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醇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娟 曹平虎 +2 位作者 唐先梅 何旭 王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双环醇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36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治疗,... 目的:研究双环醇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36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8%与76.47%,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B、CD3、CD 4、CD4/CD8均升高,HBsAg、HBeAg、ALT、AST、TBIL、HA、LN、Ⅳ-C、PCⅢ、CD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ALB、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HBsAg、HBeAg、ALT、AST、TBIL、HA、LN、Ⅳ-C、PCⅢ、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显著,可抑制HBsAg、HBeAg分泌,改善肝功能,延缓纤维化进展,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双环醇片 恩替卡韦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唐先梅 张庆 +3 位作者 刘杰 刘彦斌 曹平虎 宋雪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CV感染相关HCC患者(HCC组)、88例HCV肝硬化患者(LC... 目的评估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CV感染相关HCC患者(HCC组)、88例HCV肝硬化患者(LC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HC组)。通过ELISA评估血清Endocan和VEGF水平。结果HCC组、LC组、HC组Endocan分别为4244(3121~5875)pg/ml、2099(1323~2809)pg/ml、502(136~879)pg/ml。HCC组、LC组、HC组VEGF水平分别为208(62~513)ng/ml、66(20~137)ng/ml、25(18~31)ng/ml。三组Endocan和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ndocan与WBC、PLT、ALT、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0.05)。Endocan诊断HCC价值最高。AFP、Endocan、肿瘤大小是HCC死亡相关风险因素。结论Endocan可能是HCC的诊断标志物,也是HCC患者死亡的良好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彦斌 曹平虎 +1 位作者 曾鑫 宋雪玲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4期3173-3175,共3页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两组均每次1次,治疗3 d,待咯血停止72 h后停止用药。咯血治疗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咯血治疗前后1 d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因子(MPC-1)、人β-防御素-2(HBD-2)、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MPC-1、HBD-2、IFN-γ、SIL-2R、IL-6、IL-1、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略低于对照组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可提高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疗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与炎症因子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硝普钠 垂体后叶素 细胞因子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置管及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治疗18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先梅 曹平虎 曾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34-1136,114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及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7例,分为A、B、C、D组。A组45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常规抽液;B组53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胸腔置管;C组55...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及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7例,分为A、B、C、D组。A组45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常规抽液;B组53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胸腔置管;C组55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4HRE+3HR,并行胸腔置管;D组3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4HRE+6HR,并行胸腔置管。B、C、D组患者行胸腔置管,经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万U。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初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并且治疗总疗程延长到1年,并行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证明此种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治愈率,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防止胸膜肥厚、粘连及包裹,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炎/药物疗法 乙胺丁醇/治疗应用 导管 留置 @尿激酶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娟 厉彦翔 +1 位作者 林蓉 曹平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阿德福韦酯”为关键词,检索2009~2014年万方数据库,检索出关于阿德福韦酯药品不良反应共计59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使用...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阿德福韦酯”为关键词,检索2009~2014年万方数据库,检索出关于阿德福韦酯药品不良反应共计59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以低磷性骨软化病、肾脏损害为主,经停药、补充磷、钙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应加强对阿德福韦酯不良反应的监测,尽早完善国产说明书关于低磷性骨软化症不良反应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血浆microRNAs:HCV阳性肝硬化新的生物标记物
6
作者 张庆 刘彦斌 +2 位作者 曹平虎 曾鑫 刘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micro RNA(mi RNA)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mi R-30c-5p和mi R-302c-3p在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结果 mi R-30c-5p和mi ... 目的探讨血清micro RNA(mi RNA)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mi R-30c-5p和mi R-302c-3p在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结果 mi R-30c-5p和mi R-302c-3p在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患者中表达均增高。结论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mi R-30c-5p和mi R-302c-3p表达增高,可能作为监测和诊断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MI R-30c-5p MI R-302c-3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