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司胜/油画
1
作者 曹司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原文传递
有用的“素描”——谈高校设计素描的应用性与专业指向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司胜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59-161,共3页
当代的视觉艺术是一个全新的造型艺术体系,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单一的传统写实造型已然不适应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需要。因此,造型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已是必然,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素描教学,观念与方法上需... 当代的视觉艺术是一个全新的造型艺术体系,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单一的传统写实造型已然不适应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需要。因此,造型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已是必然,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素描教学,观念与方法上需要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而加强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应用性与专业指向性,以便更好的为将来的艺术设计专业服务,是设计素描教学的具体而又实际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素描 造型艺术 应用性 专业指向性
下载PDF
图像生态与艺术创作谈——以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司胜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更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其特点是一个真正的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摄影等现代科技图像、影像形成了新的视觉文化氛围,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下图像生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更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其特点是一个真正的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摄影等现代科技图像、影像形成了新的视觉文化氛围,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下图像生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特别是油画创作,影响深远,尽管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众彩纷呈,国内各级各类官方展览的举办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主动地利用生活素材,善于加工提炼造型形式意味的创作还是太少了。大多数画家的作品直接"翻译"自影像图片或简单挪用、套用、照描摄影图像,这无疑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艺术"创作"的品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创作"能力的弱化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世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生态 观念 绘画性 审美趣味
下载PDF
当代艺术的“自由”
4
作者 曹司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0-52,共3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的发展史是一部艺术自由的发展史,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对前一种艺术规则的挣脱,只不过自由要求的程度是渐近的,越来越扩大化的,到了当代艺术,一发而不可收,自由消弭了艺术的界限;当代艺术不仅需要自由的艺术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的发展史是一部艺术自由的发展史,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对前一种艺术规则的挣脱,只不过自由要求的程度是渐近的,越来越扩大化的,到了当代艺术,一发而不可收,自由消弭了艺术的界限;当代艺术不仅需要自由的艺术精神,超越的精神,开放的姿态,还要有自律与真诚的态度;艺术应该是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化解现实的焦虑,憧憬未来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终结 自由 超越
下载PDF
“实”出有因——浅谈中国绘画的写实精神
5
作者 曹司胜 《美术大观》 2009年第9期198-198,共1页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由于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观,其在表现美的方式上大相径庭。中国绘画发展史的主线是写意的,这是由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意识决定的。中国绘画强调一种主观的意象特征,并进而获得自我娱情的精神感悟。但...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由于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观,其在表现美的方式上大相径庭。中国绘画发展史的主线是写意的,这是由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意识决定的。中国绘画强调一种主观的意象特征,并进而获得自我娱情的精神感悟。但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有写实的基因,只不过,中国传统写实绘画并没按照写实的方向发展下去,而是重视写意,鄙薄宫廷味和“匠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写实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实践活动 社会历史条件 传统意识 意象特征
下载PDF
从邮政贺卡创新谈广告媒体创意
6
作者 曹司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9期83-85,共3页
当今广告信息传播越来越趋于多元,媒体创意是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新方法与新思路。现代广告创意,不仅是对广告信息和内容的创意,更是对如何传递广告信息和内容的方式方法的创意。广告媒体创意超出了载体和产品之间的静态结合,将环境、受众... 当今广告信息传播越来越趋于多元,媒体创意是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新方法与新思路。现代广告创意,不仅是对广告信息和内容的创意,更是对如何传递广告信息和内容的方式方法的创意。广告媒体创意超出了载体和产品之间的静态结合,将环境、受众、媒体等等因素调动起来,将原本平面、静止的广告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将广告融入受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得广告创意表现得到拓展与深化,让受众从广告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更为强烈、生动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信息传播 媒体创意 创新 贺卡 邮政 广告创意 创意表现 情感体验
下载PDF
评“工画者多善书”
7
作者 曹司胜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5-59,共5页
形象性与意象性是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的精神实质。汉字的书写从实用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艺术表达,其书写性特征又与绘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推上了重视笔墨趣味、不拘于形似超越形似的写意高峰。张彦远《历代... 形象性与意象性是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的精神实质。汉字的书写从实用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艺术表达,其书写性特征又与绘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推上了重视笔墨趣味、不拘于形似超越形似的写意高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工画者多善书",表达对当时宫廷画家缺乏激情、只求形似、毫无意韵的绘画样式的不满,提倡一种快意书写、将书法用笔的气势与力度融合于绘画之中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吴道子艺术的赞美,赞赏一种书写性重要的文化意趣,也为后世的文人画家提供了从事绘画实践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绘画与书法用笔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合法性"基础,促进了唐代"水墨之变"局面的形成。随着用"笔"与用"墨"技巧的进一步融合,文人画笔墨范式与趣味基本得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性 意象性 书画同源 水墨之变
下载PDF
得之桑隅,失之东隅——论西方美术史方法论视阈下的文人画研究
8
作者 曹司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49-152,共4页
利用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新颖视角与方法论,中国传统文人画中许多隐而不发、讳莫如深的问题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但与此同时,其"科学"的论证方法与结论,又常常让人感觉到一种文化隔膜的存在。我认为,在利用西方美术史方法论进... 利用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新颖视角与方法论,中国传统文人画中许多隐而不发、讳莫如深的问题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但与此同时,其"科学"的论证方法与结论,又常常让人感觉到一种文化隔膜的存在。我认为,在利用西方美术史方法论进行中国文人画研究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文人精神的存在。文人画是文人精神的图像化,而文人精神又是理解文人画的思想语境;文人精神具有复杂丰富的思想性格,它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特征,又与老庄之思想、魏晋之玄学及佛教禅宗思想融汇贯通,很难简单地纳入西方艺术价值评价体系。因此,我们需要重提或呼唤文人精神,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构建中国艺术研究与评价话语系统,促进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文人精神 视阈
下载PDF
再谈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生态”
9
作者 曹司胜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8期68-71,共4页
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将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形象地称之为"图像生态",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无法回避对图像资源的利用问题,大众视觉图像资源的泛滥,提醒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加强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试验与探... 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将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形象地称之为"图像生态",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无法回避对图像资源的利用问题,大众视觉图像资源的泛滥,提醒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加强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试验与探索,超越"图像"品质,不应放弃"绘画性"的追求,依靠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造型、色彩等来展现绘画艺术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生态 绘画性 视觉语言
下载PDF
“极端化”行为:当代艺术表达的“底线”
10
作者 曹司胜 《创意与设计》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极端化"行为表达作为一种当代艺术表达的"语言",在西方艺术史发展中有其演变的历史渊源,其根本特征便是其"用之其极"的极端化表现,而这样的表达形式与中国传统美学价值格格不入,甚至严重冲突,因此既缺... "极端化"行为表达作为一种当代艺术表达的"语言",在西方艺术史发展中有其演变的历史渊源,其根本特征便是其"用之其极"的极端化表现,而这样的表达形式与中国传统美学价值格格不入,甚至严重冲突,因此既缺乏生长与适应这种文化艺术的语境,又遭到主流官方艺术形态的打击与压制;与其自身的困境相比,更为不利的是当代艺术评论家对其置若罔闻,艺术批评探讨的空气非常稀薄。即使在中国前卫的当代先锋与实验艺术中,也再难见到它的身影,其基本存在状态处于地下式的或是潜伏式的。尽管"极端化"艺术表达在学理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在中国社会生活、学术研究中缺乏任何的文化支撑或语境,因此,"极端化"行为基本上没有向前推进或发展的可能,而最有可能做到的就是通过弱化自身的存在感与存在方式,而寄身于诸如电视电影等流行媒介或艺术形态之中。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化 历史谱系 当代艺术表达
下载PDF
美学视角下萧云从诗画艺术研究
11
作者 张继超 曹司胜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萧云从一生创作出许多诗文与绘画,极具年代性及个性。其诗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境界,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萧云从诗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与其生活的地理因素,所处时代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影响较深的道家思想有关,既展现出德美... 萧云从一生创作出许多诗文与绘画,极具年代性及个性。其诗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境界,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萧云从诗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与其生活的地理因素,所处时代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影响较深的道家思想有关,既展现出德美为先、文化包容的美学特征,也直面或侧面的展现出批判的美学思想,对新安画派以及后世创作都做出了贡献。因此,本文从美学视角对萧云从诗画艺术展开分析,旨在研究其诗画艺术在美学方面的价值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艺术展开分析 旨在研究其诗画艺术在美学方面的价值和贡献.关键词:
下载PDF
设计素描的专业指向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司胜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以设计素描的造型语言作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素描课程研究,即以对画面结构进行表达的结构形态造型训练,以精微写实的明暗表现技法的精微形态造型训练,和打破思维定式与创新性思维训练为目的的创意形态造型训练,实现设计素描教... 以设计素描的造型语言作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素描课程研究,即以对画面结构进行表达的结构形态造型训练,以精微写实的明暗表现技法的精微形态造型训练,和打破思维定式与创新性思维训练为目的的创意形态造型训练,实现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多元统一以及设计意识的表现,构建出较为全面与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达到设计素描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设计素描 研究
下载PDF
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 破除艺术审美区隔——比较视阈下的艺术学科研究生审美教育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司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44-150,共7页
艺术实践有利于艺术的审美体验,却并非是提升主体审美能力的唯一途径,从文化艺术的历史谱系与脉落流变中找寻艺术发展、变化的线索,有可能比直接从事艺术实践的感性体验更具理性逻辑,从"知"、"识"的角度对于艺术与... 艺术实践有利于艺术的审美体验,却并非是提升主体审美能力的唯一途径,从文化艺术的历史谱系与脉落流变中找寻艺术发展、变化的线索,有可能比直接从事艺术实践的感性体验更具理性逻辑,从"知"、"识"的角度对于艺术与审美有所判断,可以更整体的对于艺术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有所把握。当代艺术现象纷繁复杂,多元的艺术观与价值追求,使得传统的艺术阐释"捉襟见肘",所谓艺术的"终结"说、"死亡"说等观点,充分反映了这种审美解释与评价上的危机与贫困,同时也体现艺术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而"比较"作为审美主体的意识存在,无论作为一种视角还是一种方法,体现了比较艺术学学科的鲜明特点,因此,比较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在当代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潮流之中,其意义不言而喻,将"比较"研究的学术意识与研究方法贯彻于艺术学的研究生教育,使其具备比较艺术学的学科视角,可以使初入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们更加理性、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课题,坚定研究的信心与决心;在比较视阈下审视当代多元的审美关系,注意形象美、意象美、抽象美、观念美的在中西文化中的审美差异,认识到西方既丰富多彩又十分深刻的现代艺术与美学批判的理论谱系,又要对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美学进行理解与认识,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与意义,可以有效破除中西方艺术与审美"区隔",解决当代艺术与审美的诸多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形象美 意象美 抽象美 观念美 区隔
下载PDF
“中西融合”的庸俗化——从“美术革命”看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的“情境逻辑”
14
作者 曹司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6-10,共5页
作为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西方美术的译介者与批评家,吕澂将西方绘画的历史作为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参照,对西画东渐过程中"中西融合"创作观与审美观的庸俗化现象给予了极为专业的批评,反映了吕澂的美术史"智识"。由于&q... 作为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西方美术的译介者与批评家,吕澂将西方绘画的历史作为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参照,对西画东渐过程中"中西融合"创作观与审美观的庸俗化现象给予了极为专业的批评,反映了吕澂的美术史"智识"。由于"革命"的话语形构、美术史叙事以及中西绘画的"异质性","美术革命"通常被作为新文化运动全面反传统的重要内容,中西绘画也被置于对立、冲突的"我-他"关系之中,并因此形塑了国画家与西画家的紧张关系。"美术革命"是一种艺术教育、生产"范式"转换与革命,但由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审美精神的影响,"中西融合"必然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主流,大众审美的"庸俗化"也就成为一个典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革命 中西融合 情境逻辑
下载PDF
主体建构:《台湾遗民图》的“传统基础”
15
作者 曹司胜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0,共3页
本文通过对《台湾遗民图》的创作手法、风格特征等"可见性"的图像阅读,探析20世纪初中国油画背后"不可见"的艺术审美"范式"的转换问题,指出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现代性"不仅仅是对... 本文通过对《台湾遗民图》的创作手法、风格特征等"可见性"的图像阅读,探析20世纪初中国油画背后"不可见"的艺术审美"范式"的转换问题,指出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现代性"不仅仅是对西方艺术"范式"的移植、模仿与混合,其内在机制还是对中国传统审美"范式"的转换与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传统基础 象征主义
下载PDF
百年中国油画与范式转换
16
作者 曹司胜 《中国美术》 2021年第1期25-33,共9页
20世纪前后,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美术教育从实利主义转向美育。而作为舶来艺术的油画,其在中国的传播也从民间的、商业的途径转向了现代美术教育途径,于学术与学理的层面开始了本土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中国油画这一话语... 20世纪前后,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美术教育从实利主义转向美育。而作为舶来艺术的油画,其在中国的传播也从民间的、商业的途径转向了现代美术教育途径,于学术与学理的层面开始了本土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中国油画这一话语主体的形成就是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的结果。可以说,范式转换形塑着中国油画的发展之路,而作为当时一种新兴的话语主体,中国油画必然会积极寻求自身更具合法性的话语建构。在笔者看来,文化本位与传统的审美心理等传统基础是影响中国油画发展的内在因素。作为艺术教育领域具有超凡魅力的重要人物,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油画家对中西融合的探索,突破了早期外在的、流于符号表征的融合,从艺术精神层面建立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与学理逻辑。由此可以说,范式转换与话语建构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转换 中国油画 话语建构 现代语境
下载PDF
形态、结构与表现——《冬日的树梢》创作有感
17
作者 曹司胜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57,共2页
疫情三年,我基本上都在南方度过,2021年回老家也没多住,倒是在上海崇明的弟弟家待了些时日,每天散步经过小区外的一条马路,看着两旁的树木早已繁华落尽,尽显冬日的萧瑟与孤寂。这些落尽树叶的树梢,在失去浓密荫葱的外表之后,向大自然展... 疫情三年,我基本上都在南方度过,2021年回老家也没多住,倒是在上海崇明的弟弟家待了些时日,每天散步经过小区外的一条马路,看着两旁的树木早已繁华落尽,尽显冬日的萧瑟与孤寂。这些落尽树叶的树梢,在失去浓密荫葱的外表之后,向大自然展现出了自己峻峭的身姿,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新体验,纯粹化为纵横交织的点、线、面,似乎是皴擦点染在或湛蓝或灰暗的天空上,呈现出抽象之美。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古人诚不欺我,具象的树枝幻化为抽象的线条,极具形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崇明 孤寂 新体验 冬日
原文传递
图式、语言与观念——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绘画性”问题刍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司胜 王超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64,共2页
所谓"绘画性"问题是对图像时代图像资源干预绘画创作的焦虑,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艺术实践问题。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而言,梳理与阅读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式语言,发掘艺术创作传统资源中的图像、图式规律,从"师造化&q... 所谓"绘画性"问题是对图像时代图像资源干预绘画创作的焦虑,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艺术实践问题。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而言,梳理与阅读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式语言,发掘艺术创作传统资源中的图像、图式规律,从"师造化"的艺术传统中重新思考写生的价值与意义,是化解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照片化危机的手段与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性 图式 本体语言 观念化表达
原文传递
图像表征与现实主义审美——谈谈我的《喀什系列》油画
19
作者 曹司胜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8-149,共2页
油画是"他山之石",历经百年洗礼,从"改良"的使命与功能中逐渐解放出来,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而这一历史演进过程通常被称之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
关键词 语言魅力 图像表征 油画 民族化 现实主义 他山之石
原文传递
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作品
20
作者 张健 李天白 +16 位作者 赵瑜卓 钱锋 张敏 杨旭 曹司胜 陈振华 夏海东 李军 海艺膑 宋梅梅 安鼎文 冉承笔 刘欢 孙成武 李吾铭 魏晓 刘士才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157,共19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