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曹中宗 孙郡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年第1期264-267,共4页
土木工程规模化建设,在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的高发生率也严重威胁了群众生命安全,尤其随着近年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以及提高建筑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钻孔灌注桩... 土木工程规模化建设,在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的高发生率也严重威胁了群众生命安全,尤其随着近年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以及提高建筑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是施工单位全面提升自身市场核心发展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渠道。在土木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管中,安全质量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不仅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因此文章主要系统化剖析了土木工程中钻孔成桩施工技术作业原理和作业流程,并就土木工程安全质量监管问题及其有效性处理对策展开深入探讨,由此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钻孔灌注桩 作业流程 安全监管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乌东煤矿综放面覆岩活动特征数值计算研究
2
作者 曹中宗 孙郡庆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5年第5期198-200,共3页
通过UDEC4.0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乌东煤矿综放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和上覆岩层活动规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50 m时基本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5 m。来压期间垂直应力集中系数约为2.2。基本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通过UDEC4.0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乌东煤矿综放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和上覆岩层活动规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50 m时基本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5 m。来压期间垂直应力集中系数约为2.2。基本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岩层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破坏发展,直到出现裂隙,裂隙密度也不断增加,到初次来压前裂隙密度达到最大值;随着覆岩的垮落,破断裂隙向较高层位发展,当工作面推进至一定程度,采空区中部垮落覆岩重新压实后,裂隙密度减小。研究成果对乌东煤矿其他工作面矿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数值模拟计算 覆岩运动 来压步距
下载PDF
研究石油地质类型及勘探技术
3
作者 曹中宗 赵景锟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23期89-89,共1页
石油勘探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当前的石油勘探技术也取得了进步,如何提升石油勘探的效益成为了能源产业关注的问题之一。当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石油勘探体系,在不同的石油地质类型... 石油勘探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当前的石油勘探技术也取得了进步,如何提升石油勘探的效益成为了能源产业关注的问题之一。当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石油勘探体系,在不同的石油地质类型之下都能够得到有效应用。而深入探究石油地质类型及勘探技术,能够推动我国石油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类型 勘探技术 地质层
下载PDF
乌东煤矿北采区巷道围岩稳定性检测研究
4
作者 孙郡庆 李长录 曹中宗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2年第8期46-48,共3页
岩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保证巷道掘进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科学有效的检测围岩松动范围和破碎程度,为巷道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以乌东煤矿北采区巷道围岩稳定性检测为例,运用RSM-SY5检测仪,定性检测巷道... 岩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保证巷道掘进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科学有效的检测围岩松动范围和破碎程度,为巷道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以乌东煤矿北采区巷道围岩稳定性检测为例,运用RSM-SY5检测仪,定性检测巷道围岩的破碎程度,为巷道支护和掘进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稳定性检测 支护方案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放顶煤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研究
5
作者 孙郡庆 曹中宗 《煤炭科技》 2015年第4期12-14,共3页
本文运用FLAC3D模拟煤层开采引起上覆岩体的移动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对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进行分析,得到了在采场中随工作面推进的上覆岩体移动规律。工作面煤柱边沿下部观测线未出现下移,基本呈倒V字形。下移量由左右对称逐渐向非对... 本文运用FLAC3D模拟煤层开采引起上覆岩体的移动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对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进行分析,得到了在采场中随工作面推进的上覆岩体移动规律。工作面煤柱边沿下部观测线未出现下移,基本呈倒V字形。下移量由左右对称逐渐向非对称转移,而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下移量由小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覆岩 规律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工作面全周期覆岩运移规律
6
作者 孙郡庆 曹中宗 +2 位作者 王宏志 孙秉成 李柱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56-63,共8页
急倾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工作面水平分段开采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冲击地压灾害形势愈加严峻,探究急倾斜特厚煤层群多工作面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对于矿井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以乌东煤矿为工程背景,建立相似模型试验,采集模型表面位移数... 急倾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工作面水平分段开采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冲击地压灾害形势愈加严峻,探究急倾斜特厚煤层群多工作面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对于矿井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以乌东煤矿为工程背景,建立相似模型试验,采集模型表面位移数据,并采用Matlab绘制覆层位移云图,揭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工作面全周期覆岩运移规律,分析了工作面矿压与覆岩运移的联系。结果表明:(1)随着采深不断增加,覆岩垂直位移由上到下整体呈现形态由“N”形分布演化成“V”形分布,工作面开采伴随覆层破断、滑塌,形成“破断-滑塌-自充填”效应;(2)43^(#)煤层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为煤层顶板垮落—直接顶垮落—老顶破断并呈现出铰接结构,45^(#)煤层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为覆岩轻度垮落—上部岩层破坏严重—煤层间岩柱出现整体性垮断;(3)+550 m水平阶段开采之前,43^(#)煤层中的支架压力普遍大于45^(#)煤层,+525 m水平与+500 m水平开采后,45#煤层支架压力突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特厚煤层 全周期 覆岩运移 矿压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