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兴凯 刘德菊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12期80-80,共1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羊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并详细分析了羊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为羊养殖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养殖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腐殖酸分子结构对电-Fenton性能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彬彬 尹含双 曹兴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31,共7页
采用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组分,并通过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的差异.用基于Pd/Fe3O4纳米催化剂的新型电芬顿技术去除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与Cr(VI)形成的复合污染物.研究表明,随着腐殖酸分子量的... 采用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组分,并通过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的差异.用基于Pd/Fe3O4纳米催化剂的新型电芬顿技术去除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与Cr(VI)形成的复合污染物.研究表明,随着腐殖酸分子量的增大,其矿化效果越好,HA5(87.6%)>HA4(79.0%)>HA3(76.8%)>HA2(70.0%)>HA1(62.9%),且短时间内高分子量腐殖酸有较好的去除.这归因于高分子量腐殖酸表面的阴离子与Pd/Fe3O4发生静电吸附.此外,苯环取代度更高、共轭结构更多的高分子腐殖酸优先被原位生成的·OH氧化为多羟基化中间体,进而氧化开环,最终矿化为CO2和H2O.而在TOC相同条件下,低分子量腐殖酸中短链羧酸占比较高,其与·OH的反应活性低,矿化速率慢.总铬的去除同样遵循HA5(91.8%)>HA4(88.2%)>HA3(85.9%)>HA2(85.4%)>HA1(85.1%)的顺序,因为高分子量腐殖酸中含有更多能与Cr发生络合作用的活性位点,可在电解体系中协同去除Cr.本研究表明了腐殖酸分子结构对金属纳米颗粒协同电化学氧化性能和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腐殖酸与Cr(VI)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有效去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分级 腐殖酸 分子结构 电化学氧化
下载PDF
掺磷PdNi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催化脱氯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彬彬 秦仕忆 曹兴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采用一步法合成含磷掺杂的Pd/NiP三元合金材料,其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等结果显示,合成的Pd/NiP材料为直径(4.4±1.0)nm的超细纳米颗粒.循环伏安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Pd/... 采用一步法合成含磷掺杂的Pd/NiP三元合金材料,其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等结果显示,合成的Pd/NiP材料为直径(4.4±1.0)nm的超细纳米颗粒.循环伏安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Pd/NiP纳米颗粒中Pd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ECSA)为42.11 m^(2)/g,是商业Pd/C纳米颗粒的1.5倍;Pd/NiP材料对4-氯苯酚(4-CP)显示出优异的电催化脱氯活性,直接电化学还原脱氯和间接电催化脱氯加氢两种途径均参与到4-CP的电催化脱氯过程中.同时,伏安特性分析显示,直接电化学还原脱氯过程中的电子转移系数(k)远小于0.5,表明C-Cl键的裂解遵循同步离解电子转移机理.研究表明,掺杂Ni和P原子引起的协同效应和压缩应变显著增强了Pd生成与储存氢原子的能力,同时有效抑制了氢气析出反应(HER),进而提升了电催化还原脱氯效率.电解实验结果显示,1.02 mg该材料对2 mmol/L 4-CP的脱氯效率在360 min内可达到87.5%,表观速率常数为0.005 7 min^(-1),展现了极强的催化脱氯活性.三次循环实验结果显示,其脱氯效率仍达到70%以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稳定性.本工作为掺磷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策略,同时为电催化脱氯过程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催化材料,为脱氯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脱氯 4-氯苯酚 直接电化学还原 间接电催化脱氯加氢
下载PDF
论蜜蜂疫病综合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德菊 曹兴凯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12期34-34,共1页
主要介绍蜜蜂孢子虫病、大蜂螨病、小蜂螨病、白垩病以及美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治方法,为养蜂业主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白冠病 病原 防治
下载PDF
单氯代苯酚在惰性和催化电极上的电还原脱氯机理研究
5
作者 黄彬彬 曹兴凯 李晶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选取邻氯苯酚、间氯苯酚和对氯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其在惰性(玻碳,GC)及催化(Ag和Pd)电极上的电还原脱氯活性及机理,探讨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对电化学还原脱氯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单氯代苯酚在GC电极上的电子转... 选取邻氯苯酚、间氯苯酚和对氯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其在惰性(玻碳,GC)及催化(Ag和Pd)电极上的电还原脱氯活性及机理,探讨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对电化学还原脱氯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单氯代苯酚在GC电极上的电子转移系数(k值)均大于0.5,表明单氯代苯酚在GC电极上的C-Cl键断裂过程遵循分步离解电子转移机理.而在Ag和Pd电极上,单氯代苯酚的还原峰电位出现显著正移,显示出其对单氯代苯酚具有极强的电催化脱氯活性.同时,催化(Ag和Pd)电极上的k值远远小于0.5,表明C-Cl键的还原裂解遵循同步离解电子转移机理.研究进一步显示,三种单氯代苯酚的电催化脱氯活性遵循对氯苯酚>间氯苯酚>邻氯苯酚的顺序,这主要归因于空间位阻效应,致使处于邻位的氯原子最难与电极表面结合;三种单氯代苯酚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ELUMO)的大小为:邻氯苯酚>间氯苯酚>对氯苯酚,表明其还原脱氯的难易程度遵循相反的顺序.最后,基于单氯代苯酚的分子结构特性,选取ELUMO作为结构参数,成功建立了其与电还原脱氯活性间的良好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还原脱氯 单氯代苯酚 离解电子转移机理 分子结构 线性自由能关系
下载PDF
猪场气喘病的临床诊治
6
作者 刘德菊 曹兴凯 《畜牧业环境》 2021年第13期93-93,共1页
气喘病在不同猪场常有发生,尤其规模化猪场流行概率最大。此病高发降低猪群免疫力,极易导致各种猪病混合感染,文下以健康养殖、科学控病为出发点,结合日常控病经验,依据诊治要点,就降低猪场气喘病感染进行论述。
关键词 气喘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