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规格耐磨钢辊式淬火组织性能分析
1
作者 曳彦奇 付天亮 +1 位作者 吴昊 王昭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50,共8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量、偏析带及夹杂物成分分析和断口形貌观察,探讨了80 mm厚NM40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钢板内部存在含有TiC夹杂物的Mn偏析带,由表面至心部数量逐步增多,宽度逐渐增大,其硬度为592...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量、偏析带及夹杂物成分分析和断口形貌观察,探讨了80 mm厚NM40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钢板内部存在含有TiC夹杂物的Mn偏析带,由表面至心部数量逐步增多,宽度逐渐增大,其硬度为592 HV0.3,高于基体中马氏体硬度497 HV0.3。偏析带的存在使得样品伸长率由10.2%降低至4.4%,-40℃冲击吸收能量由24 J降低至10 J。在硬度检测时,随着偏析带在检测位置占比的提高,心部硬度逐渐上升。因此连铸阶段充分改善特厚板坯中心偏析是保障厚规格耐磨钢辊式淬火组织性能合格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400钢 特厚板 辊式淬火 中心偏析 组织性能
下载PDF
极薄钢板高效气淬技术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曳彦奇 付天亮 +2 位作者 王昭东 刘光浩 苏琳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气体射流冷却均匀、流动性好是极薄钢板高平直度淬火的理想冷却方式.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钢板气淬过程进行模拟,探究雷诺数Re、无量纲高度H/D和移动速度v对钢板温降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经过试验验证与工业测试,获得组织性能合... 气体射流冷却均匀、流动性好是极薄钢板高平直度淬火的理想冷却方式.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钢板气淬过程进行模拟,探究雷诺数Re、无量纲高度H/D和移动速度v对钢板温降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经过试验验证与工业测试,获得组织性能合格、板形良好的2 mm厚NM400钢板.结果表明:在动态气冷条件下,钢板冷却速度与射流雷诺数成正比,与无量纲高度成反比,与移动速度成正比;试验条件下最优气淬工艺为Re=15 185、H/D=46、v=0.05 m/s.经工业测试可得,2 mm厚NM400钢板气淬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其抗拉强度1 204 MPa、伸长率10.0%、布氏硬度>372,钢板整板淬火不平度≤3 m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板 气冷淬火 数值模拟 NM400 组织性能
下载PDF
一步QP处理低碳中锰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岩 万德成 +5 位作者 王亚婷 冯树明 褚晓红 郭衍科 曳彦奇 侯艳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9-222,共4页
对低碳中锰钢进行了一步QP工艺处理,获得了铁素体、回火马氏体、新生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采用SEM、XRD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配分时间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是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先... 对低碳中锰钢进行了一步QP工艺处理,获得了铁素体、回火马氏体、新生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采用SEM、XRD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配分时间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是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主要受回火马氏体的回火程度和新生马氏体的数量以及碳含量共同影响,配分20 min时达到最佳平衡状态,试验钢的抗拉强度达到最高,为1712 MPa。试验钢的伸长率主要由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决定,配分20 min时残余奥氏体含量最高,获得最大伸长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工艺 配分时间 残余奥氏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辊式矫直技术与设备发展概况
4
作者 顾晨阳 曳彦奇 +1 位作者 付天亮 马明 《重型机械》 2023年第4期12-17,共6页
极薄超高强板是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辊式矫直机是解决其淬火板型问题的关键制造设备。针对我国辊式矫直机发展的瓶颈问题,论述了近年来通过实验法、理论解析法、有限元法等三种方法研究辊式矫直技术的成果及其发展,总... 极薄超高强板是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辊式矫直机是解决其淬火板型问题的关键制造设备。针对我国辊式矫直机发展的瓶颈问题,论述了近年来通过实验法、理论解析法、有限元法等三种方法研究辊式矫直技术的成果及其发展,总结了辊式矫直策略、矫直参数(辊数、辊速、辊距、压下量、道次数、温度等)对矫后不平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为实现大型辊式矫直设备自主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矫直 残余应力 有限元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一种屈曲梁式压电发电装置的设计
5
作者 李清稳 孙舒 +3 位作者 曳彦奇 马泽 缪加亮 芦雪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对一种屈曲梁式压电发电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分析,利用在轴向周期激励下,一端固定一端夹支的屈曲梁运动方程,得出屈曲梁压电发电结构无量纲后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系统的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得出了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对系... 对一种屈曲梁式压电发电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分析,利用在轴向周期激励下,一端固定一端夹支的屈曲梁运动方程,得出屈曲梁压电发电结构无量纲后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系统的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得出了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从而为屈曲梁式压电发电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梁 压电发电 压电陶瓷 混沌运动
下载PDF
极薄高强钢板高效气淬技术
6
作者 曳彦奇 付天亮 +1 位作者 王昭东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7-1423,共7页
极薄高强钢板在高温下空冷迅速降温且不可控、淬火应力大易瓢曲,是制约高品质生产与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将高压气淬技术引入极薄高强钢板淬火领域,通过气冷温降分析、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检测,探究了气冷工艺对极薄高强钢板淬火组织性... 极薄高强钢板在高温下空冷迅速降温且不可控、淬火应力大易瓢曲,是制约高品质生产与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将高压气淬技术引入极薄高强钢板淬火领域,通过气冷温降分析、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检测,探究了气冷工艺对极薄高强钢板淬火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冷淬火工艺可减小钢板厚度和长度方向上的热梯度,降低淬火过程的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在板形调控方面具有优势。当钢板转移时间过长时,开冷温度将低至Ar3点以下,发生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相变,导致钢板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在加热温度970℃、保温时间5 min、淬火开冷温度840℃的条件下,获得了抗拉强度1 226 MPa、布氏硬度385 HB、钢板整板淬火不平度不大于3 mm/m的2 mm淬火态NM400极薄高强钢板,为新型极薄规格板材高平直度淬火工艺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钢板 淬火工艺 板形控制 高压气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