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准格尔旗阳湾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
作者 曹建恩 党郁 +1 位作者 孙金松 田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7,共15页
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阳湾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遗址。遗址内房屋皆为长方形、方形半地穴式,房屋结构规整,部分保存较好的房址穴壁上还发现有戳印的装饰纹样。遗址内出土大量的陶、石、... 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阳湾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遗址。遗址内房屋皆为长方形、方形半地穴式,房屋结构规整,部分保存较好的房址穴壁上还发现有戳印的装饰纹样。遗址内出土大量的陶、石、骨器等。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聚落分布、生业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湾遗址 仰韶文化中期 房址 聚落
下载PDF
凉城县水泉东周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1 位作者 党郁 李力 《草原文物》 2012年第1期17-26,126-127,131,共13页
2008年发掘凉城县蛮汗山南麓的水泉墓地,共清理战国中晚期墓葬27座。墓为土坑竖穴,墓向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少数有木质葬具,存在殉牲现象。随葬品有陶罐、短剑、鹤嘴斧、带钩、牌饰、扣饰、骨弓弭、各类珠饰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铁制... 2008年发掘凉城县蛮汗山南麓的水泉墓地,共清理战国中晚期墓葬27座。墓为土坑竖穴,墓向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少数有木质葬具,存在殉牲现象。随葬品有陶罐、短剑、鹤嘴斧、带钩、牌饰、扣饰、骨弓弭、各类珠饰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铁制品。据随葬品和殉牲等葬俗分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类墓葬存在明显差异,此现象与以往发掘的毛庆沟和饮牛沟墓地有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 发掘简报 墓葬 头骨 带钩 随葬品 随葬器物 凉城县
下载PDF
内蒙古清水河县阳畔东周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2 位作者 张青秀 刘金娃 李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阳畔墓地是内蒙古中南部长城沿线地带发现的又一处东周时期游牧文化墓地,该墓地流行洞室墓、殉牲,并出土有青铜带扣、短剑、刀、管状饰、环等。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有相近之处,洞室墓与长城沿线西段的甘宁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存在文... 阳畔墓地是内蒙古中南部长城沿线地带发现的又一处东周时期游牧文化墓地,该墓地流行洞室墓、殉牲,并出土有青铜带扣、短剑、刀、管状饰、环等。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有相近之处,洞室墓与长城沿线西段的甘宁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存在文化、技术和人种上的交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阳畔墓地 北方系青铜器 游牧文化
下载PDF
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城墙发掘简报 被引量:7
4
作者 曹建恩 党郁 孙金松 《草原文物》 2018年第1期16-29,共14页
2004-2005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外城垣及墙体附属设施、城内皆进行了试掘,发现该城不仅存在内外两道城垣,还附属有马面、城门、角楼、瓮城等设施,是目前北方地区最早的城墙防御体系,为探讨河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 2004-2005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外城垣及墙体附属设施、城内皆进行了试掘,发现该城不仅存在内外两道城垣,还附属有马面、城门、角楼、瓮城等设施,是目前北方地区最早的城墙防御体系,为探讨河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城市建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下塔石城 防御设施 永兴店文化
下载PDF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石人沟游牧文化遗存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建恩 党郁 孙金松 《草原文物》 2012年第2期18-25,117-119+123,共12页
达茂旗石人沟游牧文化调查面积约25平方公里。发现战国、回鹘、蒙元等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祭祀性遗迹、墓葬和居住址34处,遗迹类型有圆形和长方形石圈、圆形和长方形石堆、圆形带缺口的石墙以及椭圆形带石台等。充分体现了阴山以北草原... 达茂旗石人沟游牧文化调查面积约25平方公里。发现战国、回鹘、蒙元等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祭祀性遗迹、墓葬和居住址34处,遗迹类型有圆形和长方形石圈、圆形和长方形石堆、圆形带缺口的石墙以及椭圆形带石台等。充分体现了阴山以北草原地区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文化、经济和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游牧民族 祭祀性 达茂旗 长方形 包头市 墓葬 遗迹 石墙 椭圆形
下载PDF
凉城县忻州窑子辽代墓葬清理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建恩 党郁 +1 位作者 孙金松 李力 《草原文物》 2012年第2期14-17,115-116,共6页
正一、地理位置及概况200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城以西约20公里处的忻州窑子村发现一片保存完好的东周墓地,发掘期间在该墓地的西侧冲沟以西的缓坡上又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晚期墓葬。该墓葬与东周墓地为冲... 正一、地理位置及概况200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城以西约20公里处的忻州窑子村发现一片保存完好的东周墓地,发掘期间在该墓地的西侧冲沟以西的缓坡上又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晚期墓葬。该墓葬与东周墓地为冲沟相隔,南部坡下即为忻州窑子村所在。该墓葬破坏较为严重,根据清理情况可知墓葬形制应为竖穴土坑墓,尺寸不明。墓坑内人骨已被扰乱,仅对随葬品进行了简单的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形制 辽代 竖穴土坑墓 忻州 随葬品 文物考古 图版 东周 出土 长方形
下载PDF
内蒙古考古工作的核心内容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建恩 张文平 《草原文物》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自然地理学上一般以400毫米降水量线作为干旱区和湿润区的界限。在我国境内,这一条降水量线大体处于北纬39°~42°之间,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自然分界线,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条形的生态学分界带。在历史上,这条生态学分界带同时又是... 自然地理学上一般以400毫米降水量线作为干旱区和湿润区的界限。在我国境内,这一条降水量线大体处于北纬39°~42°之间,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自然分界线,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条形的生态学分界带。在历史上,这条生态学分界带同时又是一条文化分界带,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带,分界带的标志是农耕民族修筑的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内蒙古 北方游牧民族 游牧文化 中国历史 自然地理学 农耕文化 农耕民族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制的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的墓葬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5-75,共11页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作一综合研究,在墓葬分类基础上,对其特征、年代、文化性质、分布区域及其起源进行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内蒙古东南部与中南部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两个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流行的墓葬形制组合的差异,与不同的来源有着密切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 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 墓葬
下载PDF
清水河县塔尔梁壁画墓发掘述要
9
作者 曹建恩 党郁 +1 位作者 孙金松 李力 《草原文物》 2011年第2期9-14,119-123,共10页
201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内蒙古清水河县塔尔梁的辽金壁画墓进行了发掘。墓葬内壁画包括四神、伏羲女娲、宴饮、钓鱼、打猎、抚琴、出行、商旅、耕作、丧葬以及孝子图等内容,为研究蒙古中南部辽金时期的经济、生活及文... 201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内蒙古清水河县塔尔梁的辽金壁画墓进行了发掘。墓葬内壁画包括四神、伏羲女娲、宴饮、钓鱼、打猎、抚琴、出行、商旅、耕作、丧葬以及孝子图等内容,为研究蒙古中南部辽金时期的经济、生活及文化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内蒙古自治区 古墓葬 文物考古 工作人员 研究所 挖掘 抢救 煤矿 理发 调查 暴露
下载PDF
凉城一带北方青铜文化金属制品的新认识
10
作者 曹建恩 小田木治太郎 +3 位作者 索秀芬 李少兵 广守川 菊地大树 《草原文物》 2019年第2期110-124,共15页
一、引言内蒙古的凉城地区是沿长城一线分布的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根据其文化的独立性与重要性被命名的“毛庆沟文化”就是例证之一。最早在毛庆沟墓地发掘了79座墓葬气之后又在崞县窑子墓地和饮牛沟墓地分别发掘了25座墓... 一、引言内蒙古的凉城地区是沿长城一线分布的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根据其文化的独立性与重要性被命名的“毛庆沟文化”就是例证之一。最早在毛庆沟墓地发掘了79座墓葬气之后又在崞县窑子墓地和饮牛沟墓地分别发掘了25座墓和38座墓。1999年宫本一夫先生指出崞县窑子墓地、毛庆沟墓地和饮牛沟墓地在时期上相互重叠又顺时发展,其遗存历经春秋中期-战国末期长时间的演变,从而成为北方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地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城一带 北方青铜器文化 金属制品 荧光X射线分析 新认识
下载PDF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人骨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6-284,共9页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将军沟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将军沟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毛饮合并A组、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和林格尔 将军沟墓地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长庆油田气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德喜 赵福祥 +3 位作者 宫延军 宋振泽 连进报 曹建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59,共2页
长庆油田陕北安塞地区气井埋深一般为3500~4000m,底部气层活跃,上部地层撑压能力差,钻井和固井易发生漏失。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钻井情况、固井情况,制定出了一整套气井固井工艺方案,并根据工艺要求,经过室内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出... 长庆油田陕北安塞地区气井埋深一般为3500~4000m,底部气层活跃,上部地层撑压能力差,钻井和固井易发生漏失。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钻井情况、固井情况,制定出了一整套气井固井工艺方案,并根据工艺要求,经过室内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出了6组水泥浆体系。在固井过程中采用分级注水泥工艺和3种密度、3种稠化时间的防窜、防漏水泥浆体系。3口井的固井实践证明,该套固井工艺切实可行,固井水泥浆体系有利于气井固井施工,保证了固井质量。气层井段固井质量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气井 固井技术 水泥浆 防窜 固井质量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龋病
下载PDF
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汉代墓地人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3,共10页
本文对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墓地出土的13例汉代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7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姑姑庵汉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将军沟组、近代... 本文对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墓地出土的13例汉代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7例)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姑姑庵汉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将军沟组、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很可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或是当地早期中原移民的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清水河 姑姑庵墓地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下载PDF
内蒙古魏家窝铺遗址陶器内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食谱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春雪 成璟瑭 +3 位作者 曹建恩 塔拉 熊增珑 关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5-413,共9页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是一处大型的红山文化中期环壕聚落遗址。在2009-2011年发掘出土的陶器中,许多平底器类标本内壁表面都发现有细腻的黑色灰烬,我们对这些灰烬和几件不含灰烬的陶器标本进行了植物残...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是一处大型的红山文化中期环壕聚落遗址。在2009-2011年发掘出土的陶器中,许多平底器类标本内壁表面都发现有细腻的黑色灰烬,我们对这些灰烬和几件不含灰烬的陶器标本进行了植物残留物提取和鉴定,从六份样品中观测到了植物淀粉粒,这些淀粉粒可根据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代表了禾本科、植物地下储藏器官、疑似坚果的植物种类和未知种类。大量的禾本科淀粉粒在形态上与粟类(小米)淀粉粒极为相似,加之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炭化粟,我们推测,这些陶罐中的黑色灰烬为内部盛装的粟炭化分解所致,这些陶器正是红山文化中的食物储藏器。存在的其他类型淀粉粒表明,尽管魏家窝铺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已显示了较为确凿的农业经济,但采集经济也仍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魏家窝铺 红山文化 淀粉粒
下载PDF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身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1-335,共5页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出土东周时期的长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根据相关公式推测出该组居民的身高,研究结果表明,该组男性居民的身高在内蒙古长城地带同时期的人群中最低,而女性居民则最高,是一个男女两性居民身高差异...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出土东周时期的长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根据相关公式推测出该组居民的身高,研究结果表明,该组男性居民的身高在内蒙古长城地带同时期的人群中最低,而女性居民则最高,是一个男女两性居民身高差异较小的古代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店子墓地 肢骨 身高
下载PDF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建华 曹建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0-146,共7页
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 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游牧经济 欧亚草原 青铜时代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永乐 梅建军 +3 位作者 李延祥 陈坤龙 曹建恩 党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原料可能是使用辽西当地的大井多金属矿的矿石冶炼而成,而大山前遗址出土铜器的铅料有可能来自辽宁桓仁的多金属矿,二道井子遗址所出红铜器的铜料则可能另有来源。所属高台山文化的湾柳遗址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具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特征,表明其与同期其他考古学文化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铜器 铅同位素 矿料来源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成分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永乐 梅建军 +3 位作者 李延祥 曹建恩 孙金松 党郁 《草原文物》 201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我国早在仰韶时代就发现有铜器①,约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我国早期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铜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而关于北方地区早期铜器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近年... 我国早在仰韶时代就发现有铜器①,约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我国早期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铜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而关于北方地区早期铜器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近年来由于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北方地区也新出土了一些早期铜器,考古实物资料日渐丰富,因此这一地区的早期铜器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冶金考古 合金成分及工艺
下载PDF
内蒙古新店子出土铜器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志强 孙金松 +1 位作者 曹建恩 特古斯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8-82,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内蒙古中南部新店子墓地出土的12件北方系铜器进行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材质类型较为简单,均为Cu-Sn-Pb三元合金。通过独立分析铜和锡的含量配比,发现同一墓葬取样铜器铜锡归一化数值基本一致。利用...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内蒙古中南部新店子墓地出土的12件北方系铜器进行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材质类型较为简单,均为Cu-Sn-Pb三元合金。通过独立分析铜和锡的含量配比,发现同一墓葬取样铜器铜锡归一化数值基本一致。利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获得隐藏在铜器背后更多的考古学和科技考古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店子 铜器 合金成分 铜锡修正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