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查良玉 仇忠启 +5 位作者 王小华 吴洁 朱利群 卞新民 曹伟召 杜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测试改进的开沟机开沟质量是否满足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开沟埋草、覆土要求,研究了秸秆机械沟埋还田对埋草沟的排水降渍效果及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机械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2.... 为测试改进的开沟机开沟质量是否满足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开沟埋草、覆土要求,研究了秸秆机械沟埋还田对埋草沟的排水降渍效果及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机械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2.1 kg.m-1),设置沟埋深度为20,30 cm,常规还田(CK)3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梯形沟上、下口宽分别约为35.00和19.20 cm,D2,D3处理间平均开沟深度分别为19.50,29.90 cm,集中抛土距离分别为38.00,41.00 cm,集中覆土厚度分别为11.45,17.17 cm,土壤破碎率均达90%以上;埋草沟具有与排水沟相近的土壤降渍效果,各处理下埋草沟含水量下降幅度均大于CK,不同深度埋草沟的降渍效果优劣排序为30.00 cm深优于20.00 cm;埋草沟上小麦出苗及生长情况均好于CK。该机开沟作业质量稳定、性能测试良好、满足埋草覆土要求;埋草沟具有排水功能、对小麦出苗及生长无影响,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沟埋还田 开沟质量 排水 小麦生长
下载PDF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农田净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查良玉 吴洁 +4 位作者 仇忠启 段华平 曹伟召 杜磊 卞新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6,241,共9页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机械集中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2.1kg/m)。设置沟埋深度为20cm(D2),30cm(D3),常规还田(CK)3个处理。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排放方程对CK、D2、D3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排放和土壤...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机械集中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2.1kg/m)。设置沟埋深度为20cm(D2),30cm(D3),常规还田(CK)3个处理。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排放方程对CK、D2、D3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排放和土壤碳累积及农作物碳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K、D2、D3稻麦轮作各项农田投入造成的碳排放量分别为9 018.19,6 459.9,7 162.86kg/(hm2.a),表层0-28cm土壤的碳储量分别为8 375.98,15 854.42,10 954.36kg/(hm2.a),农作物年碳吸收量分别为10 912.42,12 863.95,12 585.51kg/(hm2.a);农田净碳排放量分别为-10 270.2,-22 258.5,-16 377.0kg/(hm2.a),与CK相比,D2、D3的相对净碳排放量分别为-11 988.30,-6 106.81kg/(hm2.a);D2、D3农业投入的碳减排量2 558.29,1 855.33kg/(hm2.a)分别为碳增汇量28 718.4,23 539.9kg/(hm2.a)的8.91%,7.88%,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农田储碳减排能能力较常规还田强,其贡献优先排序是D2>D3>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排放 碳累积 碳吸收
下载PDF
水稻机穴播密度对群体冠层光截获及产量构成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新其 赵志鹏 +5 位作者 李国梁 施圣高 曹伟召 陈小倩 左军 曹黎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杂交粳稻‘花优14'为试验材料,在机械直播下研究了播种密度对水稻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及PAR截获率与密度呈正向趋势,... 以杂交粳稻‘花优14'为试验材料,在机械直播下研究了播种密度对水稻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及PAR截获率与密度呈正向趋势,各层级冠层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并随生育进程延续而逐渐降低。群体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与密度呈负向趋势,同密度群体冠层TPAR自下而上呈递增趋势。在相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各层级水稻群体冠层TPAR与LAI呈现对数关系,Y=-1.49 ln(x)+10.27(腊熟期),R^2=0.9965^(**)。在本试验密度处理范围内,密度与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呈正向趋势,而与千粒重存在负向趋势,与穗粒数和产量呈现二次曲线关系。水稻精量穴直播的密度以行穴距20 cm×16 cm,孕穗期群体基部冠层PAR截获率控制在95.0%左右,有效穗数为283.7万/hm^2,则获得较高穗粒数,稻谷产量可突破10 500 kg/hm^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构成因素 冠层 光合有效辐射 光截获 播种密度 机穴播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混用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魏丽 陈谊君 +5 位作者 施圣高 赵厚亚 肖耀忠 曹伟召 陈小倩 左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29-131,共3页
为解决直播稻田草害问题,特比较了不同除草剂混用对直播稻田杂草的具体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60 mL+稻杰(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5 mL+千金(10%氰氟草酯乳油)125 mL,在水稻直播后20~27 d、杂... 为解决直播稻田草害问题,特比较了不同除草剂混用对直播稻田杂草的具体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60 mL+稻杰(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5 mL+千金(10%氰氟草酯乳油)125 mL,在水稻直播后20~27 d、杂草4~6叶期施药,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在药剂混合施用后第30天,对杂草的总草株防效和总草鲜重防效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 二氯喹啉酸 氰氟草酯 直播稻田 杂草 安全性
下载PDF
助剂对冬小麦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研究
5
作者 魏丽 陈译君 +5 位作者 施升高 赵厚亚 肖耀忠 曹伟召 陈小倩 左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69-71,共3页
为了探究助剂对冬小麦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提高现有除草剂的使用效率,特开展田间试验,通过调查不同试验处理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判断添加助剂对常规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75 g/hm^(2)+... 为了探究助剂对冬小麦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提高现有除草剂的使用效率,特开展田间试验,通过调查不同试验处理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判断添加助剂对常规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75 g/hm^(2)+5.8%双氟·唑嘧胺悬浮剂225 mL/hm^(2)+增效龙300 mL/hm^(2)对冬小麦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药后79 d对总草的株防效达78%以上,鲜重防效达75%以上。说明在小麦田化学除草过程中,可以在农药制剂中通过添加适当的助剂(增效龙)来提高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麦极)和5.8%双氟·唑嘧胺悬浮剂(麦喜)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除草剂 冬小麦田杂草 增效作用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初探
6
作者 魏丽 陈谊君 +5 位作者 施圣高 赵厚亚 肖耀忠 曹伟召 陈小倩 左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15-116,131,共3页
近年来,水稻生产上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为筛选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有效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化螟卵孵盛期,以喷雾方式每667 m^(2)施爱多乐(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 mL+24%甲氧虫酰... 近年来,水稻生产上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为筛选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有效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化螟卵孵盛期,以喷雾方式每667 m^(2)施爱多乐(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 mL+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 mL,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好,对水稻的防枯鞘效果也较好,且持效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水稻二化螟 防治效果 枯鞘率
下载PDF
穗肥氮占比对机穴播杂交粳稻产量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新其 施圣高 +5 位作者 李国梁 奚刚 曹伟召 陈小倩 左军 曹黎明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了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机穴播杂交粳稻‘花优1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300 kg/hm^2条件下,基蘖肥与穗肥氮素比例为6∶4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2 145. 92±277. 35)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研究了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机穴播杂交粳稻‘花优1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300 kg/hm^2条件下,基蘖肥与穗肥氮素比例为6∶4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2 145. 92±277. 35)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基蘖肥与穗肥氮素比例为7∶3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比例为8∶2和9∶1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为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穗肥氮占比能有效提高穗粒数和每穗结实率,降低有效穗数,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由穗肥氮占比与产量拟合方程(Y=-9 142. 21x2+12 178. 18x+7 779. 51,R2=0. 9066**)解析可知,穗肥氮占比超过基蘖肥的0. 67倍时,水稻产量下降。研究表明:杂交粳稻‘花优14’机穴播在纯氮300 kg/hm^2条件下,在穗肥为基蘖肥的0. 43—0. 67倍、确保有效穗数(332. 25×104/hm^2)基础上,可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稳定粒重达到高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 机穴播 产量形成 水稻
下载PDF
蓝藻与稻草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建刚 陈智远 +3 位作者 李国梁 施兴荣 孙婷婷 曹伟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558-5559,5566,共3页
[目的]探讨蓝藻与稻草混合厌氧干发酵的可行性及产气特性。[方法]采用批量发酵的方式,比较蓝藻、稻草以及蓝藻与稻草混合发酵产沼气的能力。[结果]接种物与物料TS(干物质)1∶1时,在恒定温度为35℃的发酵环境中停留60 d,单独蓝藻厌氧发... [目的]探讨蓝藻与稻草混合厌氧干发酵的可行性及产气特性。[方法]采用批量发酵的方式,比较蓝藻、稻草以及蓝藻与稻草混合发酵产沼气的能力。[结果]接种物与物料TS(干物质)1∶1时,在恒定温度为35℃的发酵环境中停留60 d,单独蓝藻厌氧发酵TS产气率为267 ml/g,单独稻草厌氧发酵TS产气率为320 ml/g,而蓝藻与稻草TS 1∶1混合发酵物料TS产气率为362 ml/g,比单独蓝藻、稻草厌氧发酵产气率都高。[结论]蓝藻与稻草混合发酵有利于厌氧发酵产气的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发酵物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稻草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下载PDF
中量元素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伟召 杜磊 +1 位作者 翟涛 李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11-12,共2页
以金丰、扬粳4227为试验材料,研究中量元素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中量元素对水稻的茎粗、功能叶、成穗率和穗粒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生育期推迟,导致增产效果不明显和品质的降低,在水稻上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中量元素叶面肥 金丰 扬粳4227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长粒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9号”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兰 孙双燕 +3 位作者 曹伟召 曾文秀 赵国超 李建粤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以香型软米水稻‘松早香1号’作为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供体亲本,以非香非软长粒型水稻‘嘉禾218’作为转育亲本,结合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选育出长粒香型软米水稻品系"上师大19号"。试种试验表明:"上... 以香型软米水稻‘松早香1号’作为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供体亲本,以非香非软长粒型水稻‘嘉禾218’作为转育亲本,结合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选育出长粒香型软米水稻品系"上师大19号"。试种试验表明:"上师大19号"水稻粒长7.2 mm,长宽比3.1;米外观好,透明度1级,精米直链淀粉含量8.0%,产量8 234.4 kg∕hm^2。"上师大19号"水稻对叶瘟、穗茎瘟和白叶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抗性,病情指数均为0,但略感纹枯病,病情指数为1.24。该水稻品系的成功选育将为上海地区推广长粒型的香型软米水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粒 香米 软米 “上师大19号”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下载PDF
崇明东滩优质水稻品种大区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伟召 左军 +2 位作者 陈小倩 杜磊 施滢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32-33,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崇明东滩种植推广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助力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优质大米品牌建设,2020年在上实农业现代园区开展了优质水稻品种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8"在产量和食味值方面表现突出,该品种...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崇明东滩种植推广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助力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优质大米品牌建设,2020年在上实农业现代园区开展了优质水稻品种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8"在产量和食味值方面表现突出,该品种可在崇明东滩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实产 食味值 崇明东滩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崇明东滩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钱平 李国梁 +6 位作者 施圣高 奚刚 曹伟召 陈小倩 左军 陈谊君 王新其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其配比对崇明东滩上实农业园区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生产氮肥合理用量为300—337.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5:5或6:4为宜。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施肥试验 崇明东滩
下载PDF
盐碱土壤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大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小倩 曹伟召 +2 位作者 李国梁 施圣高 诸海焘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6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麦花22为试材,研究不同有机肥品种对大麦生长、茎蘖动态、成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不施有机肥,常规施氮)相比,3种配施生物有机肥(联业生物肥、通微腐殖酸肥、温兴蚯蚓肥)处理,大麦分蘖数、有...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麦花22为试材,研究不同有机肥品种对大麦生长、茎蘖动态、成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不施有机肥,常规施氮)相比,3种配施生物有机肥(联业生物肥、通微腐殖酸肥、温兴蚯蚓肥)处理,大麦分蘖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等均明显提高,而每穗粒数、穗长、株高等有所降低。腐植酸肥与常规施氮组合处理下的大麦产量最高,比仅常规施氮处理的增产8.54%。减氮1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或蚯蚓肥)处理的分别比常规施氮处理的增产0.22%和1.43%。本结果说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促进氮肥的减量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盐碱地 大麦 茎蘖动态
下载PDF
小麦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新其 李国梁 +6 位作者 施圣高 石建福 左军 陈小倩 曹伟召 曹黎明 赵志鹏 《作物研究》 2016年第6期688-693,共6页
为探明小麦品种‘扬麦11’在崇明东滩盐碱地栽培的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和产量结构,收集整理了2012~2014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不同产量类型的群体建成茎蘖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崇明盐碱地区‘扬麦11’小麦高产(≥6000 kg/hm^2)群体适... 为探明小麦品种‘扬麦11’在崇明东滩盐碱地栽培的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和产量结构,收集整理了2012~2014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不同产量类型的群体建成茎蘖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崇明盐碱地区‘扬麦11’小麦高产(≥6000 kg/hm^2)群体适宜基本苗和最高茎蘖数为预期有效穗数的0.40~0.46倍和2.4~2.7倍为宜,小麦群体成穗率40%以上;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高产小麦群体应在稳定适宜穗数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以争取粒数为主攻目标。对不同产量类型中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获得不同产量类型目标的产量构成因素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群体特征 产量 产量构成
下载PDF
麦田土壤封闭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谊君 施圣高 +4 位作者 李涛 赵厚亚 秦忠 曹伟召 左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59-160,共2页
为探索48%拉索EC和50%异丙隆WP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特开展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拉索EC与50%异丙隆WP混配使用,可提高防效,扩大杀草谱,且对大、小麦生长安全。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土壤封闭药剂 防效
下载PDF
崇明东滩沪软1212水稻氮肥用量大区对比试验
16
作者 曹伟召 陈小倩 +1 位作者 左军 杜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10-11,共2页
通过设置195、240、285、315 kg/hm^(2)等4个纯氮用量处理,开展了不同氮肥用量对优质水稻沪软1212实际产量、大米品质、生育期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水稻沪软121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糙米率、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 通过设置195、240、285、315 kg/hm^(2)等4个纯氮用量处理,开展了不同氮肥用量对优质水稻沪软1212实际产量、大米品质、生育期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水稻沪软121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糙米率、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崇明东滩种植优质水稻品种沪软1212适宜施氮量为28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沪软1212 纯氮用量 产量 品质 上海崇明东滩
下载PDF
不同早熟水稻品种(系)在崇明东滩种植表现研究
17
作者 曹伟召 李国梁 +2 位作者 施圣高 奚刚 赵厚亚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51-53,共3页
不同早熟水稻品种(系)在崇明东滩种植表现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组合在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结构因素、产量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申粳1221、南粳9108品种稳产性、丰产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且熟期早,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早熟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崇明岛东滩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园区
下载PDF
播期、播量对大麦‘花22’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建福 施圣高 +4 位作者 王新其 左军 曹伟召 施和平 李国梁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8-11,42,共5页
为了给大麦‘花22’茬口安排提供适宜的播期、播量组合,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水平和5个播量水平对崇明地区大麦主栽品种‘花22’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播量显著影响‘花22’产量及构成因素... 为了给大麦‘花22’茬口安排提供适宜的播期、播量组合,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水平和5个播量水平对崇明地区大麦主栽品种‘花22’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播量显著影响‘花22’产量及构成因素,播期11月4日、播量112.5-150 kg/hm^2的产量相对较高,均在7500 kg/hm^2以上。同时,相同播期的单位有效穗随播量增加而递增,相同播量则随播期推迟而递减,穗粒数随播期推迟和播量增加呈递减趋势,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递增趋势,而随着播量的增加递减。因此,结合上海崇明地区实际种植情况,‘花22’播种时间以11月4日—14日之间为宜,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播量以150 kg/hm^2左右最佳,随播期推迟适当提高播量可以达到增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播量 产量 构成因素
下载PDF
“沪玉糯3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丽 曹伟召 +3 位作者 江健 吴茂新 奚刚 施圣高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研究了“沪玉糯3号”在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要获得产量750kg/667m^2左右的优质鲜食果穗,在崇明露地栽培以4月6~16日播种为宜,采用覆膜栽培,可提早到3月15日... 研究了“沪玉糯3号”在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要获得产量750kg/667m^2左右的优质鲜食果穗,在崇明露地栽培以4月6~16日播种为宜,采用覆膜栽培,可提早到3月15日左右播种;密度为3800株/667m^2左右时产量及果穗商品性较佳;肥料运筹中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满足整个生长过程对肥料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沪玉糯3号”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崇明地区绿色大叶紫苏种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丽 曹伟召 +3 位作者 施兴荣 施圣高 石建福 仇忠启 《上海蔬菜》 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关于紫苏的种植技术、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有很多报道,但探讨紫苏最佳栽培密...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关于紫苏的种植技术、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有很多报道,但探讨紫苏最佳栽培密度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上海崇明地区紫苏的最佳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历史 紫苏属 密度试验 崇明 一年生草本植物 栽培密度 种植范围 种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