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1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唱春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1期52-52,共1页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过年忙,亲朋好友聚一堂,畅谈农村新风尚……”寒冬腊月.那一阵阵清脆圆润的唱春小调,又在江南的街头巷尾回荡。 在江、浙、沪一带农村,历史上就有唱春的习俗。所谓唱春,其实是民间艺人的一处卖唱谋生...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过年忙,亲朋好友聚一堂,畅谈农村新风尚……”寒冬腊月.那一阵阵清脆圆润的唱春小调,又在江南的街头巷尾回荡。 在江、浙、沪一带农村,历史上就有唱春的习俗。所谓唱春,其实是民间艺人的一处卖唱谋生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人
民间艺术
中国
保护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绣花枕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1年第3期60-60,共1页
此枕非彼枕。这里讲的绣花枕可不是讥讽没学问、根底浅的人噢,而是地地道道在江南农村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珍稀物品。绣花枕的两头为枕顶,上绣有传统吉祥纹样,称“枕顶绣”。它都出自民间巧妇之手.在这块小小的四寸天地中,她们倾注...
此枕非彼枕。这里讲的绣花枕可不是讥讽没学问、根底浅的人噢,而是地地道道在江南农村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珍稀物品。绣花枕的两头为枕顶,上绣有传统吉祥纹样,称“枕顶绣”。它都出自民间巧妇之手.在这块小小的四寸天地中,她们倾注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质朴的情感流淌在每一针每一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花
江南农村
吉祥纹样
美好生活
民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灶花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08年第5期63-63,共1页
在苏南农村,一般的农家都砌有烧柴草的灶头,雪白的灶山壁上,画着一幅幅美丽多姿的图案,谷穗、鱼虾、鸡鸭、山水……栩栩如生,像征着农家和谐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把灶山壁上的图画叫“灶花”。
关键词
苏南农村
和谐美
农家
鱼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建乡镇企业集团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曹乾石
《现代管理科学》
1993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集团
企业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弄里芹菜
5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6期49-49,共1页
弄里芹菜自古就是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地区的土特产。每当品尝弄里芹菜时,我就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芹菜,在江南是一种普通蔬菜,但弄里芹菜属"芹菜之王",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了。何谓"弄里芹菜"?起因是朱家...
弄里芹菜自古就是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地区的土特产。每当品尝弄里芹菜时,我就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芹菜,在江南是一种普通蔬菜,但弄里芹菜属"芹菜之王",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了。何谓"弄里芹菜"?起因是朱家弄宅基一带种植的芹菜最为上乘,故称"弄里芹菜"。朱家弄四面高凸,中间低洼,是个天然的"水乡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凤凰镇
王安石
朱家
面高
河阳
青芹
梁红玉
水乡
天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追记抗战时期牺牲的中共虞西县工委书记钱国华
6
作者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7年第10期61-62,共2页
接受新思想走上革命道 钱国华,原名陈盛良,又名陈宝全,化名陈平。1915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城一个贫民家庭,自幼跟随在英联船厂做工的父亲在上海居住。七八岁时就能讲些常用英语,后进入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洋学堂学习。15岁时,因父亲...
接受新思想走上革命道 钱国华,原名陈盛良,又名陈宝全,化名陈平。1915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城一个贫民家庭,自幼跟随在英联船厂做工的父亲在上海居住。七八岁时就能讲些常用英语,后进入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洋学堂学习。15岁时,因父亲失业无钱交学费而辍学,为养家糊口,进入上海世界书局当英文排字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委书记
抗战时期
中共
外国传教士
世界书局
浙江省
上海
父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耕社会的主题咏唱
7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3期40-41,共2页
河阳山歌中的劳动歌是广泛流传于张家港市河阳地区农人当中一种特殊的乡土文化现象。它主要集中在河阳山周边地区的乡村民间。这些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是先民的聚居地,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繁衍生息,...
河阳山歌中的劳动歌是广泛流传于张家港市河阳地区农人当中一种特殊的乡土文化现象。它主要集中在河阳山周边地区的乡村民间。这些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是先民的聚居地,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在劳动中追随节奏感欢乐高唱,释放心中的喜怒哀乐,喷发体内的七情六欲,吟唱身边的一景一物,讴歌周围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生动逼真,通俗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社会
题咏
民间传说
旧石器时代
文化现象
张家港市
周边地区
劳动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续译“莎剧”的才女宋清如
8
作者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2年第5期59-59,共1页
宋清如是翻译家朱生豪的夫人,1912春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一户富豪家庭。宋氏祖上曾出过"兄弟状元"、"龙虎大将军"等,是个名门望族,宋清如排行老二,人称二小姐,又名青青。她自幼聪颖好学...
宋清如是翻译家朱生豪的夫人,1912春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一户富豪家庭。宋氏祖上曾出过"兄弟状元"、"龙虎大将军"等,是个名门望族,宋清如排行老二,人称二小姐,又名青青。她自幼聪颖好学,七岁启蒙,读了大量古典诗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清如
才女
莎剧
张家港市
名门望族
古典诗文
朱生豪
翻译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凰古桥故事多
9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3年第6期30-31,共2页
张家港市凤凰镇境内有各种桥300多座,其中有百年历史的古桥40多座.这些桥梁把宽宽窄窄的河道隔离开的乡村重新连接成一个整体。是乡村版图的骨节和纽带。这些古桥有着不寻常的历史、生动的故事,给秀丽的凤凰增添了几分精致和美好。
关键词
凤凰镇
古桥
故事
百年历史
张家港市
乡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逝的舂声
10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5年第3期24-25,共2页
舂声,就是乡间农家舂米时发出的号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南农村乡下,一般农家都会置齐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农具。在所有的铁木制农具中,我印像最深、比较大型的算是舂米的米碓子了。米碓子是一种脚踏式的舂米工具。舂杵被嵌在一块笨重...
舂声,就是乡间农家舂米时发出的号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南农村乡下,一般农家都会置齐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农具。在所有的铁木制农具中,我印像最深、比较大型的算是舂米的米碓子了。米碓子是一种脚踏式的舂米工具。舂杵被嵌在一块笨重的方形粗木头上,然后按杠杆的原理安装,整个的形状像一个放倒的"7"。碓身长两米左右,碓头正对着地上的石臼,碓尾有一个凹坑。靠前有扶手,两边有踏板,踏板上有抓手的吊环。舂米时,人单脚站在碓尾上用力踩下,碓头就高高翘起,一放脚,碓头落下,舂杵就重重地舂到石臼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农村
五十年代
农家
农具
踏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迎亲船 相亲鞋
11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4期28-29,共2页
说起迎亲船,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感到新奇陌生。所谓迎亲船,就是江南水乡迎接新娘新郎的花船。 记得小时候,我和孩子们喜欢跟大人去河边看迎亲船,每条迎亲船经过,岸上观看的人都要说些吉利贺喜的话,
关键词
迎亲
相亲
江南水乡
鞋
年轻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秧歌与车水歌
12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在江南水乡,水田秧歌,历史悠长,岁月悠悠,至今难忘。故乡的秧歌,不是在舞台,不是穿红着绿,甩着红绸,迈着轻盈的舞步,扭着腰肢出现在大街、广场上。它的舞台却是在广阔的水粼粼的绿色秧田里。每年的“芒种”季节,正是江南农家...
在江南水乡,水田秧歌,历史悠长,岁月悠悠,至今难忘。故乡的秧歌,不是在舞台,不是穿红着绿,甩着红绸,迈着轻盈的舞步,扭着腰肢出现在大街、广场上。它的舞台却是在广阔的水粼粼的绿色秧田里。每年的“芒种”季节,正是江南农家“抢了麦场又栽秧”的时光,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里,人们卷着袖子,露着腿儿,一面在田里插秧,一面放声歌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秧歌
水田
舞台
广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菱熟时节
13
作者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5年第9期62-62,共1页
又近金桂香、明月圆的中秋时节.水乡小城的人们在忙着煎芋艿、吃月饼的时候.“卖红菱噢!”那一声声卖菱女的嗲声娇唤.又响彻在寂静的街头巷尾.引得人们争相购买来尝新鲜了.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水乡的儿时旧影
14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2年第4期37-39,共3页
江南水乡,曾经乡村的许多旧影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故乡的昨天在我心中依然是那么永恒,不能忘却。那牵着大人的衣角乘坐航船走亲戚赶集市;柴房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伴着的春米声;换糖担儿那红红绿绿饴糖散发的甜香……一直留在我记忆深处。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蓸乾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烘脚炉
15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6期59-59,共1页
脚炉是过去冬天人们用来烤火取暖的一种工具。一般都是铜制和铁制的,扁圆形,直径在35厘米左右,底部像一个小圆锅,深约15厘米,是盛放木屑砻糠炭火灰的,两边有一对拎环,上面一个圆盖,盖面上有着一排排圆眼出气孔。
关键词
杂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烘脚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荠菜馄饨香
16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1期41-41,共1页
迎春花和荠菜是最早拨开春之门的使者,迎春花开出一片金黄时,荠菜也长出一野翠碧,这是故乡挖荠菜包馄饨的时候了。
关键词
荠菜
馄饨
迎春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妨学学“六然训”
17
作者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2年第7期62-62,共1页
近读明代崔铣曾撰写的《听松堂语镜》一书.颇受启发.其中的“六然训”让我很受教育。书中的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对党员干部加强人品、官德和党性修养很有帮助。建议各级党员干部不妨学学“...
近读明代崔铣曾撰写的《听松堂语镜》一书.颇受启发.其中的“六然训”让我很受教育。书中的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对党员干部加强人品、官德和党性修养很有帮助。建议各级党员干部不妨学学“六然训”.也许会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党性修养
官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救火水龙
18
作者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1年第5期42-42,共1页
水龙是过去农村救火的主要工具。从前的苏南农村很穷,农民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黄泥垒墙、稻草盖顶的破草房里,一到冬天,呼呼的西北风在裂开的墙缝中怒吼,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就在四边的泥墙外竖满了柴草,这样的房子容易发生火灾。西...
水龙是过去农村救火的主要工具。从前的苏南农村很穷,农民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黄泥垒墙、稻草盖顶的破草房里,一到冬天,呼呼的西北风在裂开的墙缝中怒吼,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就在四边的泥墙外竖满了柴草,这样的房子容易发生火灾。西北风一吹,柴干禾爽,遇上火种,干柴烈火,房屋家产即刻化为灰烬。救火是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火
苏南农村
西北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勇者 智者 强者——记张家港市进口汽车大修厂厂长沈祥保
19
作者
曹乾石
蒋卫忠
《苏南科技开发》
1996年第11期28-29,共2页
公元1995年,在张家港市进口汽车大修厂的厂史上,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业绩。6月,意大利全电脑控制自动清洗美容设备在该厂一次性按装、调试成功,其先进性在张家港市名列第一,同时,以该设备为主体的"汽车美容城"正式宣告成立...
公元1995年,在张家港市进口汽车大修厂的厂史上,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业绩。6月,意大利全电脑控制自动清洗美容设备在该厂一次性按装、调试成功,其先进性在张家港市名列第一,同时,以该设备为主体的"汽车美容城"正式宣告成立。7月,该厂的上海大众汽车张家港特约维修站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组织的全国250多家特约维修站的综合形象评比中名列第18位,属一类维修站。8月,意大利"AUTOMEC"汽车烘漆房、自动搅油系统、意大利轮胎拆装机一次性通过按装、调试、投入使用。9月,法国 ICI 自动调漆设备一次性通过按装、调试成功,以该设备为主体的"张家港 ICI 自动调漆中心"正式对外承接业务。10月,率先成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整车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修厂
张家港市
进口汽车
上海大众
意大利
维修站
通用汽车
汽车烘漆房
一次性
自动清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友善技术与上帝意识
20
作者
曹乾石
《苏南科技开发》
1996年第2期23-23,共1页
所谓友善技术,就是企业在设计某一个产品时,要想到把方便让给别人,当消费者用到这种产品,能体会到你有一颗友善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堪的现象,餐桌上拿出一瓶罐头,可盖子迟迟打不开,使大家忙得七手八脚;在商店买一只塑...
所谓友善技术,就是企业在设计某一个产品时,要想到把方便让给别人,当消费者用到这种产品,能体会到你有一颗友善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堪的现象,餐桌上拿出一瓶罐头,可盖子迟迟打不开,使大家忙得七手八脚;在商店买一只塑料包装袋盛购物品,可就是迟迟弄不开,有时甚至将物品撒了一地,每当碰到这种情况,轻者埋怨几句,重的臭骂一通,这就使人感到产品设计不友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友善的设计,如宾馆、机场等公共场所玻璃门、电梯门可自动启关,有人自然分开,不会轧人;冰箱到了事先控制的温度就自动停机;有的厕所设计上以图象替代了男厕、女厕……这种友善的设计就给人温馨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友善
日常生活
事先控制
消费者
上帝
塑料包装袋
公共场所
技术
自动停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唱春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1期52-52,共1页
文摘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过年忙,亲朋好友聚一堂,畅谈农村新风尚……”寒冬腊月.那一阵阵清脆圆润的唱春小调,又在江南的街头巷尾回荡。 在江、浙、沪一带农村,历史上就有唱春的习俗。所谓唱春,其实是民间艺人的一处卖唱谋生形式。
关键词
民间艺人
民间艺术
中国
保护措施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J528.1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绣花枕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1年第3期60-60,共1页
文摘
此枕非彼枕。这里讲的绣花枕可不是讥讽没学问、根底浅的人噢,而是地地道道在江南农村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珍稀物品。绣花枕的两头为枕顶,上绣有传统吉祥纹样,称“枕顶绣”。它都出自民间巧妇之手.在这块小小的四寸天地中,她们倾注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质朴的情感流淌在每一针每一线之间。
关键词
绣花
江南农村
吉祥纹样
美好生活
民间
分类号
TS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灶花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08年第5期63-63,共1页
文摘
在苏南农村,一般的农家都砌有烧柴草的灶头,雪白的灶山壁上,画着一幅幅美丽多姿的图案,谷穗、鱼虾、鸡鸭、山水……栩栩如生,像征着农家和谐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把灶山壁上的图画叫“灶花”。
关键词
苏南农村
和谐美
农家
鱼虾
分类号
F724.7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建乡镇企业集团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1993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集团
企业发展
分类号
F276.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弄里芹菜
5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6期49-49,共1页
文摘
弄里芹菜自古就是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地区的土特产。每当品尝弄里芹菜时,我就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芹菜,在江南是一种普通蔬菜,但弄里芹菜属"芹菜之王",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了。何谓"弄里芹菜"?起因是朱家弄宅基一带种植的芹菜最为上乘,故称"弄里芹菜"。朱家弄四面高凸,中间低洼,是个天然的"水乡盆地"。
关键词
芹菜
凤凰镇
王安石
朱家
面高
河阳
青芹
梁红玉
水乡
天然
分类号
F724.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追记抗战时期牺牲的中共虞西县工委书记钱国华
6
作者
曹乾石
机构
张家港市凤凰镇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出处
《江南论坛》
2017年第10期61-62,共2页
文摘
接受新思想走上革命道 钱国华,原名陈盛良,又名陈宝全,化名陈平。1915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城一个贫民家庭,自幼跟随在英联船厂做工的父亲在上海居住。七八岁时就能讲些常用英语,后进入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洋学堂学习。15岁时,因父亲失业无钱交学费而辍学,为养家糊口,进入上海世界书局当英文排字工人。
关键词
工委书记
抗战时期
中共
外国传教士
世界书局
浙江省
上海
父亲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耕社会的主题咏唱
7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3期40-41,共2页
文摘
河阳山歌中的劳动歌是广泛流传于张家港市河阳地区农人当中一种特殊的乡土文化现象。它主要集中在河阳山周边地区的乡村民间。这些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是先民的聚居地,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在劳动中追随节奏感欢乐高唱,释放心中的喜怒哀乐,喷发体内的七情六欲,吟唱身边的一景一物,讴歌周围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生动逼真,通俗易懂。
关键词
农耕社会
题咏
民间传说
旧石器时代
文化现象
张家港市
周边地区
劳动歌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续译“莎剧”的才女宋清如
8
作者
曹乾石
机构
张家港市凤凰镇史志办
出处
《江南论坛》
2012年第5期59-59,共1页
文摘
宋清如是翻译家朱生豪的夫人,1912春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一户富豪家庭。宋氏祖上曾出过"兄弟状元"、"龙虎大将军"等,是个名门望族,宋清如排行老二,人称二小姐,又名青青。她自幼聪颖好学,七岁启蒙,读了大量古典诗文。
关键词
宋清如
才女
莎剧
张家港市
名门望族
古典诗文
朱生豪
翻译家
分类号
K825.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凰古桥故事多
9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3年第6期30-31,共2页
文摘
张家港市凤凰镇境内有各种桥300多座,其中有百年历史的古桥40多座.这些桥梁把宽宽窄窄的河道隔离开的乡村重新连接成一个整体。是乡村版图的骨节和纽带。这些古桥有着不寻常的历史、生动的故事,给秀丽的凤凰增添了几分精致和美好。
关键词
凤凰镇
古桥
故事
百年历史
张家港市
乡村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逝的舂声
10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5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摘
舂声,就是乡间农家舂米时发出的号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南农村乡下,一般农家都会置齐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农具。在所有的铁木制农具中,我印像最深、比较大型的算是舂米的米碓子了。米碓子是一种脚踏式的舂米工具。舂杵被嵌在一块笨重的方形粗木头上,然后按杠杆的原理安装,整个的形状像一个放倒的"7"。碓身长两米左右,碓头正对着地上的石臼,碓尾有一个凹坑。靠前有扶手,两边有踏板,踏板上有抓手的吊环。舂米时,人单脚站在碓尾上用力踩下,碓头就高高翘起,一放脚,碓头落下,舂杵就重重地舂到石臼里。"
关键词
苏南农村
五十年代
农家
农具
踏板
分类号
S828.4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迎亲船 相亲鞋
11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说起迎亲船,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感到新奇陌生。所谓迎亲船,就是江南水乡迎接新娘新郎的花船。 记得小时候,我和孩子们喜欢跟大人去河边看迎亲船,每条迎亲船经过,岸上观看的人都要说些吉利贺喜的话,
关键词
迎亲
相亲
江南水乡
鞋
年轻人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秧歌与车水歌
12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文摘
在江南水乡,水田秧歌,历史悠长,岁月悠悠,至今难忘。故乡的秧歌,不是在舞台,不是穿红着绿,甩着红绸,迈着轻盈的舞步,扭着腰肢出现在大街、广场上。它的舞台却是在广阔的水粼粼的绿色秧田里。每年的“芒种”季节,正是江南农家“抢了麦场又栽秧”的时光,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里,人们卷着袖子,露着腿儿,一面在田里插秧,一面放声歌唱:
关键词
江南水乡
秧歌
水田
舞台
广场
分类号
TU984.1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G12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菱熟时节
13
作者
曹乾石
机构
苏州市作家协会
出处
《江南论坛》
2015年第9期62-62,共1页
文摘
又近金桂香、明月圆的中秋时节.水乡小城的人们在忙着煎芋艿、吃月饼的时候.“卖红菱噢!”那一声声卖菱女的嗲声娇唤.又响彻在寂静的街头巷尾.引得人们争相购买来尝新鲜了.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水乡的儿时旧影
14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2年第4期37-39,共3页
文摘
江南水乡,曾经乡村的许多旧影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故乡的昨天在我心中依然是那么永恒,不能忘却。那牵着大人的衣角乘坐航船走亲戚赶集市;柴房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伴着的春米声;换糖担儿那红红绿绿饴糖散发的甜香……一直留在我记忆深处。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蓸乾石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烘脚炉
15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6期59-59,共1页
文摘
脚炉是过去冬天人们用来烤火取暖的一种工具。一般都是铜制和铁制的,扁圆形,直径在35厘米左右,底部像一个小圆锅,深约15厘米,是盛放木屑砻糠炭火灰的,两边有一对拎环,上面一个圆盖,盖面上有着一排排圆眼出气孔。
关键词
杂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烘脚炉》
分类号
I26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荠菜馄饨香
16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7年第1期41-41,共1页
文摘
迎春花和荠菜是最早拨开春之门的使者,迎春花开出一片金黄时,荠菜也长出一野翠碧,这是故乡挖荠菜包馄饨的时候了。
关键词
荠菜
馄饨
迎春花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妨学学“六然训”
17
作者
曹乾石
机构
张家港市凤凰镇党史地方志办
出处
《江南论坛》
2012年第7期62-62,共1页
文摘
近读明代崔铣曾撰写的《听松堂语镜》一书.颇受启发.其中的“六然训”让我很受教育。书中的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对党员干部加强人品、官德和党性修养很有帮助。建议各级党员干部不妨学学“六然训”.也许会有所收获。
关键词
党员干部
党性修养
官德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救火水龙
18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1年第5期42-42,共1页
文摘
水龙是过去农村救火的主要工具。从前的苏南农村很穷,农民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黄泥垒墙、稻草盖顶的破草房里,一到冬天,呼呼的西北风在裂开的墙缝中怒吼,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就在四边的泥墙外竖满了柴草,这样的房子容易发生火灾。西北风一吹,柴干禾爽,遇上火种,干柴烈火,房屋家产即刻化为灰烬。救火是一件大事。
关键词
救火
苏南农村
西北风
分类号
TU998.1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勇者 智者 强者——记张家港市进口汽车大修厂厂长沈祥保
19
作者
曹乾石
蒋卫忠
出处
《苏南科技开发》
1996年第11期28-29,共2页
文摘
公元1995年,在张家港市进口汽车大修厂的厂史上,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业绩。6月,意大利全电脑控制自动清洗美容设备在该厂一次性按装、调试成功,其先进性在张家港市名列第一,同时,以该设备为主体的"汽车美容城"正式宣告成立。7月,该厂的上海大众汽车张家港特约维修站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组织的全国250多家特约维修站的综合形象评比中名列第18位,属一类维修站。8月,意大利"AUTOMEC"汽车烘漆房、自动搅油系统、意大利轮胎拆装机一次性通过按装、调试、投入使用。9月,法国 ICI 自动调漆设备一次性通过按装、调试成功,以该设备为主体的"张家港 ICI 自动调漆中心"正式对外承接业务。10月,率先成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整车销售。
关键词
大修厂
张家港市
进口汽车
上海大众
意大利
维修站
通用汽车
汽车烘漆房
一次性
自动清洗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友善技术与上帝意识
20
作者
曹乾石
出处
《苏南科技开发》
1996年第2期23-23,共1页
文摘
所谓友善技术,就是企业在设计某一个产品时,要想到把方便让给别人,当消费者用到这种产品,能体会到你有一颗友善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堪的现象,餐桌上拿出一瓶罐头,可盖子迟迟打不开,使大家忙得七手八脚;在商店买一只塑料包装袋盛购物品,可就是迟迟弄不开,有时甚至将物品撒了一地,每当碰到这种情况,轻者埋怨几句,重的臭骂一通,这就使人感到产品设计不友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友善的设计,如宾馆、机场等公共场所玻璃门、电梯门可自动启关,有人自然分开,不会轧人;冰箱到了事先控制的温度就自动停机;有的厕所设计上以图象替代了男厕、女厕……这种友善的设计就给人温馨的环境。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友善
日常生活
事先控制
消费者
上帝
塑料包装袋
公共场所
技术
自动停机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唱春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绣花枕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灶花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组建乡镇企业集团的几点思考
曹乾石
《现代管理科学》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弄里芹菜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追记抗战时期牺牲的中共虞西县工委书记钱国华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农耕社会的主题咏唱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续译“莎剧”的才女宋清如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凤凰古桥故事多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远逝的舂声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迎亲船 相亲鞋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江南秧歌与车水歌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菱熟时节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江南水乡的儿时旧影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烘脚炉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荠菜馄饨香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不妨学学“六然训”
曹乾石
《江南论坛》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救火水龙
曹乾石
《江苏地方志》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勇者 智者 强者——记张家港市进口汽车大修厂厂长沈祥保
曹乾石
蒋卫忠
《苏南科技开发》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友善技术与上帝意识
曹乾石
《苏南科技开发》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