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乾斌 王邵军 +5 位作者 陈闽昆 曹润 王平 左倩倩 赵爽 杨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636,共11页
探明热带森林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于理解反硝化引起的N2O排放及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双版纳3个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类型[即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MP)、崖豆藤(Millttia leptobotrya,ML)群落、... 探明热带森林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于理解反硝化引起的N2O排放及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双版纳3个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类型[即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MP)、崖豆藤(Millttia leptobotrya,ML)群落、群落及高檐蒲桃(Syzygium oblatum,SO)群落]为研究对象,揭示土壤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干湿季变化,分析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环境变化对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表现为恢复前期高于恢复后期,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罗思河小杆菌属(Rhodanobacter)表现为恢复后期高于恢复前期;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均随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而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表现为随恢复年限增加而降低。9月份各样地新检测出的属数量表现为:SO(19种)>MP(13种)>ML(7种)。土壤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高檐蒲桃群落>崖豆藤群落>白背桐群落,且9月(湿季)>3月(干季)。相关分析表明,热带森林恢复引起土壤N库(全氮、NH_(4)^(+)、NO_(3)^(-))、C有效性(微生物量碳、易氧化碳)及微气候(土壤含水率与温度)的改变,能够显著影响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微生物量碳、全氮及易氧化碳是调控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的主控因子,其次为土壤水分、温度、水解氮、pH、铵态氮、有机碳、容重及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基因 反硝化细菌 微生物多样性 热带森林
下载PDF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2
作者 任玉连 陆梅 +3 位作者 曹乾斌 李聪 冯峻 王志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15,共12页
【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 【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沿海拔形成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线性回归和RDA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储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P<0.05),即沟谷雨林(89.10 t/hm^2,11.94 t/hm^2)<半常绿季雨林(190.30 t/hm^2,25.34 t/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508.05 t/hm2,56.55 t/hm2),这种变化规律与凋落物厚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及全氮沿海拔的变化相一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而土壤全氮储量则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全氮、凋落物厚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密度、pH、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冗余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主导因子。【结论】热带地区植被类型沿海拔梯度有规律的分布,能够通过改变样地微气候(如温度、水分)、凋落物输入(凋落物厚度)及土壤理化环境(如土壤密度、C与N含量等),进而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植被类型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酶活性对海拔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任玉连 陆梅 +3 位作者 曹乾斌 李聪 冯峻 王志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34,共13页
【目的】研究土壤酶活性对环境因子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为理解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水热条件-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不同海拔梯度典... 【目的】研究土壤酶活性对环境因子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为理解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水热条件-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不同海拔梯度典型植被带(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土层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采用冗余分析和蒙特卡洛检验,分析环境因子沿海拔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年均降水量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而植物群落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土壤密度和pH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土壤C/N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降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增加;样地微气候、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沿海拔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温度、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不同程度地相关,单一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全磷含量>含水量>pH>有机碳含量>年均气温>土壤温度>水解性氮含量>年均降水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土壤密度>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C/N>Simpson指数。【结论】水热条件(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pH、有机碳、水解性氮、全氮、全钾和全磷)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可调控不同海拔梯度内的土壤酶活性,其中土壤磷、水分、pH、碳、氮和钾是调控土壤酶活性海拔响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土壤酶活性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蚂蚁筑巢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左倩倩 王邵军 +3 位作者 王平 曹乾斌 赵爽 杨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339-7347,共9页
蚂蚁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能够调节土壤微生物及理化环境,进而对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及其时间动态产生显著影响。以西双版纳白背桐热带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需氧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比较蚁巢和非蚁巢土壤有机氮... 蚂蚁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能够调节土壤微生物及理化环境,进而对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及其时间动态产生显著影响。以西双版纳白背桐热带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需氧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比较蚁巢和非蚁巢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的时间动态,揭示蚂蚁筑巢活动引起土壤无机氮库、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化学性质改变对有机氮矿化速率时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蚂蚁筑巢显著影响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P<0.01),相较于非蚁巢,蚁巢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提高了261%;(2)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随月份推移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即6月最大(蚁巢1.22 mg kg^(-1) d^(-1)、非蚁巢0.41 mg kg^(-1) d^(-1)),12月最小(蚁巢0.82 mg kg^(-1) d^(-1)、非蚁巢0.18 mg kg^(-1) d^(-1));(3)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月份及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NH_(4)-N及NO_(3)-N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NO_(3)-N的交互作用不显著;(4)蚂蚁筑巢显著提高了无机氮库(NH_(4)-N与NO_(3)-N)、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质、水解氮、全氮及易氧化有机碳等土壤养分含量,而降低了土壤pH值;(5)回归分析表明,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分别解释87.89%、61.84%的有机氮矿化速率变化;(6)主成份分析表明NH_(4)-N、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有机质是影响有机氮矿化速率时间动态的主要因素,而全氮、NO_(3)-N、易氧化有机碳、水解氮及pH对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的影响次之,且pH与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总之,蚂蚁筑巢活动主要通过影响土壤NH_(4)N、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有机质的状况,进而调控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的时间动态。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土壤氮矿化生物调控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筑巢 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 时间动态 热带森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润 王邵军 +3 位作者 陈闽昆 左倩倩 王平 曹乾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82-1990,共9页
为探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为研究对象,... 为探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次生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MBC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演替阶段、取样时间、取样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土壤MBC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或0.01)。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平均土壤MBC含量表现为野芭蕉群落(1.36 g·kg^-1)显著高于崖豆藤群落(1.10 g·kg^-1)与白背桐群落(0.93 g·kg^-1)(P<0.01);不同恢复阶段土壤MBC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均出现在6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且雨季(6、9月)高于干季(3、12月)。3个恢复阶段热带森林中土壤MBC含量均呈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的垂直分布。土壤温度与水分时空变化对土壤MBC具有显著影响(P<0.05),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能够分别解释土壤MBC的60%-90%与57%-9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有机碳、全氮、水解氮是调控白背桐群落土壤MBC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土壤全氮是野芭蕉群落土壤MBC变化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全氮和硝态氮是崖豆藤群落土壤MBC时空动态主要的控制因素。因此,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植被恢复能够促进土壤MBC的积累但存在样地差异性,土壤MBC含量取决于样地微生境(如温度与水分)及土壤碳/氮养分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热带森林 土壤理化性质 次生恢复
下载PDF
土壤碳矿化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演替的响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左倩倩 王邵军 +5 位作者 陈闽昆 曹润 王平 曹乾斌 赵爽 杨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8-1325,共8页
为探明土壤有机碳矿化对热带森林恢复演替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高檐蒲桃Syzygium oblatum群落)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 为探明土壤有机碳矿化对热带森林恢复演替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高檐蒲桃Syzygium oblatum群落)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时空动态特征,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讨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变化对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阶段、季节和土层对土壤碳矿化速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三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热带森林恢复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P<0.01),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大小顺序为:高檐蒲桃群落(19.09 mg·kg−1·d−1)>崖豆藤群落(16.93 mg·kg−1·d−1)>白背桐群落(15.35 mg·kg−1·d−1);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月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6月>9月>3月>12月;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沿土层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是影响土壤碳矿化的主控因子,而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铵氮、硝氮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贡献次之。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演替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而调控有机碳矿化的时空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演替 有机碳矿化 微生物生物量碳 热带森林 时空动态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平 王邵军 +3 位作者 曹乾斌 左倩倩 赵爽 杨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探究热带次生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西双版纳白背桐(恢复初期)和高檐蒲桃(恢复后期)次生热带森林群落为对象,通过室内需氧培养法研究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并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土壤微生物... 为探究热带次生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西双版纳白背桐(恢复初期)和高檐蒲桃(恢复后期)次生热带森林群落为对象,通过室内需氧培养法研究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并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土壤微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次生热带森林的恢复,恢复后期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4.29 mg·kg^(-1)·d^(-1))显著高于恢复初期(3.50 mg·kg^(-1)·d^(-1));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呈单峰型季节变化,6月最高(4.78~5.60 mg·kg^(-1)·d^(-1)),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中0~5 cm土层矿化速率是10~15 cm的1.8~1.9倍;高檐蒲桃群落土壤有机质、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全N和含水量相较于白背桐群落分别增加了11.3%、30.8%、25.7%、14.3%和23.5%;群落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易氧化碳、全N和铵态N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其中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是有机碳矿化的主控因子。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森林恢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有机质积累及活性有机碳库组分(如易氧化碳与微生物量碳)来调控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次生森林 森林恢复 有机碳矿化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与土壤性质之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任玉连 曹乾斌 +4 位作者 李聪 冯峻 陆梅 王邵军 王志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9,共10页
植被类型与土壤特征之间关联性是理解“植被-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5种不同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植被类型与土壤特征之间关联性是理解“植被-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5种不同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山地雨林(Ⅱ)>沟谷雨林(Ⅰ)>半常绿季雨林(Ⅲ)>季风常绿阔叶林(Ⅳ)>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Ⅴ)。土壤理化性质亦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理化状况优于较其他森林类型。关联度分析表明,森林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参数与土壤理化指标的关联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速效氮、全磷和容重的关联度最大;Simpson指数与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全氮和容重的关联度最大;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度、乔木覆盖度、林下植被覆盖度、凋落物厚度和土壤厚度与土壤有机质、pH、速效氮、全氮、含水量和容重的关联度最大。5种森林类型群落多样性、群落特征参数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联度整体>0.6,均与土壤含水量和容重有较高的关联关系。表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下“植被-土壤特征”存在显著的关联作用及样地差异性,与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样地微环境紧密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群落多样性 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金堂县推进返乡创业创新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9
作者 曹乾斌 周健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第10期34-34,共1页
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落实"东进"战略,承接"一山连两翼"城市布局,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等称号。
关键词 金堂县 西部地区农民 劳动力转移 山连 东进 县等 城市布局 县域经济发展 平台服务 职业经理人
下载PDF
金堂县:奋勇创优争先 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第1期42-43,共2页
2021年,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立足新形势、推动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力攻坚克难,奋勇创优争先,推动全县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就业创业激活发展动... 2021年,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立足新形势、推动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力攻坚克难,奋勇创优争先,推动全县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就业创业激活发展动能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严格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573个。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培训10230人,为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6万元;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万元。金堂县被成都市农劳办授予"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县"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人员 公益性岗位 乡村振兴 民生事业 返乡创业 创优争先
下载PDF
金堂县:创新理念 奋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第2期58-58,共1页
2020年,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扎实推进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金堂县被评为“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金堂县人社局获“全省练兵... 2020年,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扎实推进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金堂县被评为“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金堂县人社局获“全省练兵比武活动特别贡献奖”,金堂县人社局失业保险服务站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人社系统2020年度优质服务窗口”;金堂县创业和农民工中心被成都市委办公厅评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同时,金堂县援企稳岗工作还受到成都市委、市政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保险 疫情防控 就业创业 特别贡献奖 人事人才 人社系统 农民工 创新理念
下载PDF
金堂县:扎实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12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第11期42-42,共1页
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始终把关怀关爱服务保障农民工放在民生工程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千人百亿"工程和农民工"两心三强化战略",扎实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营... 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始终把关怀关爱服务保障农民工放在民生工程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千人百亿"工程和农民工"两心三强化战略",扎实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营造返乡创业氛围聚焦政策引领,组建工作小组。成立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民工创业工程,着力构建"政府支持创业、部门扶持创业、全民参与创业"的良好工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开发 领导小组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全民参与 民生工程 关爱服务 金堂县
下载PDF
淮州新城产业园区技能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13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第7期36-36,共1页
聚焦错位协同,培育产业生态;聚焦供需匹配,完善创新生态;聚焦人才需求,重构生活生态;聚焦转型升级,构建政策生态。结合成都市金堂县以沱江为轴线、淮州新城为中心,推动形成"金淮一体,拥江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县人社局对全县技能人... 聚焦错位协同,培育产业生态;聚焦供需匹配,完善创新生态;聚焦人才需求,重构生活生态;聚焦转型升级,构建政策生态。结合成都市金堂县以沱江为轴线、淮州新城为中心,推动形成"金淮一体,拥江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县人社局对全县技能人才特别是淮州新城产业园区技能人才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如何为实施"东进"战略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 人才现状 产业园区 产业生态 人才需求 转型升级 政策生态 专题调研
下载PDF
新常态下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14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第6期29-29,共1页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扩能相应趋缓,新增就业和稳定就业面临新的压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速,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近期,我们对新...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扩能相应趋缓,新增就业和稳定就业面临新的压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速,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近期,我们对新常态下成都市金堂县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深入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形势分析 高速增长 中小企业 结构性矛盾 高质量就业 经济增速 调整升级 产业结构
下载PDF
金堂县推进扶贫村精准帮扶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15
作者 曹乾斌 周健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第10期30-30,共1页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为组长、县就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扶贫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就业培训小组、职业推介小组、宣传回引小组,分别具体负责实施三个扶...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为组长、县就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扶贫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就业培训小组、职业推介小组、宣传回引小组,分别具体负责实施三个扶贫村的就业培训工作、职业介绍工作和宣传回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工作 帮扶工作 实践 金堂县 就业培训工作 职业介绍工作 组织领导 县委组织部
下载PDF
关于加强“东进”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保障的思考和建议
16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第5期35-35,共1页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聚则产业兴。主动承接"东进"发展、积极开辟"成都制造"第二战场,离不开人力资源保障的强力支撑。
关键词 资源保障 人力 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战场 人才 产业 制造
下载PDF
金堂县人力资源形势分析与研判
17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第4期26-26,共1页
如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牢牢把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键环节,推动构建人力资源发展新格局,实现"十四五"时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课题。成都市金堂县在深入三大产业功能区调研... 如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牢牢把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键环节,推动构建人力资源发展新格局,实现"十四五"时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课题。成都市金堂县在深入三大产业功能区调研基础上,对2021年用工需求进行分析,并就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建议,以期不断满足产业功能区建设人力资源需要,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 发展 新形势
下载PDF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探索与思考
18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第4期26-26,共1页
成都市金堂县作为成都市“东进”战略主战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深化人力资源保障,坚持“送出去打工挣钱,引回来创业兴村”的思路,以用活机制为基石,建设平台为依托,科学引领为引擎,激励保障为支撑,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 成都市金堂县作为成都市“东进”战略主战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深化人力资源保障,坚持“送出去打工挣钱,引回来创业兴村”的思路,以用活机制为基石,建设平台为依托,科学引领为引擎,激励保障为支撑,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经济建设取得实效。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取得成效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促进区域协作发展与劳动力要素交流相统一。金堂县先后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明确用地、税收、审批等相关制度,设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强化人才引进、夯实载体建设、助推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夯实技能人才支撑推动东部新城发展的思考
19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第1期31-31,共1页
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始终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政策保障挂帅、招才引智建渠、技能提升拓径、搭建平台设营,在励才、聚才、育才、留才上不断“给位子、明路子、压担子”。同时,奋力打造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区,创建了1家... 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始终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政策保障挂帅、招才引智建渠、技能提升拓径、搭建平台设营,在励才、聚才、育才、留才上不断“给位子、明路子、压担子”。同时,奋力打造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区,创建了1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县技能型人才总数达12.47万人,满足功能区内企业对技能人才90%以上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 支撑 发展
下载PDF
金堂:全力做好农民工群体疫情防控和就业服务
20
作者 曹乾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第2期46-46,共1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深入开展"地毯式"排查、"集约式"服务、"贴心式"援助等农民工群体疫情防控和就业服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农民工返岗工作贡献人社力量。倡导"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深入开展"地毯式"排查、"集约式"服务、"贴心式"援助等农民工群体疫情防控和就业服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农民工返岗工作贡献人社力量。倡导"大排查"严防"小缺口"。一是联防联控。建立农民工疫情防控"日报告制度",将全县返乡农民工排查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持续细化措施,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联动优势,全面发动就业社保服务中心(站)干部、网格员、劳动保障协理员,走村入户进行全面摸排,做到"三问三登记",坚决切断输入性传染源,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群体 疫情防控 金堂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