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作物病害识别的高光谱波谱库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入尹 陈云浩 黄文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6,共4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波谱数据库发展迅速,但都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缺陷,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遥感应用的需要。该文通过以小麦条锈病为案例的高光谱波谱库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波谱查询、影像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反演模型等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波谱数据库发展迅速,但都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缺陷,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遥感应用的需要。该文通过以小麦条锈病为案例的高光谱波谱库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波谱查询、影像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反演模型等功能,可供其它面向病害识别的高光谱波谱库的建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波谱库 设计与开发 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AHP集成的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以淮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9
2
作者 刘家福 李京 +1 位作者 刘荆 曹入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根据影响洪水灾害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淮河流域为示范研究区,以县为行政单元,综合考虑降雨、径流量、河流、地形、人口、经济等指标,基于GIS与AHP集成方法得到了淮河流域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和淮河... 根据影响洪水灾害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淮河流域为示范研究区,以县为行政单元,综合考虑降雨、径流量、河流、地形、人口、经济等指标,基于GIS与AHP集成方法得到了淮河流域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和淮河流域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图,并采用"加"模型计算公式得到了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图,进行了相应的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洪水灾害 灾害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相关分析的淮河流域暴雨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荆 蒋卫国 +3 位作者 杜培军 盛绍学 刘家福 曹入尹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5-740,共6页
以淮河流域暴雨灾害为研究对象,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两方面出发,选择降水量、径流量、河网、高程、坡度、人口、经济等评价指标,通过相关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法得到淮河流域暴雨灾害的危险图、易损图及综合风... 以淮河流域暴雨灾害为研究对象,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两方面出发,选择降水量、径流量、河网、高程、坡度、人口、经济等评价指标,通过相关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法得到淮河流域暴雨灾害的危险图、易损图及综合风险图,利用洪涝淹没面积数据验证暴雨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暴雨灾害危险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东部;2)淮河流域易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中北部、安徽中部、山东南部及江苏东北部;3)淮河流域暴雨灾害高风险区集中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东部;4)洪涝淹没区隶属中高风险等级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5.24%,与实际情况吻合,风险评估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淮河流域 暴雨灾害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多维度一体化的研究生遥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4
作者 周纪 王子卫 +5 位作者 蒋玲 曹入尹 马晋 张涛 周贵云 周艳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9期124-128,共5页
遥感实验类课程是测绘、遥感、地理等学科遥感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未来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良好实践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遥感创新领军人才的基础。基于《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研究生实验课,开展了长期的教学改革与探... 遥感实验类课程是测绘、遥感、地理等学科遥感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未来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良好实践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遥感创新领军人才的基础。基于《遥感地面数据采集与实验方法》研究生实验课,开展了长期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建立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五维并举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关探索与实践经验可为高校理工科实验实践类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实践类课程 教学改革 遥感实验 课程思政 多维度一体化
下载PDF
中国草地和欧洲木本植物返青期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基于生存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彤 曹入尹 +2 位作者 王少鹏 陈晋 唐艳鸿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6-538,共13页
长期以来,气候与植物物候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线性模型,但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是非线性的。该文利用非线性模型——生存分析模型来分析时间序列中过去事件(气候因子)对目的变量(物候)的作用:用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了春季气温和降... 长期以来,气候与植物物候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线性模型,但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是非线性的。该文利用非线性模型——生存分析模型来分析时间序列中过去事件(气候因子)对目的变量(物候)的作用:用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了春季气温和降水量对内蒙古草地、青藏高原草甸和欧洲地区木本植物返青期的影响。其中,内蒙古与青藏高原的物候信息来自遥感数据,欧洲地区物候信息为实测数据。蒙特卡洛方法用于拟合模型参数。结果表明:生存分析模型适合对上述不同研究对象的物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能模拟非线性效应;在内蒙古草地,春季气温和降水对春季返青有很大的影响,而青藏高原草甸和欧洲地区木本植物返青期对春季降水响应较小,对春季气温变化的响应随Holdridge干燥度指数上升而下降;在预测返青期时发现:春季平均气温提高1℃会导致上述地区返青期提前1–6天;而春季气温与降水的增加会导致返青期发生明显的非线性变化,这种非线性效应无法基于线性模型模拟出来。结果说明生存分析模型既能用于分析不同尺度下植物物候与气候的关系,也能用于模型预测,尤其适合探讨大幅度气候变化对物候的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地 物候 生存分析法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