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Framingham评分探究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岩鹏 《体育科学研究》 2022年第6期70-77,86,共9页
运用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分探究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间的相关性。选定对151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分层方法(<10%、≥10%)将心血管患病风险划分为有风险组和无风险组,依据国际体力... 运用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分探究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间的相关性。选定对151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分层方法(<10%、≥10%)将心血管患病风险划分为有风险组和无风险组,依据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划分标准(<600、600≤X≤3000和>3000 MET-min/w)将体力活动划分为低(LPA)、中(MPA)、高(VPA)三种等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无风险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风险组(P<0.05),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在男女中均呈降低趋势(P<0.05);(2)男性血脂、血糖水平优于女性,表现为HDL-C、HbA1c、TC、LDL-C均低于女性(P<0.05),但男性拥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中位数:8%vs 6%);(3)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LPA(18.2±13.5%)vs MPA(8.8±5.9%)vs VPA(5.8±3.6%);(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力活动量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存在负相关(P<0.05),体力活动水平每上升1000 MET-min/w,男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8%,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下降7%。结论:(1)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各项生理指标均呈良好趋势,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显著降低;(2)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体力活动可以作为评定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分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健康效益
下载PDF
成人每周中等强度休闲性身体活动推荐量研究
2
作者 曹岩鹏 赵一鸣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并非所有类型身体活动都益于个体健康,休闲性身体活动(LTPA)更能代表个人“主动运动”习惯且与个体健康关联程度更高,本研究通过LTPA为切入点,探究成人最佳LTPA推荐量。方法对507名成年人进行LTPA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使用偏相... 目的并非所有类型身体活动都益于个体健康,休闲性身体活动(LTPA)更能代表个人“主动运动”习惯且与个体健康关联程度更高,本研究通过LTPA为切入点,探究成人最佳LTPA推荐量。方法对507名成年人进行LTPA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使用偏相关分析、ROC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1)控制年龄、性别、工作性身体活动、交通性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后,LTPA与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效应,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正相关效应;2)控制混杂因素后,ROC分析结果显示预防高血糖LTPA要达到111min/w、预防肥胖要达到119min/w、预防高血压要达到107min/w、预防TG升高要达到119min/w、预防代谢综合征要达到107min/w;3)在调整混杂因素后,119min/wLTPA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极好(Hosmer-Lemeshow检验2=2.712,P=0.951),满足119min/w推荐量后本受试者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SBP、DBP、TG均下降(均OR<1,P<0.05)。结论:与不满足本研究119 min/w中等强度LTPA推荐量相比,满足本研究推荐量成人个体健康可能性越高,其血压、血脂、血糖、代谢综合征等心脏代谢指标异常几率均下降,基于此,建议成人每周进行不少于119min/w中等强度LTPA以获得较高的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性身体活动 心脏代谢风险因素 休闲性身体活动推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