了目前肉品新鲜度检测应用方面最新快速无损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包括其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总结了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制品中的现状、研究进展及前景。
关键词 肉类制品 新鲜度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秸秆高值化利用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何颖 徐长乐 +2 位作者 杨乐 曲高阳 彭静静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3期219-220,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农产品废弃物,这些农产品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堆积和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提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理念,研究了农业废弃物的更高效率、多方面的应用,这一过程促进了我国农业废...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农产品废弃物,这些农产品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堆积和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提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理念,研究了农业废弃物的更高效率、多方面的应用,这一过程促进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对改善农村环境污染、发展农业多元化产业和循环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农业废弃物秸秆高值化利用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