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曹卫红 彭经纬 梁新国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3679-3681,共3页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作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及激素相关疾病防治的一种方法,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激素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和危险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本文将激素替代疗...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作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及激素相关疾病防治的一种方法,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激素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和危险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本文将激素替代疗法对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6 位作者 李利根 孙天骏 李烽 冯光 杨红明 贾晓明 盛志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重要性。方法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12例患者采用低潮气量、低PEEP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在机械通气前和通气后2小时、1、3、7天行动脉血气分析,...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重要性。方法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12例患者采用低潮气量、低PEEP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在机械通气前和通气后2小时、1、3、7天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本组行机械通气后,其氧合指征PaO2和SPO2明显改善,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状态下,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不明显。治疗期间,除1例肺大泡患者出现气胸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并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机械通气 高碳酸血症
下载PDF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卫红 胡森 +3 位作者 孙丹 白玉梅 冀建超 盛志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复制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9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首先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确定肠系膜上动脉 (SMA)血流量的变化 ;其次 ... 目的 复制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9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首先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确定肠系膜上动脉 (SMA)血流量的变化 ;其次 ,自行设计血流阻断器并测试其稳定性 ;最后 ,依据休克模型SMA血流量的变化 ,用自制的血流阻断器部分阻断SMA ,复制肠道部分I/R损伤动物模型 ,同时观察多个脏器病理形态学和功能改变。结果 兔失血性休克后 ,SMA血流量明显减少 ;SMA血流部分阻断 5 0 % ,维持 4小时 ,可造成兔肠道I/R损伤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部分阻断SMA可成功复制出肠道部分I/R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肠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伤口收缩迟缓的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卫红 杨志祥 +4 位作者 谷庆阳 杨文峰 孙向黎 王德文 高亚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754-175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伤口收缩迟缓的机制。方法采用雌性Wistar大鼠,以50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方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模型,观察伤口纤维组织的改变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并检测伤...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伤口收缩迟缓的机制。方法采用雌性Wistar大鼠,以50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方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模型,观察伤口纤维组织的改变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并检测伤口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照射后3~11d胶原纤维出现肿胀、融解、断裂,排列紊乱,照后14~55d溃疡内胶原纤维较单纯伤口内减少,网状纤维渐增多。照射后14~55d放射性皮肤溃疡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较单纯伤口内减弱,羟脯氨酸含量减少。结论急性放射性溃疡组织内胶原合成减少、纤维组织结构异常以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与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收缩迟缓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溃疡 创面事 伤口收缩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血清胆碱酯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状态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4 位作者 孙天骏 沈小鹏 杨红明 贾晓明 盛志勇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3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伤后第1天)、伤后第3天、伤后第5天、创面溶痂期(伤后第7天、10天)、异体皮排斥期(伤后第14天、21天、28天)、创面基本愈合期(伤... 目的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3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伤后第1天)、伤后第3天、伤后第5天、创面溶痂期(伤后第7天、10天)、异体皮排斥期(伤后第14天、21天、28天)、创面基本愈合期(伤后第45天)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谷丙转氨酶含量、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伤后第5天至异体皮排斥期,谷丙转氨酶含量异常增高。创面溶痂期及异体皮排斥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创面基本愈合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第5天至创面溶痂期,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白蛋白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是反映大面积烧伤患者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和机体营养状态的较好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重症烧伤 肝功能
下载PDF
子宫颈癌相关抑癌基因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卫红 黄利鸣 王艳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8-1249,共2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宫颈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结果,其中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和癌基因的表达是其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在已发现的数个抑癌基因中,p27、TSLC1、FHIT、nm23、RASS...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宫颈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结果,其中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和癌基因的表达是其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在已发现的数个抑癌基因中,p27、TSLC1、FHIT、nm23、RASSF1A等抑癌基因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功能 子宫颈癌 RASSF1A 妇科恶性肿瘤 TSLC1 分子基础 细胞癌变 FHIT
下载PDF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应用生长因子的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卫红 杨志祥 +4 位作者 谷庆阳 王德文 高亚兵 杨文峰 孙向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22-1423,W0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b-FGF、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方法以50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方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伤口及溃疡组织内b-FG...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b-FGF、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方法以50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方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伤口及溃疡组织内b-FGF、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创伤组伤后5~10d,肉芽组织内b-FGF、VEGF表达呈强阳性;照射后21~28d,放射性溃疡肉芽组织内b-FGF、VEGF表达呈阳性,但较创伤后5~10d明显减弱。结论辐射诱导的b-FGF、VEGF表达减弱与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延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兔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3 位作者 胡森 孙天骏 邹晓防 盛志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55只大耳白兔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依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肠道血流量变化规律,用自制的血流阻断器部分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复制肠道部... 目的 观察兔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55只大耳白兔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依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肠道血流量变化规律,用自制的血流阻断器部分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复制肠道部分I/R损伤动物模型,采用葡聚糖蓝排出实验、D-木糖吸收实验、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活性(DAO)含量测定等评价肠道功能,并观察肠道形态学改变。结果在肠道缺血期,血浆DAO活性、D-乳酸含量明显升高,再灌注后进一步增加;血浆D-木糖浓度在缺血期及术后2—3天明显降低;葡聚糖蓝排出距离在缺血期及术后1天明显缩短。结论肠道部分I/R损伤可导致肠道局部组织损伤及运动、吸收、屏障等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深静脉置管术在大面积烧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3 位作者 李利根 孙天骏 冯光 蔡建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87-87,共1页
总结2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所行260次深静脉置管术的治疗经验,认为锁骨上下区深静脉置管是安全有效的置管区域,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更换穿刺部位,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静脉置管 烧伤 并发症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氧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卫红 彭经纬 +1 位作者 朱晓霞 朱义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1903-1904,共2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氧化吸入在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被确诊为婴幼儿哮喘的患儿122例,随即分为2组,实验组61人,对照组61人,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比特氧化吸入,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病...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氧化吸入在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被确诊为婴幼儿哮喘的患儿122例,随即分为2组,实验组61人,对照组61人,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比特氧化吸入,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病毒唑雾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比特在治疗婴幼儿哮喘方面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混悬液 婴幼儿哮喘 吸入治疗 氧化吸入 疗效观察 可比特 对照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卫红 胡森 +5 位作者 柴家科 邹晓防 吕艺 黎君友 孙丹 盛志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观察肠道内给予卡巴胆碱对兔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脏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大白兔75只,随机分为肠部分I/R组(n=25)、卡巴胆碱组(n=25)、假手术组(n=25);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50%,维持4小时,造成肠部分I/R损伤;卡... 目的观察肠道内给予卡巴胆碱对兔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脏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大白兔75只,随机分为肠部分I/R组(n=25)、卡巴胆碱组(n=25)、假手术组(n=25);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50%,维持4小时,造成肠部分I/R损伤;卡巴胆碱组于SMA阻断后1小时经肠内注入3%卡巴胆碱(3μg/kg),阻断后2、6小时、1、2、3天测定心脏、肠道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肠部分I/R损伤可导致心脏、肠道组织内TNF-α等炎症介质明显增加;肠内给予卡巴胆碱后肠黏膜血流量增加,心脏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组织内促炎介质TNF-α含量下降,但抗炎介质IL-10无明显变化。结论肠道部分I/R损伤可诱发心脏炎症反应和功能障碍;肠内给予卡巴胆碱可减轻心脏炎症反应,改善心肌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NF-α等促炎介质分泌,而非增加抗炎介质IL-10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脏 炎症介质 卡巴胆碱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李世钢 曹卫红 刘睿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2期52-52,54,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共选择2022年3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均等分组。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给予常规药物及辅助应用益生菌。对比两组免...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共选择2022年3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均等分组。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给予常规药物及辅助应用益生菌。对比两组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免疫指标水平,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益生菌 肺功能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4 位作者 杨红明 贾晓明 孙天骏 邹晓防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第3天起每天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4次/d),用药前及用药后1d、3d、7d、10d、14d,抽血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c)、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第3天起每天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4次/d),用药前及用药后1d、3d、7d、10d、14d,抽血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前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T时间显著延长;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1d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低,PT时间迅速恢复。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重症烧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监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8 位作者 冯光 孙天骏 沈小鹏 蔡建华 赵京玉 迟云飞 杨红明 贾晓明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7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监测的合适指标,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为55%~99%TBSA,平均(79.67±14.13)%TBSA,观察入院后1、7、14、21、28、35、42和49d时患者体重、上臂肌围、血红... 目的:研究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监测的合适指标,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为55%~99%TBSA,平均(79.67±14.13)%TBSA,观察入院后1、7、14、21、28、35、42和49d时患者体重、上臂肌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由于组织水肿和烧伤创面长期存在,体重和上臂肌围在入院后无法获取连续性资料;血红蛋白含量在入院后1d略有升高,随后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入院后1d,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随着外源性蛋白的补充,入院后7~49d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接近正常水平;入院后7~14d,血浆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随后接近正常水平;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在入院后14~35d明显降低,49d后接近正常。结论:综合分析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可作为评价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的参考指标,指导临床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度 营养评价 胆碱酯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卫红 董丽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467-246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肾 卡托普利/治疗应用
下载PDF
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炎症反应的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卫红 张晓芬 +1 位作者 杨志祥 王德文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变化,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应用50Gy^(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制作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Ⅲ度致伤模型,并制作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作为对照;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变化,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应用50Gy^(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制作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Ⅲ度致伤模型,并制作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作为对照;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炎症反应及TNF-α的变化。结果:与皮肤全层切割伤比较,照射后14~28d,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炎症反应明显减弱,创面内TNF-α的表达也明显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内TNF-α等炎症介质释放减少,创面炎症反应抑制可能是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难愈合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放射损伤 伤口愈合
下载PDF
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1 位作者 杨志祥 王德文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4期210-212,257,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及其受体(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难愈合的机理。方法:应用50Gy^(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制作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致伤模型,并制作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及其受体(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难愈合的机理。方法:应用50Gy^(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制作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致伤模型,并制作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及皮肤全层切割伤创面内PDGF-B及其受体β的表达。结果:与皮肤全层切割伤比较,照射后14~28d,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内PDGF-B及其受体β的表达明显减弱;照射后35~55d,表达进一步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内PDGF-B及其受体β的表达减弱可能是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难愈合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 放射损伤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下载PDF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卫红 胡森 +5 位作者 李少华 柴家科 孙丹 吕艺 黎君友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 目的:观察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肠道缺血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肠道再灌注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比例骤然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表达与凋亡改变呈相同趋势;肠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肠道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受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与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reperfusion injury 增殖能力 损伤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对照组 植物血凝素 细胞凋亡率 流式细胞术 比色法测定 自行设计 增殖功能 血流阻断 损伤过程 方法观 大耳白兔 细胞内 缺血期
下载PDF
浅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卫红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6-97,共2页
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日益成熟 ,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加激烈 ,企业如何能稳步发展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企业要有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本文认为企业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 ,必须坚持目标适宜 ;配套运作 ,协同推进 ,慎用多角化经营 ;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经营发展战略 中国
下载PDF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卫红 柴家科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细胞凋亡是肠粘膜上皮细胞更新代谢的主要形式,其与粘膜上皮等细胞增殖之间的动态平衡共同调节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但细胞凋亡也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创伤后的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损伤可造成... 细胞凋亡是肠粘膜上皮细胞更新代谢的主要形式,其与粘膜上皮等细胞增殖之间的动态平衡共同调节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但细胞凋亡也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创伤后的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损伤可造成肠粘膜及相关淋巴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细胞凋亡也是肠I/R损伤后肠粘膜上皮细胞死亡的主要模式,可导致肠道吸收、屏障等功能受损,引起细菌内毒素移位,引发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促进MOD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肠道 病理生理 肠粘膜上皮细胞 凋亡细胞 线粒体内膜 氧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